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宜居宜食说梧州

说起一座城市,便想到那儿的美食,是爱好美食者好人品。美食是光阴的产儿,热爱食物的人,看世界便有些许历史视角。粤桂交界的梧州,民国时期曾是两广总督驻地,虽然行政上划归八桂,广府白话、粤剧、骑楼与粤式早茶等岭南生活的要素,已深深植根梧州人的生活。一座老城如同迟暮的美人,犹存的风韵在连绵的骑楼间隐约浮现,让人遐想昔日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的风华绝代。

白居易有首《松斋自题》,那位非老非少、非贱非贵、昏昏默默、非智非愚的诗人,自融自洽地活在“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的人生境界里,可见只要有随遇而安的心态,安居其实不难,美食才是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两水交汇的梧州,很可能就是这样宜居且宜食的好地方吧。人世流变,长袍马褂毡帽遮颜的旧日街景不再,旧版书里写着的梧州美食依然在岁月里延绵。前些天逗留梧州,河东河西穿梭往返骑楼城步行街潘塘公园一带徘徊觅食,周旋在艇仔粥、上汤河粉、龟苓膏、猪油膏、纸包鸡等等传统美食间,用舌尖印证历史。这里写的是一天里的吃喝经历,且从早餐的艇仔粥说起吧。

艇仔粥据传是珠江三角洲的疍民所发明。疍民是水上人家,所谓水为乡蓬作舍,在摇摇晃晃的艇仔上煮粥,平衡术外手脚得麻利,用的是现成的滚粥冲烫粥料的手法,可见越是风情的吃法越是来之不易。粥粉是粤式早餐和夜宵的标配,客居羊城多年,目睹街头排档日渐消失的历史进程。传统小吃变身快餐食品,在连锁经营的店铺里苟活,风味大不如前,这款有名的岭南粥品,只能看着粥面的配料遐想昔日的美好了。在梧州尝到的艇仔粥,粥底绵滑,瘦肉、鱼片、鸡蛋丝、油炸鬼等传统配料应有尽有,基本面肯定是守住了,还另外加了鱿鱼须、浮皮跟炸花生,入口爽脆香滑,多少唤醒了当年广州街头灯火通明,人生喧闹的宵夜记忆吧。

时易损,年难留。从上回到访梧州至今,也有些年头了。过去十几年间,各地城市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一个地方几年不来,老马也未必识途。说起上汤河粉,当地朋友推荐新兴路与蝶山路一带,手绘了张“上汤河粉图”,标出几家有口碑的食店。岭南地方的小食店,粥粉是不分家的,有粥就有粉。吃完艇仔粥,没有接着吃本店的粉,拿着那份“上汤河粉图”出了门,踏上按图索粉的征程。早在民国时期,梧州上汤河粉就驰名粤港,年少时读某名人的回忆录,其中写到抗战期间南迁逃难的经历,这碗日常简单的汤粉让他没齿难忘,困苦中留下温馨回忆。蝶山路找到一家店,招牌上写明本店用的是手工石磨粉。隔着玻璃隔墙,看厨前的大妈把河粉装进漏勺,动作娴熟地在汤锅里摇晃烫软,然后按着客人的意思配牛腩、扣肉、叉烧、牛肚或者猪脚。当然作为严肃认真的食客,自然不会为牛腩或者猪脚分了心,在碗面上迷魂失焦。上汤粉的要点是那份上乘的汤底,这款鸡肉加猪骨头熬制的汤,配方路人皆知,怎样做到极致是永远的核心秘密,据说每位师傅或每家店铺都有自己的独门功夫,是传媳不传女的知识产权。

河东老城区的骑楼城有二十多条骑楼街道,近六百栋骑楼建筑绵延好几公里。梧州地势低洼,稍遇洪涝即有灭顶之虞,是近代以来就是八桂大地是水灾最频发的地方,自然灾害暂且不说,居然活过了大拆大建的年代,真是神奇的存在。吃过上汤河粉,信步走到五坊路,不经意间拐进一条小巷。梧州的巷子,像是深植土地的根须,不但深且是又细又深,迂回曲折里装着恬静古老的生活,也装着水城人家的悠闲与清苦。漫无目的地走了小半天,不知转了多少条巷子,直走到恍如隔世时,来到一家前店后宅的铺面,门前垂着面红字白底的旗幡,上书传统老字号龟苓膏云云,柜台后面坐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显然是本店东主,想必也是唯一的伙计吧。

龟苓膏是很不简单的地方特产,清代时是宫里专用的药膳,现在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翻开浩瀚无边博大精深的《中国药典》,会发现以鹰嘴龟、土茯苓与生地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龟苓膏其实是中成药,药典里白纸黑字地写着它的成份、性状、规格、用法用量。时过境迁,这款功能主治包括滋阴润燥、凉血解毒的药品变身几块钱一碗的街头零食。原味的龟苓膏略有些苦味,需要做些搭配以缓冲口感,这店里可以选择蜂蜜、椰汁、杏仁汁或者炼乳,还可以再加点水果。龟苓膏是炎炎夏日的消暑甜品,眼下已经入秋,便配了杏仁汁,倒也可以降降秋燥。梧州龟苓膏是门大生意,超市里可以买到罐装成品,或者买龟苓膏粉回家自己动手。店面里吃现做的龟苓膏自是不同,倒不是店老板嘴里家传古法熬制而成之类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故事,没有防腐剂是肯定的。没有各种工业品添加的干扰,便能尝到纯正的草本清香,有杏仁汁的加持,更是清甜爽滑。

