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旧书业观察十三】通雅轩郭军:一位爱书人的自白

【古旧书业观察十三】通雅轩郭军:一位爱书人的自白

2014-03-13 14:13     阅览:3839    评论:2   
编辑:资讯编辑    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写在前面(小编):通雅轩主人郭军对于古旧书的感情平实又深厚,对于开书店这个事情,他既充满希望又客观理性。他一边说自己的国学馆“天理难容”,一边努力想办法对实体书店进行革新,而不是坐以待毙。他说自己以前买书回家是“偷偷摸摸”,自从开了书店以后就“理直气壮”了起来。开书店就是他的人生愿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爱书人的自白”。

  郭军,孔网昵称通雅,浙江书友,上中学时候对古典文学产生兴趣,后来在工作了十几年后的2007年实现了自己开书店的愿望,其孔网书店名为“通雅轩”(点击进入书店)。

孔网书友、通雅轩主人郭军 图/受访者提供

  实现愿望:先开网上旧书店,后是实体店
  刚开始接触古籍图书,是我上中学的是时候,买了第一套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诗选(全二册)》,接着就慢慢开始喜欢上古典文学了。那时候没什么大的志向,只是希望今后找的工作要么是图书管理员,要么开一家书店。然而开一家书店的人生愿望是在工作了十几年后的二00七年才得以实现的。
  之前的工作与图书看起来毫不相干,可细想一下也是相通的,都是做销售。在国营单位历练了十多年,至少积累了一些人生的阅历、工作的经验和一定的资金。开书店当然可以凭一腔热忱,但我至今认为,没有在刚参加工作时就开一家书店,而是在十余年后,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或者是人生的际遇吧。
  认识孔夫子旧书网,最初是找书搜索到这个网站的,一套是中华书局的《六十种曲》、一套是上海古籍的《崔东壁遗书》(那时在新华书店买不到,现在都已重印了)。二00六年初开始在孔夫子网上开了一家网店,刚开始是出售一些自己已不需要的原先买的古籍书,再购入一些版本较好的同品种书。再后来就直接从全国的出版社、各地古旧书店、旧书商那里进书放在孔网上销售了。二00七年开了一家实体书店,是二楼书店。直到六年后的二0一三年底才开一家集古籍、古旧、国学讲座、文化沙龙为一体的国学馆。和别家书店略有不同,我是先网店再实体书店。

通雅轩 图/受访者提供

  网店与实体书店并行不悖 有竞争才有发展
  虽然据说二00七年之后是全国实体书店走下坡路之时,但因为古籍书店经营的本来就是小众产品,而且我们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并且我们的产品将近20%是其他书店没有的,或者说是我们有优势的。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行间一味的价格竞争,这也是书店生存发展的根本:特色化,差异化的经营方式。这几年书店的经营基本上还是比较稳定的发展。
  其实,网店与实体书店是并行不悖的,网店给人以低价,快捷,海量的品种及相关联的图书链接,足不出户而胜览天下图书。而实体书店除了销售图书外,另有它的职能在,借用一位首长的那段批示:书店是雾霾天气的一颗亮星,她让文化人的心灵有了安放之所。
  每个行业都是有竞争的,不独图书行业。况且图书行业又是最晚放开的竞争领域,竞争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有舆论大呼小叫,如丧考妣。见过其他行业的竞争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三十多年,作为文化产业的前哨的图书行业,怎么就不能升级换代呢?竞争应该朝向更高的层面才对。
  自然,网络书店发展迅猛,但也有它粗放型的一面,需要做精细化的调整。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比,图书品种少,书价高、经营成本高。不从根本上改变经营思路,而只是死守着这种单一的销售模式,还要以文化守望者之名博取社会的关注或怜悯。我只能说,这样的实体书店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不倒闭是没有天理。当然,同样作为书店经营者的我,现在也试图对我的这间“天理难容”的国学馆做一番与时俱进的革新。
  如今好多从事古旧书行业的人很多是实体店收货,网店出货——这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因为网店使实体书店的受众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是几何级的放大了书店购买群,使实体书店的图书增加了N倍的出售几率。


郭军收藏的《申报》 图/受访者提供

  我只是书籍的“粉丝”
  我比较喜欢古籍图书,购书范围在经史子集之中,没有特别的收藏重点。充其量算是一个传统文化的拥趸,社会上有韩剧的粉丝,某某巨星的粉丝,虽然与他们拥趸的类别不同,但都是粉丝一类。当然,若是他们的境界被拔高了,那作为一份子的我自然也极愿分一杯羹,以传统文化的守望者自居了。还有就是开了书店之后,购书的气度略已不凡,原先购书回家进门还偷偷摸摸的,或者先把书放在门口过道,空手进门,呯的关上门,而后在客厅无人的时候再开门将书迅速扛进书房。现在开书店就理直气壮了,凡遇到好书,直接进到书店,少了家人的谆谆教诲。
  至于说什么时机大批购入图书合适,我觉得只要钱、有闲,遍访名山藏书,而揽入私藏,不存在早晚的问题。只要沉下心来,寻寻觅觅,乐在其中,将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定会有斩获的,只是不要太在意斩获的多寡,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乱世藏金,盛世玩古。现在搞收藏当然是适逢其时了。在与搞收藏的朋友聊天时,有位仁兄梦想做一次穿越:拿着他做房地产挣的钱兑换成金条后,穿越到兵荒马乱的民国,低价遍搜民间及各大藏书家、藏书楼散出的孤本善本,再携书穿越回如今的盛世,分藏在他囤积的四五处别墅中,一任那书香或霉味散布在他的生活空间,以救赎他发迹的原罪。当然这只是个笑话。
  乐观看待古旧书市场的未来 部分新线装书也有收藏价值
  对古旧图书的未来,我依然是原先的想法,三十多年经济的持续发展,投资的多样化早已波及古旧图书,一方面是不同行业的人群加入古旧书收藏的大军,一方面是大批深度阅读人群的流失,以致政府开始倡导全民阅读。书籍的聚散有它的规律,只不过现在这个阶段聚多散少,所以有种后继乏力之感。现在已不可能有大规模的毁书之举,而当前图书每年的总印量也是古往今来任何一个盛世所不能企及的。藏书于民,但也终有流播于市之时的。前三十年的聚藏,或者再过二十年,旧书依然会迎来一番广为流布的盛景也未可知。 
  对线装古旧书的市场价格,虽然这几年一直高歌猛进,但我并不认为是高估了,反而觉得是低估了,这几年的一路看涨其实是价格的合理回归。一句话,书价的涨幅与其他消费品的涨幅并未成同比。
  至于现在出现不少新的线装书,我觉得部分也还是有收藏价值的,包括:中华再造善本系列、根据旧版重刷的本子以及民间个人收藏的市面稀缺的本子重新影印的,事实上这其中的有部分品种也可进入拍卖市场了。
  我们自然无法预言纸质书的未来,但是随着电子书的汹涌来袭以及全新的阅读方式波及年青一代。纸质书还能有未来吗?我不敢说。但有一点我是坚信的,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最好的载体,线装古旧书、古籍图书(纸质)行业,会生存下来。至于说它是维持现有状况还是索性作为旧古董或是新古董转到收藏行业了——这倒是不能确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开办书店?怎样经营好一家旧书店?听听这些书店人怎么说
日本卖书不许打折,书店为何也生存不下去?
调查|书店倒闭屡现,谁还在固守着“爱书人的天堂”?
图志 | 温暖的上海实体书店,满足爱书人对书店的想象
沪上旧书店:行将消逝的文化风景?
济南图书市场变革记 实体书店难掩文化失落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