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戴锦华|一个典型的伯格曼式的时刻

在所有电影史的相关资料当中,英格玛·伯格曼都被称为现代电影的教父。这是一个合适的命名,他几乎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例证,向我们标明了一个欧洲艺术电影的开端时刻,标明了一种叫做作者电影或者大师电影的存在。在伯格曼逝世纪念日这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戴锦华教授的影评《信仰与虚无和解的时刻》。

信仰与虚无和解的时刻

戴锦华 | 文
本文为节选,原载《52倍人生》第52期

戴锦华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中文专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合著)《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年》《电影批评》《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十余部;英文专著有Cinema and Desire(1999), After The Post-Cold War(2018)。专著与论文被译为韩文、日文、德文、法文等十余种文字出版。曾在亚洲、欧洲、北美、南美、非洲、澳洲数十个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和访问。

在伯格曼的代表作,也是他的创作的最高峰之一的《第七封印》当中,关于宗教的主题,关于信仰的主题,关于信仰与虚无的主题事实上刚好在一个转折的关口上。这个转折的关口使得宗教信仰与虚无、无神之间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伯格曼本人的说法是,这是一个和解的时刻。

《第七封印》剧照

在影片当中我们看到的是面对死神却全无依凭,全无信仰可言的骑士、侍从,影片最后那个最动人的电影史画面——漫天黑云之下的一隙阳光,阳光之下的死神环舞,那是最震撼的时刻。这样一种叙述基调表明的并不是任何宗教的主题或者说任何信仰的主题。因为面对死神的时候,人们没有得到任何承诺。但与此同时,一个最重要的并列的线索,一个在影片当中的绝对的亮点是马戏团的篷车以及篷车上的一家三口。

《第七封印》剧照 马戏团家庭

这部影片是一个关于死神、死亡的绝对,人们面对死亡的时候找不到心灵的信仰、上帝的支撑的这样的故事。但是另外一边,这又是一个被基督教文化,被基督教信仰所充满的影片。因为我们看到,主人公骑士的名字是安东尼——圣安东尼基督教历史上著名的圣者之一,是一个蒙难式的形象。而与他相对应的篷车上的马戏团家庭,男主人公叫约瑟夫。我们当然可以联想到,事实上他是某种圣家族的现世版。

《第七封印》剧照 圣母子

影片当中出现的第一个充满亮点的,充满光明的场景是在约瑟夫的眼中,他看到了搀扶着幼年时代的耶稣的圣母。这样的一个圣母子的形象事实上是以约瑟夫的妻子和孩子直接地形成一个意义上的对位的形象。

可是有趣的是错位,十字军骑士,与死神对弈的追问生命意义的圣者,却是丧失信仰的异端。而完全世俗的,沉湎于现世生活的亲情与快乐之中的约瑟夫的马戏团却象征着信仰的光辉。或者说它是一个给骑士以信仰的机遇,信仰的可能的时刻。

《第七封印》剧照

大家会记得那个非常温暖的场景,黄昏时刻约瑟夫一家邀请骑士、侍从共进晚餐。所谓的晚餐无外乎是自己的羊产出的鲜奶和刚刚亲手摘来的野草莓。在这个时刻,主人公骑士安东尼说:“祥和的黄昏,这将是我生命当中闪光的一刻,即使死亡降临我也不会遗忘这个时刻。”这个时刻给安东尼以生命的慰藉,给他面对死亡、承受死亡的勇气。换句话说,他与死神对弈赢得时间想寻找到的意义,在这个时刻已然获取了。但是这个意义不是关于所谓上帝的信仰,而是关于尘世的神性。

事实上英格玛·伯格曼有过这样的表达,他说:“如果我们要寻找神性的话,我们只能在世俗的生活当中找到,我们无法在任何非世俗的地方遭遇它”。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伯格曼式的时刻,他追问生命的意义,他希望寻找上帝的痕迹,希望寻找上帝存在的印证,但是每一次找到的只能是死神。

《第七封印》剧照

影片当中最有趣的一个段落,重看的时候我仍然非常迷恋的一个段落是,在基督蒙难像之下,骑士试图向铁窗背后的忏悔室当中的神父忏悔,与其说是忏悔不如说是追问:关于上帝,关于上帝的有无,关于上帝的意义。其中那个著名的对白是,他说:“我不想死。”背后的神父,我们当然都已经知道其实是死神,问他说:“你在期待什么?”他说:“我需要知识。”死神讥刺地说:“你需要的是保证。”而骑士几乎是痛彻心扉地追问说:“只凭一个人的感觉去理解上帝就那么难么?为什么他只想隐藏在半明半暗的承诺和从未实现过的奇迹背后呢?”

