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人书中的童年记忆 深圳藏家隋功成专注红色连环画收藏

小人书中的童年记忆 深圳藏家隋功成专注红色连环画收藏

2016-01-08 10:25     阅览:84    评论:0   
编辑:资讯编辑    原创作者:杨青    来源:深圳晚报   

 
 

红色连环画收藏 图/深圳晚报

  在连环画藏友看来,隋功成算是深圳红色连环画收藏中的行家之一。在去年读书月期间举办的“深处书香——深圳古旧书收藏爱好者联展”上,隋功成的红色连环画系列一亮相,就引来一阵喝彩:主题集中,种类齐全,最难得是品相完好,几近全新。
  藏友们对着他的藏品纷纷点赞。他却说,这只不过是他收藏中的小小一部分,因为展柜面积有限,“大部队”还未出动。
  记者近日来到隋功成藏品集中的藏书斋,看他多年汇集的“大部队”,同时也听他讲述自己和连环画结缘的故事。
  最破最宝贝的《三国演义》
  隋功成是山东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爱买书、读书和藏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连环画则是他的启蒙老师。
  在农村长大的他,看连环画是打小的爱好。至今他还记得看的第一本连环画是《一块银元》,讲的是一个穷人家为了一块银元把女儿卖给地主当童养媳。地主死后,把这个童养媳灌了水银抬着当陪葬,家人以为她还活着,凑近看才知道死了。这个残忍的故事把小时候的他看哭了,留下了刻骨的记忆,到现在他都不肯再买这本连环画。
  上世纪70年代,孩子们可读的书籍少得可怜,连环画大概就是那个年代孩子们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了。从小学开始,他攒的零花钱大部分都用来买连环画。有时跟着父亲到镇里开会,他唯一的去处就是新华书店,一头扎进去,从柜台的这头蹭到那头,选了又选,挑了又挑,盘算着用有限的零钱买到最满意的连环画。小男孩子最喜欢打仗的:《地雷战》《地道战》《鸡毛信》《黄继光》《邱少云》《南征北战》等都是必选之书。买书买出名了,村里的小伙伴都跑来找他借书看。他看书仔细,看完的书就跟新的一样。可小伙伴们还回来的书有的封面被撕了、有的角折了,还有的整本皱皱巴巴的。他虽然心疼书,但还是照借。
  初中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三国演义》套书(48册)连环画开始陆续再版。这套连环画里最经典的套书初版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文革”期间停印。当他买到第一本《三国演义》时,捧在手里简直有点傻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书,名家绘画,画工了得,装帧也漂亮,当然更吸引人的是三国故事。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收齐这套连环画。那时村里没有书店,只有镇上有。他就委托在镇里上学的好友替他买。好友每周回家一趟,他就每周盼呀等呀,一到周六下午就变得又焦急又兴奋,有时能耐住性子就在家坐等,有时急了干脆就跑到村口等,就像电影里多情姑娘到村口等待远方归来的情郎一样!好不容易等到人了,还得看有没有买到书。因为这套书不是像现在一出就是整套,而是不规则地分批出,书店进货有时一周会有一两本,多的时候是三四本,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如果有书就高兴得不得了,翻来覆去看呀摸呀;如果没买到,心一下子凉到底,希望落空,失望陡生。就这样,两年多时间,一个礼拜一个礼拜等着,终于把全套48本《三国演义》连环画收齐了。因为他太喜爱这套书了,每本书是哪个画家画的,什么内容都记得一清二楚,如数家珍。又因为买书的过程中有太多的煎熬和喜悦,所以这套书他一直当宝贝藏着,不肯外借。
  这样一路买下来,等他上高中时,家里的连环画已经有好几箱了。
  他上大学后,人不在,积攒的书被邻居亲戚朋友们借去看,慢慢散了。但这套《三国演义》连环画他仍藏起来,不舍得借人。后来还是被侄子们偷出来看,看着看着就破了、旧了,有的都快散架了。但他仍舍不得丢,现在还当宝贝似地收在一个大铁盒子里,好像保存了一段珍贵的童年岁月,不时拿出来怀怀旧。
  一入藏门深似海
  十年前,已在深圳工作的隋功成在东门文化公园散步时偶尔发现有卖连环画的,书卖得很便宜,一两块钱一本,他随便拿起一本翻开,像打开月光宝盒一样,像一下子走进了时光隧道,所有关于连环画的过去扑面而来,他一下子买了一堆。随后又认识了深圳连环画收藏界的几位藏友,从此踏入连环画收藏,一发不可收拾。
