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语思维密码4—反还原论
中医群里面,经常有人说完全正确的废话,类似于口号发言。这些废话里面,最常见的一个词是系统论。系统很复杂,涉及到复杂性数学领域,我也没有搞清楚。另一个常见的词语“还原论”,批判西医时经常用,认为还原论导致了西医的问题。
好像系统论和还原论是对立的两个词似的。
实际上,完全不是。
一、还原论的来历
还原论( reductionism) 是1951 年蒯因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其后,这个词内涵与外延都得到扩张。
Reductionism,显然来自reduction还原一词,还原reduction,显然是一个动词变成的名词,可以理解为一个具体过程。还原论(reductionism)显然是一种抽象的哲学主张,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模式,思考问题时候的习惯。
无论是还原论( reductionism)还是还原reduction,都是我们思考问题时候的一个方式,即把某一个实体看作是一些更为简单、基础的下一等级实体所构成的集合或组合。显然,还原论是一种方法论,即看待问题的方法、方式方面的理论(或者叫哲学、思维模式)。
还原论里面必然有两个不可缺少要素,第一个是还原之后的下一个等级的实体是什么东西,比如是实心小球,(即古希腊的原子)还是五行(中医的),第二个是下一等级的实体的关系是什么;比如原子之间的关系就是各种物理的力学;而五行之间的关系就是“生克”。显然,第一个问题是本体论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可以叫做“逻辑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批判西医经常用的“还原论”一词是特指西方的原子论以及数理关系,包括了西方的把身体和精神分开的思想。
在还原论这种方法论基础之上,还有一个认识论作为前提,即我们坚信可以可以借助部分来把握整体,认识了部分的特性就可以得出整体的特性,即是一种认识论,即认为可以通过分析+重构方法来把握事物整体特点。
显然,这种认识论的对立面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认为从部分特性归纳是得不出整体特点的。系统论作为其中的一个认识论,就是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所以说,还原论和系统论在某种意义是对立的。
从英国哲学家培根开始,西方科学的开路人们就认为追求和发现真理的唯一正确道路在于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引出一些原理,经由逐步而无间断的上升直至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原理。按照这种逻辑,瞎子摸象,只要摸的次数足够多,细节逐渐丰富,加上合适的总结方法,最后瞎子是可以认识到大象的。因此,由下而上的综合归纳,并建立一列循序升进的认知阶梯,最终是可以认识世界的本质的。
在还原论方法的解析下, 世界图景展现为前所未有的简单性。早在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就是提出“能量守恒定律”的牛人,观点就是:一切科学都可以归结到力学,所有能量都是守恒的。今天,现代物理学借助“还原”, 把世界的存在归于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生物学家相信分子水平的研究将揭开生命复杂性的全部奥秘。复杂的世界经由还原被清晰地分割为可以重组的简单粒子、部分, 关于世界的知识也被分解为种种不同、分类庞杂的学科与部门。
可以看出,以培根、笛卡尔等人表述出来的还原思想,既是几百年前的预言,也是科学发展的指导方针;更是现代科学在过去几百年里发展的最终结果。
在这个思想认识下,笛卡尔提出了明确的思维方法的原则,即被尊为科学四条规则:第一条,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中医的气,不是一个具体物质,因此就不能被西医接受。)第二条,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 以便一一妥为解决。(中医的各种实质研究命题都无法分解,比如经络怎么分解?分为经和络吗?)。第三条,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 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中医没法区分哪个简单、容易)。第四条,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即可重复性,显然,中医一人一方,无法重复。
总之,还原论这个名词一出现就引起很多哲学家的关注,是因为将事物分解进行分析的思想在西方科学里面进行了几百年,最终由一个哲学家归纳为“还原论”。
二、还原论是现代科学的根基
上文可以看出,培根和笛卡尔设定的“科学”原则,中医是一条都做不到。所以,才有大量的中医黑。当然,科学定义有很多种。因此,中医是否科学,取决“科学本身”的定义,导致争论不休,也永远不可能有结论。
抛开中医是否科学,这种绕口的话题不谈。我们先看看培根和笛卡尔的问题在那里,显然,他们认为是从下向上的认识,是一种归纳的方法。归纳方法也是有使用范围的,可以说,培根笛卡尔认为:在认识的最顶层,有一个“存在一个独立的客观的客体”的结论,人类需要认识这个客体,姑且称为“大客体”。在认识的最底层,大客体可以被还原为各种小细节,这些小细节也就是“小客体”,因为小,所以充分能够研究。大到小,是一个“分裂、还原”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是可以描述并且控制的。因此,可以通过“小客体”的各种客观描述,抽象出原理,逆向“还原”得出上一层结论,依次的不断上升,最终归纳总结出世界客体的面貌。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东西,都带有一种彼岸色彩,总是在追问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物理学家总是寻求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最好还要“极简”,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往往被公认为最美公式。


还原论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说,科学的深度就是还原的深度,几百年的科学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人类认识,无论古今中外,一直还有一种方法叫做推理演绎分析,是自上而下的,是按照一个基本认识来看待世界万物的。最典型的就是黄帝内经了,最常见的就是中医治病了。读过黄帝内经就知道,黄帝内经里面没有西方式解剖。西医第一节课肯定是解剖学,把人体的各个结构认清,然后再讲人体。黄帝内经上来就讲人体大概情况,把一套人体的基本认识讲出来。当然,社会科学里面也有一些学科具有这个特点。
今天,科技如此发达,西方科学发现了什么内视外泌mRNA各种神奇的小物质,造成疫苗这种神奇的东西,中医都不care。中医顽固的只使用黄帝内经里面的推理演绎,只使用那些草根树皮,照样能够治病.
