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笑声中的忧郁


范用先生去世后,他的子女让我从他们父亲留下来的藏书里,选几本艺术书留念,还说,这些书给你,也许能派上用场。

其中一本是《死魂灵百图》。环衬上有范先生的手记:“一九三六年,时年十四岁,还是小学生,在镇江五卅图书馆看到《死魂灵百图》,爱不释手。这一年,父亲去世,破产还债,身无分文,买不起这本画集。一九四六年,从重庆到上海,也还是穷,但终于买下了这本书。贴有两张书票(藏书票——汪注),甚佳,至今未能查考出藏书主人是谁,似乎是日本人。近由李化(纪)生兄送请当年主持出版此书的吴朗西先生在书上签名。范用记于一九八九年十月。”

范用先生题记

根据本书封面的信息,题目全称应为《尼古拉·果戈理的诗篇  死魂灵  一百图》,A.阿庚画,培尔那尔特斯基刻,三闲书屋翻印,文化生活出版社发行。

“三闲书屋”是鲁迅创办的出版社,“文化生活出版社”则由巴金和吴朗西主持。本书依据的原稿,是在上海旧书店偶然买到的俄国1893年版。鲁迅在《小引》中特别感谢了经营校印装制的吴朗西等朋友。1989年吴朗西85岁了,他应范用之嘱在书封面的签名几乎无法辨认。

在中国,果戈理、《死魂灵》知名度很高,这不能不归功于鲁迅先生,由于他翻译了《死魂灵》,由于他出版《死魂灵一百图》,也由于他崇高的地位;另外,还由于果戈理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进步作家”。

范用先生保存的《死魂灵百图》封面

但是,大多数中国读者对真实的果戈理并没有明晰的概念,因为他实在是离我们相当遥远——生于1809年,死于1852年,《死魂灵》发表于1842年,比我们的《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还早半个多世纪。

可是,这个人的性情,实在值得一说呢。比如,很难想象,他的为人与他辛辣讽刺挖苦的小丑式人物乞乞科夫非常接近!在俄国作家魏列萨耶夫的研究著作中,我们看到果戈理在处理自己的事务时候正像乞乞科夫那样不择手段:他让母亲买一些古董寄给他,想用这些东西讨好一位喜爱古董的大臣;他让朋友在报上介绍自己的作品集时,加上“此书引起轰动,畅销之极”的字眼,尽管当时还没卖几本;《钦差大臣》再版时,为了销路,他要求在版本上注明“赈济穷人”字样,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

乞乞科夫初到小城

至于他给贵妇人们写的信中表现出的“傲慢与贪求、伪善与虚荣、预言家的语气与食客的口吻”,则令曾经听过他的课、崇拜他的屠格涅夫厌恨无比。他自己也说过:“我身上聚集着各种龌龊的东西。”

另外,果戈理其实完全不了解俄罗斯的社会生活,他从未访问过哪怕是任何一家小地主(不过,他自己就出身于小地主家庭),没接触过商人,没结过婚,一生平淡无奇;他的作品中漏洞比比皆是,连外省的行政机构和官员序列也弄不清楚。可是,就是这个人写出了《钦差大臣》和《死魂灵》。

上流社会的礼节

《钦差大臣》和《死魂灵》的创作构思都来自普希金。前者创作于1836年,同年搬上舞台。剧中讲述官吏们获悉有钦差大臣微服私访,误把一位彼得堡来的小官吏当成钦差,极力巴结款待,最后当然是哭笑不得。

这是真正的喜剧,既有强力的讽刺,又有深邃的思想,同时具有鲜明的风格。赫尔岑称它是“当代俄国骇人听闻的自白。”大多数观众看戏都笑了,沙皇观看时也笑了,而且“笑得要死”。普希金却听出了年轻果戈理笑声背后的哀伤,称他为“愉快的忧郁者”。

《死魂灵》完成时,普希金已去世四年。它与《钦差大臣》的情节结构相像:从故事发生地之外,不知什么地方来了一位神秘的、有身份的人物,他周游于中上流社会,约见一个个完全不同又有着共性的人物,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最后终于露馅儿。整个故事都在悬念之中引人读下去。那位有教养、讲仪表的乞乞科夫,千辛万苦,只是为了买死去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就是买“死灵魂”),以赚取别人不明白的大钱。

果戈理正是通过怪异的故事,揭开一位位官员、地主的道德面纱和性格黑洞,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农奴制和官场的荒谬和落后。那个家财万贯却穿着破衣烂衫的泼留希金,在门口只备一双靴子,哪位农奴进门哪位穿用的细节,对吝啬鬼的刻画入木三分。

吝啬鬼泼留希金

《死魂灵》中,乞乞科夫固然引人入胜,但最令我感慨的,却是书中洋溢着对俄罗斯民族的深切感情,这种感情是通过无情的讽刺和鞭挞表现出来的。书中不乏这样的表述:“总将下流社会介绍给读者,作者实在觉得过意不去,因为他从经验,知道读者们是很不喜欢认识下等人的。凡俄国人,倘使见着比自己较高一等的人,就拼命地去结识……本书的主角不过是一个五等官,作者也担心得很”;“凡俄国人,一到紧要关头,是总归不肯深思远虑,只想寻一条出路的”;“他(乞乞科夫)在我们这俄罗斯的祖国旅行,遇见了许多种类,各样身份,高贵的和普通的人物。他从中选择主角,在显示俄罗斯人的恶德和缺失之点,比特长和美德还要多。”

小说结尾,作者发出深沉的询问:“你不是也在飞跑,俄国啊,好像大胆的,总是追不着的三驾马车吗?地面在你底下扬尘,桥在发吼。一切都留在你的后面了……这令人恐怖的动作,是什么意义?……俄国啊!你奔到哪里去,给一个回答罢!” 

