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陈永玲的表演艺术(上部分)
说起京剧,大家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梅兰芳,“梅兰芳”这三个字几乎已经是京剧的代名词了,甚至可以扩大了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了!梅先生是一个划时代的艺术大师,他丰富了京剧旦角行当的表演,梅兰芳的表演就是一种大写意的,大手笔的,处处都透着一种中国传统的古典美,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气自然,他擅长青衣、花衫、闺门旦的戏。我们知道,京剧的旦角行当除去青衣花衫闺门旦外,还有武旦和花旦,尚小云先生是以武旦见长,而荀慧生、筱翠花两位先生则是擅长花旦的戏。

梅兰芳先生的表演,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影像资料来领路大师的风采,遗憾的是除去荀慧生先生只有一点点的零星片段外,再没任何影像资料可以参考,难窥荀派的全貌,筱翠花更是没有见到任何影像资料留存,只能从其继承者们的表演中,从老艺人老戏迷的陈述中略窥一般了。

荀派弟子的表演我倒是有幸欣赏过,前几次跟您聊的童芷苓和赵燕侠都是荀派名家,今天和大家聊一位同是梅兰芳、荀慧生和筱翠花三位艺术家的得意门生,被誉为“集梅、尚、程、荀、筱绝技于一身”的京剧名旦陈永玲先生。

陈永玲先生祖籍山东省惠民县。原名陈志坚,1929年出生在青岛的一个富户人家。1939年以李玉茹为首的北京中华戏校剧团,在青岛永安大戏院演出。在一至八本《雁门关》前,由陈先生演《女起解》。他水灵灵的一双大眼、优美的身段、委婉甜润的嗓音,时时获得观众的掌声。

也正是在那一年,年仅10岁的陈永玲,偷偷乘火车独自上北京城报考了程砚秋创办的“中华戏曲学校”。 当年戏校,学旦角的女生名字都有草字头,如:李玉芝、赵金蓉等。男生取艺名都很秀气,如宋德珠、陈永玲等。进校半个月后,陈永玲便与大师姐李玉茹同台合演《四郎探母》的前后铁镜公主,一下子就红了。

戏校解散后,15岁的陈永玲先生就挑班组成“玲声社”,与张春华、王铁侠到上海献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期间,他还与李少春、袁世海合演《野猪林》;分别与裘盛戎、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奚啸伯、叶盛兰等名家同台演出。他的扮相妩媚、做工细腻、念白清楚打远,能够恰当地反映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他那炉火纯青的跷工,更令人叹为观止。经热心人的引荐,著名的花旦名家筱翠花先生收陈永玲为门下弟子,悉心栽培。一时间,一出《小上坟》(又名《飞飞飞》)成为他的代表作,陈先生扮演剧中的女主人公肖素珍,他唱腔俏丽、面部表情传神,踩跷表演如履平地、满台翻飞,受到京、津、沪南北观众的交口称赞。

当下的京剧舞台花旦人才匮乏,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所开创的流派,创造的绝技好多都失传了。近些年,有些演员陆续恢复了踩跷表演,号称“筱派”。但是,只要绑上“跷”就是“筱派”了么?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过去踩跷的旦角很多,只是解放后都取消了。“筱派”是一门综合艺术,有自己的表演程式,听陈老说单就眼神就有五百余种,现在恐怕都失传了,筱派表演的很多剧目,其它旦角流派也有,只是各自表演不同罢了。

通过欣赏陈先生的表演和筱翠花的一些录音资料,我觉得筱派可以用3个字来概括,就是媚,醉,脆。

我无缘得见筱翠花的表演艺术,但领路过陈永玲先生的表演,从老先生们的回忆中得知,筱派的最大特点是善于眉目传情,塑造了许多妩媚多姿的舞台形象。有老先生说“筱派能用眼神把你勾去”可见其眼神运用的娴熟与巧妙,这点从他的便装照上都能略窥一二。

