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还原于是之一生最重要的那块拼图

于是之先生去世近七年了,有关他的书写仍然绵绵不绝。

他是中国话剧史上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暮年时却因生病不能讲话,漫长而痛苦的沉默,令这位敏感脆弱的演员有着沉郁凝重的结局。已故剧作家李龙云说,于是之“丰富、矛盾”“他的性格和精神世界具备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全部复杂”。

失语的于是之已不能剖白自己,于是很多人拿起笔来,试图还原他的轮廓。这些文字,大多是晚辈的追忆,有些细腻生动,有些则扁平套路,遗憾的是,碍于年龄和关系,无论水平如何,视角总是有限。所以,当94岁的李曼宜女士所著的《我和于是之这一生》出版时,带来了一份意外和欣喜,对于还原于是之的人生,它无疑是最重要、最无可取代的一块拼图。

李曼宜女士是于是之先生的夫人,两人结合于1950年,直至2013年先生离世,携手六十余载。朝夕相伴、长久厮守,她笔下的于是之旁人难以看到,对于丈夫过往六十余年的喜悦与悲伤,他内心的真诚、柔软、痛苦、善良,对于这个内心涌动着诗意,却被命运磨得无奈而沉重的男人,没有人比她亲历的更多。

她是他生命中最亲密的书写者。

回忆录从他们相逢的1949年写起,生动的细节在过往于是之的传记中几乎罕见,时隔半个多世纪,李曼宜的记忆依旧清晰,“只见一个穿着紫红毛衣的小伙子,跑来帮我们提行李,他说他叫于是之:‘干勾于,是不是的是,之乎者也的之——是生活干事。’我心想,这名字用的字真有些特别”。这是他们在华北人民文工团的初遇,简简单单。

而回忆二人恋爱结婚的片段,则令人感到一种蕴藉的甜蜜。书中,李曼宜引用了一段于是之的日记:

昨天,与曼宜明确了恋爱关系,谈得很严肃……

“我们算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她坐在炉边椅子上这样问。

“就从现在开始吧!”我这样答。

我们吻在一起了……

我觉得她更美了,我们将很快结婚,我估计在今年春天。

1950年,于是之和李曼宜是“朋友”啦

这些文字鲜以示人,隐秘珍贵,彰显出那个时代下爱情的温暖与高贵,它们与名利无关,是两颗心为着共同革命理想真诚的贴近,而文中折射出的彼时年轻人为着一个崇高目标奉献自我的朝气与理想,那种纯粹与高尚,也令当今的年轻读者陌生而感动。

作为陪伴于是之走过青年时代的伴侣,李曼宜在书中亦如实记录了丈夫几段不太为人熟知的演剧经历,这其中包括1950年促使他与李曼宜结合的《莫斯科性格》(于是之主演),1966年反映越南英雄阮文追英雄事迹的《像他那样生活》(于是之主演),以及动乱期间数度修改、最终流产的《工农一家》(于是之参与编剧)。可以看出,彼时于是之大部分的创作生活,和政治风向有着紧密关联,作为一名演员,他的艺术生涯不能摆脱时代的烙印。

在“四清运动”、十年动乱中,于是之“如履薄冰”,但依旧对创作饱含深情,尽管有时因为领导觉得作品“政治上有问题”,而“心里有些苦闷”,但面对上级指示,这个赤诚的人从未打过退堂鼓。这种服从,一直延续到他出任人艺副院长时,“只觉前边是一片海,明知是海,大概要跳了。”

书中一幅幅真实而琐碎的生活故事,描摹着他们乃至一代人的心灵图景,蓬勃喜悦与坎坷交织,一部私家回忆,也是这个国家的成长记忆。

1997年,在洛阳。

书中一幅幅真实而琐碎的生活故事,描摹着他们乃至一代人的心灵图景,蓬勃喜悦与坎坷交织,一部私家回忆,也是这个国家的成长记忆。

令人动容的是,书中还首次详细记录了于是之的晚年。此前人们写他的暮年和病况,往往只是零星的印象或道听途说。而李曼宜作为寸步不离的老伴,通过家庭与医院生活中的点滴,真实地述说了患难夫妻的苦与甜。那个曾经是舞台上最会说话的人,此刻却因病吐不出半个字,人生只道是无常,敏感的心变得更加敏感。脆弱无助的于是之,甚至会像小孩子一样,伤心流泪,而一贯坚强的李曼宜也曾于暗室痛哭,两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不得不在走向生命终点前迎接命运抛来的最大考验。

书中,记录了一则小小片段让人难忘。于是之因为生病无法安静治疗或入睡,每到此时,李曼宜就会给他唱歌,《摇篮曲》《圣母颂》。她在他耳边轻轻哼唱,听着“这些我们年轻时就很熟悉、喜爱的歌曲,慢慢地他就安静下来,睡着了,是音乐让我们融在了一起。”

《我和于是之这一生》

李曼宜 著

作家出版社

2013年1月,于是之先生带着对这个世界沉重的爱与遗憾离世。李曼宜写下了关于爱人的最后一件事:为了让“是之和他工作多年的‘家’以及他所心爱的舞台做最后的告别”,24日清晨,灵车在去八宝山前来到了首都剧场。

