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百书|天人合一:有对与无对——读王阳明《传习录》

天人之际:有对与无对

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

01

(1472年-1529年)

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世称王阳明

天人之际是王阳明关注的哲学问题之一。与朱熹预设太极等超验的本体并反复辨析理气关系等有所不同,王阳明对构筑形而上的宇宙模式很少表现出兴趣。按王阳明的理解,人所面对的世界与人自身的存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以为天地矣。

这里主要不是在实存的意义上强调外部对象依存于人,而是着重指出草木瓦石的意义总是相对于人而言。天地、草木、瓦石本是自在的,作为自在之物,它们本处于原始的混沌之中,无所谓天地之分、草木之别。天地作为“天地”,草木作为“草木”,其意义只是对人才敞开;就此言,无人的良知(主体意识及其活动),便无天地、草木、瓦石(即这些对象不再以“天地”、“草木”、“瓦石”等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依王阳明,人便不能在自身的存在之外去追问超验的对象,而只能联系人的存在来澄明世界的意义;换言之, 人应当在自身存在与世界的关系中,而不是在这种关系之外来考察世界。这种思维向度显然不同于程朱揉合本体论与宇宙论的进路,其注重之点首先指向了 意义世界

在化本然世界为意义世界的过程中,良知与万物表现为一种“ 无对”的关系: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此所谓生天生地,并不是一种宇宙论上的生成关系,而是心体与对象之间的意义关系。在心体之外,天地固然依旧存在,但这是一种本然的、未分化的“”,天地呈现为如此这般的存在,离不开心体(良知)的灵明知觉,所谓“皆从此出”,便是指“”、“”之意义源于心体。从这种意义关系上看,心与物无不呈现为两个对立的序列:进入意义世界的天地等物,与心体难以截然分离(在心体之外,天地不再呈现为意义世界中的“天地”),就此言,两者似乎可以说“无对”。

无对意味着一体无间。广而言之,这种关系亦普遍地内在于天人之际:

人心与天地一体,故上下与天地同流。

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灵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

此所谓天地万物,是已进入人的生活世界的自然;山川草木,日月星辰本是自在之物,但作为人生存条件,又已融合于人的世界,并与人息息相关。在这里, 天与人的统一,乃是以人化过程为前提:所谓人心是其发窍之最灵处,便潜含了意识之光对天地万物的投射,而以五谷养人、以药石疗疾则体现了人对自然之物的作用,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与万物的一体无间具有了现实性。

02

从哲学史上看,天人一体的观念当然并非源于王阳明。早在先秦,儒、道已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类似的思想,王阳明以前理学家亦对此作了多方面的阐发,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程明道(程颢)的看法。程 明道一再强调: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在著名的《识仁篇》中,程明道亦以与物同体为仁学的中心思想:“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王阳明的“无对”、“一体”诸说,与之无疑相通(事实上,《识仁篇》中便已有“此道与物无对”等语)。不过,程明道似乎更多地把与物同体理解为一种本然的状态,所谓“天人本无二”,便已突出了此点。而天人所以本无二的根据,又被追溯到了超验之理:“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 故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依照以上的逻辑推论,则天人合一便以理为终极之源:天人所以一体,是因为二者皆出于理。对天人关系的这种规定,与程朱考察存在的方式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由理到物(人)的本体论——宇宙论向度,似乎构成了天人一体的逻辑前提。

这种思路与王阳明颇有所不同。王阳明没有在天人之上再设定一个超验之理,与之相应,人与万物之无对也并不以天人之上的超验天理为其终极根据,它乃是以作为心体外化的人文世界作为背景

在人化世界的背景中讲天人合一,更多地是就存在状态而言。对王阳明来说,人之与物无对,不仅仅是一种存在形式,它更与主体的境界相联系。作为存在的形式,对象固然处于意义关系之中,因而无物我之分、内外之别,但主体并非一开始便体认到了这一点。只有通过致良知的功夫,才能逐渐达到内外两忘的境界

我这里功夫,不由人急心认得。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到此便是内外两忘,又何心事不合一?

内外两忘”一语亦见于程明道的《定性书》,不过,二者侧重似有所不同。程明道之内外两忘,首先针对“非外是内”而发:“与其非外而是内,不如内外之两忘也;两忘则澄然无事矣。”他所批评的是专注于内在之性而以应物为累的路向。王阳明则既反对重内而轻外,亦拒斥了执著于外物而遗忘心体;换言之,在王阳明那里, 内外两忘意味着破除内外之分、物我之别,从而达到我与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境界

03

境界与意义世界有相互关联的一面,但二者又并不完全重合。意义世界在广义上可以看作是人化的世界,其意义不仅仅相对于主体而言,而且总是展现于主体间:通过意向活动及道德实践而建构起来的人伦关系、道德秩序等等,都并非只对个体才具有意义,而是带有某种 公共的性质

相对而言,境界更多地与主体的精神状态相联系,它固然也体现于外在的行为过程,但它首先表现为 内在的仁智之境。与之相应,境界总是和个体的存在不可分离:境界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主体的精神世界 。一旦达到内外两忘之境,则主体便能“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这是一种自我精神的提升。在这种精神境界中,主体与主体(人己)之间,主体与对象(物我)之间不再呈现为相互对峙的二重序列,自我似乎内不觉其一身,外不察乎宇宙,小我与大我完全一体无间。

董其昌 《山水图卷》

从这一前提反观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论,便不难理解,这既是本体论,又是境界说。就本体论言,意之所在便是物(意义世界中的存在离不开意向活动);从境界的角度看,内外合一,心物无间。总起来便是:“本体原无内外。”可以看出,在王阳明那里,存在与境界,本体论与境界说呈现交融互渗的关系。 意义世界中的存在既外化为伦理——政治秩序,又具有内在的境界意味;内外两忘、心物无间的境界则总是与主体的存在合一,并展示于存在的各个向度。由此,王阳明可以说:

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碍?