日渐中午,作为午餐一碗龟苓膏自然不足以果腹,巷子里继续走着,左顾右盼找吃的,直找到一家糕点铺,不是那种烘焙味冲鼻的西式面包店,只卖钵仔糕、猪油糕、桂花糕之类的小食品。回想童年上学路上,钵仔糕跟猪油糕是经常买的零食。猪油糕另有个名字,叫脂油糕。那年月生活在信息闭塞的小城,有非同小可的心理优势,本县本乡有点什么,就想当然是蒙受天恩,此地有必天下无。长大后去的地方多了,知道这两款糕点其实源自广东台山,福建、浙江的某些地区也各有版本。然而不论是客居多年的广州,还是偶尔拜访的杭州或者厦门,全然现代都市气派,这两样数百年历史的糕点都难寻踪迹了。钵仔糕有两种,一种是老式钵仔糕,一种是水晶钵仔糕。老式钵仔糕只有一个口味,几百年如一日显然打败了时间,看这店里各种各样的水晶款,想象力爆表,甚至不乏时尚,有红豆味与绿豆味,有苹果味、椰子味跟菠萝味,还有草莓味、水蜜桃味、葡萄干味、香芋味跟玉米味。常言道花多眼乱无谓爱,倒不知如何选择了,便闭着眼睛点了七、八款,端上来时,小钵子里有的洁白晶莹,有的葱香翠绿,口感有的细腻嫩滑、清新脆口,有的糯软润湿,有的筋道但不粘牙。梧州钵仔糕的主要材料是粘米粉,也有用澄粉或者木薯淀粉的,蒸出如此丰富多彩的视觉与味觉,殊属不易。小时候吃的老式钵仔糕,走的是古人路线,白米磨成浆,添加些蔗糖,茶杯口径的瓦钵盛着,蒸熟就算交了功课,相当的形而下,真个是今非昔比啊。

晚餐是朋友的饯行宴,地点选了西江二路的新粤西楼。这座几千年的古城,有历史渊源且流传至今的酒楼,似乎就大东酒家和粤西楼两家。两家都是驰名粤桂港澳流芳百年的老酒楼,且都与名闻天下的“梧州纸包鸡”有关。纸包鸡的诞生地,是民国初期梧州的环翠楼,出自名叫官良的厨师之手。环翠楼是官办酒楼,这款工艺独特的美食起初仅限于款待达官贵人,后来粤西楼老板重金挖走了厨师官良,朱门酒肉便流落市井人间。走进酒楼厅堂,先拜读写在墙上的本店“威水史”,洋洋近千言,有图有真相,浓墨重彩的多是纸包鸡与诸多民国时代的达官贵人的交集。上了堂不收费的历史课,确是不小的收获,读完也不免暗笑,想起孟浩然诗里的两句:“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诗句写的也是喝酒一类的俗事,却也道出如何吃喝的应有姿势。身为食客,不论生在哪朝哪代,应有的立场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只对好厨艺顶礼膜拜,不会因为与名人吃了同样的东西“与有荣焉”吧。

梧州纸包鸡用的是山地散养的农家三黄鸡,要点是酒家秘制的卤汁,切件后充分浸泡,再添加各种调味料腌制,用纸包裹入锅浸炸。隔纸烹饪锁住了鸡肉与秘制卤汁的原味,使得鸡肉鲜嫩甘滑、醇厚芳香。早些年到访梧州时,粤西楼还在中山路,这家酒楼在民国五年创立时的旧址,名厨官良就在那里独创出纸包鸡的秘制卤汁,包裹鸡肉的纸张也由原来的纱纸或草纸改为福建长汀生产的玉扣纸。这种使用嫩竹和清澈的山泉水为原料制作的手工纸,给这款美食带来大自然的清香。

川鲁粤淮扬,闽浙湘本帮,是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的所谓中国八大地域菜系。梧州属粤菜区域,作为客居粤地的八桂人,在梧州盘桓几日,从市井小吃到酒楼的招牌菜,感觉都有种近乎宿命的亲近。纸包鸡外,宴席上还吃到了白斩鸭,粤西楼的另一款招牌菜,用的是苍梧大坡稻田放养的麻鸭。鸭子腥臊味重,不是太好处理的食材,讨巧的做法是烧或者烤。能做到白切,需要一定的厨房深度,这酒楼的做法是把杀好的鸭子放进浓厚的猪骨汤里温火泡浸,所以皮白肉厚,口感细嫩。为了以尽可能地道的方式彰显地主之宜,朋友还点了岑溪竹笋酿、蒙山肉丸等等好几款梧州地区的菜式,舌尖上的感觉至今恍如昨日。广东人自诩“食在广州”,广西人相信“食在梧州”,而在两地,都会听到那句很市井很接地气的广府白话:“辛苦揾来自在食”,可见两地人民自点自赞,说的都是用料广博奇杂,清里中鲜、淡中求美的岭南风味,更是岭南人那份实在与从容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梧州粤西楼“纸包鸡”
关于梧州+梧州,到底是广西味儿还是广东味儿?+广西这座城,竟然比广东更广东
舌尖上的梧州,广西梧州小吃美食
食遍梧州!这个美食攻略好好收藏哦!
PPT梧州的岭南文化
来梧州,体验岭南文化,吃遍大街小巷 | “广西人游广西”精品自驾游路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