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帝为打猎劳师动众,一大臣骂皇帝是昏君,皇帝说:忠臣!升官!

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他的文治武功,一直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绝对是后世皇帝的学习榜样。唐太宗在位23年,对大臣们虚心纳谏,积极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不惩罚和处死因纳谏而冒犯自己的大臣,唐太宗这样的皇帝注定会成为千古帝王。

都知道唐太宗是马上皇帝,骑射功夫自然非同一般,所以唐太宗在治国之余,很喜欢和心腹大臣外出打猎,一来放松心情,二来跟大臣关系更加融洽。不过唐太宗有一次外出打猎,却遭到了大臣孙伏伽的冒死劝阻。

这个孙伏伽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可考证的科举状元。虽然科举制诞生在隋朝,但因为种种原因,隋朝时期的科举状元无法考证,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可考证的科举状元是孙伏伽。

早在隋朝,孙伏伽就是地方官吏,负责刑罚和办案方面的工作,当时叫“法曹”。唐朝取代隋朝之后,孙伏伽赋闲在家。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天下基本大定,唐朝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孙伏伽打算重返官场,参加了科举考试。最终,孙伏伽以出众的才学夺得了第一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孙伏伽考中状元之后,官至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实际上就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院,少卿相当于副院长,卿相当于院长,也算是孙伏伽的老本行了。孙伏伽为官清廉,经常为民请命,是一位深得百姓称赞的父母官。

唐太宗继位皇位之后,因为国家四海升平,不用再亲临战场,于是经常带着大臣外出打猎,但每次打猎都劳师动众,耗费很多人力物力。有一次,唐太宗又打算外出打猎,但这次孙伏伽却跑过来挡住唐太宗的去路。

孙伏伽说:“陛下外出打猎,万一遇到什么危险,有个三长两短,谁来主持朝政?而且陛下每次出征都劳师动众,耗费人力物力,下官恳求陛下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不要再做这种昏君的行为!”

唐太宗非常生气地说:“朕以为你是国家栋梁,百姓的父母官,可是你居然不知好歹,以下犯上,目中无人,朕连外出打猎都要得到你的允许,朕还当什么皇帝!来人,拖出去砍了!”

孙伏伽又说:“陛下执意如此,就从下官的尸体上踏过去!后世会记住你这个昏君!”

唐太宗突然笑道:“朕只不过想试一下你,想不到你真的有胆量冒死进谏,真不愧是大唐的忠臣!朕要给你加官进爵,你以后要好好辅助朕!”

从此唐太宗打猎不再劳师动众,孙伏伽也升官了,变成谏议大夫,参与朝政决断和指正皇帝为政的失误。

唐太宗死后,孙伏伽调任大理寺卿,掌管全国的刑罚。到了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孙伏伽告老还乡。几年后,孙伏伽在今河北省故城县家中病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忠奸之辨的怪圈
大臣:你就是个昏君,连隋炀帝都不如!皇帝:真乃忠臣,必须重用
跟魏征学会这三招,你也能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17年264条,魏徵是如何让李世民听进意见的?
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位状元:连骂两任皇帝是昏君,却仍旧不停升官
影响中国的85位名臣——魏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