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古愚:上海京剧忆往 名角点将录

旧社会不少人认为北京的京戏是正宗,上海的京剧界是“外江派”、“海派”,背离了京剧传统的表演艺术。其实上海京剧演员精心献艺,不断革新,不断前进,取得了很多成就。北京同业,也有不少来上海问业学艺的。现就我记忆所及,介绍一些著名演员脍炙人口的事迹,说它是艺坛点将也可,说它是南北京剧艺术交流,互相促进也未为不可。

善创角色的白玉昆

白玉昆是一个肯动脑筋的演员,出身武旦,改演武生,兼唱老生。他借鉴绍兴大班不用花面演正直人物的经验,就推倒京剧传统,以老生行当演包公,唱《狸猫换太子》。他看到传统戏《天水关》里的姜维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孝子,可是脸谱为枣红脸、黑眼眶,脑门上画有太极图,与人物性格很不相称,便改为俊扮(不勾脸),剧名《天水关》也改为《贤孝子》。在这出戏里他发明了不少开打套子,在上海演得很红,致使传统的《天水关》反而失传。在《反五关》这出戏里,黄飞虎连打五关,他就把武旦的打出手用来打八将,使这出冷门戏从此唱热。他和赵如泉合演《大报仇》(北京称此剧为《伐东吴》),白演刘备,赵演黄忠,刘备重唱工与扑跌,黄忠重做工、唱工和武工,他们演出时谁也不让谁,在刘备为黄忠拔箭一场,两人各走一“硬僵尸”,落一个满堂红。后来白玉昆又与麒麟童合演《大报仇》,麒饰刘备,白饰黄忠,同样演得非常出色。麒麟童嗓子不如白玉昆,但做工与神气能带动观众感情。可见上海京剧演员在同场戏上,都要显示自己的力量,观众有目共赏。这种台上台下的热烈气氛,在北京是不大容易看到的。

▲ 白玉昆先生 《古城会》

特别要提出的是《葭萌关》(现在多称《两威将军》或《战马超》)一剧,按旧本,马超是挂髯口的,出场时,四句定场诗的头一句是“白甲白盔五绺髯”。白玉昆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认为应将马超扮演成粉面朱唇的战将,因此他演的马超免挂髯口,不但扮相英俊,而且没有髯门,身手动作方便,在挑灯夜战一场中,能增添不少。出色的扑跌动作,誉满江南。李永利是著名武净,曾在白玉昆的。《葭萌关》中饰张飞。后来李永利把这出白派《葭萌关》的生净身段,传给儿子李万春和徒弟蓝月春(学武净),携带他们离开上海去北京落户时,两人都只有十四岁,在张宗昌做寿的大堂会上,永利叫两人演出白派的《葭萌关》,恐马超不挂髯口,引起北京同业非议。遂改剧名为《两威将军》,演出大受欢迎,一四岁的李万春一举成名。后来北京演此戏,都向李万春学习,传统的《葭萌关》从此失传,可见白玉昆的路子,不仅上海人称叹,同样也很受北京观众欣赏。

牛松山的《林冲夜奔》、猴戏和《乾坤圈》

牛松山的《林冲夜奔》唱做俱佳,在上海堪称绝唱。杨小楼得他之传,在北京演出后很受欢迎,杨派武生都向杨小楼学习。李万春看了杨派的《夜奔》,大为欣赏,特由北京来到上海,向牛松山请教。牛松山因李万春是小辈,命儿子牛小山代教,学成返京,与小奎官合计,在《夜奔》后面加上《火拼王伦》,由小奎官演王伦,避免与杨小楼雷同,演出后红极一时,此剧遂成为李万春的看家戏。李万春演猴戏也很红,其实万春的猴戏是牛小山教他《夜奔》时顺带传授的。李少春演猴戏,仍是按照李万春的路子,还是牛家的玩意。牛家猴戏还传给张翼鹏,张是牛小山的外甥女婿,因此得到小山嫡传。盖叫天演《狮子楼》折腿后,张翼鹏进大舞台主演《西游记》,一举成名。至今北方猴戏都以李万春为榜样,南方猴戏则都学张翼鹏,究其根源都是出于牛家。还有《乾坤圈》一剧,“牛家圈”名扬上海,牛松山曾传授堂弟牛春化,牛春化又传给女婿李兰亭,李因此戏而成名。李兰亭再传此剧于天津梁慧超和北京袁金凯,梁、袁两人在半个多世纪里,演此戏堪称双绝。牛松山还曾将此剧教过武旦张英浦,英浦再传其五弟张英杰(盖叫天)和女婿王其昌。盖叫天的《乾坤圈》没有传下来,王其昌却曾授一女徒小王其昌。

