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淮河大队走进“万岁军”——父亲周文礼在部队成长历程



从淮河大队走进“万岁军”

——父亲周文礼在部队成长历程

作者 周景玲 周景姝


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历经第一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内战争,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击垮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本应享受和平建设的美好时光,但美帝国主义却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并危及我国边境的安全。我的父亲周文礼,毅然跟随大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艰苦卓绝的一至四次战役,在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留下了惊奇且浓墨重彩的经典的战例。

在这一段历史进程中,父亲周文礼,怀揣一颗报国之心,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学生,成为人民军队的一员。不怕流血牺牲,历经艰辛磨难,最终成长为一名有勇有谋,果敢刚毅的指挥员。在人民军队千万个官兵创造的历史画卷中,父亲用他的坚强与勇敢,鲜血与智慧,为后来人留下了一抹难以忘怀的红色痕迹。
父亲周文礼,1923年6月,出生在江苏省涟水县一普通农民家里。爷爷辈兄弟三个都是靠给陈庄的大地主扛活维持生计。周氏兄弟三家当时就父亲一个男丁,因自小就聪明好学,记性好,计算能力强,颇受周氏家族长辈们的喜爱和青睐。几家估摸着这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有出息,于是三兄弟每家都凑一点钱,供唯一的男丁去读私塾。父亲每天辗转往返十几里路去外村走读,虽然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但学到了很多知识,为他日后参加革命对敌斗争积累了文化基础,也磨炼了父亲的坚强意志。
当时正值国难当头,烽火连天的动荡岁月,国家遭受日寇侵略,国民党政权腐败不堪,父亲的家乡也是哀鸿遍野,盗匪横行。童年的苦难,磨砺了他不屈不挠、敢想敢干的性格。受当地共产党的影响,让父亲等青年人看到一丝光明。1940年,十七岁的父亲愤然投笔从戎,瞒着家人跑出去,和同村里的青年一道参加了涟水抗日义勇队,后合编为新四军苏北淮河大队。起初他在五连当士兵,因工作出色,很快在1941年就加入了共产党组织,成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




父亲家乡苏北地处长江,黄河,黄海之间,是远离大城市和交通要道之地,地理位置相对闭塞,是个理想屯兵养兵之地。

1939年3月1日,日军坦克部队通过清江浦北门桥,占领淮阴城。

1939年,日军入侵淮安地区,国民党军队弃城而逃,淮安全境沦陷。日军在淮安到处“扫荡”、烧杀抢掠、捕杀抗日人士,制造了多起骇人听闻的惨案。在此情形下,共产党人张芳久、宋振鼎、吴觉等在淮阴县组建了淮阴抗日义勇队,同时涟水地区的涟水抗日义勇队、淮安县民众抗日自卫队等也先后成立,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的袭扰。淮河大队就是由淮阴,涟水,淮安等县组合发展起来的一支地方抗日武装力量。
1939年7月,淮阴、涟水抗日义勇队和淮安县民众自卫队在涟水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八团。接着,第八团和第九团合编为苏皖纵队南进支队第三梯队,梯队长吴觉,副梯队长薛华甫、陈书同,政治委员是万众一,梯队对外称“淮河大队”。它是淮河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的一座丰碑,也是父亲戎马生涯的起点。

