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继孝 | 萧军:银锭桥西海北楼“蜗蜗居”

本文刊登于《随笔》2020年第5期

萧 军(图片来自网络)
1951年,萧军从哈尔滨来到北京,居住在北京西城区东北部的鸦儿胡同6号。鸦儿胡同,属西城区什刹海街道。东南起小石碑胡同,与烟袋斜街相连;西北至甘露胡同。元代称沿儿胡同,为后海北沿。明代称广化寺街。清代取沿儿胡同,谐音称鸭儿胡同、鸦儿胡同,为正黄旗地界。后来就一直沿称鸦儿胡同,胡同里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化寺。鸦儿胡同全长820米,是北京城中比较长的胡同之一。
萧军晚年的很多文章,都注明是写于“银锭桥西海北楼”,指的就是鸦儿胡同6号,这座砖木结构的两层西式小楼。萧军的卧室和书房就在二楼。“海北楼”是书房的名字。萧军曾作诗云: 

两树桑榆一树椿,旭日小阁庇荫荫。

窗临后海泓泓水,银锭桥西岸北寻。

家居环瞩殊豁然,一线西瞰雨后山。

树影幢幢无限好,风光似此拟神仙。
萧军居住了大半辈子的鸦儿胡同6号,是其租住张公度,人称张公的住宅。张公,民国期间毕业于中国陆军大学,是程潜的部下,先后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军令部、军政部任职,少将军衔。
从1948年开始,萧军就受到东北局错误的批判和处理:被扣上“反苏、反共、反人民”的罪名,剥夺写作、工作的权利,被排挤出文坛。为了争取生存空间、保存写作权利,1951年初,44岁的萧军以养病为由,与家人先后来到了北京。经人介绍,租住了张公度家的房子,成了鸦儿胡同6号(原48号)的房客,一住就是几十年,即使他被平反后,担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那段时间前后,他和家人也从未彻底搬出那座小楼。他在这里生活了整整37年,直到去世。
1966年后,萧军的家被挤占,只给他留下一间不足两平方米的储藏室作为写作室,乐观的萧军以“有窝就下蛋,有水就行船”自勉,又把这里戏称为“蜗蜗居”。实际上,这是一个室中之居,小如蜗牛庐壳,状似房间壁橱。书房虽小,但他并不因身处逆境而消极,他说:“在困难的条件下做工作,这便是当年鲁迅先生常常教导我的:要有‘韧性精神’。”他题诗明志,贴于墙上:“蜗居虽小亦何嫌,芥子须弥两大千。苍狗白云瞰去住,镜花水月幻中看。虫沙几历身犹健,烽火频经胆未寒。一笑回眸七十载,闲将琴剑娱余年。” 
 萧军在这座小楼的书房里,修订了他的成名之作《八月的乡村》及萧红的《生死场》,写下了约32万字的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书信集《鲁迅书简注释》《萧红书简注释》等;撰写了《吴越春秋史话》和《吴越春秋史话京剧本》(共15部,约35万字),《武王伐纣京剧本》(四部,约20万字)等几百万字的作品。在担任北京市文化局所属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时,参与了京剧汇编丛书的编辑工作,经手修订了李万春藏本《瓦岗寨》,余胜荪藏本《搜山打车》等。

