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因科技而乏味的时代,真正的现代人往往有“怀古”情结

“诗画合一”是中国流传不绝的艺术传统,“国宝回流”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重新审视和发现。中国传世名画有多少流失海外?普通公众又如何读懂名画及其背后的诗文佳作?在这个因科技发达而乏味的时代,薛晓源希望用一本书打破中国绘画、诗文、哲学的界限。

撰文何安安

中国传世名画有多少流失海外?迄今能被国内读者见到的中国名画有多少?普通公众又如何读懂这些名画以及其背后的诗文佳作?如何让普通公众也能看到、看懂传世名画?如何用一本书“打破中国绘画、诗文、哲学的界限”?这些随着“国宝回流”的古画出版价值何在?对国内普通读者的意义又是什么?

近日,邵盈午(左)与薛晓源在“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系列新书分享会上进行了对谈。

近日,由中国画报出版社主办的“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系列新书分享会,在2019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主会场举办。在分享会上,中国诗学研究所所长邵盈午、“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系列图书主编薛晓源和中国画报出版社社长于九涛,为现场的中外读者送上精彩的对谈,谈到了中国传世古画,文言文和白话文,以及唐诗等有关话题。

电影《哪吒》的票房火爆,让于九涛看到了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只是我们选择了图书,他们选择了影视,可能你们会选择艺术或者是什么,形式不一样,总之我们还有这样一种情怀。”

“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系列书封。《藏在名画里的古文》和《藏在名画里的唐诗》,薛晓源 主编,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年8月版。


01

中国传世名画到底有多少流失海外?

“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系列,首批将推出《藏在名画里的古文》、《藏在名画里的唐诗》以及即将上市的《藏在名画里的〈老子〉》三册。其中许多古画为海外回流的遗珍,在国内属首次出版面世,极为珍贵。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我们很喜欢唐诗和美文,也有过很多古画,并对此有很多解读,但很少有人将诗文和古画做一个关联。

在于九涛看来,“诗画合一”是中国流传不绝的艺术传统。当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就会关注古诗、古画和美景之间的关联,比如我们在看到庐山瀑布时,就会想要吟诵李白的诗,“疑是银河落九天”。

“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系列插图,[元]夏永,《滕王阁图页》全貌。

作为“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系列图书的主编,薛晓源有着更深的体悟。薛晓源一直在研究中国绘画和艺术,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他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希望能够将中国古典文学诗词歌赋、诗文书画融合在一起。薛晓源说,有两件事情让他感到非常遗憾:

一是世博会期间,上海举办了“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这次展览非常成功,每天的参观者多达十几万人,即便是以专家身份参观的薛晓源也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只能在人群的边缝欣赏日本和中国藏的宋元古画,这让薛晓源感到遗憾,我们没有机会和这些古画真迹进行零距离的接触。

二是2015年故宫博物院搞了一个“石渠宝笈特展”,展出了包括《千里江山图》在内的历代最为有名的书画藏品,薛晓源同样以专家的身份观看了这次展览,但现场人非常多,他同样只能在人群的缝隙之间欣赏这些千古名作。这两个遗憾,让薛晓源萌生了分享自己所搜集的中国古画的念头,希望能够将这些名画和它们背后的中国文化呈现出来。

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上展出的《十骏图》。

中国传世名画到底有多少流失海外呢?薛晓源说,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两次鸦片战争降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战争与灾难接踵而至;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和灾难。这百年间,大量文物流失海外,很多名画被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国外机构收藏。迄今能被国内读者见到的中国名画又有多少?薛晓源用“浩如烟海”四个字来概括。

他援引《石渠宝笈》中的记载:从乾隆到嘉庆,历时七十多年才完成三编,总计255册,收书画家863人,作品7757件,悉为中国书画之精品。时至今日,我们才能够重新梳理和审视这些以往拥有的宝藏。薛晓源介绍,“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系列,“藏”字大有深意,或为皇家珍藏、王公自玩,秘不示人;或为国外内藏、害怕追索,羞于见人;或为名画珍稀,自行隐匿,难于见人。这也就是所谓的“三藏”。


02

白话文让文化下移,真正的现代人往往有“怀古”情结

邵盈午是《藏在名画里的古文》一书的注释者,在活动现场,他从文言与白话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话题。邵盈午说,文言文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衰亡并非自然衰亡,而是新文化运动的强烈冲击。鲁迅、陈独秀、胡适等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但在邵盈午看来,他们存在着一些误判,觉得要彻底打倒文言文,不给反对者以任何余地,但在打倒文言文之后,这些新文化运动健将的文化趣味、人生追求和价值观点、伦理思想都依然是旧的。

“所谓打倒文言,但是他们的思想,他们整个人还是旧脑筋,还是旧趣味。他们一开始做新书,做了半天最后勒马回缰,做旧书。”在邵盈午看来,胡适所作的“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这样的诗文其实没有任何美学价值。