1940年,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在听取苏皖区党委书记金明的汇报中了解到淮涟区竟然有一支“淮河大队”武装,立即判定“淮河大队”是今后发展苏北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明确要求“淮河大队”顽强坚持原地斗争,迎接八路军主力南下。
淮河大队根据中共苏皖区党委“一定要在原地区坚持斗争”的指示,在残酷的环境和艰难的条件下与日伪军进行了长期的顽强的武装斗争,扩大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影响,规模一度曾发展到5000余人,为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南下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起到了重要的接应作用。
1940年春节前夕,涟水城里 300多名日伪军,开着军车,耀武扬威地进入淮河大队活动区涟西,一路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淮河大队立即派出第八团朱慕萍营,利用村庄等有利条件,进行阻击、尾击、侧击,尤其是在洪码头的口袋阵,痛击败归之敌,毙日伪100余人。
1940年7月15日,中原局书记胡服(刘少奇)给中央报告建议挥师东进苏北,其后,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黄克诚所率八路军第五纵队迅速开向苏北首先开辟淮海根据地,尔后东进盐阜地区……。
1940年仲夏,淮河大队派出得力的向导,策应主力东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南下增援的第五纵队黄克诚司令员,率领部队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主力兼程南下,由皖东北迅即东进苏北。
1940年7、8月间,八路军黄克诚所部与淮河大队在胜利会师之后,我党开始了建立苏北民主抗日根据地的工作。淮河大队成为黄克诚领导开辟淮海、盐阜两区抗日根据地的得力部队。上级根据淮河大队在淮盐当地的影响和力量,指示淮河大队立即放手扩军,按一个旅的建制发展。八路军主力到达后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淮河大队发展到4300余人 。
1940年底,各地抗日民主政府由于建立时间不长,地方上土匪猖獗。据不完全统计,淮海区共有土匪60余股, 2700余人。这些土匪与国民党顽固势力互相勾结,抢劫群众财物,杀害我党政干部,破坏新生的民主政权。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有涟水新渡口顽军刘立卓,他与当地土匪勾结,围捕、杀害我区、乡干部多人,使这一地区16个乡沦入敌手。淮河大队得知这一情况后,一部立即赶到涟水,和新四军独立旅骑兵排一起将土匪骨干200余人包围在岔庙孔小荡,经过三天激战,击毙匪首70余人,活捉11人,给顽匪以沉重打击,有力保护了抗日政权和抗日军民。
父亲回忆,在淮河大队五连,他的文化程度算高的,加上他善于动脑筋,在所承担的工作中颇有主见,经常出主意想办法,完成各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工作,因此他颇受老连长的偏爱和重视。老连长认为父亲的文化知识在日后对国民党残余和土匪的策反教育工作必然要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在安排执行较为危险的作战任务时,父亲常常得到老连长亲切关怀和保护。
老连长潘景澜是涟水县五港人,五连是由他带家乡子弟成立“政治中队涟水中队”组成,成员多是学生,被称为;学生中队”。
1940年10月,上级调“淮河大队”的5连连长潘景澜,担任四区区长兼区队长,调涟水县大队指导员殷如杭任区委书记( 公开职务为四区民运团长)。殷如杭、潘景澜都是涟水乡邻,又是“淮河大队”时战友。1941年1月26 日( 农历除夕) 上午,殷如杭带着上级紧急指示赶回区署,找潘景澜研究防范可能叛乱的紧急方案。没想到旧区中队头目王士珍、徐庆同提早动手了,突然袭击逮捕区队副丁卜、指导员朱雷夏、文化教员王庚如和殷如杭、潘景澜等人,当日夜间除丁卜挣断绳索逃脱外,殷如杭、潘景澜、朱雷夏、王庚如四人均遭杀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大灭门案”。老连长潘景澜等四人牺牲后,被县抗日民主政府追认为烈士。老连长的悲壮牺牲,引起五连战士们的极大愤慨!更加坚定了父亲抗日除寇的决心。

