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陳春苗|崑曲的「香港製造」

崑曲的「香港製造」

陳春苗

戲曲是中國文化傳統中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香港最主流、為人熟知的戲曲劇種則數粵劇,2009年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世界非遺」名銜,崑曲則是2001年的「世界非遺」,也是中國首項「世界非遺」。「崑」名得於江蘇崑山,是明清兩代最重要的劇種。其時風行全國,是承載了傳統文學、音樂、表演藝術於一身的最具代表性的劇種。既然是「世界非遺」,崑曲自然不只是江南的,是整個中國的,甚至是整個世界的。香港也有崑曲嗎?也有貢獻嗎?當然有,而且還不少!

 香港沒有崑劇團,但從更廣義的「崑曲」來說,香港有崑曲曲社、曲人,於崑曲教育、推廣、出版諸般活動上,香港的「崑曲製造」可說是成果累累。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匯之地,是中華文化對外展示的重要平臺。目前本港正進行著的「中國戲曲節2023」,自2010年開辦至今,已成爲全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戲曲展演節目。內地戲曲院圑都把受邀到戲曲節演出,視作對自身藝術成就的肯定。這種肯定源自香港獨特的國際都市形象,加上又是「境外」演出,相當於「走入國際」。另外,戲曲節這些年來也打造出藝術高標準的「標籤」,尤其體現在邀請劇碼的選取上。

青春版《牡丹亭》香港演出海報

辦清唱會豐富演出形式

在內地「創新」風氣大行其道的當下,許多院團重資創演「新戲曲」,熱鬧的「叫好」聲中難掩薄弱貧乏的藝術底蘊。戲曲節反其道行之,特別重視經典的傳承。以崑曲爲例,戲曲節每臺都會邀請崑曲,但從來都不曾邀請他們的「創新大戲」。這種有原則的堅持某程度上也爲國內的戲曲發展提了個醒,令他們更重視固有傳統。

2012年5月,古兆申於中華文化促進中心崑曲研究及推廣委員會成立20周年,以及和韻曲社成立典禮上致辭。

(李焯芬攝影)

戲曲節是官方建立的平臺,但崑曲傳承更重要的是民間參與。其中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的角色特別值得一提。回歸之前,中心已在中港兩地推動文化交流,其下設有「崑曲小組」,小組成員古兆申組織「看崑劇、遊江南」活動,歷時多年,參加者除了香港同好,更有遠自臺灣而來的文化界人士。兩地朋友觀劇時流露對崑曲的驚歎與喜愛,對當時因前途茫茫而信心動搖的從業者們來說,是極大的鼓舞。也由於這樣的機緣,臺灣的團友如樊曼儂女士等,後來多次安排到臺灣演出崑曲,香港爲兩岸「製造」了一座橋樑。

2004年5月,青春版《牡丹亭》香港首演記者招待會,

右起:古兆申、汪世瑜、白先勇、張繼青、汪世瑜、蔡少華。

(李焯芬攝影)

要說這些年來最重要的崑曲演出,恐怕離不開以蘇州崑劇院為班底,由白先勇領銜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今年戲曲節邀來青春版《牡丹亭》,據聞3個晚上戲票俱已售罄。這是2004年該劇在香港演出後,繼2006年在港重演後,近20年後的再度登臺。當年崑曲小組想在香港推廣崑曲,邀請了白先勇前來講學,白先勇演講時,由蘇州崑劇院一眾年輕演員示範演出,他們後來就是青春版《牡丹亭》的主演。筆者記得當年跟古先生往臺北看崑曲,戲演完後他與白老師坐在咖啡座,談論創排青春版《牡丹亭》,當時我就坐在一旁,可說見證了這個誕生過程。

類似的「製造」還包括崑曲清唱音樂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地崑曲主要是演劇,他們對於純粹演唱並不熱中,也缺乏信心。然而必須知道,崑曲歷來便有清唱的傳統,明代便有諸多清唱曲聚的記載,清唱讓觀眾專注於崑曲音樂的宛轉水磨,並不遜色於載歌載舞。經崑曲小組推動,2007年於新光戲院舉辦的「檀板清歌——崑曲名家清唱會」,讓崑曲演員站在臺上展示純粹的崑曲聲音。其後又於香港中文大學利希慎音樂廳舉辦過數場崑曲清唱會,都獲得極佳迴響。之後內地紛紛舉辦「崑曲清唱音樂會」,這「香港製造」,開創、引導、豐富了崑曲的演出形式。

2010年10月,將崑劇演出帶入大學校園,

古兆申在香港中文大學利希慎音樂廳為大學生導賞崑曲。

(李焯芬攝影)

