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东省区域姓氏人口占比(二)

■广东惠州市

@惠州市惠东县(1995年)姓氏排名一览表



惠东为广东省惠州市下辖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和惠州市东部,被誉称为“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全国象棋之乡”。1995惠东县常住人口为65.41万人,据当年的调查统计显示,全县共有261个姓氏,单姓有259个,复姓2个。

其中,人口数在2万以上的有7大姓氏:陈(56273人)、黄(41763人)、李(37183人)、林(36644人)、张(30281人)、刘(28349人)和周(23508人);人口在1万以上至2万的有10个姓:钟、杨、赖、何、罗、朱、胡、曾、蔡、徐。上列17个姓的合计人口39957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2.5%。

附:惠东境内主要是客家icon、广府icon、闽南三大语言人口组成。是广东省东部地区语言(方言)状况最为复杂的县份,在近60多万居民中,使用着七、八种汉语方言和土语。除了岭南地区的三大汉语方言客家话、“福佬话”(即闽南话)和白话(粤语)外,还有各种混合型的方言土语,它们是“军声”、“占米话”、“本地话”和“平婆话”,还有古代少数民族遗留下来的“大车山语”(即畲语icon)和“瓯船胥旦家话”等等。

@惠州市惠阳区姓氏排名一览表


​惠阳区地处珠江三角洲东部,毗邻香港,东邻惠东县,西靠深圳、东莞,南临大亚湾,北接惠城区,为广东省惠州市下辖区。“四普”期间惠阳常住人口为79.24万人(包括当时的澳头镇),据当年的调查统计显示,定居于惠阳县内人口共有316个姓氏。人口较多的有黄、张、李、陈、刘、杨、叶等11姓。

​其中,2万人以上的大姓依次为黄(45055人)、张(30119人)、李(30076人)、陈(25284人)、刘(24017人)、杨(22705人)、叶(21978人)七大姓氏。5000人以上至19999人的有15姓:林、曾、钟、罗、吴、邓、严、赖、邱、佘、徐、何、周、王、廖。数据显示,当年惠阳前21大姓氏,占据全区总人口超近半壁江山。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惠阳已成为惠州市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环大亚湾经济带的重要成员,是深莞惠经济圈的重要板块。

​据“七普”数据显示,目前,惠阳区常住为95.97万,如加上原属于惠阳区管辖的澳头镇的(大亚湾经济开发区)40多万人口,人口增长率排名全市第一。

@惠州市龙门县(2000年)姓氏排名一览表


龙门是广东省惠州市下辖县,素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天然氧吧”之美称。“五普”期间龙门县常住人口26.80万人,据当年调查统计,全县共有236个姓氏,其中单姓有233个,复姓3个。

在姓氏分布方面,排列靠前的姓氏依次为:李姓27601人,占全县人口的8.71%;陈姓23518人,占全县人口的7.42%;黄姓19485人,占全县人口的6.15%;廖姓17961人,占全县人口的5.67%;张姓16719人,占全县人口的5.27%;钟姓13594人,占全县人口的4.29%。数据显示,当年龙门县前六大姓氏占据全县总人口的37.51%。

龙门县城诞生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生态之城、文明之城,是珠三角不可多得的钟灵毓秀之地。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九连山、罗浮山两大山脉之间,九连山系伸入县境,向东和东南分出分支与著名的罗浮山山脉连接,境内山峦起伏,群山重叠纵横交错,构成“群山之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明珠,空气质量常年国家一级,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6%,境内的南昆山icon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素有“南粤天然氧吧”及“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美誉。

当今,龙门县常住人口已以高达32.68万。人口数量比“五普”期间增加了5.88万。如今已成为了国内最受欢迎的温泉旅游之地、广东最佳旅游胜地。


@惠州博罗县(2000年)姓氏排名

博罗是惠州市下辖县,地处广东东南部和惠州东部,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icon”。“五普”期间,博罗县常住人口为78.05万人,据当年的调查统计显示,全县共有195个姓氏,单姓有194个,1个复姓。

其中,陈姓、李姓和黄姓雄踞博罗姓氏前三甲,人口数量均在两万以上,分别占全县人口的4.14%、3.06%和2.96%;人口一万以上不到两万的有张、梁、朱、林姓四大姓氏;人口一千以上不到一万的还有邓、王、廖、周、钟、蔡、许、刘、曾、叶、石、杨、郑、邱、冯、谢、孙、吴、徐、蓝、赖、温、关、袁、黎、罗、余、殷、毛、骆、苏、童、龚、邹、何、高、谭和莫等38个姓氏。

博罗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大约在五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而3000多年的缚娄古国文明以及2228年的文明古县历史…让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钟灵毓秀。

悠久的历史为博罗县带来灿烂的文化,客家文化icon和南粤文化在这里互相碰撞并融合,兼收并蓄,多姿多彩。

如今,博罗县的常住人口已达到了122万,比“五普”期间增加约44万人,是广东人口增长最快的县区…

@惠州市龙门县(2000年)姓氏排名一览表鉴赏!