这是涟水县政府修建的列士潘景澜之墓

潘景澜,1917年生,涟水县方渡乡三里村人。1938年考入四川大学,后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6月,他在家乡组织自卫队率部参入涟、灌、沭、阜四县游击指挥部政治大队涟水中队,任中队副。12月,八路军苏皖纵队南进支队第三梯队成立,先后任九团五连连长,1940年入党,同年9月,涟水县抗日政府成立,潘景澜担任四区区长。后遭反革命叛乱分子杀害。
父亲在淮河大队期间参加的主要战斗经历:
一,1940年的钱集战斗。
二,1940年秋的淮海区政府保卫战。
三,涟水西部,淮阴北乡的敌后镇压汉奸战斗。
1941年 2月,淮河大队老八团让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旅长梁兴初“看中”,上升编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番号为教导第五旅第十五团,还有数百人补充加入一一五师第八旅、补充入新四军第三师师部的 80余人及办事处警卫队 1个连等。1941年 2月间,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改编为新四军直属独立旅,原教导第五旅第十五团则为新四军主力直属独立旅第三团, 1941年6月准河大队全部编入新四军独立旅三团。
1942年初,父亲在新四军独立旅第三团培训学习,培训结束后任团部侦察员,从此开始了他险象环生的情报侦察战斗生涯。
1942年12月,新四军独立旅返回山东,归八路军115师教导5旅15团。
1943年,山东军区大整编,将原山东纵队与115师整编成13个主力团。115师教导5旅15团(源自“淮河大队”8团)缩编后,编入了13个主力团之一滨海军区4团(后沿革为38军113师337团),成建制地编为这个主力团1、9连和3连3排。原15团团长江燮元任4团1营营长,原15团政委晏成山任1营教导员;原15团副团长郭庭万任4团3营营长。老4团2个营主要干部都是原教5旅15团团级干部降级担任的。据说15团还有1个连编入滨海军区6团(38军112师334团)。
除此之外,'淮河大队”9团1营发展而来涟东独立团,1943年5月编入新四军3师8旅23团,涟东独立团政委王德贵改任23团政委,1943年10月23团北调山东,改称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23团(后沿革为38军113师338团),38军这两个团都有“淮河大队”成分,与38军其它团队兵源大多来自山东不同,这两个团有不少苏北老兵。父亲所在的由淮涟子弟组成的淮河大队这支地方部队,最终上升为响当当的主力部队,成为滨海军区4团。到解放战争后期,沿革为38军113师337团,淮河大队也成为“万岁军”38军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是父亲生平的首次照片
1943年父亲任山东滨海二军分区郯码情报站站长。郯码位于山东郯城县码头镇,郯城居临沂至新安镇之间,是鲁南入苏北的交通要冲,也是抗日力量的中心。郯城是日军的强大据点,驻有日伪军千余人,日军占领郯城后大肆杀人放火,火光照红了半个天,黑烟弥漫了半个县城。
郯码情报站隶属于山东滨海分区领导,属敌工部门。父亲作为情报站长,果敢,睿智,顽强,善动脑,深入敌后侦察,搜集获得了大量有价值敌军情报。有力地配合支持了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

1943年父亲周文礼(中)任滨海二军分区郯码情报站站长,照片是与两位情报员合影。

1942年冬,日伪军对滨海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后,打通了临(沂)、郯(城)、新(安镇)公路,在沿线重要村镇筑碉堡,设据点,企图切断滨海与鲁南、华中根据地的联系。临沂、郯城之敌,则集中2000余兵力,乘机完成由重沟到郯城的“堡垒封锁”。这时,处于敌后的郯城,仅有1个日军小队和一部分伪军守城。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攻克日军在鲁南推行“治安强化”的重要堡垒——郯城。
1943年1月19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在罗荣桓、陈光指挥下,发起郯城战役,攻克郯城,粉碎了日军的“堡垒封锁”。

1944年,郯城,抗日战争环境更加艰苦卓绝,白色恐怖日益严重。情报站有三人叛变投敌,父亲首先组织部分人员立即转移,当敌人准备抓捕父亲和另外一个情报员时,他奋力带领那个情报员,躲过日军层层堵截追捕,几经碾转历经艰险才返回到部队。后随大部队,按上级指令步行到达东北。
小时候,奶奶常跟我们唠家事。奶奶生6个孩子,父亲是老大。因家里贫穷,中间四个孩子都因有病无钱医治而夭折,仅存最小的叔叔。爷爷离世早,奶奶三十多岁就守寡,独自带着叔叔生活十分艰难。因父亲参加了新四军,黑狗子(伪军)经常往奶奶家门口扔一些恐吓的东西,威胁奶奶交岀当新四军的大儿子。
一次,黑狗子(伪军)向日本人告密,说她儿子是新四军,带着鬼子兵来村里抓奶奶,奶奶赶紧躲进打场的草垛里,鬼子兵就用刺刀向场上每个草垛都胡乱连戳数刀,奶奶的腿和叔叔的脸都被扎开了口子。奶奶怕叔叔疼痛难忍喊叫,用手紧紧捂着叔叔的嘴,叔叔忍住疼痛才没喊岀声,这才侥幸逃过一劫。鬼子没找到奶奶,一气之下,就把奶奶家房子用火点着了。后来奶奶带着叔叔东躲西躲,有时躲在芦苇塘里,一待就是数天不能回家。

