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末民初北京城︱珍贵历史图片70幅

天安门。

天安门侧门横亘在长安街上。

清代绘画作品展示未被拆除的天安门侧门对应的位置。

王府井大街。

北京一出街景。

泥泞的北京主干道。

肮脏的北京城内某河流。

北京主干道。

鼓楼附近的街道。

哈德门大街。

北京日本公使馆。

克德林牌楼。

东四牌楼。

西四牌楼大街。

正阳桥牌楼,北京的很多牌楼被称为“桥”,原因在于中国古桥在两桥头一般有建立牌坊的习惯,称为“桥牌楼”。

西什库教堂。

1900,正阳桥五牌楼明间,这时八国联军已进入北京,箭楼已焚毁,五牌楼幸免於难。

1900末,东单牌楼南侧

1906,东长安街上

1909,克林德碑

1913,前门大街五牌楼前

1915年前後,东四牌楼

1918,“景德街”牌楼下

1918,大高玄殿前“弘佑天民”牌楼

1920,三座门大街(文津街)上通过“金鳌”牌楼 [(德)汉茨· 冯· 佩克哈默 Heinz von Perckhammer]。

1920年前後,大高玄殿前“弘佑天民”牌楼

1927年前後,西四牌楼街

1930,景山前街。大高玄殿前牌楼下

1930年前後,东公生门“履中”牌楼下的人力车(东公安街北口北向),长安左门外,可见皇城南墙。牌楼下部四柱上的标语是“誓雪國恥”。

1930年前後,西公生门“蹈和”牌楼下的人力车(司法部街北口北向),长安右门外,可见皇城南墙。牌楼下部四柱上的标语是“救我國家”。

这组照片记录了北京城在清末和民国初年时的状态,图为东南城门角楼。

图为西便门,河岸杨柳依依。是北京外城西南角城门。

图为西山卧佛寺的大门。卧佛寺,即十方普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历史上经历过多次重修和改名。

图为远眺的钟楼与鼓楼。透过斑驳婆娑的树影,遥远的晨钟暮鼓缓缓走来。

图为当时的黄寺。有东黄寺和西黄寺,故称双黄寺。建于清顺治年间,达赖喇嘛曾在这里住过。

图为当年的天宁寺古塔。天宁寺始建于5世纪北魏孝文帝时,初名光林寺。明永乐时重修,宣德年间改今名。

民国元年(1912年)大清门改名为“中华门”,1959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1976年在其遗址处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广场,起于1914年。而在此之前,天安门是一块封闭的T形宫廷广场,天安门前身叫承天门,落成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是明清两朝举办重大庆典和向全国发布证令的重要场所,也代表着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

1949年后,天安门广场进一步成为新中国宣扬意识形态、举办大规模庆典、阅兵以及开展外交的重要场所。图为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的装甲部队。

拆除前,从正阳门到中华门,再到天安门,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导至太和殿顶。这中间千步廊御路的长度,天安门前的宽度,成为最大的空间处理。

从照片中,我们依稀还可以看到天安门当时的地势形貌,长安街上左右两边的门也依然完好无损,而新北京的建设始于天安门广场,建设伴随着原有古建筑的拆除。

起初的长安街宽度仅为15米。1952年8月,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召开会议,就关于拆除天安门两侧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的提案,梁思成与众多委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当时主张拆除者的理由是长安左右两门妨碍了交通和游行队伍。这场争论的结果是长安街左右两门经大会程序委员集体表决被拆除。

据当年的一份文案记载:“每年有几十万人民群众雄壮的队伍在这里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但在没被拆除之前,它们在交通上妨碍了这样重要的活动”。

当时梁思成就保护位于中轴线上天安门城楼两侧的长安左门与右门的建议被认为是“影响人民利益与首都建设”。梁思成当场失声痛哭。

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华门(清朝时为大清门)远景

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华门(清朝时为大清门)近景

图为1959年10月10日,改造后的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天安门广场并无多大差距。

清末民初的北京罕见老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安街:国家的街道
讲述北京丨北京的十里长街
罕见老照片:天安门广场改造前的样子,现代很多人都未见过!
罕见老照片:改造前的天安门广场,图6是大清门,与如今大不相同
天安门广场罕见老照片:你见过老北京城被拆除以前的样子吗
我爱北京天安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