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念爷爷吴岱诞辰百周年《为了一把花机关枪》忆爷爷当红军

《为了一把花机关枪》忆爷爷当红军

——纪念爷爷吴岱诞辰百周年

1918年11月5日,我的爷爷吴岱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大田屋乡麻畲村一个贫农家庭01929年3月初,红军打到了长汀,太爷爷吴福良当选了大田屋的苏维埃主席,爷爷因为学习好,懂得道理多,又能干,受到大人的称赞和小朋友的拥护,当选为大田屋第一任儿童团长。每天除上课学习、帮家里干活外,还要带着儿童团出操、站岗放哨、唱歌、搞宣传。有的团员家里活多,不能参加儿童团的活动,爷爷就带领儿童团员去帮助干活。看着赤卫队每人都有杆梭镖,他便领着儿童团团员上山砍白蜡杆,前面削尖,再用染成红色的麻线做成缨子,和梭镖一样,作为儿童团员的武器。大田屋的儿童团在爷爷的带领下,搞得红红火火。

大人们都夸儿童团是“红孩子”,夸爷爷是“小将军”。大田屋的儿童团不仅在村子里受到称赞,还得到区、县的表扬,区的少共书记号召全区向大田屋儿童团学习,向大田屋儿童团长吴岱学习。

有一次,爷爷参加县里的儿童团长会后,回家时路过一个叫屋岗的小山村,从熟人那里得知这个村里来了400多土匪,而且这伙土匪还要去打大田屋村。他从一个醉醺醺的土匪那里探听到土匪先打大田屋后打河田的行动部署,还有武器配备以及具体时间等宝贵的情报。他机智灵敏地溜出村子,翻过一座山,抄小路连夜赶回了大田屋,将这个情况报告给驻在村里的红军连长。然后又连夜跑到河田,把情况报告给少共县委书记。正因为县里接到了爷爷的情报,有了充分的准备,把土匪消灭了大半,并把大田屋的土匪打跑了。少共县委书记讲话说:“吴岱冒着生命危险,连夜送情报,机智勇敢又灵活,是个少年英雄。”于是,“儿童团长吴岱连夜送情报”的故事,曾经在闽西流传一时。

1931年秋,爷爷当上了乡儿童团长。11月,又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了乡团支部书记。当时,红军的群众组织很多,爷爷还是贫农团和乡苏维埃代表,反帝大同盟的成员。他经常到红军部队中玩耍,有机会就拿着战士的步枪爱不释手。因为年纪小、个头矮,总是不能参军。他常常想:什么时候能背上一支枪啊!

机会终于来了。1933年春,中央根据形势变化,提出扩大红军一百万,苏区党、团都动员起来,掀起了扩大红军的热潮。“紧急动员起来,保卫革命根据地”,“扩大红军,捍卫胜利果实”,成为当时工农红军和根据地人民的中心战斗口号。5月2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简称“少共中央局”)正式作出《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号召:“须要更快的完成扩大一百万铁的红军的任务……因此创造'少共国际师’是最迫切的任务。”

1933年8月5日,“少共国际师”在江西博生(今宁都县)西北郊跑马坊正式组建,全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冯文彬、政治部主任罗华明。组建时所编设的第58、59、60团,不久分别改称第43、44、45团。

爷爷自从见到了红军,就立志长大当红军,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给了他一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他挨家挨户地宣传鼓动,做大人和小伙伴的工作。最后,他带着全村17个小伙伴报名参加了红军,被编入少共国际师,开始了光荣的革命征程。

爷爷有文化,办事认真,聪明机灵,记忆力又强,列宁室、经委会、共青团、读报等工作都交给他。在5连受到战士的拥护,干部也都很喜欢他。团里想调爷爷到特务连当旗语班长,可他不想去,想留在5连。

师政治委员萧华找到了爷爷,对他说:“连队是基层单位,年轻人在基层单位好好干,可以很好地锻炼。”他指着门前一颗榕树说:“这棵树长得又高又大,是因为它根扎得深,狂风暴雨都不怕,要是把它栽在石头上,扎不下根,不但长不大,活都活不成。连队是红军的基础,当红军把连队工作做好了,就像大树一样,就有了根基。生活不要怕艰苦,艰苦能磨练意志。在连队,工作不要怕多,多做经验丰富;担子不要怕重,重了腰杆硬;干活不要怕累,累能锻炼体魄。”政委萧华的这番话,对于当年15岁的爷爷,还似懂非懂,可是他觉得萧政委讲得有道理,把这些话深深地刻在了记忆里,这次“下基层”为他日后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来到部队,但还是没有武器,战士只能轮流拿枪练瞄准、射击,其余的只能拿着大刀、红缨枪训练。师里听说五军团孙继先是从西北军暴动过来的,会耍大刀,于是把他请来当教练。直到红三军团在福建打了胜仗,送来一批缴获的1日武器,这才武装起来。

