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上旧梦影痕(二十七):早期照相馆

图261:清末,英大马路(南京路)云南路口东望,右侧近处为宝记照相馆

图262-1:1902年,英大马路云南路口东望,右侧近处踏飞脚踏车行隔壁为宝记照相馆(坐南朝北三开间门面,门牌P字三百七十七号)

图262-2:宝记照相广告(《申报》1890-10-26, 第4版)

图263:1898年,英大马路劳合路口,丽华照像放大公司新张(《新闻报》1898-9-2,第4版。图via黄浦档案馆)

图264-1:1918年,南京路云南路口东望,右侧近处为中华照像馆(宝记照相馆旧址即门牌P字三百七十七号云南路口,1918年商务版《上海商用名录》。XuZhen收藏并供图)

图264-2:上海英大马路云南路口中华照相馆五周年纪念(《新闻报》1919年 12月10日,第9 版)

图265:上海社会之现象:妓女在张园拍照之高兴(觧虛 《图画日报》1909 年 第148期 ,7页)

照相之术,昉自泰西。西人之摄影则根据光学,其显影定影悉用药水。'玻璃夹入横木匣内,匣面嵌小凹镜,对人摄影于玻璃上。取出以沙水冲洗,即见人面。神气部位,无不逼肖。复以药水制就纸片,覆于玻璃上,微照日色,则面貌衣痕陈设物件现出纸上。'清同光年以降,沪上照相业兴起,至宣统元年,照相馆(影楼)竟达四五十家(图265)。清光绪年中后期,宝记(1889年)、致真(约1890年)、耀华(约1892年)、丽华(1898年④)等照相馆相继开设于英大马路,其声名尤以宝记为甚。

清光绪十五年已丑(1889年秋仲,图262-2),欧阳石芝创设宝记照相馆,初址为英大马路泥城桥东(262-1)。宝记馆主欧阳石芝,广东新会人,他曾有十余年摄影经验,以馆会友,交往者皆文人墨客。而那些文友被宝记馆主之书卷气场所吸引,大多喜欢去欧阳君那里拍照,并常常爱在照片上题词写诗。且看《申报》(1889-10-08,第4版)高昌寒食生⑤自题绫照如下:

自題綾照 粵東歐陽子石之設寳記照相樓於新署西南余介麥君卓然往見之吐屬文雅歡若平生請爲照相頃刻立就神速無此且神氣宛然一絲不走余見沈子梅觀察相搨於白綾上奇而詢之則曰此乃獨得之秘當爲吾子一竭其技逾數日製成裱置鏡中冕者皆拍案呌絕爰題二十八字於其上 買絲止合繡平原韋布如何妄自尊多謝三毫添頰上好從鏡裏認詩魂  高昌寒食生

学生们毕业时,也喜欢去宝记拍毕业照。景云《毕业者的日记》中写道⑥:

本来这种讨厌的“毕业”,想着他真是无谓。但是今天下午,K君来邀我到宝记去拍学士照,预备做一张大照相用的。借到了西装之后,就同他一块乘电车。当我们到宝记的时候,同级的朋友到得非常之多。我等了不久,就对着镜子披起黑色的大褂,戴起黑色的“豆腐干”儿来。我再对着镜子照照,就不由得我好笑起来。那不称身的衣装:头上一块平的方的,带了一蓬黑丝,好像旧戏里的鬼或是逃难人一样。那长的宽的黑袍子,犹如僧侣的大袍袈裟,走起路来飘飘荡荡的,笨得恰是利害。我又跑去看别的同学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给拍照。于是乎我想到鲁迅先生的阿Q大概人生真少不了杀一次头。

晚年欧阳石芝吃斋念佛,专修净业,倡导蔬食,并与赵云韶、简玉阶等居士合伙创办功德林蔬食处,醉心于佛事,已无心经营影楼,遂将'宝记'交予子女慧锵、慧方打理。

宝记开设初期,馆址没有门牌号,只有大致方位即英大马路泥城桥东,直到1910年,其广告中才有门牌号。且自光绪十五年已丑乃营业于上海英租界大马路泥城桥东首坐南朝北三开间门面门牌P字三百七十七号至宣统二年庚戌,屈指二十有二年矣,并无迁移他处,更无支店分出(《申报》1910-3-25,第7版)。

1915年11月,宝记照相馆由英大马路泥城桥东迁至英大马路抛球场。《申報》(1915-11-08,第13版)'宝记照相迁移开幕广告'如下:

