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媒书讯 | 《观点新闻学》:“观点”时代的新闻价值转向
userphoto

2023.07.16 上海

关注

编者按

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断型塑着新的传播生态。在新媒介环境下,传统的新闻报道范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从侧重于呈现事实性信息逐渐演变为对观点性信息的强调。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在《传媒观察》2023年第6期刊文,发现观点新闻也越发受到媒体行业的重视,并且逐渐成为与消息类新闻报道相匹敌的新闻形态。实践层面的快速发展亟需学理层面的进一步探索。《观点新闻学》一书正是研究以表达观点为重要内容的新闻报道现象的成果,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观点新闻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新媒介环境下新闻报道范式的转变

媒体的新闻报道通常包括事实性形态和观点性形态两种,事实和观点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报道提倡用“事实说话”,要求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注重对新闻事件本身作全面客观的报道,以展现新闻事件的各要素为主,而较少对事件原因或影响作直接的解读和评判。新闻报道只需呈现事实,对事实的评判则留给读者自己进行。新媒介环境下,这种传统的新闻报道范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让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公众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得益于各种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人。新闻报道已不再是媒体和记者的专属事务。这一变化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信息过剩。这无疑给传统媒体的主流信息发布地位带来巨大冲击。很多自媒体也可以提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媒体机构所提供信息的价值和受众对媒体信息的需求都在不断降低。与此同时,受众对海量信息筛选、摘编以及专业性解读、评判的需求大增。受众需要在过剩的信息海洋里快速有效地得到最有价值的信息,不仅要了解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可能的后果和影响。媒介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另一后果是:舆论市场的失范,出现了大量的谣言和扰乱人心的观点,社会急需能够引导和稳定舆论的“定海神针”。

基于传播环境的改变,受众对新闻媒体的期待也逐渐从单纯集纳信息的新闻发布者向同时具有思想性的观点发布者转变。传统的新闻媒体不仅要在传播手段和方式上与新媒介技术相适应,在内容生产上也要作出改变,不能仅满足于对新闻事实的呈现,更要能够基于对事实的理解来做出相应的解释、发表个性化观点和独家评论,肩负起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观点新闻”也越发受到媒体行业的重视,并且逐渐成为与展现事实类新闻报道相匹敌的新闻形态。

二、观点新闻的发展变化

以呈现意见和观点为主的新闻报道由来已久。民国初期,报人便以畅言政治局势和针砭时弊为己任,阐明自身的观点和主张,以启迪民众。对于媒体自身来说,观点的呈现恰恰也是报刊自身态度和立场的体现,不仅仅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且还是媒体自身办报立场和方针的彰显。

记者在新闻报道活动中,常会遇到新闻当事人对新闻事实发表言论或观点的情况,或者采访者可以借采访对象之口,在报道事实的同时表达与事实有关的观点。观点既可以用来阐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在多角度认知事实的情况下发掘真相。观点不仅对具体的新闻报道有辅助作用,而且成为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早在2000年,《文汇报》的言论性专栏就以“观点新闻”为栏目标题。随后,大量的新闻媒体也陆续采取观点新闻的报道方式,从新闻实践层面不断探索观点类新闻的写作方法和报道形式。从目前国内大小媒体的新闻报道来看,以往由编辑部和评论员撰写的编者按或社论等言论类栏目仍然得以保留,同时还增加了许多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普通公众的观点和意见,各种时评类栏目大量涌现,成为深受读者和观众欢迎的新锐板块。

新闻实践领域中观点新闻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学理层面关于观点新闻的讨论。有学者认为,“观点”是新闻事实的一种类型,观点新闻就是以传播观点为主要目的的新闻报道,其写作方式主要以分析、归纳、评论、解释等议论性手法为主,具有明显的思辨倾向。也有学者将凸显观点的新闻报道概称为“作为新闻的观点”的话语生产与媒体话语实践。对于观点新闻的具体存在方式,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是以新闻的表述内容来判断,将观点新闻视为一种新闻类型而不是新闻体裁,只要表述的主体内容是观点而不是事件就是观点新闻。也有人将观点新闻视为一种思维方式或写作方式,而不局限于某种新闻形态,既可以是言论、时评,也可以是深度报道。

在新的媒介传播生态下,新闻报道的范式正在发生转变,旨在凸显主观性和倾向性的观点新闻已成为新旧媒体竞相生产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实践层面的快速发展亟需学理层面的进一步探索。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于“何谓观点新闻”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同时,对于观点新闻的一般特性和发展规律缺乏深入的探讨,对于不同类型观点新闻的写作也还缺乏全面研究。也即是说,有关观点新闻的学理研究仍有待拓展和深化。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靖鸣教授与冯馨瑶、史剑辉两位作者合作撰写的《观点新闻学》的出版正好弥补了上述研究中的空白,书中对上述很多有待研究的问题都进行了富有洞见的探讨。

三、对作为分支学科的观点新闻学的研究

《观点新闻学》一书的理论框架是靖鸣教授在10多年“新闻评论”教学实践的积累中逐渐形成的。在这本专著中,作者试图建构一个专门研究观点新闻学的理论体系,以新闻报道中观点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将观点新闻学视为新闻学的重要分支,并侧重于从新闻业务的层面来进行探索和研究,既有对观点新闻一般性规律的探讨,也有基于新闻报道实践的需要而对不同类型观点新闻采写所作的系统性概括和总结。

