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留心于韩柳之间

留心于韩柳之间

   蔡宏伟

叩拜大唐世界,聆听东亚历史上最雄浑幽厉的说教和歌吟,我,一个学中文教中文的华夏子民,终于辨清“如海”的韩和“如泉”的柳。

那钟,那鼓,那恣肆狂放的旋律就是由公元768年出生的那位河南的庶出子韩愈捶敲擂响的;那笛,那箫,那幽厉傲岸的曲调便是从公元773年诞生的那位山西河东的世家子柳宗元口里吞吐吹出的。留心于韩柳之间,聆听那钟、鼓,聆听那笛、箫,二十一世纪的我终于明白八世纪的唐朝人何以能独步寰宇,傲立苍穹!

他们痛苦过,失落过,沮丧过,伤心过,……甚至绝望过,但始终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着,追求着。韩自出生那一刻起,便注定要走一条重新赢回自己尊严的生存之路。在那个讲究门阀和血统的时代,作为庶出子,韩自幼年失去父亲后,母亲就从他的世界里消失了。幸而有善良的长兄长嫂给了他滋养健全心志的亲情。成长中,他发誓要实现当时士人的基本生活理想:考中进士;娶来自唐王朝最显赫的五大家族的女子为妻。同时,他还要攀登更高的生活理想之峰:光扬长兄韩会的古文创作理念;捍卫唐王朝的威仪和道统。就这样,他由苦难、屈辱一步步走向幸福、光荣,并且由此铸就了“如海”的辉煌。与韩相反,柳的少年、青年时代除了因战乱蒙受一点清苦生活的磨难外,走的是一条铺满鲜花聚满掌声的幸福、光荣的路。四岁晓辞赋,十三岁富文名,二十一岁中进士,二十六岁考取博学宏词科,三十岁上下成了左右大唐政局走向,倡导“永贞革新”的政坛中坚人物。改革失败后,柳经历14年的痛苦的贬谪生活,最后在大赦令已颁布有望重见青天之时,因病逝世于柳州。

韩的一生,是从甘蔗梢吃到甘蔗根。屈辱中可以想像奋发的舒畅,痛苦里萌发激情的胚芽,故而能如万条细流,汇成巨大的浪潮,席天卷地,撞响生命的钟鼓,从而演奏出八世纪中国大地上最为华美高亢的旋律。

柳的一生,是从甘蔗根吃到甘蔗梢。屈辱中细细回味往昔的荣光,痛苦里慢慢咀嚼过去的辉煌,如山间的溪流,经过一段平整的坦途,便从高处跌落下去,形成一潭清泉,在深深的潭底幽幽地舔舐自己的伤口。风来的时候,吹动潭边的竹木,仿佛抚弄着笛和箫,吹奏的是一曲八世纪登峰造极的哀怨凄美的“如泉”样的音调。

当苦难和不幸弥漫生命之途,眼泪和伤感氤氲情感之境时,韩柳都曾受到青眼和白眼,也曾挣扎着渴求他人能援手相助。一代贤相裴度是他们心目中共同的可以依倚的肩膀。但韩柳从未低声下气地以降低自身人格的代价去换取权贵的提携。这份傲岸带来的是韩青年时期的蹭蹬,柳中年后的贬谪。在蹭蹬中韩完成了平生最为杰出的思想、文学著作,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保守主义世界观;在贬谪中柳创作了一生中最卓越的诗歌、散文作品,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也走向成熟。