这既是意之所在即物的引申,又是破除物我对待之后达到的内在境界,它体现了 存在与境界的统一

04

境界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冯友兰曾将境界区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从某些方面看,王阳明的内外两忘、物我无间之境,颇近于所谓天地境界,但就总体而言,其内在精神更合乎道德境界;从王阳明的如下阐发中,即不难看出此种趋向,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天下一家、无分尔我与张载在《西铭》中提出的民胞物与(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体一致,其基本思想是超越自我中心,以仁道的原则处理主体间关系。王阳明以此作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具体内容,意味着将 物我两忘、万物一体之境主要理解为一种 道德境界。这种境界说, 无疑体现了人文关怀与仁道原则相统一的儒学传统

王阳明以内外两忘、物我无间打通了存在与境界,并将存在的体认与境界的提升统一起来,其思路确乎有值得注意之处。哲学不能回避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还是先秦以后的中国哲学,尽管考察方式不同,但都经历了对存在无尽的追问。这种追问与思辨的构造相结合,往往导致终极存在的设定;与语言分析相结合,则走向斯特劳森(P. E.Strawson)所谓描述的形而上学(Deive Matephisics)或分析的形而上学。前者是实质的(涉及内容的),但又作了超验的本体承诺;后者拒斥了超验的本体承诺,但又是无内容的(形式的)。王阳明沟通存在与境界,走的是一条不同的本体论之路。它没有离开现实的存在(特别是人的存在),从而不同于准形式化的逻辑分析:但又与思辨的构造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了过多的本体论承诺。

05

不过,以天人合一或内外两忘、物我无间为本体论思路,亦蕴含着自身的问题。在天人、物我之间言合,固然扬弃了天人之间的紧张与对峙,但仅仅以一体无间界定这种关系,也往往使对象的自在性难以落实:当物我无间时,对象的“为我而在”似乎消融了其“自在”。在意义世界的建构中,这一点已经显露出来,而内外两忘则使这一趋向表现得更为明显。诚然,作为境界,一体无间更多地体现了主体的精神向度与人生体验,它对于超越自我中心无疑有重要意义,但境界与存在完全合一时,这种精神体验往往也被视为存在的规定,从而模糊心物的界限。

自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以后,天人、心物关系便开始了其绵绵相延的历史。这一历史过程的起点——天与人的分离颇有意味,它一开始便决定了天人关系的复杂性。分离以原始的统一为前提,从终极的意义上看,天人之分,是存在的自我分化。但既分之后,则又由无对而走向了有对这种有对是一个历史事实,执著于有对,当然会衍生各种问题,如近代以来的以人类宇宙为中心、工具理性过度膨胀、技术专制等等,都与之有关,但一味拒斥有对,将主客之分、天人之别都视为理性的失误,亦往往导向追求原始的合一。这既是非历史的,又带有浪漫的空幻色彩。

天人之间的有对固然应当超越,但作为一种既成的历史事实,它又无法回避。有对的化解,本身必须以正视这种有对为前提;惟有承认作为历史事实的有对,才能既切入人道,又把握天道,在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中进一步超越二者的对峙。人并非仅仅存在于精神世界中,人也不能完全满足于在意识之域的体验中达到内外两忘。从更广的视域看,超越有对而走向无对,还具有现实的历史内容:无对并不是回到原始的混沌,它所指向的, 是人与自然在更高历史层面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又以天人的某种有对为前提:它总是伴随着人(作为主体的人)对世界(作为对象的世界)的认识与作用。

《传习录》

哲学著作,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

王阳明在肯定天人无对、无间、一体、合一的同时,对二者的有对似乎缺乏必要的意识。在他那里,人所面对的,总是一个通过意向活动而人化的世界,在这一世界中,天人之间呈现为一体无对的关系;而就个体的精神之域言,内外两忘则构成了其追求的理想之境。这样,无对便似乎消融了有对,而当主客、天人之分归于两忘时,对象世界的认识便难以落实。事实上,从“无有人己之分,物我之间”中,王阳明引出的结论正是:“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在这方面,王阳明对物我、天人关系的理解,无疑又有其自身的内在弱点。

与本体论——宇宙论的存在考察路向不同,王阳明将存在的追问与意义世界联系起来,在人自身的存在过程中澄明世界的意义,从而避免了对超验本体的过多承诺,并表现出统一本体论与价值论、伦理学的趋向。心物之辩中对意义关系的注重,进一步引申为内外两忘的境界,而存在与境界的统一,则使天人之际从有对走向了无对。这一思路扬弃了天人、物我之间的紧张与冲突。

然而,物我无间之境固然在提升主体精神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以境界中的内外两忘为化解有对的方式,则又使超越有对的过程失去了更为具体的历史内容:天人在精神世界中的一体无间,消解了对外在世界的认识与历史实践。以心体出发定位存在,使王阳明始终未能看到,天人之际从有对到无对的演进,是一个在认识与实践中不断重建天人统一的历史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大哲学史讲义第十二讲——王阳明哲学思想
仁学本体论(一)
王阳明心学主体性结构:身体、心灵与自然的逻辑融通
评论王阳明万物一体观
王阳明:天地万物都在我心的作用范围之内
读透王阳明10句话,从今做得个“狂者胸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