你说,神奇不神奇。非常神奇,神奇到西医不得不派出汉奸来中国,打入医学界内部搞破坏,天天发动那种“中医不科学”舆论浪潮,呼吁人们不去相信中医。
中医黑的最大理由就是中医通过不了“询证”。那么回头再看看“询证”,或者叫医学统计,是怎么一回事?仔细分析,我们就发现,医学统计里面离不开“还原论”的设定,也就是说,参与统计的疾病,都预设了一个“同一性质疾病”的前提,本质上就是把疾病的很多因素还原为单一的要素。以新冠肺炎为例,无论种族,无论年龄,以及其他状况,只要检测到存在新冠病毒,那么这些人就都纳入到“新冠病毒感染”的类别当中。在这一个大类中,再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那么,显而易见的,中医体系内没有病毒微生物这种概念,更没有“新冠病毒”这种概念,所以中医无法按照西医的规范完成询证认证的工作。
最近疫苗的各种指标在网络上经常讨论。想必。也就是说,中医得出95%这种精确的数字。在这里,再重新说一下循证,就是中医作为整体和西医的整体对比疗效,是可以证明“中医药有效”这个结论的,比如方舱,整个方舱全部是中医治疗,坚决不使用西医疗法,这样是是可以得出的中医有效的。但是具体的中医药方是无法完成西方式询证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还原论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也是西医思维的基础。中医思维不是还原论,所以中医经常被骂不科学。
三、反还原论的思想的兴起
 西方对还原论思想的批判非常多、也非常早,只是我们中国人不注意这些东西。比如恩格斯的观点: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这种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最先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成和消逝。但是,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分别地加以研究。这首先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研究的任务;……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各种自然过程和自然对象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400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各种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宏大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从运动的状态,而是从静止的状态去考察;不是把它们看作本质上变化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从活的状态,而是从死的状态去考察。这种考察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今天,反还原论的呼声很高,但是我们一方面要意识到还原论的劣势,同样要尊重还原论的优点。没有科学精确的还原性研究, 也许至今我们对宇宙这个整体还处于神学的感悟中。
在牛顿力学观盛行的18- 19 世纪是还原论信念的高峰;在西方远古时期,有很多有机的、生命的和精神的世界观;但是牛顿力学出现的时期,把世界看作一种机器的观念非常盛行,宇宙被视为一部复杂的钟表机器。人们相信客观世界是既定的,世界是由基本粒子等作为宇宙之砖块以无限精巧的方式构成的。同样,在那一个机械观的时期,哈维提出来血液循环概念,至今也被视为西方医学的奠基级别的成果,可以说,所有今天我们使用的概念,都是在哈维式血液循环概念之下建立起来的。比如,我们提到髂骨,我们就仅仅认为是一个解剖学意义上骨骼,其中的血液、血管以及正在发生的代谢变化,都属于另外一个学科的研究内容。之所以这样分科,就是因为哈维把血液循环从人体的结构中抽离出来,让人们能够以更简单更方便的方式来认识。
机械论,早已经被抛弃;还原论却一直被视为科学基本法则。所以,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还原论,却往往忽视了正是哈维非常机械的将血液循环从人体中抽离出来。因此,我们应该反对机械论而不是还原论。我质疑哈维式血液循环概念,并提出血管体angioholisty人体概念;实际上也是一种还原,只是不那么机械而已。
科学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反思还原论是一个越来越大的潮流,各种复杂性科学理论,系统学理论都是建立在反还原论模式之上的,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方法。整体观、系统论等等都是非常零散的一些观点,远远没有形成体系。西方已经建立了一个圣塔菲研究所来发展。中国人去了圣塔菲之后,马上意识到老祖宗留下的中医在思想上很有价值,而且中医是一种演绎推理分析的医学,是否能够从中医内挖掘出非还原论的要素哪?这一个工作,刚刚开始。因此,中医复兴,不仅仅是医学的问题,也是文化的问题,也是未来科学方向的问题。
 
四,人类思维本质