筱派的台步堪称一绝,什么快步、搓步,跪步、云步、碎步,圆场等等,都如行云流水,错落有致,婀娜多姿。鬼魂戏很有特点,即使不踩跷也有足不沾地的感觉,他的表演精细传神,泼辣旦、刺杀旦、鬼魂旦在他演来得心应手,尤具特色,但欣赏表演,就能让观众陶醉在艺术美之中。

可以说“筱派”唱、念、做、舞是面面俱到,就说这“念”吧。甜柔脆,吐字清晰有力,语气语感变化自然,配合表演更具很强的穿透力。

就拿《打杠子》来说吧,陈永玲先生扮演村妇,他一出场,随着南锣的节奏先将两只大眼珠一涮,走第一个圆场,当走到台中央时右手背托下巴,左手托腮用眼向台下一瞟,立时获得满堂彩声。走第二个圆场时,刚到台口下场门的劫匪拿杠子跑上向村妇一个漫头砸向台板,二人分别跑入后台。村妇跑时不是整个脚底着地,而是用脚尖、脚掌、脚后跟依次着地表现出人受惊吓之后,两腿酸软奔跑不灵的样子,跑法有点像现在“霹雳舞”的慢动作。陈先生虽然踩着跷,却依然使观众看得清清楚楚,又一次博得全场的掌声。

接着村妇与劫贼面带惊恐之色分别从两侧慢慢溜上,劫贼又是一个漫头。村妇低头让过抓住杠子二人开始对话。陈永玲所演的村妇那楚楚动人的面容,声声哀求的话语令人看了心酸。而那一双机智灵活的大眼却紧紧盯住劫贼手中的杠子,但见劫贼心稍一软,立即夺过杠子逼退劫贼,然后扛着杠子飘然下场。下场时用蹉步、碎步、小蹦子将一个胜利者骄傲喜悦的心情表演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深受内行和老观众的推崇的筱派,在表演和剧目上,涉及情色凶杀鬼魂的比较多些,因此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禁戏之后,很多筱派戏被列在其中而禁演了,筱翠花也难脱干系地淡出了舞台。其实筱派是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取胜的,像他演的一些风情妇女很有特色,入木三分,这也是生活的提炼,像一些常演的玩笑戏,三小戏之类的都是自成风格,比如《拾玉镯》,现在基本都是荀派的路子,但我听李开屏老师说过,筱派的这个戏很特别,她的这个戏就是筱翠花和萧长华亲传的,九十年代初还在北京演出过一次,后再没能演出,按照李开屏的话说:这个镯子不好拾,有很多技巧的东西。

哄鸡搓线,都是很生活化的,虽然没有实物,却让你感觉到孙玉娇就是那么认真地在劳作,陈永玲饰演的孙玉娇坐在椅子上悠晃着脚,勾络出来了一个少女悠闲自得的神态,一段二六唱腔,更是轻松自然,陈先生巧妙地吸收了荀派的一些表现手法,耸肩挑指显得又是那么妩媚多姿,当看到傅鹏时先是一惊,眼神凝固,手还在慢慢纳鞋底,不小心扎到手了,才回味过来,这一连串的动作把孙玉娇的那种花痴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拾鞋样时,有一个前倾半蹲的动作,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痴痴的眼神,把一个怀春少女的形象又勾络的非常清晰。陈先生的唱和念白很有魅力,但陈先生的表演,更确切地说,筱派的表演是很独到的。所以欣赏筱派艺术,还是以看为主,单是听录音,很难领略到筱派的独特美。

筱派的剧目在“文革”后由陈永玲恢复演出的也只是一少部分,像《大劈棺》《马思远》《阴阳河》《杀子报》等一些影响较大的拿手戏却因其不健康的因素,未能恢复演出。其实有些戏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并不算什么,只是人们觉得京剧高雅,就要求较高一些而已。