 1933年9月25日,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了。中革军委电令陈(光)、肖(华),立即率部配合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在东线抗击敌人。少共国际师的首战发生在闽北拿口与国民党军周志群部之间。为实现“开门红”,师长陈光和政委肖华进行了认真研究,决定以一个营分兵迂回,布成口袋状,将敌人一个连团团围住。由于每人只发了10颗用旧弹壳翻造的子弹,一阵猛攻过后,子弹便被打光,战士只能勇敢地冲入敌阵,与敌人拼刺刀。鉴于少年体弱,加之尚无实战经验,战士们一般都是根据战前要求两个人对付一个敌人,即一个牵制,一个刺杀,让敌人顾此失彼,寻找机会。不到两个钟头,一个连的敌人被全歼。少共国际师乘胜追击,渡过闽江,再次溃敌200多人,还在莲花山歼敌一个排,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红一方面军总指挥朱德等发来电报,称赞少共国际师这次战斗为“铁拳初试”。

       在10月的黎川战斗中,少共国际师损失400多人。12月黎川东南的团村战斗中,由于战士们手中的枪支射程短,敌人的飞机肆意狂轰滥炸,师长吴高群壮烈牺牲。爷爷等跟着师政委肖华政委含着眼泪向烈士宣誓: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让少共国际师的光荣旗帜永远飘扬!他多想有一支好枪啊!

1934年10月16日夜晚,在经过一系列的转移作战后,少共国际师在沉沉的夜色在含泪告别送行的乡亲,踏上漫长而艰险的征途。经历了惨烈的湘江战役后,从8000人锐减到2700人。遵义会议后,部队到了桐梓县的松坎、新站,少共国际师(红15师)完成了历史使命,分别编入红1、红2师。师长彭绍辉调至红一军团司令部任教育科科长,政委萧华调至红一军团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冯文彬调至红一军团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兼巡视团主任。

爷爷调到红一军团政治部当巡视员,在冯文彬主任的领导下,每天下部队了解情况,或者执行筹款、宣传动员穷苦孩子当兵等工作。每天在领导身边转,仅仅跟着领导的命令去工作。劳动家庭出身的穷孩子,在革命队伍里建立了牢固的事业心,不能为党做贡献是最大的痛苦。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怕的是红军不能打胜仗,怕的是自己没有工作做。自己遇到了红军,总觉得前面有盏灯,照得明晃晃的。可现在这盏灯不亮了,爷爷有些茫然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使爷爷头脑里的那盏灯又亮了,他回想起当少先队长,在少共国际师,在补充团那段生活,他留恋那些快乐的日子,和小伙伴们还有战友们一起出操、上课、行军、打仗、玩骑马碰兵、搞各种比赛,赢了有胜利者的骄傲,输了有不服气的追求,都是一种享受。就是在收容队,肩上扛两条枪,背上背两个背包,虽然累一点,可是带着病号赶上部队,到了宿营地,也有一种完成任务的喜悦。现在呢,周围都是巡视员,都比自己大,跟谁玩,行军给谁背背包?劳动家庭出身的穷孩子,两年的红军生活,养成了干活的习惯,有一种助人为乐的习惯。打了两年仗,不管是当战士,还是当指导员、干事,手里总是一支破枪。想报仇,想冲锋,武器太不给劲了。当了巡视员,视野开阔多了,他发现凡是主力部队,特别是在少共国际师工作过的孙继先、陈正湘所在的一师一团和长汀老乡杨成武所在的二师四团,在执行关键任务时,总拿着一支过去在少共国际师没有见过的武器。一打听,叫花机关。后来才知道,1914年9月,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每个作战小分队迫切需要一支新型的突击武器,在保证突击火力的前提下,这种新式武器要足够轻、短,机动性要好,同时容弹量要尽量地多。1915年,质量轻,连发射击,有效射猩200m, Mp18应运而生。在德军最后一次几乎打到巴黎的“鲁登道夫攻势”中,3000支MP18冲锋枪居功至伟,以至德国一战战败以后,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军装备冲锋枪,MP18主要供应警察部队。

      一战后,作为德国剩余物资,毛瑟手枪和MP18一起流入了中国。当时中国管MP18叫“花机关”,主要装弹量为32发,射速450发/分钟,可以连发,而枪管外的散热套为多孔式。当初中国军队主要是想以其来替代轻机枪。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组织敢死队人手一支MP18,边冲锋边扫射,猛扑直军阵地。雨点似的子弹给直军造成极度恐惧,以为“此物只应天上有”。直军大败,第二军军长李景林在报捷时说:“惟迫击炮与手提机枪为山战利器……请速拨前方,利器既充,克敌自易!”这是它第一次在中国亮相。