专著的第一二章内容主要是从学理层面对观点新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进行阐发。在开篇部分,作者详细考察了建立观点新闻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政治学、新闻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分析观点新闻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作者特别指出观点的新闻性是观点新闻最重要的特征。观点新闻必须同时具备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变动性等新闻的共性特征。当然,观点新闻也有其独特性,比如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评议性。此外,作者还从不同角度对观点新闻的类型进行了细分,并探讨了观点新闻的功能和价值取向。

第三至五章主要从一般性新闻写作层面来探讨观点新闻的写作规律。首先,作者强调了观点新闻与展示事实的新闻的关系以及两者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进而详细论述了观点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技巧。观点新闻与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一样,也存在题材选择与媒介传播的适用性问题。比如,哪些题材适用于以观点新闻的方式进行采写报道,不同的选题及表达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媒介形式等。这些议题都被作者纳入了研究中。此外,作者还另辟专章讨论了从事观点新闻采写的记者的新闻写作,探讨了这类记者的专业特质及其进行自发性观点新闻写作的要义。

第六至九章针对不同类型的观点新闻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主要围绕解释性观点新闻、预测性观点新闻、引导性观点新闻的特性、采访、写作与编辑等问题展开。不同类型的观点新闻在采写和编辑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作者通过对多个具体案例的解析来详细阐明上述几种类型的观点新闻的采写要义和基本要求,既易于理解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作者还将社交媒体中的公众言论、网络意见领袖和政务新媒体等的微观点表达纳入到观点新闻研究中,包括公众意见的形成机制、网络意见领袖的意见表达及其正负效应、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的观点写作与表达等。

四、《观点新闻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在如今的社交网络媒体时代,就新闻中观点进行研究乃至对观点新闻加以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媒体的观点式引导,而且也涉及网民们的微观点表达中存在的合理意义和失范问题。因此,研究以表达观点为重要内容的新闻报道现象,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观点新闻学》不仅从史的角度探讨观点在新闻视野中的运用,对观点新闻的规律进行研讨,而且注重新闻中观点呈现的思想性和引导力,探索不同类型观点新闻的写作特点,弥补了前人研究的视角空白。具体来讲,这本专著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性意义

作者从新闻学的角度思考了新闻中观点存在的必然性,针对观点新闻的特性和价值导向进行阐述,梳理观点新闻的形成机理、传播渠道、传播效果,对于丰富新闻理论、拓展新闻实践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在网络时代,微观点渐成信息市场的主角,需要探寻微观点的传播规律和运行机制,拓展新闻学的学术视野,为实现新闻传播活动的高效化和优效化提供相应指导。

(二)应用性意义

作者以观点为核心,对事实性观点新闻、策划性观点新闻、解释性观点新闻中的观点采访技巧和观点写作技巧进行了探讨,为新闻实务中记者业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帮助。对编辑部配发性观点新闻、时政新闻引起的观点新闻写作以及记者的自发性观点新闻进行了探讨,以进一步提升媒体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中,社会舆论系统面临变化与重构,研究观点新闻,探索新媒体用户的观点新闻诉求,探索提高观点新闻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对于以公共理性构建新闻传播生态,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参与公共舆论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通过各方观点新闻的体现,表达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以平衡新闻传播生态,对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作者将观点新闻定义为即时获悉、生成且受众欲知的观点、意见、看法、态度、倾向等信息。他们较为深入地论述了观点新闻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不同学科分析观点新闻的存在价值以及存在意义,并提出了具有创新价值的几个观点。

其一,作者认为,观点新闻“是即时获悉、生成且受众欲知的观点、意见、看法、态度、倾向等信息”,实际上就是包括新闻工作者在内的表达主体。观点新闻正在成为网络时代各种媒体竞相生产的一种报道形式。研究观点新闻,重点是要研究观点新闻生产传播与公共话语空间、社会舆论的关系,探讨观点的形成机理、基本形态、传播规律,分析观点新闻的类型、特征及各类观点新闻的策划采写要略。

其二,观点新闻的本质是用事实说话,以观点引导。通过提前策划,确定新闻采访对象、布局新闻资源,通过对事实性观点、解释性观点等的采集,与媒体观点、记者观点结合,最终配发观点新闻,在基于客观事实、权威意见和公众看法的基础上进行意见整合和舆论引导,已然成为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三,微博、微信作为网络自媒体,传播新闻信息成本低廉,用它们作为观点新闻发布的平台,能让公众更便捷地开展互动传播,更好地表达观点,激活民智。微博等自媒体用户是通过共同爱好或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微观点、微力量的聚合改变世界。自媒体显然成了一个新闻使用者观点公开互动讨论的强大平台,如今已然是一个“观点”的时代。这对于我们研究新闻事业的未来发展是颇有价值的。

当然,《观点新闻学》难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观点新闻学是否能称为“学”,这本身就可以讨论。但靖鸣教授等三位同仁就此提出了一家之言,其创新的勇气和为实现创新而付出的艰辛劳动是值得肯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时代和未来社会缺的不是信息,而很可能是精辟的、深邃的、具有洞穿力的观点。就此而论,观点新闻不会衰亡。

(载本刊2023年第6期,原标题为《一个“观点”的时代:数字新闻话语的价值转向——评<观点新闻学>》,注释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

编辑:江潞潞 

审核:彭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新!新闻学最常考的名词解释100例!
值得一看的新观点及点评
新闻写作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干货贴】北大”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专硕MJC、新媒体专硕、深圳财经新闻”对比
大学生教你选专业连载33:新闻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学生
国内新时期新闻价值特性的转变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