  平时出差外地,工作之余别人逛商场、逛景点,他就直奔当地旧货市场的旧书摊,找连环画,北京潘家园、上海文庙等,走到那里淘到那里,后来又开始在网上买,一本本淘,一册册收,藏品也渐渐丰富起来。
  他对书的品相有洁癖,他收藏的连环画求精不求多。那些破损的、折角的、有污垢的、装订针生锈的和封面有“阅痕”的书一概不要。收藏时遇到满意的品相很难,他也不急,实在喜欢的品相差点的他也买,一旦遇到更好的,果断出手,替换。多余的当礼物送刚入行的藏友。有时为了多收藏一个版本或者找到更满意的品相,真是费尽心机、挖空心思。不过,收藏过程中,他觉得小时候和连环画缔结的友谊正在一点点复活、升温。
  一入藏门深似海,连环画收藏的门类庞杂,有人专攻民国时期的连环画,有人则只收古典名著,还有人青睐才子佳人故事,也有人专收“文革”题材。要想藏品精而专,必须选定一个门类。选来选去,他发现“文革”期间的连环画。作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对那个时期陪伴自己成长的读物,特别是连环画,有一种天然的情结。而且这段时期出品的连环画绘画风格也承载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题材不可能再版。就这样,“文革”题材的连环画成了他“专攻”的方向,目前收集的题材品种差不多齐全了。
  犯傻错过两桩“买卖”
  收藏界最让人兴奋的事莫过于“捡漏”,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物超所值的藏品,一考眼力,二考运气。
  隋功成笑说,在别的藏友眼中,他犯过两次傻,错过两桩好“买卖”,丢了两个“大漏”!不过在他看来,他收藏连环画是自己喜欢,不做买卖,错过便错过,没什么可遗憾的。
  一桩是在2006年。当时他常去东门博雅书店买书,买多了连保安也知道他收藏连环画。有一天保安对他说,有一个香港人经常来这儿买书,也是收藏连环画的,可以介绍他们认识,他就留了电话给保安。
  那年春节全家去湖南玩时,他接到这位香港藏友的电话,说他有不少连环画,可以带来给他看看,“交流交流”。回深圳后,大年初六一大早,他们全家还没起床,这位老先生拖了一只拉杆箱子,就到他们家楼下了。请进门,老先生把带来的连环画摊在餐桌上,隋功成一看,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内容,不属于自己收藏的门类,再翻看后面铅笔写的标价,都是天价,贵得离谱。他不知道人家是试探,货不对板,价格离谱,也就话不投机,淡淡收场。后来藏友埋怨他说,这位老先生手里藏有不少精品,不过因为懂行、要价精准高昂,让人又爱又恨。也有人惋惜,说他把送上门的财神推出门,要知道就算按当初感觉离谱的标价买下来,现在价格都可以翻好几番。隋功成倒觉得无所谓,他不是做生意的,只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收藏还要讲缘分,遇到喜欢的东西才是缘。
  还有一次他去长沙出差,办完事跑到当地的收藏品市场,看到一个退休老人在卖书,他问有没有连环画,老人说有,不过在家里。他要求去看一下,老人要看摊,不愿回去,隋功成劝说,打车费他来出,要求去看看。
  去到家里,老人拖出来4箱2000多本连环画。他起初很兴奋,但粗粗一看,发现又不是自己的“菜”,只拣了几本喜欢的买了。老人让他两万元“一枪打”——一窝全端了。价格是不贵,可他出差,不好带,最主要的是他收藏只买书,不做生意不卖书。
  回深圳后他把自己买的几册连环画拍了照,放到一个连环画论坛上晒了一下,有个湖南的藏友跳出来问他:在哪里买的?是不是在长沙的一个老人那里买的?他据实以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来他才知道,长沙老人收藏的这批连环画被湖南这位藏友盯了很久了,谈了两年,价格一直没有谈拢。看到他买了,对方急了,赶紧找到老人一锅端了。
  不少藏友听说这个故事后又埋怨他“赶跑”了财神,错过了机会。他却哈哈一笑,淡然地说:“人各有求,我只是喜欢才买,不是有赚头才买,而且只买喜欢的书。”
  每天下班回家,有闲时隋功成就拿出来几本连环画,或把玩欣赏或细细品读,回忆童年的乐趣,内心安宁而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红色连环画收藏者隋功成:连环画是我的启蒙老师
怎样收藏“连环画”
敢情他们上辈子是折翼的段子手
2006年价涨万倍连环画成第五大藏品
谈书销夏:他20年收藏古籍4万多册,整个齐齐哈尔都没谁了……
小人书里的大世界——大世界连环画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