不是涉及情色凶杀鬼魂的戏,就是不健康的,也不是筱派多是演的粉戏,更也不是粉戏就多下流。虽没赶上粉戏时代,但听老先生们说过,国民时期的舞台,也不是放任自流的,有伤风化的一些东西,政府也是出面管的,但只是管的比较宽松,不是什么都条条框框的各种限制。用当时的眼光来看,粉戏在表演上比较露骨,但粉戏不是宣淫,而是起到一定教化作用。

一些戏中的所谓粉,也是生活的提炼,比如阎惜娇的提裤叼手绢,宋江的勾肩搭背,表现邹氏的思春情感,傅鹏与孙玉娇的挑逗神态等等,其实都是很生活化的东西,现实生活中也不都是高大上,贴近生活,把人物刻画细致了,戏才会好看。粉戏不等同于后来的低俗下流的东西。时代不同,当时的人们思维肯定没有现在开放。纵观近现在某些戏,其艺术欣赏水准远不及前人,却在表现手法上要远超当年。

全部《乌龙院》包括借茶拾巾,晁盖派将,闹院 下书 坐楼 杀惜 公堂 活捉,现在京剧乌龙院一般都从《闹院》开始,前面的基本不演了,文革后陈永玲演出不少次,但很难见到全部的,因为从闹院到活捉下来,确实很累。而唯一一个能见到的闹院,是84年在天津一宫与王琴生合作的,相比之下,陈永玲留下的《坐楼杀惜活捉》的资料相对比较多,我觉得,86年在北京与宋遇春合作的这个戏比较完美。杀惜时的针锋相对,层层紧逼,脉络清晰,真是珠联璧合,陈永玲塑造的阎惜娇的那种茛,宋遇春塑造宋江那种狠,都刻画的入木三分。

就说杀惜吧,宋江急火火地返回乌龙院,回忆起公文袋是开门时掉了,想叫阎惜娇,又犹豫不定,叫醒阎惜娇后,宋江与阎惜娇的对白,很生动,一个是佯装慈悲,一个是陪着笑脸,一个是得寸进尺,一个是百般忍耐,当阎惜娇将布口袋拿出来扔出去时,宋江要发火,但还是忍住了,自言自语地夸了一下阎惜娇,宋江的目的是要回书信,不是想把事情搞大,阎惜娇是抓住宋江的弱点,步步紧逼,逼休时,因为妻妾的争执,阎惜娇无奈地边说“好,妾,妾,妾”,边嘴巴乱动,恶狠狠地瞪宋江,那种气急败坏的样子表现的淋漓尽致,说露了“任凭改嫁张”,用水袖半挡脸慢慢移动去看宋江,把阎惜娇的复杂心理又呈现个了观众,在宋江质疑后又是一个不出声的自言自语,然后佯装赔笑,分寸把捏的恰到好处,俩人就是在这种你强我弱,你弱我强的气氛中磨合着,突出了戏曲冲突,使后面的杀惜变得很合乎情理了。

就是为了能拿到书信,宋江才再三谦让,阎惜娇的步步紧逼,甚至是挑衅,致使宋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下意识地从靴子里掏出匕首与阎惜娇对打,宋江的一个踢腿,阎惜娇高起落下,屁股蹲摔的干净漂亮,阎惜娇的躲躲藏藏,宋江近乎无意识的乱挥舞匕首,把俩人的争夺推向了高潮,阎惜娇抓住宋江手臂,凝目的眼神,是那么的惊恐,表情是那么的麻木。杀死阎惜娇之后,宋江用刀示意阎惜娇起来继续打,无意中看到手拿的刀子,瘫痪在地,近乎爬到阎惜娇跟前去搜书信,把宋江无意中杀了阎惜娇后的惊恐心里表现的很透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女智斗歹徒走夜路必看!陈永玲艾世菊二位先生《打杠子》
【中元节】京剧舞台上的鬼戏之《活捉三郎》 陈永玲先生主演
【典藏】国剧名旦 艺苑佳人——记后四小名旦陈永玲
京剧《打杠子》表演:陈永玲 艾世菊
陈永玲艾世菊二位先生演出的京剧《打杠子》
坐楼杀惜(根据京剧《乌龙院》第五场改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