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最良 ‖ 我是马连良的堂弟

纪念著名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先生诞辰120周年

我是马连良的堂弟






马最良
 我是马连良的堂弟,幼时跟随他学戏,在各地演岀均以“马派”相标榜。他的一些有关艺术生活的往事,我记忆深刻,现回忆叙述以示怀念。

马昆山先生与马最良先生

早年家父马昆山在天蟾舞台搭班,他带着我寄居上海。孟鸿茂(孟小冬之叔)和家父把连良兄约到上海,在大舞台演岀。那时,天蟾和大舞台都以连台本戏为主,连良兄一到沪演出,便一炮而红,后来“四大名旦”等相继来到上海,使沪上京剧有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我当时正在南通欧阳予倩先生办的伶工学校学习,后来连良兄把我带回北京,手把手地教我,督导我呢,随他出外公演,看他的戏。


      他经常说“千学不如一见”在艺术上,他从不自以为是,经常带我去看其他著名老生的戏,如吴铁庵、孟小冬等,一直到在北京开明戏院看“—代宗师”余叔岩先生的演出。看戏后,他总是循循善诱地指导我如何记戏、诵戏,督促我求知上进。他说:“当演员一定要有进取心,方能有所成就。”

      在多次赴沪演出中,为了使剧目不断更新,连良兄积极动脑筋,整理加工,传统剧目,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观众公认的“马派“。他早期的戏有《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全部《南天门》(官庄堡)、《广泰庄》、《祭沪江》、《汉阳院》(哭刘表)、《取南郡》、《舌战群儒》、《—捧雪》等。

         在以《借东风》唱响大江南北后,他又聘请文人墨客帮他整理写戏,如《羊角哀与左伯桃》、《武乡侯》、《火牛阵》、《春秋笔》、《假金牌》、《楚宫恨史》、《十老安刘》、《苏武收羊》,《朋脂宝裙》、《清风亭》等。连良兄在艺术上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他格外注重演出剧目的质量,而且一旦发现问题即自动辍演。

“南麒“周信芳先生与”北马”马连良先生

       京剧观众对“南麒“、”北马”的表演风格早已有口皆碑,“南麒北马”友谊的故事更是被人们传为佳话,这些我都耳闻目睹1924年,上海天缩舞台约聘连良兄去沪演出,而周信芳先生是原班的台柱之一,两大名家同台合作演戏,当时内外行和广大观众无不为之惊奇。他们这次合作演出的剧目有《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武乡侯》(战北原、木牛流马、斩郑文)《雪杯团圆》(一捧雪、审头刺汤、雪杯圆)《火牛阵》(黄金台、乐毅伐齐)几出,每一个戏都要连续演出好几天,而且是场场客满,座无虚席。“南麒“、”北马”高尚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以及和睦无间的表演情绪折服了沪上的观众。《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这岀,连良兄孔眀到底,周先生前扮鲁肃,后扮关羽。难能可贵的是连良兄在《借东风》以后的戏。《华容道》的孔明,按旧习应换一位硬里子顶替,可是连良兄为了陪衬周先生的压轴戏,慨然地一个孔明到《交令》为止,聚精会神,完美演到最后。连良兄的行动使周先生敬佩,他扮的关羽也神完气足。一般演《群英会、到“华容道”“挡曹”为止,因恐台下观众起堂,都不演《交令》。由于连良兄的孔明有戏,台下观众稳然未动。而且他们两位在《交令》这场的相互质间的台词中一纵一收,一刚一柔,真是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绝。


   《雪杯团圆》这个戏过去都是从《一捧雪》(搜杯)演起到《审头刺汤》止,余叔岩先生和连良兄都是前扮莫成,后扮陆炳,此次周、马合作,加上了《雪杯圆》和《祭雪艳》。连良兄把“审头”的陆炳让给周先生,他自己前部莫成,后部莫怀古,直到团圆止。两位大家互敬互让,不同凡响,戏好了就都是主角。

     在连良兄的谦虚礼让下,周信芳先生热情地自报公议,要在《火牛阵》(全部《黄金台》)中争取扮演大嗓小生田法章。芙蓉草饰丫环,王芸芳饰小姐,红花绿叶,珠联壁合。周先生男扮女装,显示了他的表演才华。连良兄在《盘关》(碰板)的唱腔中,潇洒俏美,二人的唱做,亦是不同凡响。


        旧班社都拿《斩郑文、战北原》当开场戏,连良兄根据《三国演义》把它和“木牛流马”的章节联起来成了一个大戏。郑文这个角色是花脸应工,周先生发扬革新精神,'毛遂自荐'地要演改良的郑文,来陪衬“北马”。在旧社会,能够有这样的礼让合作真是奇迹!


       剧中,周先生演郑文,他的扮相是不勾脸,而是揉脸,穿改良靠,头戴大黑倒樱盔,髯口也是改良黑一字。他加了催粮趟马舞蹈动作,引人入胜,表演火炽。连良兄的武乡侯表现得肃穆潇洒,沉稳自若。在《斩郑文》这场戏中,他更于深沉中展示出“马派”独特的表演手法。例如,郑文诈降后,以假乱真,斩了假秦朗向孔明报功时的表演,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记得有这样一段戏,郑文斩将回营后,趾高气扬地落坐一旁。

孔明:司马营中有几个秦朗?
郑文:只有一个并无第二
孔明:适才阵前所斩何人?
郑文:乃是魏将秦朗
孔明:(此时端坐,摇头一晃,双手一拱,徐徐地)
嘿嘿(一锣)郑将军,你这算何苦哇!


        只此—句,即博得台下满堂彩声,可谓“入木三分“。接着,孔明唱到“适才间斩秦眀我是多多地劳驾”这一句时,孔明徐徐起立,郑文惊畏地慢慢向右侧退移,呆若木鸡。观众佩服二位即兴般的表演才能,无不为之惊叹,报之以热烈掌声。


马连良先生与周信芳先生

      在合作的这些日子里,二位大师在艺术上结成了相知、契友,还交换了各自的演出剧本,如《十道本》《清风亭》《要离刺庆忌》和一本没有演出的《邱生造律》。想来,已故的名家为了促进京剧艺术的发展,默契合作,珠联壁合。今日,中青年人才辈出,希望大家效法前人团结合作,促进艺术交流,在大好形势下,出入才,排好戏,用实际行动来纪念我们的前辈艺术家。

马最良
艺术家

     马最良,原名马叔良,1913年出生于上海,原籍北京,回族艺术家。他自幼聪明,8岁登台,13岁唱正戏,少年即崭露头角,与李万春、蓝月春、王少楼并称为“童伶四杰”。在京剧界,有“南麒(麟童)北马(连良)关外唐(韵笙),西北有个马最良”的雅称。晚年曾在开封京剧团工作数年,并定居开封,1984年11月27日(阴历十月初五)归真于上海,安葬于青浦回民公墓。


马连良先生画传

“喜连成”连字辈学员照片第一排右三为马连良
出科不久的马连良

马连良先生







“南麒北马”周信芳、马连良


著名回族京剧艺术家马连良二三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名人传记】周信芳传(9)
87年前《新民报》采访京剧大师马连良
名家十日谈:“南麒北马”情深谊厚
河北路287号 马连良旧居 “疙瘩楼”里的一代须生
纪念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诞辰115周年演唱会
马连良大师《空城计》西皮二六选段,马大师塑造的孔明太有味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