淮河大队沿革为38军图式:
淮河大队→→1944年编入山东军区滨海支队四团→1946年8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是由抗战胜利后,在滨海区坚持斗争的老四团,老六团,23团编入的山东解放区苐一师,苐二师,以及滨海支队组建而成的)。
→→1947年11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首任司令员是万毅,后李天佑出任司令员,万毅任政委,梁兴初任纵队副司令员兼任第一师师长。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一纵以“三下江南”,“四战四平”名扬天下,在平津战役中担任天津战役主攻。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李天佑担任军长,梁必业任政委。改称的112师,113师,114师和辽北独立第10师改称的151师,全军近5万人随东野大部队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
→→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38军隶属于第十三兵团。随即,38军一路南下,从秀水河子歼灭战到喋血四平,辽西会战,主攻沈阳。参加了衡宝,广西,滇南等大小战役,从最北松花江畔一路过山海关,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中缅边境,转战大半个中国。
1945年父亲任山东军区二师四团司令部参谋,股长。1947年6月参加四平攻坚战。

1947年6月我军攻城部队在四平沙郊外完成集结
四平攻坚战(三战四平)

四平位于东北中部平原,是中长铁路的咽喉,长春的南部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共中央为有利于东北问题的和谈中占有有利地位,阻止蒋介石部队向我党领导的北满解放区进攻,命令东北民主联军坚决扼守四平。
1946年3月—1948年3月,四平攻坚战历时63天的“四战四平”中,国共双方在四平城内外爆发了四场极为惨烈的争夺。而东北民主联军1纵便是东北野战军最早投入四平攻坚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1947年6月父亲所在东北民主联军1纵二师(38军113师前身),参加了四战四平作战。在四平攻坚战(三战四平)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带领部队攻打攀爬敌居城墙而中弹负伤,后期伤口愈合后大腿小腿留有多处疤痕。

1948年11月父亲随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38军二师四团),参加沈阳战役胜利结束后,11月26日离别沈阳留影。

沈阳为东北最大城市,是国民党东北“剿匪”总部所在地。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为迅速解放沈阳,在围歼廖耀湘兵团的同时,即以长春地区的第12纵队南下,攻占铁岭后绕至沈阳西南抢占苏家屯;各独立师则向沈阳以东、以北逼近,使沈阳国民党军不能向营口撤逃。辽西战役刚结束,东北野战军第1、第2纵队即经新民、辽中向沈阳疾进,至10月31日进抵沈阳西郊。
我军于11月1日向沈阳市区发起总攻。第1、第2纵队从沈阳西面、西南面突破;第12纵队从南面突破;各独立师从北面、东面突破;守城国民党军除第207师被歼外,新一军53师起义,其余大部投诚。11月2日,沈阳战役结束。