著名武净李永利

李永利原在哈尔滨辅成园挂头牌,因哈尔滨冬天太冷,他疼爱孩子李万春,全家远奔上海,在上海落户达十年之久。后来李万春长到十几岁,才又回到北方。李永利为什么不从哈尔滨到北京而要来上海呢?这要从武净在北京的处境说起。

▲ 李永利先生与子李万春先生

武净,上海叫武二花,北京叫武净。北京春台班掌班俞润仙认为京剧武生戏太少,抢演武净戏。一方面武净人才难得,另一方面自以为是班主,可以无视班规。他怕武净行中反对,另立名称叫武生开脸戏。自从《铁龙山》《艳阳楼》《状元印》、《四平山》等武净重头戏作为武生开脸戏后,武净从此沦为搭配。后来技艺高超如范宝亭、许德义、钱金福,也只好当杨小楼的帮角。可是上海情况。就完全不同,上海是上了台谁都不让谁,只要有玩意,不仅观众赞赏,老板也会吹捧。小奎官的武净戏威猛无比,同业称之为“满台飞”。这行当在上海有不少正工戏,如《铁龙山》、《艳阳楼》、《木门道》《九江口》《收关胜》《闯幽州》《通天犀》、《八蜡庙》《战宛城》(饰典韦)、《盗御马》、《落马湖》、《嘉兴府》、《取洛阳》、《四平山》、《晋阳宫》、《天水关》《镇王龙》《高平关》、《取金陵》、《瓦口关》《取巴郡》,《博望坡》《太行山》《龙虎斗》《竹林计》等等。这些剧目,在北京不少由武生主演,把武净降为次要角色。上海武净人才多,南方武生又不争武净的戏,所以武净平挑并不少见。上海观众还特别爱看武净戏,因武净热闹、火爆,如长靠戏《大收关胜》、《木门道》,箭衣戏《八蜡庙》、《艳阳楼》,豹衣戏《嘉兴府》、《通天犀》和《白水滩》等。这些戏李永利演得极漂亮,在上海可以走红,所以李永利不走北京而来上海。李永利来到上海时,上海武净走红的有李春利、程永龙、王益芳、王永利等,都不如李永利。他演《嘉兴府》、《大收关胜》和《白水滩》中的青面虎,干净利落,无论云里翻、倒扎虎、抢背、踝子、台漫、台提,都稳练矫捷,优美绝伦,大刀片风雨不透,使上海这些著名武净,不得不甘拜下风。

他嗓子清亮,做工细致,身高腰细,扮相十分威武,北京找不到这样的武净人才。他来上海,可算聪明人做了聪明事。这样说并非过甚其辞,比如刘奎官,原是北京范宝亭的弟子,范宝亭在北京,只在杨小楼、梅兰芳班中充一名下把,没有发挥艺术特长的机会,而刘奎官来到上海,演《通天犀》、《艳阳楼》、《芦花荡》,以及《战宛城》的典韦,一时无双,再加他还善演俊扮武生戏和关公戏,自然更为走红,这就是明证。

南社之友、善于创新、名重一时的旦角冯子和

上海前辈旦角冯子和,受南社柳亚子、叶楚伧等人的揄扬。他善于接受新事物,创造新形式,适应新潮流。他认为戏剧应有益于世道人心,演员的艺术手段应为此中心服务,实即重视戏曲的社会效果。他演的戏,旧戏少,新戏多。他是自北京来上海的著名前辈青衣常子和的弟子,所以有小子和的艺名,进入新舞台后。和潘月樵,夏月珊等一起,都有进步思想。他们为了改变视伶工为贱业的心理,提倡新舞台的基本演员都放弃艺名,改用本姓真名,如小连生正名潘月樵,七盏灯正名毛韵珂,夜来香正名周凤文,小保成正名邱治方,三麻子正名王鸿寿,小子和正名冯子和。至于汪笑侬与麒麟童,因本人不愿正名,即不勉强。

▲ 冯子和先生 王春娥

冯子和本工青衣,首创演员应演人物,不演行当,悲剧、喜剧、闹剧、时装戏、洋装戏、清装戏都该演。剧中人物,只要是女性,演旦角的即应义无反顾。后来麒麟童以冯为借鉴,创造不演行当、重演人物的麒派。冯子和还首创用日本水粉和加画眼卷的化妆方法,梅兰芳第一个向他学习这种化妆方法,北方其他旦角又向梅兰芳学习。在念白方面,冯子和采取韵白、京白、苏白三结合,听起来温柔悦耳,后来荀慧生的念白,就是学他的。