当幸福和荣耀填平人生之路,笑容和希望充溢心灵之地时,韩柳都是整个八世纪懂中文的人关注的焦点。他们都不满足于以文名世,都渴望建立实实在在的功业,为自己的祖国贡献才华。韩在五十岁后曾两度从军:一是随裴度出征平定淮西吴元济的军阀割据;一是以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的身份亲自到镇州(今河北正定)作乱的军队中进行宣抚,用三寸不烂之舌平息一场叛乱。韩单凭这两项事功,就足以让其前其后的文人汗颜。柳是在二、三十岁的意气风发之年,积极投身革除弊政的政治活动。以他为骨干的这场改革,“上利于国,下利于民,独不利于弄权之阉臣、拔扈之强藩”。面对旧官宿僚、宦官藩镇的联合反扑,柳高昂起倔强的头颅。在被贬谪湖南永州十年后,暂时回到京城的他,依旧对武元衡等人嗤之以鼻,结果,柳被发往离京师长安更远的广西柳州。这是一位战士,一位卓越的殉道者!他为理想而生,也甘愿为理想而死!

留心于韩柳之间,我还发现:韩是保守的,柳是激进的;韩是反对佛教的,柳是信奉佛教的;韩是处世圆滑的,柳是待人方正的;……但韩柳之间又是默契在胸,心神相通的。

这两位巨人曾在公元803年共事过,作为监察御史里行的柳与刘禹锡们忙于“永贞革新”,作为监察御史的韩在处理个人家庭事务(韩在安徽宣城的侄儿亡故)的同时,以其老于世故的圆滑智慧在一旁静观革新派人物的忙忙碌碌。从他后来撰写的《顺宗实录》来看,韩对柳、刘们改革的一些“善政”还是赞赏的。

韩柳在文字上的一场大交锋发生在公元814年。那一年的正月二十一日,柳宗元给韩愈写了一封信,史称《与韩愈论史官书》,对韩愈圆滑、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事的起因是韩愈作为当时大唐的国史馆修撰,居然写信给同事刘轲,大谈古来修史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自己是不肯履行史官的职责的,把修当代史的责任推给年轻人。柳宗元在永州见到韩愈的那封《答刘秀才论史书》,气不打一处来,马上去信说:“……退之之智而犹惧于此,今学如退之,辞如退之,好议论如退之,慷慨自谓正直行行焉如退之,犹所云若是,则唐之史述卒无可托乎!”柳不仅措辞严厉地批评了韩,还在那一年把自己写的历史传记材料《段太尉逸事状》寄给时任国史馆修撰的韩愈。史称韩柳均有“良史”之才,可惜柳无缘治史,韩不肯治史。而韩的不肯治史,正见出韩处世的智慧——虽然这种智慧并不值得歌颂!

这场文字交锋,肯定让韩在心中加倍敬重柳。他全力奔走于权贵中间,希望唐宪宗能在公元819年的大赦中,彻底赦免柳宗元,把他召回长安。宰相裴度鼎力相助,皇帝终于开了金口。可惜柳等不到那一刻了。就在这一年,柳因病在柳州任所去世。一颗璀璨的人文巨星在南中国陨落!哭祭的人群中,刘禹锡和韩愈的心情是最为沉痛的。一生中靠撰写“谀墓”之作大赚铜钿的韩,先后为柳写了三篇用心结构的文章:《祭柳子厚文》、《柳子厚墓志铭》、《柳州罗池庙碑》,坦言:“子之文章,不用于世;乃令吾徒,掌帝之制。”

柳死后五年,公元824年的年末,韩也因病卒于长安靖安里宅第。柳生于长安,死于柳州;韩“幼孤,随兄播迁韶岭”(李汉《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韩愈文集序》),最终卒于长安。大唐八世纪最雄浑幽厉的说教和歌吟的两位主角就这样停止了捶擂和吹奏!可那回响,至今仍在有中文的地方绵续。

留心于韩柳之间,我能明了人生的大气和执著;留心于韩柳之间,我能知晓友情的平实和深刻;留心于韩柳之间,我能体会文化传承的伟大与艰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潮州记
一文读懂中唐诗人关系网(合篇)什么样的生命才精彩?
《柳州诗存》增补 十三
从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四句赞誉,看韩愈苦难而传奇的一生
柳州柳侯祠之荔子碑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