1948年底在天津战役前夕,父亲被东野总部首长选派执行秘密侦察任务。他冒着枪林弹雨,八次往返穿越敌人火力封锁线,顺利完成了引导东野领导(刘亚楼参谋长)和师领导勘探地形和侦察敌情的任务,因此荣立记大功一次。
天津攻坚战是平津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放战争中东野部队重要的攻坚战之一。1948年,刘亚楼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参谋长、平津战役中,任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
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平津战役最初的作战计划是,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在把50多万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和塘沽5个孤立点后,先打下塘沽,以阻止国民党部队海上外逃,迫使平津守敌放下武器,避免平津两大城市遭战火破坏。但是经过实战发现,塘沽周围大都是盐池,难以构筑成型工事,更不能隐蔽展开兵力。在攻打塘沽前线司令员邓华建议下,不先打塘沽。经请示中央改打天津。天津守敌十分顽固。
战前,经敦促投降,拒不投降。天津前线总指挥刘亚楼多方收集、分析敌情,亲临一线选择主攻方向,并根据平津前线总前委的意图,提出“东西对打、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1949年1月,刘亚楼指挥5个军向天津发起总攻,经29小时激战,全歼守军13万人,活捉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胜利解放天津。

1949年2月南下进军经四平留影纪念,左1父亲周文礼。

1949年父亲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113师作教科、侦察科参谋,科长。

1949年10月,第四野战军在平津战役结束后,即向中原挺进。先在华中地区解放武汉重镇,直逼白崇禧桂系集团南撤。四野部队大部分多路南下追击逃敌,发动了衡宝之战。此战,四野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迫使白崇禧携残部南逃两广之地。四野总部并没有给白崇禧丝毫喘息之机,三路大军迅速南下广州,大军兵临城下,国民党阎锡山临时政府再次迁移。而残余之敌根本抵挡不住三路大军的凌厉攻势,1949年10月14日,祖国南疆的重要门户、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名城广州,迎来了解放的曙光。

1949年12月父亲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广西战役结束,于广西隆山县留影
  
1949年11月至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二、第十三兵团(38军,47军,49军)和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等部,在大西南战役中,向盘踞广西的国民党军白崇禧集团发起进攻作战。11月6日,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开始向广西挺进。西路军楔入桂北,南路军进抵粤西,北路军攻占全县等地。从11月24日起,南路军攻占容县、北流、博白等地后西进,北路军解放桂林等地后南下,于12月7日解放钦州地区。与此同时,西路军南下解放南宁、百色。此后,解放军继续向中越边境追歼残敌。12月14日,战役结束。此次战役歼灭国民党军17万余人,解放了广西全省和广东雷州半岛等地,进一步推进了全国大陆的解放历史进程。
1949年12月4日解放广西隆山县, 成立隆山县人民政府,同时,废除原行政区划的保甲制度,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1950年1月南下进军凯旋,北上返回东北途经桂林留影,右1父亲周文礼。
父亲周文礼从1940年参加革命至1950年,经历了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烽火磨砺并幸存下来。这十年间,参加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残酷激烈的战斗。主要有:淮海区抗日政权保卫战,解放郯城,四战四平,解放沈阳,解放天津,三下江南,解放湖南,进军广西等战斗和战役。荣获抗日战争独立自由勋章,解放战争勋章等荣誉。立大功三次,小功三次。
父亲参军入伍后,一直从事侦察和情报工作。九年间从未和家里有联系过。奶奶说,一同参军的同村的十几个青年,因环境太艰苦,太危险,伤亡率高,大多忍受不了艰难环境和流血牺牲,开小差跑回村里了。只有父亲和一个叔叔顽强地坚持下来了。(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很难想象战争年代父辈那般残酷经历的。)家里一直没有父亲的消息,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爷爷思儿心切,曾去外地找过一次,也没有丝毫信息。爷爷因此伤心过度,遗憾离世,直到去世也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文革期间,我见到家里来了好几位父亲家乡人,都是当年参加过淮河大队又开小差跑回家的。从江苏涟水辗转到东北找到父亲,恳请父亲为他们写证实材料,证明他们当年是受不了部队的艰难困苦,才开小差回家的。而不是叛变投敌,以免红卫兵批斗他们。
1949年秋,父亲随军南下后回到苏北家乡看望奶奶。那天,奶奶正在村子场上打谷子,父亲连喊几声“妈”(苏北人发音都是第四声),整整九年过去,奶奶却认不岀父亲了,半天奶奶才叫岀:“这不是小文礼吗!”,顿时泪流满面,相见的场景让人心酸。过去多年后奶奶依然记忆犹新。我小时常常听奶奶讲起那段辛酸又激动人心的往事。让我们跟着奶奶的思绪,泪水涟涟。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9月,美军7万余人在朝鲜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内战局势,发生急变。10月1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悍然越过北纬38°军事分界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安东(今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边境的安全。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通牒”要求朝鲜人民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朝鲜国家危亡只在旦夕之间。
10月8日,我国应朝鲜政府请求,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按照毛主席的长谋远虑的战略部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10月19日夜晚,志愿军各部按彭德怀总司令的命令,各部分批次秘密渡过鸭绿江。父亲随志愿军38军113师赴朝参加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父亲任志愿军38军113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