龙门是广东省惠州市下辖县,素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天然氧吧”之美称。“五普”期间龙门县常住人口26.80万人,据当年调查统计,全县共有236个姓氏,其中单姓有233个,复姓3个。

在姓氏分布方面,排列靠前的姓氏依次为:李姓27601人,占全县人口的8.71%;陈姓23518人,占全县人口的7.42%;黄姓19485人,占全县人口的6.15%;廖姓17961人,占全县人口的5.67%;张姓16719人,占全县人口的5.27%;钟姓13594人,占全县人口的4.29%。数据显示,当年龙门县前六大姓氏占据全县总人口的37.51%。

龙门县城诞生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生态之城、文明之城,是珠三角不可多得的钟灵毓秀之地。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九连山、罗浮山两大山脉之间,九连山系伸入县境,向东和东南分出分支与著名的罗浮山山脉连接,境内山峦起伏,群山重叠纵横交错,构成“群山之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明珠,空气质量常年国家一级,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6%,境内的南昆山icon森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素有“南粤天然氧吧”及“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美誉。

当今,龙门县常住人口已以高达32.68万。人口数量比“五普”期间增加了5.88万。如今已成为了国内最受欢迎的温泉旅游之地、广东最佳旅游胜地。

@惠州市惠城区(2002年)姓氏排名表鉴赏!


​惠城区是广东省惠州市辖区之一,是惠州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临南海大亚湾,素有“粤东重镇”、“岭南名郡”的美誉。2002年常住人口为61.18万人,据当年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区共有715个姓氏,姓氏之多,在其他区县是非常少见的。

​在姓氏排名方面,有2万人以上的大姓共有七个:黄、李、陈、张、刘、林和曾姓;5000人以上至10000人的有12姓:钟、王、杨、叶、何、吴、罗、邓、严、郑、梁和邱姓;1000~5000人之间的53个姓;101~1000人之间的95个;100人以下的548个。

​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惠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14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

​如今惠州这坐千年古城已焕发出崭新的活力,常住人口比“五普”期间增长超过了两倍,是惠州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区县,如果加上原属于惠城区管辖的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口的话,惠城区的常住人口已接近210万。

■【东莞户籍354个姓氏人口数量排名】

“世界工厂”、“广东四小虎icon”之首

东莞市2007年末户籍人口1691167人,共有姓氏812企(复姓8个)。其中人口在10人或以上的姓氏共有354个,万人以上的姓氏35个。排名前十位的姓氏分别是陈、黄、李、叶、刘、张、梁、袁、王、何。

东莞所在的地理位置(下图)




找找看,你的姓氏在东莞市有多少人口数量?排在第几位?欢迎👏留言

■广东河源市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2004年)姓氏排名统计鉴赏!


东源县是广东省河源市辖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属客家文化icon地区,是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创新基地。据2004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总人口519987人,其中,单姓146个,复姓1个。

在姓氏排行方面,李姓和陈姓雄踞东源姓氏前二甲,人口数量均在四万以上;人口一万以上不到四万的有黄、陈、刘、朱、区(欧阳)、赖、曾、叶、廖、杨、吴、邹和丘姓13大姓氏;人口一千以上不到一万的有40个姓;人口一百以上不到一千的50个姓;一百以下的40个姓。

据《东源县志》记载,东源县人口最早是从南宋后期迁入,大多为明、清时代迁入;迁入地多为福建、江西和本省惠州(含博罗、东莞)、嘉应州icon(含梅县、兴宁icon、五华icon、大埔、蕉岭、平远等县)、潮州icon及龙川县、南雄县等地,个别从山西、内蒙古等地迁入。

东源,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河源市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居住人口数量还是综合经济实力都位居全市第一。同时,作为深圳都市圈的成员,东原未来的发展无可限量。大家认为呢?

@广东河源市和平县姓氏排名统计一览表鉴赏!