那天,作为崇敬于是之先生的观众,我也去到了现场。当天清早7时,首都剧场的空场四周站满了送行的人,有观众连夜印制了于是之的海报和剧照,还有人举着悼念的横幅。

灵车从院外驶来,绕着剧院缓缓前行,眼泪抑制不住地喷涌出来,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先生,却已是天人永隔。李曼宜老师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从我身旁缓缓经过,她裹着厚厚的大衣,表情平静,整个人几乎瘦到脱相,气质清冷淡泊,好像一株瘦而有风骨的淡竹。

2013年1月24日,灵车载着于是之回到首都剧场,向他心爱的剧院、舞台告别。

整部书读毕,流泪数度。李曼宜老师文如其人,笔力克制平静,低调内敛。但在平淡文字的背后,却有一股动人心弦的力量,这是任何文字都无法取代的两位耄耋老人的风雨一生,是他们相扶走过,无一日不辛劳勤勉的岁月年轮。

在《项脊轩志》结尾,归有光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而这本墨绿色封面的小书,正令人想到那棵枇杷树,字字句句,就如亭亭如盖的枝叶,寄托着李曼宜女士对于是之先生无言深刻的思念。

送别于是之那天,李曼宜在花圈上写下“是之,我爱你”几个大字,书中,她说:“这是我的心里话,却又是一辈子也没当面说出口的话。”

写文:杨思思

执子之手这一生

“是之老师是为求真而痛苦的演员。”“我昨天看新闻,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新药要上市了。可惜是之老师没赶上,如果赶上,他还能给我们演戏呢。”《我和于是之这一生》的新书首发式上,濮存昕感慨万分,深情回忆这位伟大的演员。

濮存昕深情回忆于是之

94岁的于是之夫人李曼宜首度亲撰回忆录《我和于是之这一生》,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讲述六十余年风波迭起、世事沧桑中两人的相依相伴、风雨同舟。

从华北人民文工团扩建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后演出的第一部大戏《莫斯科性格》排练演出的前前后后,到《茶馆》的复排风波;从记录两人恋爱历程的日记,到于是之的“第一副院长”八年……本书起笔自1949年的相识相知相爱,有爱情和家庭生活的甜蜜与忧伤,更有于是之此后六十余年里在话剧表演事业和个人命运上的艰难跋涉,道出了这位学者型演员一生的荣耀与孤独、坚守与挣扎、奋斗与遗憾。质朴平实的文字背后,是细腻动人的相扶相携,是珍贵真实的历史细节,不论是研究于是之本人,还是中国当代话剧,这本书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在自序中,李曼宜写到是之老师因病退下来之后,夫妻二人闲聊时曾谈起将来谁先“走”的事——    

他说:“我要是先走,你会非常痛苦,可我相信你还能过得很好。要是你先走了,那我可怎么过啊!”我说,趁我们都在,应该把我们这么多年经历的事都写下来。等将来不论是谁,只剩下一个人时,看着它,也是个纪念。他同意了。并且,他还提出原来总想写的有关“良师益友”的文章,最好也能一并写出来。这样我们就做了分工,我先准备材料,包括整理他的年谱、他的演员日记,还有他未发表的文章手稿,以及多年来我俩的通信等。他随手便在一张废纸的背面,拟了他准备写的“良师益友”的提纲。可惜这张纸现在找不到了,我只记得最后一段是他要写“我”。我当时很惊奇,他会怎么写我呢?可没来得及问,就成了永远的遗憾了。

可惜,好景不长。他还没能真正动笔,新的任务又来了。为了纪念北京人艺建院四十周年,准备要出两本书,其中《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这本专著不仅要由他来组织、安排,而且他还要写一篇“论文”式的文章,即《论民族化(提纲)诠释》。这个任务对是之来说,确实已经很困难了。眼看着他写文章一天比一天吃力的情况,我心里明白大概我们原来那“美好的写作计划”恐怕是难以实现了。

后来,李曼宜决定把已经整理出来的资料全部交给人艺的剧作家、于是之的好友李龙云,让李龙云来写于是之。2012年8月6日,李龙云病逝,在他的遗像旁摆放着的是那本呕心沥血之作《落花无言——与于是之相识三十年》。在他那本书的最后写道:“我手下的这部书稿,就是写给于是之的墓志铭……”

在《我和于是之这一生》中,李曼宜写道:“他(李龙云)完成了我对他的请求,我再一次谢谢他。现在,是之已经和他的小兄弟在另一个世界相会了。他们又可以在一起切磋他们的创作了。”

如今,《我和于是之这一生》的出版,应该算是为于是之与李曼宜当年那“美好的写作计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吧。

文字及视频:赵婷

图片提供:作家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濮存昕:我们一定要怀念这个人
60岁老年痴呆,妻子陪伴63年,于是之:老天惩罚我,让我不能说话
于是之演了一辈子的《茶馆》,老舍看了都赞不绝口
话剧演员于是之,他将自己的一生,活成了舞台上永恒留驻的经典形象
#早读#150《我所知道的于是之》
一位演员的独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