还原论本质是一种思维由整体到部分、由连续到离散的操作过程,这种操作过程非常容易让人接受,都是弊端也一直被西方哲学家批评。但是批判之后,并没有找到更好的思维模式。
比如,恩格斯认为是世界的本质是连续运动的,但是我们人类要认识世界的本质就必须还原才能看到细节。
黑格尔在分析芝诺悖论时指出:造成困难的永远是思维,因为思维把一个对象在实际里紧密联系着的诸环节彼此区分开来。思维引起了由于人吃了善恶知识之树的果子而来的堕落的罪恶,但它又能医治这不幸。这是一种克服思维的困难,但造成这困难的,也只有思维。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黑格尔这段论述的分析如下: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断,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末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达、测量、描述运动。思维对运动的描述,总是粗糙化、僵化。不仅思维如此,而且感觉也是这样,不仅对运动是这样,而且对任何概念也都是这样。这里也有辩证法的本质。对立面的统一、同一这个公式正是表现这个本质。
因此,很多人认为,还原论是因为人类思维的天然本性使然。
其原因,有人分析认为:理性只有找到“存在的不变性”才能在思维中建构出离散的思考“逻辑点”,才能把面对的对象与自我区别开来,把对象与其它对象分离开来,使它们分别成为思维逻辑上的“原子”对象,才具有进一步深刻把握事物的可能。
也就是说,只有思维当中的一个词语,成为某一种“逻辑点”,人类大脑才能用这些词语进行思考。因此,在这种说法里面,客观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思维也是由基本“思维粒子”构成的,思维用的“词语”与客观世界中的“原子”是一回事。
正因为存在所谓的“思维逻辑点”,所以,必须对词语进行定义,也就是说,必须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方面( 范畴) 对一定的对象下非真即假的点判断,即“术语定义”或者叫做“概念”。而真实的客观世界,是连续的,只要进行“定义”,即在思维中进行了一次对客观世界的“割裂”,因此,思维上逻辑点所带有“割离性”必会与真实对象的内在统一性发生冲突。黑格尔发展辩证法的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这一点,通过辩证来自始至终地力求更好地逼近实在。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辩证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内在矛盾性,对内脏矛盾的把握就是一分为二的看待逻辑点,再形成新的逻辑点的过程。
因此西方哲学里面有二律背反,西方数学里面有悖论,量子物理有测不准和纠缠,从思维角度看,悖论就是一种辩证矛盾,也是逻辑点固有特性。
以上是西方哲学对思维的认识,他们一直在寻求突破。最新的突破方向在复杂科学上。由复杂性科学看来,逻辑点就是思维中的定态、或者叫可区分态;人们可以在充分认识“定态”之后去认识非定态。以复杂性现象中涌现为例,研究涌现现象就是研究“可识别的特征和模式”,除非一种现象是可以识别的并且重复发生,否则就不会称这种现象为涌现现象。
黄帝内经,一条新路?
在皮穿支穴位关系发现后,如果我们反复的阅读黄帝内经,就会发现,思维是可以连续的。既往恩格斯、黑格尔、列宁对思维认识是不全面的。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人类的思维,抛弃所有的西方概念,从分子原子细胞这种明确的学术概念,到西方逻辑的三段论论点论据论证,以及主体客体的二分,参考中医思想,创立新的术语,构建出一个全新的中医式的哲学体系。
前文所说,只是在说明为什么要做这一个工作,也属于正确的废话,并无多大价值。真的要对比黄帝内经思维和现行的科学思维,需要很多工作。需要很多创新工作。
在前几篇中,我们提到黄帝内经是图像式思维、动态性思维、元术语就已经存在内部的对立、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对思维的影响等等。
这一篇长文最终的结论就是黄帝内经思维没有一个“逻辑点”,甚至黄帝内经是无起点、无终点的一种思维。比如西方的欧几里得几何,需要几个公理,然后经过推理得出很多结论;也就是说公理是起点,定理、公式是终点。但是黄帝内经没有这种结构。
哥德尔在数学上证明不完备定理;但是黄帝内经是一个完备式从哲学原理到应用的体系,当然黄帝内经的缺点是缺少广度,不能引入很多新概念,不能扩张应用领域。
阅读黄帝内经、肉眼观察人体,把西方哲学、科学作为镜子来对照,给人类文明一个新发展方向。这正是中医在治病救人之外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开泰:解剖医学的西医与生命医学的中医
西医是三撇开形,形体科学文化,可以通过仪...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6
科学为什么解释不了中医?
思想回忆录5——《科学读心术——臆测心理学》
辩证思维的书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