丰富、鲜明、卑琐、下流的人物群像,腐朽、糜烂、黑暗、广漠的土地和社会,最具体的个人和最浑朴的民族,滑稽与严肃,巧妙焊接在一起——这就是史诗的特质——尽管这些人物、这个社会圈子几乎是“并不了解俄罗斯现实社会”的果戈理杜撰出来的。

乞乞科夫参加社交活动

果戈理写作的认真到了苛刻的地步。在生活中他可以龌龊、卑下,写作却等同于神圣。或者说,为了写作和发表,他宁可低三下四。《死魂灵》通过审查时,他动用了各种关系走门子。他几乎是病态地要求别人给他的作品提批评意见,认为即便在最愚蠢的人的看法中,也能够找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他对别人的意见有多重视:在灵感爆发时刻,他写出了一部构思已久的剧本,并深信是自己最好的作品。他在某个中午给诗人茹科夫斯基朗诵,请他提意见。诗人有午睡的习惯,听着听着睡着了,于是,果戈理把那部剧作投入火炉中。他一生中烧掉的作品不知有多少。

《死魂灵》第一部出版后“震动了整个俄国”,可是几年后他对这部作品就不满意了,1845年把手稿焚毁。在第一部第二版的序文中,他曾写到:“好的人物和好的性格,是要到第二部里这才提出的”;他还说:“我真想在自己的著作中显示出俄国人本性中那些至今尚未得到所有人公正评价的高尚的品质来。”

幼年的乞乞科夫被父亲拧耳朵

然而,恰如鲁迅所说:“这一部书,单是第一部就已经足够的,果戈理的运命所限,就在讽刺他本身所属的一流人物。所以他描写没落人物,依然栩栩如生,一到创造他之所谓好人,就没有生气”,“这在讽刺作家果戈理,真是无可奈何的事。”

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患了抑郁症,开始沉迷于东正教。他对自己以往发表的作品表示忏悔,公开声明,《死魂灵》第一部“充满漏洞和时代错误,作者对许多事物显然一窍不通,有些地方甚至故意使用了侮辱性的冒犯言辞”;“我生到世上来,绝不是为了要在文学领域占一席之地,而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 

1848年他到耶鲁撒冷朝圣归来,神甫马修斯·康斯坦丁诺夫斯基认为他的作品在上帝的眼中是一种罪恶,要求他烧掉。1852年2月12日凌晨,他把写了多年并修改无数次的第二部的主要章节手稿付之一炬,两周后就离开了人世,年仅四十三岁。

鲁迅翻译《死魂灵》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是根据德文版并参考日文版翻译的。1935年10月译完第一部,1936年5月到10月16日翻译并整理第二部残稿第三章,未完,三日后便去世了。许广平说,在“未完成”这一点上,鲁迅和果戈理“也算一种巧合罢”。

其实,鲁迅和果戈理有着特殊的“巧合”:他们都是讽刺大家,都善于以大爱书写“民族之劣根”。有人说,鲁迅受了果戈理影响。比如,他的小说处女作《狂人日记》就来自果戈理;在他的书信、日记中,大约有一百多处提到果戈理及其作品。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译著是《死魂灵》。

在《死魂灵百图·小引》中,鲁迅写道:“果戈理开手做《死魂灵》第一部的时候,是1835年的下半年,离现在足有一百年了。幸而,还是不幸呢,其中的许多人物,到现在还很有生气,使我们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读者,也觉得仿佛写着自己的周围,不得不叹服他伟大的写实的本领。不过那时的风尚,却究竟有了变迁……倘使没有图画,是很难想像清楚的……先有七十二幅,未详何年出版,但总在1847年之前”。

在为此书写的广告中,鲁迅又说:“读者于读译本时,并翻此册,则果戈理时代的俄国中流社会情状,历历如在目前。介绍名作兼及如此多数的插图,在中国实为空前之举。”

垂死的老师为乞乞科夫的忘恩负义而伤心

据考,当时作《死魂灵》插画的有三位俄国艺术家:阿庚、皤克莱夫斯基、梭可罗夫。梭可罗夫的十二幅插画,是曹靖华从俄罗斯买来的,鲁迅一并印在《死魂灵百图》书中。

我许多年前读《死魂灵》,正是鲁迅先生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但其中的十一幅精细木刻插图,没有注明作者何人,对照《死魂灵百图》,并非阿庚或梭可罗夫所作。我想,它们或许正是皤克莱夫斯基的作品?那么, 一百多年前三位艺术家为《死魂灵》作的插图就凑齐了。

幸而,还是不幸呢,鲁迅先生去世,离现在也有七十八年了,“其中的许多人物,到现在还很有生气”,就在中国,就在我们身边——这或许是被果戈理两次投入火炉的《死魂灵》,不但没有“死去”,反而穿越时空,在许多一流翻译家和艺术家的劳作下,流传世界各地,流传到今天的缘由。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书|从普希金到契诃夫,说说俄罗斯文学的黄金世纪
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之九:果戈里
每日荐书20210304
《死魂灵》地主群丑图
【名作欣赏|域外文苑】「李建军」对前现代生活的不满与焦虑——论《死魂灵》(上)
再谈我译《死魂灵》(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