這種引導進一步從演員延伸到文人曲家。明清文人們結社唱曲,是生活中的雅事。除了戲文的悲歡離合,也唱詞曲文學經典中的「漢家陵闕」、「大江東去」、「小橋流水」,不敷粉著裝,專注於聲音,展現出與舞臺演出不同的格調。不少曲家的演唱,甚至比演員更見功力,如京崑大師俞振飛之父俞粟廬,這是有著「江南曲聖」美名的曲家。許多戲曲聲腔、曲藝歷來也深植民間,崑曲小組推動戲曲節於2014年邀約一批曲家、曲友於油麻地戲院作了一場崑曲清唱會,體現了對歷史的真切認知與尊重。

香港沒有崑曲院團,但曲唱傳統則早已有之。早年南來文人移居香江,也帶來了他們的文化藝術傳承。就如古琴界的蔡德允先生,她的「德愔琴風」迥異於內地琴人,近年大受推崇,而蔡先生也唱崑曲。那個年代,古琴與崑曲就是文人們生活的日常。俞振飛也曾留港數年,不少本地人隨他習曲,其弟子顧鐵華更是力行不輟。再後來,又有樂漪萍、王享凱等名家移居香港。崑曲小組一成員,在上世紀80年代便跟隨這些師長習曲,多年來風雨不改。至2012年,香港一眾曲友倡立和韻曲社,由張麗真擔任社長,每週拍曲聲不斷,還有有不少內地曲友遠來求教。筆者自2001年便跟隨古、張兩位先生習曲,這些年來也常應邀至廣州、深圳、惠州、陽江等地爲當地曲友拍曲。這種「文化輸出」,也是值得引以爲榮的「製造」。

本地大專設課程助推廣

說崑曲的「香港製造」,當然還得提到幾間高校,尤其是城市大學與中文大學。城大的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教授醉心崑曲,每年邀約崑曲院團至城大演出。城大並邀約眾多名家如張繼青、侯少奎、汪世瑜、蔡正仁、岳美緹、梁谷音、計鎮華等到城大做講座,同時接受深度訪談,細說他們的從藝經歷,仔細梳理每個劇碼的傳承,就其內容出版了幾本專書,是崑曲當代傳承的珍貴紀錄。2012年中大開展「崑曲研究及推廣計畫」,由華瑋教授主持,除了在校內開辦「崑曲之美」課程,邀請學者、演員走進教室,與學子們分享他們的研究與表演心得。該計畫每年還邀請蘇州崑劇院到中大演出,崑曲愛好者們又多了一個看戲的場合。除了安排課程與演出,該計畫還出版了一系列叢書,其中有一本《香港崑曲人物志》,便記錄了在香港推廣崑曲的人與事。

出版書籍承傳曲譜與歷史

最後還想說說香港「製造」的崑曲書籍。俞振飛避居香港期間,除了演出,閒暇時整理編訂其父粟廬公傳下的曲譜,由中華書局於1953年出版,名《粟廬曲譜》,這是一部如今最多習曲者使用、在香港「製造」的工尺曲譜。

俞振飛《粟廬曲譜》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版)

還有一本崑曲小組策劃的《崑曲字音》,由於崑曲字音歷來爭議頗多,小組邀約清華大學韓家鼇教授編著此書,便是有意對這個問題展開研究及推進。韓教授既是漢語教學的專家,也是著名曲家,他爲編著此書還請教許多老曲家,親聆他們口中字音,在傳統韻書的基礎上,又標注上拼音、國際音標,實為研究曲韻者不可不讀的工具書。

[清]和碩親王允祿/周祥鈺 王正來譯

《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譯注》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還有一套叢書也值得大書特書,此即中文大學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的《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譯注》。《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本是乾隆間官修曲譜,以工尺譜形式記錄下4400多首其時以崑腔傳唱的唐宋詞、宋元諸宮調、元明散曲、南戲及雜劇之旋律。幾百年前的聲音紀錄至今能識譜、能唱出者寥寥無幾。南京曲家王正來以一己之力,爲數千曲子填補小腔,譯成簡譜。皇皇9冊譯著,其時內地找不到出版機會,有賴於張麗真、古兆申諸位策劃奔走,於利希慎基金及顧鐵華先生資助下方能出版。該書還選取部分曲子錄製演唱光碟,隨書出版,讓紙上曲譜翻出聲音。這套書籍及光碟後來還有許多內地朋友來信求代購,其中不少曲子已成了這些年曲會上常聽見的聲音。在值得資助及推廣的事情上,難能可貴!