1933年10月,萧军用笔名“三郎”秘密自费出版了他和萧红的小说散文合集《跋涉》。萧军六篇,萧红五篇。萧红署名“俏吟”。
萧军的身上有许多光环:书写第一部抗日小说、鲁迅先生的忠实弟子,去过延安,并且受到毛主席赏识、多次与毛主席交谈,以及在东北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创办“文化报”。
1958年,萧军因在延安时期写的一篇文章受到批判,生活再度陷入困境。为了生活,他决定弃文从医,参加中医培训学习。到了1959年5月,萧军写信给彭真,请求市政府给予他考试和行医的机会。9月1日,萧军接到了去北京文化局谈话的通知。10月1日,他被安排到北京市戏曲研究所任研究员,每月发给生活费110元。萧军对此不得其解。直到1984年1月26日,彭真邀请曹禺夫妇和萧军夫妇到家里小聚。萧军才知道当年他致信彭真后的情况。原来,彭真接到萧军的信,立即作出批示,大意是:“萧军在东北有什么错误,我不过问。有一条——共产党员是不能饿死人的,总得给他们一条出路。而且,他又是《八月的乡村》的作者、鲁迅先生的弟子,影响面很大。”因萧军对戏剧有很高的造诣,在延安曾与阿甲等排演过京剧,后来和妻子组织过京剧团,还编写过剧本,萧军被安排到北京市文化局所属戏曲研究所任戏曲研究员。同年参与京剧汇编丛书 。

《八月的乡村》封面
北京市戏曲研究所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1951年4月,新中国第一个戏曲研究机构——中国戏曲研究院在京成立,承担修改旧剧本,创作新剧本以及培养人才的任务。梅兰芳为首任院长。一些京剧名家及戏曲研究者在该院任职。传统剧目的整理倍受重视。一年多的时间里,由整理人员与演员合作编定的京剧剧目汇集为《京剧丛刊》32集出版(后出到50集)。
1958年7月,文化部将在京所属的包括中国京剧院、评剧院、青艺、儿艺等42家文化事业、企业单位交由北京市管理。同年12月,北京市成立了戏曲编导委员会,主任荀慧生,副主任曾伯融、杨毓珉。未经整理的京剧传统剧目,由市编导委员会编为《京剧汇编》。编辑《京剧汇编》的目的,是为了给有关文化部门、戏曲团体、剧作家提供研究、整理、改编或演出的资料,使优秀的京剧传统剧目,得到保存、传播、继承和发扬。杨毓珉加入《京剧汇编》定审稿工作。1958年下半年文化局机构改组,撤销了编导委员会,肖甲及部分编委调入各院团工作。但《京剧汇编》未受影响,1958年出书18集。
《京剧汇编》的资料,得到在京的戏曲团体、老艺人、剧本收藏家和前辈老艺人的亲属的积极支持,贡献了他们自清代以来所珍藏的秘本,对继承戏曲遗产、研究京剧沿革和今后的整理改编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有益的基础。
《京剧汇编》所收剧本多为捐赠,据统计捐赠者约有78人。他们是(按姓氏笔画排列):

于连泉、马丽云、马连良、毛世来、王介林、王庆太、王连平、白玉春、产保福、伍月华、刘文魁、刘砚芳、刘盛通、刘菊禅、孙甫亭、孙盛文、孙盛武、孙景泉、孙毓坤、安适元、安舒元、毕谷云、邢威明、邢盛明、严月秋、何时希、余胜荪、应宝昌、张春彦、张笑侠、李万春、李丹林、李介林、李玉茹、李洪春、李卿云、李燕生、杨小谱、杨宝森、苏连汉、陈小霖、陈少云、陈少林、陈少武、周信芳、孟小如、尚小云、尚维贞、范叔年、金世禾、侯喜瑞、荀慧生、赵君玉(赵嵩俊)、赵荣鹏、赵桐珊、赵绮霞、赵鸿林、赵景琛、赵德钰、赵德普、赵燕侠、郝寿臣、郝效莲、奚嘨伯、徐碧云、顾森伯、梅兰芳、阎庆林、阎岚秋、程玉菁、程砚秋、瑞德安、虞仲衡、雷喜福、臧岚光、裴世玉、谭富英、潘侠风等人。

还有许多在京老艺人参与临时性的口述勘校工作(按姓氏笔画排列):

