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书速递|【剑桥汉学人类学教授】: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史

【世界决定视界】【视界决定世界】

what you see forms what you'll be

欢迎打开“我与我们的世界”,从此,让我们一起纵览世界之风云变幻、洞察社会之脉搏律动、感受个体之生活命运、挖掘自然之点滴奥妙。

我与我们的世界,既是一个奋斗的世界,也是一个思考的世界。奋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奋则殆。这个世界,你大,它就大;你小,它就小。

欢迎通过上方公众号名称,来挖掘本公众号与大家共享的往期文章,因为,每期都能让你“走近”不一样的世界、带给你不一样的精彩。

本期导读:汉学(Sinology)或称中国学(Chinese Studies),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包括中国历史、政治、社会、文学、哲学、经济等等,甚至也包括对于海外华人的研究。中国人研究汉学,通常称为国学。

汉学也指明末清初依汉世儒林家法之说研治经学名物制度,小学训诂的考证学。惠栋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为汉学奠基者。惠栋的再传弟子江藩著《汉学师承记》,自居为汉学宗传,彰显汉学名号,影响深远。

惠栋倡导“弃宋复汉”,在汉学与宋学之间划分了一条径渭分明的学术界线。惠栋指出,“宋儒经学不惟不及汉,且不及唐,以其臆说居多,而不好古也”,治经“则断推两汉”“宋儒不可以穷经”,以汉学方法作为治经的标准,经学研究中没有宋学存在的余地,把宋学从经学研究领域断然剔除,“汉学”专注整理古籍,遂成为考据之学的代名词。

日本藩士伊地知季安著《汉学纪源》,从儒学的起源开始记述,详尽地介绍了日本各个时代儒学的状况。僧俊艿建久十年(公元1199)游于宋多购儒书回日本,有佛教典籍1008卷,世俗典籍819卷,碑帖96卷,儒道书籍256卷。菅原道真、纪长谷雄、三善清行、管原文时、源顺(兼平亲王)、具平亲王、藤原公任、大江匡房等皆精通汉学。

汉学最初只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古文和哲学、文学、音韵学、史学等,不包括现代中国的研究。二战后,也逐渐开始研究现代中国。汉学可以分为古代汉学和现代汉学。古代汉学根据不同的划分,主要是对于1850年以前或者1911年以前或者1949年以前中国的研究,这以后的时期则属于现代汉学的领域。

东亚汉学,以日本、韩国、越南为中心(日本汉学、高丽汉学、越南汉学),研究中国自古以来到现当代所有中国文化内涵。日本人自隋唐时开始学习中国典籍制度,日本与中国汉学的渊源最为深远,明治维新前,日本朝野以模仿唐朝的一切为时尚。近年来,韩国在东亚汉学所扮演的角色地位上,也日益重要。而越南作为汉字文化圈的成员,也一直致力于越南汉学的研究,尤其是汉喃学的研究。

雍正六年(1728年)《恰克图条约》签定之后,中俄始有往来,俄国传教士团和41位留学生来到北京,努力学习中华文化,致力于掌握满、汉、藏、蒙等多种文字。这些留学生后来成为汉学家的有伊拉里昂·罗索兴、阿列克谢·列昂季耶夫、雅金夫·比丘林等人。

早期俄罗斯汉学的研究中心在北京,后来逐渐转移到圣彼得堡大学。咸丰五年(1855年)圣彼得堡大学成立东方学系,其中最著名的汉学家是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瓦西里耶夫,汉名为王习礼,并将《论语》、《聊斋志异》和唐人小说《李娃传》译为俄文,还编纂了《满俄大辞典》。

欧洲汉学,一是研究宗教与传教士的中国文化问题,二是研究现当代中国问题。一些人认为欧洲汉学的出现,可追溯到遥远的马可·波罗(Marco Polo)时代,即13世纪。史料显示,系统的汉学研究最早产生于16世纪,那时诸如利玛窦(Matteo Ricci)、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和安东尼·托马斯(Antoine Thomas)等基督教传教士正尝试向中国地区输入基督教,所以最初的汉学更多的是被看作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融合。