父亲曾深情回忆,“淮河大队”在苏北大地自发创立,在新四军三师黄克诚师长领导下,在创建淮海、盐阜抗日根据地中发挥出优势之后,这批淮涟子弟兵随新四军独立旅(教5旅)和23团,由苏北调入山东军区,抗战胜利时成为山东1师、2师主力团队的重要部分;之后由梁兴初,罗华生师长率领挺进东北的。又是在38军粱兴初军长率领下,跟随113师江潮师长、于敬山政委参加抗美援朝赴朝作战的。
父亲亲历的由淮河大队这支地方武装走进万岁军(38军)主力部队的光荣行列。这也是人民军队中千万支革命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一路走来的缩影。父亲十年间的磨炼,从一名青年农民学生,在部队成长为智勇双全,多谋善断的优秀侦察干部,为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父亲亲历了奇袭武陵桥,血战龙源里,汉江南北守备战,三八线战斗等经典战事。
尤其是在第二次战役前夕,奇袭武陵桥作战中,作为先遣队副支队长,有力地配合张魁印支队长完成炸毁武陵桥的任务。在先遣队秘密潜入敌后途中,他带领一支由113师侦察连组成的十几个人的侦察小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担任开路先锋。发挥他丰富的侦察情报经验,用他的识路辨别地图,抛石测水深,随机应变巧妙与敌周旋等高超战斗技能,有效地避免了先遣队多走冤枉路,走错路等,为准确按时到达指定作战地域武陵里大桥,在时间上提供了可靠的有力的保证。
他作为先遣队的带队副队长,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关键人物。这也验证了江拥辉副军长的独具慧眼,在多个可供选择的侦察情报指挥人员中,最后选定时任113师侦察科长的父亲为先遣队副队长,率113师部侦察连和张魁印所带38军部侦察连,工兵排组建成先遣支队,这确实是一个有远见而正确的任命。
正是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积累的情报侦察的丰富经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再次派上了用场,从而让志愿军总部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支队长张魁印和他的出色的带领下竟然获得了意外惊险的成功。
总部曾怕行动失败,导致译电员被敌军俘虏失密,曾发出撤回译电员的命令,却因为先遣队已经出发走远了,撤回译电员的命令执行不了而作废。
这场特别作战行动,战后成为志愿军朝鲜战场上经典战例。也是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的经典战例之一。1958年八一电影厂拍成军教片《奇袭武陵桥》,在军内播映。1960年又改拍成故事片《奇袭》,在全国放映。



奇袭武陵桥战绩编入丹东抗美援朝战史展览馆中。在洪学智上将所著《抗美援朝战争回忆录》里,江拥辉将军所著《三十八军在朝鲜》中,王树增所著《远东朝鲜战争》章节里,梁兴初军长夫人任桂兰所著《梁兴初将军的戎马生涯》等篇章中均对这一传奇战斗历程进行了精彩描述,对父亲周文礼均提名表述。这也让父亲的名字在抗美援朝战史中,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图编辑:周文礼之女周景玲,周景姝。
文字修改:沈阳军区原炮十师老兵古韵今生。致谢!