于连泉、马福禄、白玉春、刘砚芳、孙甫亭、何时希、苏连汉、陈少武、侯喜瑞、荀慧生、郝效莲、郭风池、钱鸣业、顾森柏、商四亮、臧岚光。

《京剧汇编》编辑中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
1.保存剧本原貌,剧情不作改动,只改原剧本中错别字,不通顺句子及过分冗长不必要保留的句子。
2.同剧目有两个及以上藏本,相互校勘,只选一本。
3.剧情凌乱,词句太欠妥当,或部分缺失的,请老艺人、票友说戏,反复核定,以求真实。
4.剧目场次较多,藏本只有一部分,则多个藏本相拼构成完整。
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上半年,编辑人员工作效率很高,仅1959年1—9月出版35集。9月以后三年困难时期显露,出版社纸张短缺,不能刊印,适逢再次精简机构,编导委员会属逐步精简撤编之列。9月份,《京剧汇编》工作暂停。之后,荀、曾、杨分别调离。随后萧军加入编辑工作。  
萧军是1959年国庆10周年后到戏曲研究所工作的。到任后立即投入《京剧汇编》的整理、编辑工作。他对京剧有浓厚的兴趣,又有编写京剧剧本的基础,所以对于征集来的“藏本”“秘本”的修订、整理工作很顺畅,他修订的剧本,文通语顺,焕然一新。据有关资料,自1957年2月至1964年2月,《京剧汇编》106集,收入剧本400多个。1957年2月至1959年共编辑1—94集《京剧汇编》。1960年,曾伯融调北京戏曲专科学校,《京剧汇编》也带入戏校,原编辑人员组建研究室,重启汇编工作。
萧军是新组建的研究室研究员,他的主要工作,是《京剧汇编》的整理、编辑。萧军的整理、编辑工作,是从92集开始的。笔者保存萧军整理、修订的京剧藏本二册,一册是第92集李万春藏本《瓦岗寨》,最后一页末尾,萧军署:1959年10月22日初改毕。
《瓦岗寨》又名《徐茂公智降邱瑞》。提要是萧军写的:

隋末,天下纷争,群雄竞起。程咬金、徐茂公等聚兵瓦岗。宇文化及奏请炀帝遣兵部尚书邱瑞挂帅往征。徐茂公设计将宇文化及之子宇文成龙擒获杀之,而更利用反间计使隋炀帝赐死邱瑞;同时又命王伯当假扮钦差、校尉等人到长安,接邱氏母子来山寨。邱瑞遂投瓦岗。

萧军整理、修订的《瓦岗寨》最后一页
《瓦岗寨》藏本原稿本58开,单面116页,系李万春所录,字迹工整,但道白和唱词多不通畅,且词不达意处甚多。萧军对此稿本逐字逐句进行了推敲、加工,每页都布满萧军修改的手迹,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有些页面全部进行了修改。
另一册是《京剧汇编》98集之七《搜山打车》,是余胜荪藏本。余胜荪是余叔岩的三弟,由于他哥哥余叔岩学谭派已经成名,他不想走哥哥的老路,就学程长庚的腔调与其兄抗衡。程长庚是四大徽班进京时三庆班的主角,是谭鑫培的师傅和义父。程长庚的唱腔特点是采用汉调的优异处又渗入京剧,颇有咏叹调味道,很耐人寻味。程长庚死后,唯有周子衡继承了程长庚的唱法。于是,余胜荪拜周子衡为师,细心琢磨程长庚唱法,还专门找人仔细研究对比程长庚唱法与谭鑫培唱法的不同之处。余胜荪立志宗程长庚唱法,但是,他太墨守成规了,不敢对程长庚的唱腔的基本法则做任何改动,所以,他毕竟未唱出自己的特点来。
《搜山打车》演绎的是,明成祖以靖难为名,兴兵直取金陵。建文帝与吏部尚书程济乔装逃出,潜居白云观。礼部尚书严震直奉旨搜山,获建文帝,打入囚车,押解入城。程济拦路,痛诋震直。震直悔悟,打车自刎。程济与建文帝遂得逃走。