武生杨瑞亭与何月山

武生中以腿功著称的有杨瑞亭,他是尚和玉的干儿子,尚和玉曾亲自为他当配角。还常反串武二花,如在《葭萌关》中饰张飞,在《战历城》中饰夏侯渊。他曾在天津走红,到上海后,也受到上海观众的欢迎。他不但腿功卓绝,且身材高大,踢脚齐顶,卖腿功的戏如《八大锤》《艳阳楼》,独步春申。他在《八大锤》所使双枪,原是武生枪,加添一头,成为双头枪,气派大,分量重,一般武生不敢使用,即如北京茹富兰与后来的叶盛兰,都是用的武旦双头枪,与杨瑞亭所用陆文龙双枪,难易不可比拟。

正当杨瑞亭在上海走红之际,却又来了一个年轻英俊的武生何月山。他到文明大舞台要求演三天打炮戏,声称卖座不好,立刻离开上海远走他乡。那时他只有十九岁,文明大舞台老板童子卿瞧不起他没有接受。何月山遂去新新舞台打炮,不料一炮而红,从此新新舞台夜夜拉铁门。何月山不但武功好,而且嗓子亮,前面一出老旦戏,后面大轴武生戏,上海所有第一流武生莫不折服,杨瑞亭不免大受影响。可惜何月山生活不检,仅仅在上海红了七、八年,二十七岁上就吐血身亡。

擅长红楼戏的欧阳予倩

欧阳予倩曾和梅兰芳齐名,人称北梅南欧。但他在上海时,只有《人面桃花》、《武松与潘金莲》这两个戏较有名气。后来民国八年(1919年)到汉口英租界大舞台演出,却红极一时。他擅演红楼戏,如《黛玉葬花》、《黛玉焚稿》、《宝玉请罪》、《宝蟾送酒》、《千金一笑》、《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晴雯补裘》、《宝玉探病》、《馒头庵》、《鸳鸯剑》,无不精彩。我在民国十年(1921年)去汉口,还常听到汉口人特别是妇女,倍加赞扬,无怪荀慧生要步其后尘。

▲ 欧阳予倩先生 杨贵妃

风靡一时的旦角小杨月楼

小杨月楼思想不如冯子和进步,但武艺超群,在《忠烈鸳鸯》中,竟别开生面地用大刀表演大开打。他的戏路宽广,能演悲剧《麻疯女》、《秦香莲》、《赵五娘》,艳剧《刁刘氏》和《封神榜》中的妲己,喜剧《天河配》、《对金瓶》、《芸娘》,武打戏《荒江女侠》、《双阳公主》、《八宝公主》、《花木兰》、《十三妹》(旗装),舞蹈戏《石头人招亲》、《双阳公主》等等,无不受上海观众欢迎,而且这些都是他个人的小本戏。还能演小生戏,《白门楼》就演得很出色。杜月笙家祠落成时,举行大堂会,小杨月楼在第一流名角会演中,演了小生戏《岳家庄》,还首创《连环计》中前貂蝉、后吕布的演法。他曾在大舞台与杨瑞亭合演前《霸王别姬》后《未央宫斩韩信》,先演虞姬,后演韩信,中间为了要改扮韩信,插进一出陈筱穆的《萧何月下追韩信》,观众认为都是好角色演出,不管故事颠倒不颠倒,只当是看折子戏。

他在大舞台挑大梁,演过赤足上台的《观音得道》,创造了佛曲“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又因嗓子好,在《汴梁图》中演刘娘娘,与同台好些演员唱“五音联弹”(上海新创曲调),很受观众赞赏。上海京剧界小达子、麒麟童、陈筱穆、刘汉臣这些著名演员,都是上台不让人的,可是与小杨月楼同台时,尽管杨是旦角,大家不敢和他争,可见小杨月楼的狠劲。他原在天蟾舞台,因天蟾拆屋,进大舞台挂头牌。后来大舞台又拆屋,他失去地盘,只好离开上海,最后客死他乡。

与周信芳先生 满清三百年

善演红生的王鸿寿

王鸿寿艺名三麻子,前面谈到,他原是徽班出身,艺术精湛。他顾全大局,首先提出夏季演出清装戏,改变了京剧界歇夏的惯例。他特别善演红生戏,主要是关公戏,扮相威武肃穆,唱吹腔,真个与众不同驰名南北。上海的周信芳、张月亭、林树森、李吉来(小三麻子)、夏月润等,北京的杨小楼、高庆奎、沈笔轩、张玉轩等,都曾先后拜在他门下。近半个世纪中,北京演关公戏出名的李万春、王金璐、宋玉春,也是王鸿寿的弟子。近来白家麟、李和曾的红生戏,传自高庆奎,仍是王鸿寿的路子。可见三麻子王鸿寿影响之深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侃京剧】现在怎么没有李少春这样的人才了?
从李小春想到李少春
猴年说猴戏之严庆谷王者归来
猴年说梨园猴戏趣闻
走近李少春的世界(10)南北猴戏(上)
江南“活武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