雷競璿《昆劇朱買臣休妻》

(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說到崑曲出版物,不能不提牛津大學出版社的「三部曲」,即2005年的《崑劇蝴蝶夢》、2007年的《崑劇朱買臣休妻》,和事隔多年後、剛面世的《崑劇紫釵記》。前兩部由雷競璿先生編集,第三部則由雷先生和筆者共同編輯。這3本書除了在香港編印和出版外,在內容上也有不少香港的參與。

《蝴蝶夢》這部戲,向來只有〈說親〉、〈回話〉這兩折傳承下來,香港曲家古兆申將之改編,令故事完整,此劇由上海崑劇圑敷演,全劇由是得以「復活」。當時崑曲仍不景氣,古先生又幫忙籌集資金,解決了部分排戲經費。雷先生看了排練,認爲很值得出版專書,於是出力又出錢,除了向友人約稿,還帶同幾位朋友到上海親自攝錄。沒有攝影經驗的筆者,當時也充當了其中一個「攝影師」,回到香港後,筆者又兼後期「製作」,負責配上字幕。民間自發出資製作,以一部戲爲題,將臺上台下諸般相關整輯成書,這種出版方式在戲曲歷史上可謂創新。

雷競璿所編的《崑劇朱買臣休妻》

以記錄張繼青(左)、姚繼焜(右) 演出的

《朱買臣休妻》為主。

圖為劇照。(作者提供)

2007年出版的《崑劇朱買臣休妻》,背景頗爲不同,關鍵人物是去年初逝世的張繼青,張老師雅號「張三夢」,《朱買臣休妻》中的〈癡夢〉,便是三夢之一。古先生和雷先生非常欣賞張繼青的舞臺演出,但當時張已年近七十,不再踏上舞臺。後來得知張繼青保留了1980年代中期她演出《朱買臣休妻》的錄影,這當然非常珍貴。而且1980年代也是張繼青藝術生命的高峰期,於是,以錄影爲基礎,邀集文章,形成書冊,交由牛津出版。此書所附的光碟還收人一段錄影,是張繼青1991年時在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的一次崑曲講座和示範,是難得的歷史紀錄。

2016年在香港舉辦的「中國戲曲節」為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

邀請浙江崑劇團演出 《紫釵記》,

由邢金沙(左)、溫宇航(右)主演。

圖為劇照。(作者提供)

最後是近日出版的《崑劇紫釵記》。對於這部戲,香港人不會感到陌生,因爲有唐滌生改編、任劍輝與白雪仙主演的粵劇。《紫釵記》是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作品,要看湯顯祖的原作,還得看崑曲。然而《紫釵記》全本演出歷來少見,崑曲舞臺上也只有〈折柳陽關〉一折傳世。2016年是湯顯祖逝世400周年,戲曲節爲此特邀古兆申重編劇本,在該年戲曲節演出。以浙江崑劇團爲班底,同時邀請本港邢金沙及移居臺灣的溫宇航共同主演,成就了一件由香港主導,內地臺灣香港三方協作的崑劇盛事。

古先生的改編與香港觀眾熟知的任白版《紫釵記》距離較遠,筆者認爲他有意恢復崑曲的「重曲」傳統。崑曲向以「載歌載舞」著稱,只是舞臺演出往往有意無意「忽視唱」而更「重視做」,或許對古先生來說,崑曲核心在於文字與曲唱,要更多的保留湯顯祖優美的文字、崑曲動人的唱腔。所以他的改編會有意保留《紫釵記》更多的唱段,而且他還自己一一拍遍,再教予一眾演員。這種「重曲」的整編方式與如今多數「新編戲曲」焦點是全然不同的,未來這種「創新」是否能開出一番新景象,在此不敢妄言,但這種嘗試卻是敢爲人先的「香港製造」。

張麗真手抄吉兆申為2016年演出的《紫釵記》新譜的曲譜,

文字旁以工尺譜形式記載旋律。

(作者提供)

《紫釵記》籌備演出時,雷先生征得戲曲節同意,自資請人現場攝錄,同時邀請此劇的創作者、演出者撰寫文章或作訪談,另收入完整劇本,形成了書稿。此劇有幾支新譜的曲子,曲家張麗真應邀以娟秀小楷抄下幾支曲子的工尺譜,收入書內,既令書冊生色,又「借譜傳曲」之意。2016年《紫釵記》演出後,書冊的出版卻多番周折,古先生也於2022年去世。今年得到藝發局提供贊助,終於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至此,三部曲劃上一個小圓滿。當然希望未來還會有四部曲、五部曲。也希望未來還有更多有意義的崑曲的「香港製造」。

本文轉載自《明報》

2023年7月29日世紀版專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尺谱| 牡丹亭驚夢之回生
《粟庐曲谱》销售火爆
擻腔的唱法
《紅豆曲》旋律美的奧秘 (转)
京劇與我█虞文輝
花市迎春 (高胡齐奏)【余其伟与香港中乐团演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