北洋政府建立的巩县兵工厂1926年开始仿制MP18冲锋枪。后来奉军高级将领的卫队都以此枪为基本配备。陈炯明叛变时,叶挺手持一支“花机关枪”,为当时已怀孕的宋庆龄杀出一条血路。

红军在数次反围剿和长征途中缴获不少花机关枪,在历次反“围剿”作战的关键时刻,朱德总司令经常率领全部装备MP18的警卫部队投入战斗。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红军勇士也是每人一支MP18冲锋枪、一把大刀,硬是虎口夺桥,保证大部队的前进。在国民党军的作战报告中,每每有“红军装备虽劣,但往往集中手提机枪(冲锋枪)猛扑一点,致频频得逞”的字眼。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86859人,持枪炮者35703人,占41.7% 。非持枪炮者51156人,占58.3% 。花机关枪只有271支。爷爷一心想下到配有花机关枪的连队工作。老乡劝他说,你在军团机关,每天接触领导,即安全又能跟领导熟悉,这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事啊。到了作战部队,每天脑袋拴在裤腰带上,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领导也劝他,部队整编了,为了充实作战部队,干部都降职使用,没有你合适的位置。爷爷说,干革命不是为了个人活命,而是要拼命让更多的人活命。爷爷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反复跟领导磨,终于被调到了警备连当青年干事,满足了手握一支花机关枪的愿望。

警卫连的连长、指导员都曾经是爷爷的部下,连队的青年干事不是专职的,爷爷就兼当通信员。连队的工作很多,他还任团支部书记、列宁室主任、“十人团”团长。他不仅要给团员上团课,还要代指导员上党课。“十人团”是巩固部队的组织,每天都要在黄昏后、黎明前放隐蔽哨,出发前检查群众纪律,“上门板,捆禾草”是经常工作,行军做收容,帮助病号扛枪、背背包是家常便饭。中央红军撤离遵义后,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夺取腊子口、攻占哈达铺、翻越六盘山0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陕甘支队抵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这一路上,爷爷这个“通信员”跟随连队,一边打仗,一边筹款,还不失时机地向群众宣传红军的十大纲领,动员青年参加红军,革命工作的经验通过锻炼不断提高。萧锋在《长征日记》中这么描述:“我军已踏进陕北前门,大家情绪很高,尤其是警卫连劲大,吴岱同志对团支部活动抓得很紧很好。”  

         1935年11月初,中央红军与红15军团会师011月21日至24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在直罗镇亲自指挥,围歼东北军第109师,共计俘虏敌人5300多人,缴获枪支3500余支,击毙敌师长牛元峰以下1000多人。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爷爷端着花机关枪冲在前头,光警卫连就俘虏了100多人。这次战役从接受任务到战后总结,爷爷全程参与,为他后来的战时政治工作上了完整的一课。后来,他总结经验,将战时政治工作分为三个阶段:战斗前,根据任务,讲明战斗意义,提高士气;战斗中,结合作战指挥,做好鼓动工作,保证战斗胜利;战斗后,进行总结,表扬英勇机智的同志,为下次战斗打好胜利的基础。有人问他这一套是从哪儿学的?他说:“是在直罗镇跟毛政委学的!”

直罗镇战役后,爷爷由警备连调到军团直属队任青年干事。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东征山西。闲不住的爷爷随军团直属队,没有具体任务,一会儿给部队送船,支援部队东渡黄河;一会儿又带着小分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扩大红军,筹粮筹款;一会儿又被安排去养马……不管是哪一项任务,爷爷都认真对待,尽心完成,同时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在革命队伍里,不管干什么,都是革命的需要。”他又被调到红四师直属队任总支书记兼俱乐部主任。

爷爷牢记肖华政委的嘱托:连队是红军的基础,当红军把连队工作做好了,就像大树一样,就有了根基。生活不要怕艰苦,艰苦能磨练意志:工作不要怕多,多做经验丰富;担子不要怕重,重了腰杆硬;干活不要怕累,累能锻炼体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八路军晋西支队东进山东时,爷爷创造了创建模范党支部活动:在山东培养了“老四团”、“老六团”两支英雄部队和无数英雄个人,被八路军第115师、山东军区授予“模范政治委员”光荣称号。同年,山东军区开展了“向吴岱政委学习”的活动。

今年是爷爷诞辰100周年,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爷爷为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工作上兢兢业业,坚持原则,作风民主,廉洁奉公,始终坚持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听爷爷的故事,就好像亲历着祖辈们戎马倥偬的峥嵘岁月,他们的精神长久流传,永不磨灭,热血相承。

我和爷爷在一起

我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合影

我与爷爷.奶奶

我与爷爷和爸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共产儿童团
奖状
共产儿童团歌
那些年我们迷恋的机关枪
抗战神枪手:二里外一梭子弹击毙日军大佐
机关枪 (3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