《第七封印》剧照

大家注意到,当这个对白被说出的时候,导演非常有意识地让铁窗的栏杆投射在骑士的脸上。一个被囚禁的视觉陈述,一个被绝望的信仰追求所折磨的时刻。影片当中还会有这样的对白:“当我们缺乏信仰的时候我们如何守信呢?为什么我不能杀死我心中的上帝呢?为什么这个我心中的上帝只不过永远使我蒙羞呢?”他说:“我需要真理。不是信仰,不是承诺,而是真理。关于生命的真理,关于人的真理,关于存在的真理。”在影片当中这是折磨着骑士的故事。

所以我说这是一个和解的时刻,这是一个伯格曼影片序列当中少有的近乎完美的宁谧的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一个追求信仰,一个追问信仰,一个面对沉默的上帝大声疾呼的人物,最终得到了某种慰藉,得到了某种保障,得到了某种尘世的光辉和尘世的幸福的保障。他相信这种保障是上帝光芒的一种显现,尽管他始终面对的,他最终面对的只能是死亡和死神。
大家如果看过这部电影可能会同意我的判断。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仍然有当年的那种迷醉,只不过这种迷醉有所不同的是,当年我被伯格曼的世界所折服,被伯格曼的这种哲学的迷思,宗教的迷思,对信仰的执拗和大胆地直面没有信仰或者丧失信仰的时候的绝望的精神世界,近乎于折磨一般的执着所迷惑。而这一次在我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更令我折服的或者更令我迷醉的是影片的整个视觉呈现。

《第七封印》剧照

在影片当中,电影摄影师也是伯格曼。和大部分黑白电影的摄影师与艺术家的追求不同,他们并不去刻意地追求使用和设计黑白影调之间的那种灰色调所可能形成的富丽,和可能形成的微妙表述,而突出每一个画面当中的黑白的鲜明对照。最突出的一个影像就是国际象棋的棋盘,黑白的格子,黑白双方的对峙。而整个影像通过强化黑白色调之间的对立而不是丰富的灰色调之间的过渡,形成了影片当中的每一幅画面的线条被极度地突显。在很多画面当中,尤其是死神与安东尼同在的画面当中。影调几乎形成了一种素描似的,甚至版画似的清晰,强烈的线条感提示着一种所谓欧洲古典绘画的风格。
影片叫《第七封印》,影片当中讲述的故事是一个中世纪的故事。因为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字军东征归来的,身心俱疲的骑士。而在我看起来最有趣的是“古装片”或者历史片的摄制并不是“真实”地再现历史。某种程度上历史的真实是不可再现的,因为我们不能重返历史现场,我们不能去亲历那个历史的时刻,所有的历史时刻只能出现在我们的认知和想象当中。

而作为电影艺术,其实最有力地去再现历史时刻的方式不是去再现所谓意义的真实,而是在某种意义上去成功地复制那个时代的历史媒介。所以在影片当中,通过黑白影调的极度对立使画面具有了通常的电影画面并不那么突出的清晰的线条感,以提示着一种欧洲古典意义上的视觉艺术的形态。不仅如此,在影片当中,伯格曼电影的另外一个特质,尤其是他早期电影的另外一个特质也非常鲜明,就是他不忌惮使用固定机位不忌惮使用固定机位当中人物与道具之间的相互位移的关系所形成的场面调度表述。当然我们会想到这是一个娴熟的皇家剧团团长的舞台艺术留下的痕迹,但是另外一边,正是这样的一种镜头的风格特征和调度的特征,事实上提示着欧洲电影观众一种关于中世纪舞台剧,中世纪宗教剧和中世纪道德剧的特征。

所以伯格曼在《第七封印》当中正式使用一系列的艺术特质,使整个电影一开幕就有一股中世纪气息扑面而来。尽管非常讽刺的是,大部分资料都已经告诉我们,伯格曼本人也经常调侃说在电影当中,我们几乎遭遇到了所有一般知识性的关于中世纪的历史时刻——十字军东征,东征骑士的归来,几乎毁灭了欧洲的瘟疫——黑死病的流行,猎杀女巫事件,苦修式的宗教游行。所有这些最具有中世纪特质的事件集中在影片中发生。

尽管我们都知道最后一场十字军东征发生在十三世纪,而黑死病的爆发是在十四世纪。所以不论迟归的十字军回来的怎样晚都不会遇到这场瘟疫。而直到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这种苦修式的宗教仪式才从欧洲大陆蔓延到瑞典,而猎杀女巫发生在同一时期甚或更晚。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历史的真实时刻,这是一个拼贴的历史画卷。而拼贴出的历史画卷某种意义上比真实更真实,因为它提寓言着所有中世纪的最具特征的宗教事件和所谓中世纪的黑暗与中世纪的圣灵。

电影课词典


  圣安东尼 
圣安东尼(St. Anthony the Great,约251-356年),或称“伟大的圣安东尼”、“大圣安东尼”。罗马帝国时期的埃及基督徒。是基督徒隐修生活的先驱,也是沙漠教父的著名领袖。
➁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以收复阿拉伯穆斯林入侵占领的土地的名义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九次。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➂  固定机位

一般指摄像机处于静止不动的拍摄地点,称之为固定机位。在拍摄长镜头时,使用较多。固定机位的长镜头主要是为了表现空间关系,即时空统一,符合电影纪实的本性。使用固定机位拍摄时,更能突出影视作品的客观性。


相关推荐

《52倍人生——戴锦华大师电影课》共105期,每周为你深度解析一部世界经典电影,并全年陪伴你看电影、学电影。你将获得:

·  一份人生中不可错过的必看影单
·  一位大师关于电影史的独到解读
·  一份如何欣赏电影、读懂电影的权威观影地图
·  一次对世界电影大师以及电影艺术的深度领悟
·  一年52周的观影陪伴,解惑释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瑞典老电影《第七封印》1957超清版中文字幕
在伯格曼的电影里,“与死神对弈”
《第七封印》,我们聊些什么
如果没有这出戏剧,世界电影史上就少了一部不朽之作
沙龙预告 | 伯格曼的怕与爱——关于电影与哲学
《魔灯》:一个伟大人物的内心自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