和平县是广东省河源市辖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河源市中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和平县是客家学开山鼻祖徐旭曾的故乡、太平天国icon名将石达开icon的祖居地。中国最大四角楼古建筑群——林寨古村icon就位于和平。


据《和平县志》记载,1955年人口数普查期间,全县常住人口为38.16万人,户籍人口45.36万人,共有104姓氏,绝大部分为单姓。人口繁衍比较多的有:黄、陈、叶、曾、朱、刘等姓。


和平县人口以汉族为主,主要语言为客家方言。其祖先从中原南迁而来,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秦汉中原人口南迁至今,经过两千多年的迁移转徙,经世代繁衍,人口逐渐增多。


如今,和平县已成为河源市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镶嵌在粤东北东江上游九连山脉的一颗明珠,是国家和省生态发展区,亦是京九铁路和粤赣高速“入粤第一县”。


做为纯客家地区的和平县,域内农耕文化浓郁,客家icon风情淳厚,田园风光优美。是我国最适合年轻人创业,老年人养老安居的纯客家城市之一。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姓氏排名统计一览表鉴赏!


连平县隶属于广东省河源市。东与和平县毗邻,北与江西省全南县、龙南县icon接壤,南与东源县、韶关市新丰县相连,西与韶关市翁源县相接,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icon、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中国鹰嘴蜜桃之乡、广东省客家icon花灯艺术之乡…

据《连平县志》记载,至2004年,全县常住人口32.47万人,户籍人口37.63万人,共有姓氏210多个,其中单姓208个,复姓两个。其中,人口万人以上的有谢(44544人)、黄(33152人)、曾(27656人)、吴(26156人)、叶(21181人)、刘(21088人)、赖(19035人)、何(16623人)、周(14477人)、张(11216人)10个姓。

据有关史料和姓氏族谱考证,县境各姓氏大多自宋末元初从闽、赣两省转徙迁来。宋代以前,全县约有姓氏16个(陈、范、史、古、苏、袁、董、郭、温、曹、宋、蔡、戴、曾、谢、何);元代以后,陆续有其他姓氏迁入境内。1988年,全县发展到100多个姓氏,2004年后由于人口迁入较多,全县共有姓氏达到了210多个。

■广东省梅州市姓氏(2000年)排名统计表鉴赏!


​梅州,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部与福建省龙岩和漳州接壤,南部与潮州、揭阳、汕尾毗邻,西部与河源接壤,北部与江西省赣州相连。“五普”期间,梅州常住人口380.52万人,户籍人口485.15万人,共有234个姓氏,其中,单姓230个,复姓4个。排名靠前的十大姓氏依次为:李、张、黄、陈、刘、钟、叶、杨、曾、谢。

​附: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我国汉族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做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梅州,两千多年来,客家人历经5次大迁徙,从中原地区一路南迁,来到梅州。择山开辟的客家先人带来中原传统文化,与当地岭南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开枝散叶、发扬光大,积淀成具包容性又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

​2020年数据显示,梅州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98处,其中叶剑英故居、丘逢甲故居、父子进士牌坊、人境庐和荣禄第、谢晋元故居、大埔光禄第、联丰花萼楼、大埔泰安楼、三河中山纪念堂、大埔肇庆堂、狮雄山遗址11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保单位87处,市级文保单位137处,县级文保单位263处。境内古民居、古学宫、古寺、古塔、古牌坊、古祠、古道等星罗棋布。客家围龙屋被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

■广东省韶关市

@广东韶关市仁化县(2000年)姓氏排名统计一览表鉴赏!


​仁化是广东省韶关市辖县,位于粤、湘、赣三省交接地,是广东的“北大门”,其东接江西省崇义、大余县,北邻湖南省汝城县,南毗韶关市区,西与乐昌毗邻,被誉为“中国古塔之乡”。

​仁化是韶关市的一座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除了闻名遐迩的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外,有着双峰寨、夏富古村、风度古村等众多古村落、古建筑,绘出一幅独特的乡村美景。每一处古迹遗产,无一不展现着仁化古县文明进化的时代沧桑与历史文化的风采。

​据历史记载,秦末汉初,南越王赵佗就在仁化北端隘口筑有“古秦城”。至南齐年,始建仁化县,距今有1500多年。宋代尚书余靖,明代尚书王弘诲、侍郎杨起元、巡抚李永茂,清代广东布政使鲁超、文学家廖燕等不少知名人士留下许多赞美仁化风光的诗词歌赋。

​2000年仁化县总人口163213人,据《仁化县志》记载,当年全县共347个姓氏,其中单姓345个,复姓2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古论今话姓氏
“请问,您贵姓?”
现存的81个复姓中,哪五个复姓的人口最多?
惠字
尤溪县姓氏排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