“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系列插图

【宋】许道宁

《渔舟唱晚图》绢本,全卷全貌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带来的一个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文化下移。”邵盈午说,在过去想成为一个文人非常不容易,没有十年寒窗的工夫不可能成为一个文人,但在文化下移以后,想要成为一个作家就比较容易了。因此,五四时期很多作家写的东西非常幼稚,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整体水平,都非常一般。邵盈午指出,这其中鲁迅是一个特例,他后来进行了反省,“鲁迅、吴稚晖对文言恨到什么程度?要把所有的书都扔到最臭最硬的茅坑里。对文言文痛恨到这个程度,但是他们一开口还是‘之乎者也’的东西。”

于九涛注意到,“在《康熙字典》里面收录了600多万汉字,正常人掌握3000个汉字就可以把话说得很明白,掌握8000个汉字写作就可以写得很好。”那么,文言文到底有什么特点呢?邵盈午说,钱钟书总结了几个特点:比如“不直说破,耐寻味”。邵盈午以“宾至如归”为例,如果翻译成白话,写上“到了这里就像回到你自己的家一样”,虽然意思都差不多,但趣味完全不一样。

在邵盈午看来,文言文具有非常独特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人们有事情就发个短信,连信都不写了,文字成为和生命没有关系的东西。这让邵盈午感到很可怕,“在古人看来,文字和生命息息相关……白话要想写得好,必须要有文言作为底子,如果上来就写白话,文风往往发飘。”

“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系列插图

清】丁观鹏临顾恺之《洛神赋图》

对应曹植的《洛神赋》(局部)

“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往往也是比较乏味的时代。”邵盈午说,我们现在有着一种比较庸俗的进化论思想,认为现在的肯定比过去的强,新的东西一定胜过旧的,而这同样非常可怕,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越往后出的东西越发达,5G肯定比4G厉害,但是精神层面、人文层面的东西却未必。

因此,邵盈午希望现代人可以从文言中汲取一些营养来丰富和提高人生境界,加强人文修养,“通过文言磨炼我们的兴趣,丰富我们的感性,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邵盈午认为,并非追求时尚就是现代人,真正的现代人往往有“怀古”情结。


03

中国的文人画,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什么是唐诗?这个问题大部分人答不上来。薛晓源说,因为大部分人从来没有发问,没有这样的想法。唐诗是中国人的精神故乡,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人生理想的境界。于九涛个人认为,在民国学者中,郁达夫和鲁迅的旧体诗做得最好。于九涛注意到,当他们感到失意、愤怒或者开心的时候,往往用古体诗表达感情,把它写在日记里。这说明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一个传统文化模式,不会很直白地说:“大海啊,里面都是鱼。”

于九涛说,在现代叙事学中,所有的艺术和文化都被叙述出来,“当一个地方没有被人类发现之前,没有人赋予它更多意义的时候,它只是自然的存在,不能称之为风景和文化。”于九涛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文化推陈出新所沉淀下来的东西,生成一个种子,让我们成为文脉传承过程当中的参与者,或者推动者、创造者,而这正是我们理解,或者是我们重视古文和古画的意义所在。

与邵盈午为文字所着迷不同,有着艺术家背景的薛晓源更为看重图像。薛晓源曾经是留学德国的博士,在图像学方面有着非常系统的研究。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因为我们日常的生活太庸俗平凡,每天都在重复。王羲之的《兰亭序》、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李龙眠的《兰亭修禊图》、钱选的《兰亭集贤图》……对于这些佳作来说,除了“难得一见”的文物价值,对它们的精神解读和文化解读,才是国人与公众最该面对、也是出版人在重新审视、开发传统文化中最该重视的“精神归宿”。

“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系列插图

【北宋】李龙眠

《兰亭修禊图》绢本,全貌

中国绘画史和世界绘画史相比,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就是中国文人画的比重特别大。“文人画是什么概念?”于九涛说,西方绘画有两个目的,一是描摹外部的世界,二是向神致敬。但中国的文人画则被用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国人的觉醒比欧洲要早300多年,欧洲到了文艺复兴的时候才知道,不能老是向神致敬,要关注人。”

在图像和文字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互动关系和深层次的联系呢?薛晓源提到了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叫做图文互证,是A就画A,是B就画B;第二个叫做图文互秀,文采、色彩、情采达到一个互动;第三个叫做图文并茂。“我们老说图文并茂,觉得很简单,其实这个‘茂’字不简单,‘茂’是什么意思?生机勃勃,就是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海德格尔是搞现象学的,他说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世界,我要打开你前所未有的另外一个世界,叫做图文并茂。”

薛晓源讲到,在一次媒体采访中,他回答了中国画和西方画的区别,他说西方画是以形写形,把客观之美达到极致;中国是以形写意,把我们想象之中,我们对美好的设想、美好的愿景展现出来,也就是所谓的意境。

作者 | 何安安

编辑 | 吕婉婷

校对 | 薛京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好书速递● 《藏在名画里的古文》
为什么说中国古画真实价值远超西方名画,看完视频不得不服!
高清,古画,精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二)《 清明上河图》之
《故宫传世古画珍邮》
【美·古画精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系列”之:明 仇英《汉宫春晓图
高清,古画,精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