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三桂率领百万大军反清,胜利在望,却因一个愚蠢的举动功败垂成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反叛清廷。

当时,清廷皇帝是著名的康熙。那一年,康熙皇帝只有19岁,在老谋深算的吴三桂面前,简直就是“乳臭未干”的小娃娃。因此,吴三桂起兵后,很快就控制了云南、四川、贵州以及湖南的一部分。吴三桂在全国各地的党羽部将又纷纷响应,局势一度对吴三桂相当有利。

明朝末时,吴三桂是山海关总兵。明朝覆灭之际,吴三桂引狼入室,将清军放进关内。其后,又“矢忠新朝”,为清廷效犬马之劳,竭力绞杀李自成、张献忠等反清力量,大肆斩杀朱明后裔,又残忍地杀害永历帝朱由榔。

由此,人们对吴三桂深恶痛绝,将他牢牢地打上“大汉奸”烙印。

但是,这次吴三桂起兵,大部分人还是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后来清廷做的统计中显示,吴三桂起兵后,各省布政使以下文职官员中,有523名投靠吴三桂部队。由此可见,许多汉人官员,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大汉奸”事而介怀。也正是在无数明朝文武官员的响应和归顺下,吴三桂起兵之初,才会进展顺利,势力最盛时,控制了云贵川陕甘湘桂赣闽浙十省土地,盛极一时。

当时清廷在关内扎根并不深厚,朝廷也清楚自己的实力,只不过是外强中干,甚至有过逃回老家的想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吴三桂保持这种态势,用不了很长时间吴三桂就可以把清军赶回关外。

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而不是小好的时机,吴三桂自己做了一个愚蠢举动,导致功亏一篑、功败垂成。

两个字:称帝

1678年,就在吴三桂起兵的第5年,时年66岁的吴三桂自知时日不多,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

此举一经宣布,天下愕然。因为在这之前,吴三桂一直打着“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的旗号,这一称帝,就扯掉遮羞布,说明吴三桂起兵,还是为了他的个人私欲。这样一来,因为“兴明讨虏”口号啸聚而来的部将,自然就人心涣散,各自为战了。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这仗也就没法打了?几年下来,康熙皇帝从容整合军政力量,依次扫灭各地反清力量。

1681年,清军攻陷昆明,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在很多历史剧甚至文史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打败各路藩王,灭掉陈友谅推翻元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自己实力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拒绝称帝,他知道一旦称帝就会吸引各路藩王的矛头直至自己,元廷虽然已经没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集中兵力讨伐,朱元璋一定亨受不住,所以即使他实力雄厚依然没有在天下大定之前称帝。

前人的智慧吴三桂没有学到,如果吴三桂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过早称王,或许历史会再一次被改变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初“三藩之乱”席卷了中国半壁江山,为何最终还是失败了?
清朝初期“三藩”的前世、今生、结局
吴三桂最大败笔,弑杀永历帝朱由榔,导致三藩之乱毫无“合法性”
日本发现吴三桂反清檄文原版,揭开降清的原因:难怪清廷要抹黑他
吴三桂犯了两个战略上的失误
吴三桂兵力几乎是清军的一倍,两军相战,为何还是败了?原因其实很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