舊歷十月初二日由英大馬路泥城橋遷至英大馬路抛球祗此一家並無分支 本館主人與同好諸公相見於英租界大馬路泥城橋者屈指二十有七年矣緣該處房屋翻造在邇乃於英租界大馬路抛球場覓得房屋五幢復以四十年之經驗心裁獨出製成雙間玻璃室一所刻已美備一是謹擇舊歷十月初二日開幕伏希庽滬之 士夫閨閣幸垂鑒諸若有問其大略者則應之曰光明透闢陰雨無虞皎潔麗華神光離合嘗見勝友辱臨每謂此則磋磨精密之功深也返之鄙人自忖亦何一非爾室屋漏之宜然乎然而尤有一言鄙人樂言之想 諸公亦必樂聞之者 諸公曾聞玻璃室能容百餘人合攝一影者乎無有也有之則自今日寶記始雖曰小道亦可觀也雖非奇異尙樂趣焉敢以佈之 同好諸公請易轍而相見於抛球場上海英大馬路抛球場弄口朝北五百四十二號寶記謹啓

宝记照相馆迁至抛球场后,1917年中华照像馆由英大马路昼锦里口(原庐山阁照相馆旧址,1915年7月由中华盘顶)迁移至英大马路泥城桥东'宝记'旧址,并于4月14日新张(图264-1)。

1898年9月,丽华照像放大公司自香港分设沪上,初址英大马路泥城桥堍,点石斋对门(《新闻报》1898-9-2,第4版,新张广告:本号择于本月十九新张)。有趣的是,丽华开办近二年里,频繁刊登寄售壮阳摈铁丹(大瓶二元,小瓶一元)、悔壻封侯酒(壮阳酒,每瓶二元)之广告(《新闻报》1899年1月至1900年8月),照像似为'副业'。同期开设于抛球场的丽芳照像亦是如此。

图266-1:南京路中市即山西路东首,宝记照相馆之新屋(《时报图画周刊》1921年 第61期,0页)

图266-2:宝记照相馆广告(《新闻报》1922年10月10日,第34 版)

图267:宝记照相馆主、摄影家欧阳慧方女士(《上海画报》1931年  第664期 ,2页)

图268:南京路泥城桥新世界隔壁,宝记照相馆之新屋(《上海画报》1931年 第698期,1页)

图269-1:1910年,英大马路(南京路)近贵州路口东望,左侧有美华照相馆(340号)、何瑞丰洋货号(341号)、万华楼等

图269-2:美華照相放大公司新开广告(《世界繁华报》1906年3月9日,第6 版)

图269-3:何瑞丰洋货号行名录(《字林西报》The North China Desk Hong List 1912年1月 0044版)

图269-4:何瑞丰呢绒洋货号秋季减价广告(《新闻报》1919年10月21日,第16 版)

图270-1:1930年代,南京路西藏路口东望,右侧路口近处有兆芳照相馆

图270-2:兆芳照相五十周年纪念广告(《新闻报》1938年5月28日,第6版)

图270-3:清末民初,英大马路西段老照相馆分布点图示(1918年版)《实测上海租界分图-上海英租界分图》,图中红字及门牌标识为笔者添注)

1921年8月,宝记照相馆再次迁移至南京路中市(521号)即山西路东首新造六开间三层大楼(《新闻报》1921-8-10,第14版。图266-1);1931年3月,宝记第三次迁移,于南京路西藏路口新世界隔壁新屋重新开幕(《新闻报》1931-3-15,第5版。图269)。

1906年,美华照相放大公司即美华义记照相馆新张,初址为英大马路340号小菜场对面三层楼(《新闻报》1906-3-8,第4版。图269-1、2);约1918年,美华照相馆迁移至英大马路劳合路口。

1915年,兆芳照相馆(1888始创)自威海分设沪上,初址为英大马路泥城桥堍(门牌367号,后改819号。图270),新屋落成开幕择于旧历十一月初三先行交易(《新闻报》1915-12-9,第4版)。

清末民初,英大马路泥城桥东聚集了宝记、丽华、美华、中华、兆芳等多家照相馆,其中资格最老为宝记,寿命最长是兆芳(图270-3)。

-------------------------------------

①:葛元煦《沪游杂记》卷二:照相

②:《申报》(1902-03-2,第10版):致真照相,逕啓者本號在滬英大馬路五福弄對門開張已十餘年

③:《新闻报》(1902-6-9,第7版):耀华照像,小号照像创十数年

④:《新闻报》(1898-9-2,第4版):丽华照像放大公司,英大马路劳合路口朝南门面,本号择于本月十九新张

⑤:何桂笙(1841-1894),名镛,字行,别署高昌寒食生,绍兴人。1876年起,进入《申报》,担任总编辑钱昕伯的副手,1887年前后,钱昕伯年逾六旬,实际上总编工作已由他代行。著有《劫火纪焚》、《红楼梦题名录》、《齿录》等。

⑥:毕业者的日记(景云《洪水》1926年第2卷第20期,385-38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邵万生南货号
老北京店铺幌子之二八—照相馆幌子
照像有感
姑苏回忆录42
水彩画里南京路(下)
“照相”还是“照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