启蒙时代是对探索与发现新大陆怀有极大好奇的时代。那些曾经流传于教士之间的叙述与信函被收录进《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Lettres édifiantes et curieuses)》中,在欧洲广为流传。清国此一大帝国震惊了每一个对这片土地有所向往的人,与此同时,汉学者们(这在当时是一份伟大的工作)开始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的哲学、伦理、法制观念以及审美观。尽管这种介绍难免片面且有所歪曲,但这在当时的确养活了不少依靠贩卖“中国工艺品”生存的小商贩,当然,也一度引起热议。那时,清国常常被描述为一个开明的王国。

法王路易十四时期,由法国科学院派传教士前往中国进行研究,马约瑟发表有《书经以前之时代与中国神话之关系》,杜赫德编著的《中华帝国史全志》。19世纪初有法国雷慕沙和德国克拉勃罗德两位汉学大师成立亚洲协会,发行期刊《亚洲学报》。1823年英国皇家亚洲学会成之,刊行《皇家亚洲学会会报》,可视为汉学成立之年。此后英国、荷兰、瑞典都出现了汉学研究,荷兰人施古德最早研究中国天文学。

伏尔泰(Voltaire),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的同时,也是《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的一位读者,在元曲读记《赵氏孤儿记(L'orphelin chinois)》中,他也曾表达他对那片神奇土地的无限向往。莱布尼茨(Leibniz),微积分的发明者,对中国哲学尤其是《易经》极感兴趣,他在《易经》中发现了一个完美演绎出来的素数序列。他还从中文本身提炼出了一个理想的、渊博的语言规则,即数学的本质——通过底层分析找出悖论。

1795 年,根据法国宪法,将于1796 年建立国立东方语言与文化研究院(l'école des Langues orientales Vivantes)。在法国,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一位从未踏上中国地区土地的人,于1725 年出版了《中国简述(Description de la Chine)》(4 卷插图本),这本书的大量资料是基于他与教友的书信中所描述的内容。这本书在当时具有相当的权威并随即被译成四种语言出版。

到了17-18世纪,其他的传教士如理雅各(Legge ,1815-1897)在争取设立汉学学科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在1837年,塞缪尔·基德(Samuel Kidd,1797-1843)成为英国首位中文教授。到了20世纪,汉学家逐渐脱离了传教士的身份,并建立了一个可靠的标准研究体系。由汉学家在政治上提出的建议也使得汉学对政治产生了影响,如美国的费正清(John Fairbank)。

与东亚汉学和欧洲汉学相比,美国汉学,则以研究现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为主要内容。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汉学研究也在进行系列互动交流,不仅越来越深挖中国的过去,亦对当代中国以及中国的未来给予极大关注。

Chinese Thought: From Confucius to Cook Ding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史:从孔夫子到库克·丁

小编注:译文部分仅供参考;本公众号更多“新书速递”、“中国”等相关优质文章,见文末往期精彩;本公众号共享资料下载方式,见文末注释部分。

该书简介

An engrossing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from an eminent Cambridge expert

We are often told that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bound to become China's century. Never before has Chinese culture been so physically, digitally, economically or aesthetically present in everyday Western life. But how much do we really know about its origins and key beliefs? How did the ancient Chinese think about the world?

In this enlightening book, Roel Sterckx, one of the foremost experts in Chinese thought, takes us through centuries of Chinese history, from Confucius to Daoism to the Legalists. 

The great questions that have occupied China's brightest minds were not about who and what we are, but rather how we should live our lives, how we should organise society and how we can secure the well-being of those who live with us and for whom we carry responsibility.

With evocative examples from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everyday life, Sterckx shows us how the ancient Chinese have shaped the thinking of a civilization that is now influencing our own.

度“” PK 谷“

库克·丁原来是那位“游刃有余”的大厨

作者简介

Roel Sterckx FBA (born 1969) is a Flemish-British sinologist and anthropologist. He is the Joseph Needham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and a fellow of Clare College.

Sterckx attended secondary school at the Sint-Jan Berchmanscollege in Mol, Belgium, and read sinology at the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1991). He went on to study Chinese philosophy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before moving to Cambridge (Clare Hall), where he obtained a Ph.D. in Oriental studies (1997). 

He was a research fellow at Oxford (Wolfson College) and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before returning to Cambridge in 2002. He served as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from 2006 to 2012. In 2013 he was elected 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FBA).

小编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深研儒佛之道——梅约翰教授访谈
对话方朝晖:儒学与中国现代性之思
汉学是什么
十八世纪原始汉学的狂热性与浪漫性
对赛义德《东方学》的思考 艺术哲学 艺术档案
理解汉学的三个维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