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梨园工匠》 ——看戏札记

最近,有幸欣赏到由阳友鹤、李笑非两位川剧大家演出《夜访三郎》的录像,大饱眼福。接着又读到了笑非写的《<夜访三郎>的由来》。使我对这个戏台前幕后的故事,有了较完整的了解。很享受,也很受教益。

此前,我只看过《活捉三郎》,不知道还有个《夜访三郎》。这次一看,耳目一新。感到《夜访》比《活捉》更丰富,更细致,也更见演员功力。全剧节奏紧凑,配合默契。扇子功、褶子功、椅子功、矮子功等衔接安排考究,充分发挥了戏曲的“唱、念、做、打”,“手、眼、身、发、步”种种技巧的独特魅力。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使人屏息静气,目不暇接。其中三郎的“飞椅子”(提起坐椅从中场凌空扔进后台),出自近四十年前年过半百的笑非先生之手,其功力令人震惊。我想,这就是川剧,这就是戏曲。

关于中国特有的戏曲艺术,先有王国维先生的界说于前:“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继有齐如山先生解析于后,认为戏曲是“有声必歌,无动不舞。”他们用极为概括的语言言简意赅地点明了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一是把戏曲和别的演剧样式(如话剧、歌剧、舞剧等)区别开来了;二是提出了对演员功力的严格要求,同时也可看到演员劳动的艰辛(“有声必歌,无动不舞”对演员是多么大的负荷量呀!)。而眼前这出由两位川剧名家合作演出的《夜访三郎》,正好用舞台实例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它和许多优秀传统剧目一样,是“川剧的”也是“戏曲的”一个标本,一个范例,一份遗产。而像《夜访三郎》这样的作品,既是传统精品,又是当今教材,起着承前启后的启蒙、示范作用。所以中国艺术研究院专程来川录像就不是偶然的了。

正当《夜访三郎》录像受到交口称赞的时候,笑非在他的文章里竟然说:“我对这录像是很不满意的”。的确使人感到意外!原来,他“不满意”的是,限于客观条件,没有达到他想象中的完美效果,不免感到遗憾。由此让我很自然地想到媒体上大力宣扬倡导的那种“工匠精神”。何谓“工匠精神”?《百度百科》有详细的解释,不妨抄录在这里:“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隔行不隔理”。一条条对照着看,李笑非老师不正是一位值得敬佩的“梨园工匠”吗?这种“工匠精神”不值得川剧人“学而时习之”么?

王小遂:常用名王诚德,1925年生,1947年毕业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理论编剧专业。解放后主持和参与过多种报刊书籍的策划、编辑工作。曾任中国戏曲学会理事,四川省剧协理事兼评论委员会主任,四川省社科联理事,四川省川剧研究院编审,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会长,著名川剧理论家、评论家,著有戏剧评论集《针头线脑集》等。

荐稿:liyuewu

2017年10月28日重阳于成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坛】试论川剧知识产权保护‖何京晶
川剧《白蛇传》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 四川省川剧院
川剧《百岁挂帅》
【梨园戏曲】
中国戏曲学院招收川剧表演本科生 开始报名
川剧进高校 明年将招首批本科生 学费全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