《搜山打车》修改稿,萧军所注日期为1962年6月15日  
1962年新建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荀慧生,副所长曾伯融。《京剧汇编》随之进入戏研所,萧军的主要工作仍然是整理《京剧汇编》。至1964年2月,《京剧汇编》出版10集(95—106集)多为萧军整理。
1964年6月,《京剧汇编》停编。最后审定结稿的20多集《京剧汇编》陆续送达出版社(未出版),“文革”后多次查找未果,全部丢失。笔者所藏或为“丢失”的20集中的二集。
1966年下半年戏研所撤销,萧军、荀慧生、曾伯融,隔离审查后一同送到昌平“农业劳动大学”改造。自此,萧军再次在文坛上“消失”了。
1978年后,萧军再次复出。根据北京市委文化出版部《关于萧军同志落实政策的报告》,关于他的历史问题,因为时间过长,涉及面广,重新做出全面的结论,目前还有较大的困难。正抓紧进行。并派人分别到东北、浙江一带外调。萧军原在市文化局所属戏曲研究所工作,现在戏曲研究所尚未恢复。目前安排他到文联任专业作家开始工作,恢复“文革”前工资待遇。关于他的女儿萧云的工作问题。原是东城区小学教师,“文革”时,因萧军问题被迫离职。经过联系,现已恢复工作。这时,萧军已经是72岁的老人了。

关于萧军同志落实政策的报告 
1980年后,萧军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这以后,萧军参加会议,出席活动频繁。虽年事已高,但他刚直耿介的秉性依旧。1981年4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大会秘书处《情况反映》(十)以《萧军委员在四月二十五日上午小组会上谈当作家的苦衷》为题,刊载萧军会上发言摘录:

现在作家遇上了苛捐杂税,稿费收入800元以上要交国家所得税20%,作品再版就不再给稿费,国际文化交流翻译出版的作品不给钱,连本书也不赠。现在出版社不愿出诗集,艾青的诗才印五千册,臧克家的诗印两千册,他自己就买了一千五百册送了朋友;杂志刊物要是撤销了,诗人就没有出路了。我今后再不写小说,因为出一本书太难,二十万字稿费才二千元,还要交20%的税。我的工资110元,前些天有个美国作家访问我和骆宾基,我两人请人家吃饭,没敢上大饭店,只去了三等康乐餐厅,吃了一桌就用去了一百五十元,说是因为有外国人,谁叫我们是自愿请吃呢,只好忍着肚子疼了。

我写了一篇文章,台湾寄给我二百美金,我不要,还要讲点气节。

北京市文联去年提出给我定工资,我领了三十年110元了,我是出土文物,长期领的不是工资,叫生活费。家中七八个孩子,生活需要么!有一天文联通知我,给我定二级作家,工资为280元,我想问问根据什么定的。我是一九三二年从事创作,写过几百万字作品。中国作家谁是一级,谁是二级、三级,摆出来让我看看。再说,事先不跟我商量,这是恩赐观点,改良主义的作法,我吃了这饭也不舒服。因此从去年八月到现在我还是拿着110元。我现在靠打零工,各杂志二十、三十随便给些。虽然子女大了,也都有工作,但工资低,又有孩子,都需要照顾,还要帮朋友。我自己每月生活费仅用二十元,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萧军委员在4月25日上午小组会上谈当作家的苦衷
这份《情况反映》是政协送给时任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刘导生同志的。他阅后,批转给时任北京市文化局长、文联党组书记赵鼎新同志。不久,萧军的“身份”得到了解决。
接下来,萧军开始把自己50年来所写下的古体词、诗手录成集。并写了《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检视《八月的乡村》及《生死场》等。同时,他不断出席各种会议,应邀到各地演讲, 带团出国访问,十分繁忙。
1988年6月22日凌晨,萧军永远地离去了。

2020年2月5日星期三晚7时初稿
2020年4月13日星期一中午1点35分修订
(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由方继孝先生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街串巷之鸦儿胡同--老猫
什刹海的名人故居(什刹海之五)
搜狐网
后海攻略
北京五日游有哪些攻略?
什刹海文化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