【精彩留言】
秋:这阵子看世界杯挺忙活的,今早才看到你的美篇,真的很感人。写写父辈的光荣革命史,很有必要,他们一生的崇高信仰和追求,值得我们追忆和深切缅怀。写的真不错,有思路有主线,文笔越加熟练,情感越发饱满,倾注了对父亲深深的爱,也是对父母革命的一生的一个圆满总结。让我也更加了解周叔叔的战斗历程和英雄事迹。不简单啊,收集整理这些资料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真为你的努力和执着点赞
周景玲:秋 ,谢谢你对我文章的关注和精彩评论。咱们是多少年的老同学和一起参军的老战友,对我的文笔底功你是了解的,搞文化大革命就上到四年级,复课后没上多少课就去当兵了,所以文笔粗浅。这篇文章我拖拖拉拉好几个月,采访了一些老家亲戚和群里父辈有同样经历的后代,再加上父亲留下的几本日记有记录,和家里影集照片标注了地点,日期,纪要,这些史料帮助我完成了文章,比较真实地回顾了上一代父辈们的艰辛历程。一些美篇平台的写作方法还是老同学你在微信中一步一步手把手赐教的,帮我完成了我的心愿!你的帮助我铭记在心。再一次谢谢老同学的鼓励支持!
周景团:作者文章写的很好,图文并茂,语言流畅,文章结构逻辑严紧。
周景玲:谢谢团哥支持鼓励!
文建孙:写得不错。有很厚重的历史感。通读全篇,浓浓的情感,扑面而来。感慨!感动!
周景玲:谢谢文健鼓励!
一人一个故事:向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千千万万老革命致敬
周景团:读了这篇文章,又经历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看到作者用大量的史实资料和历史事件情节,证实对前辈英雄的崇敬情怀。
周景玲 :是的团哥,感同身受!
杨洪兵:向周师长致敬!
周景玲 :洪兵哥你好!谢谢老邻居哥哥鼓励!
六月荷:小玲,以前我也听我妈讲过当年大爷多年以后回家时奶奶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了今天看到这的时候我泪流满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乐太:作者怀着对老父亲的无限崇敬和爱戴,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电话采访了许多有关的领导家属、父亲的亲属,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并花费许多心血将这些资料一一对照,细心整理,终于完成了这篇文章。通过父亲参军后的成长过程及部队的历史沿革,系统地清晰地描绘出淮河大队加入三十八军的光荣历史,也从父亲身上折射出千千万万个淮河儿女在几次战争中为祖国所做出的贡献。感谢作者玲姐呕心沥血,让我们对老父亲走过的革命道路有了更深刻更细致的了解,也让我们更加感恩老一辈革命者,精神不朽,永远传承。
周景玲 :想写这篇文章,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
天语:我们怀念老英雄老战士,他们是中国革命的脊梁,是人民军队的骄傲,我们纪念革命英雄,永远不能忘记英雄先辈为祖国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不能忘记先辈的流血牺牲,永远不能忘记为解放和建设新中国所做出巨大贡献。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周景玲 :谢谢天语弟弟关注我们的父亲是经历抗美援朝战场的亲密战友,共同缅怀父辈一路走过的辛艰历程!
啊江:学姐的美文美图太好了,向英雄前辈周叔叔致敬,愿英雄前辈的英雄事迹代代相传,感谢学姐的美文美图。
周景玲 :多谢红星弟弟指导帮助我完成此文!
一人一个故事: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是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向38军英雄前辈致敬!
磨菇云:歌颂英雄的前辈,向38军老革命致敬!为作者点赞
骏马:向英雄的38军老首长致敬
悠然自得:向老英雄致敬!
风轻云淡:致敬英雄!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子弟后代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父亲在西南筹粮队
蔡仁杰
新四军涟水保卫战
涟水战役
解放战争中,我军唯一一位阵亡的军长是谁?在哪场战役中牺牲
淮阴、涟水失利,王必成没再笑过,后接到粟裕命令,半夜欣喜若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