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美嵩口古镇】之十一 《嵩口的水上保护神是林姓男神》

▲摄影∣黄文浩

嵩口的水上保护神是林姓男神

文〡张建设

众所周知,妈祖是著名的水上保护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嵩口镇的码头附近有一座天后宫,供奉的正是妈祖。那么,妈祖也是嵩口的水上保护神吗?

▲摄影∣池建辉

度娘说:“嵩口至塘前河水湍急,多有险滩,著名的就有三门仔(嵩口观音亭以下)、大喜濑、三门斗瓮石等,时有船毁人亡的事故发生。所以商家们一般不轻易跟船,而是叫手下的人去,商会每年还会组织人员治理河道。为了祈求行船的平安,旅嵩经商的莆仙商人在码头边上修建了妈祖庙,即天后宫,来庇佑在大樟溪中讨生活的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行船的、放排的、在水上讨生活的,都要到这里烧一柱香,以求水路的平安。久而久之,这里香火缭绕,香客盈门,妈祖的信仰也得以在嵩口古镇绵延流传。”

▲摄影∣池建辉

日前,我们采风于嵩口,竟然有了新的发现:上述史料说法与当地老船工、老排工的说法竟然大相径庭,觉得很有必要为之正名,以体现出嵩口作为千年商贸古镇自有的特点。

▲摄影∣池建辉

天刚下过雨,我们小心翼翼地踏着被磨得油光滑亮的鹅卵石路面,来到与老船工约定的德星楼下。德星楼位于古镇的旧码头,直街的起始处,坤门兜之外。从坤门往外望去,滔滔的大樟溪自西向东奔淌,溪边是鹅卵石砌成的斜坡码头。回头望,是一条大约五米多宽的老街,两边店铺密密匝匝,据说要是一直往南走,就是古时候的“十甲路”,直通德化县。按照元代的制度,十户一牌,十牌一甲,十甲路有千户之众;按清制,则十户一甲,也有百户人家。这“十甲路”足可见当时嵩口人烟之密集、市井之繁华。

▲摄影∣池建辉

德星楼高达三层。底层敞开式,为码头与直街的通道;道旁矗立着四排二十四根木柱,这些木柱直透楼顶,高约十三至十五米,且上下通直,首尾大小相同。二三层为楼阁,供奉有各路神明;外有露台,可供揽胜。登台四望,孤山当面,巍峨峻峭,樟水环流,大桥飞架;左右人烟辐辏,鳞次栉比;后面直街横巷,商旅悠悠。从溪边回望,整座楼面宽从五间收到三间又收到一间,层层收缩,也层层飞檐翘角,显得既稳重又飘逸。中间通道,数十个石砌阶梯,游人指点,劳者负笈,络绎往来;门洞森森,充满神秘感。

▲摄影∣魏乃武

我们坐在德星楼下的石凳上,与老船工林师傅及摆小吃摊的林老伯唠起嗑,知道了在元、明以来直至解放后1958年,嵩口商贸发达,船运业鼎盛,最多时有近百条木帆船,从事航运业的老板数十家,都是林姓!撑驾队伍数百人,舵手也都是林家人,其他姓氏的水手只能充任前篙、边篙。水大之时,从嵩口到福州台江码头只要八个小时;水小时,要走上三五天。但不管水大水小,一路急滩险濑,浮沉簸荡,都充满了危险,其中最险要处是赤锡的“三门斗瓮”,船翻货损人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在大樟溪上讨生活的船工、排工都十分重视敬祀水神,希望神灵时时保佑身家性命。明代大学者曹学佺有《永福山水记》,其中曰:大樟溪从洑口到濑下“凡三百六十余滩,其号大险者数十......至三门,巨石如阜,峙溪中流,为门者三,涛势汹涌。舟过浪压篷顶,前后舟不相觌也......稍疏手足,即为泡沫之属。”

▲摄影∣池建辉

我们问两位林先生,码头边的天后宫就奉祀水上保护神妈祖,那在大樟溪上撑船、放排的人是不是经常去上香求保佑?

两位林先生说,嵩口的水上保护神不是妈祖,嵩口的船工、排工也不拜妈祖。在嵩口,拜妈祖的多是女性。天后宫原来是兴化(莆田、仙游)人在嵩口的经商者建的,是他们的同乡会会馆,也是他们的行业会馆。供奉妈祖,是因为妈祖是他们家乡最大的地方保护神。

▲摄影∣池建辉

我们饶有兴趣地问他们,那嵩口的水上保护神是谁啊?

俩林先生笑着说,嵩口的水上保护神就在这座德星楼上啊,就是那“林公大使”!原来,林公指的是宋末抗元的林氏三兄弟中的林惠公。林惠与其兄林显、其弟林应共同响应文天祥的号召,组织民军与元兵作战,但兵微将寡,粮草不济,力竭不支,被元军杀害于大樟溪畔,扔入溪中。鉴于林氏兄弟是在抗击异族侵略、保护民众中英勇牺牲的,大樟溪两岸的民众不忍心英雄死而葬身于鱼腹,就沿两岸寻找英雄的尸身。后来,嵩口民众找到林惠的尸身,埔埕村的民众找到林显的头颅,就分别建了一座楼用于祭祀英雄。嵩口的就叫“得身”楼,埔埕村的就叫“得首”楼,久之,又以方言谐音被改为“德星楼”、“德首楼”。三兄弟里的小弟林应公,后来转战南海,在崖山海战中牺牲。

▲摄影∣池建辉

由于林氏兄弟均是战死于水上,死后也屡屡在水上显灵,救助百姓,保佑航行安全,所以嵩口、埔埕等地民众,尤其是船工、排工对林公均十分崇信,认为他们是保家卫国的英雄,足以成为水上救苦救难的神明,故将之塑造成经玉皇大帝敕封的“英武威灵显赫降魔三界林相公”,日常经常谒拜、祭祀。

▲摄影∣池建辉

后来,不止船工、排工崇祀,全镇居民亦将他认作本境的保护神,称之为“社头公”。“社”者,境社也,社头公即为全境社为首的神灵。民众认为他能够保境安民,因此每年正月元宵后,都组成游神队伍,以盛大礼仪抬着林公大使的神像巡游全境。不过,不管仪式怎样组织,抬神像的永远都是林家,都是船工的子弟,就是有人出钱抢这个资格也不行!而作为排工主力军的山后村杨家,每年的第一炷香更是敬到林公大使尊前,“未敬祖宗,先拜林公”成了家族的传统!

▲摄影∣池建辉

我们到德星楼二楼参谒林公大使的神像,但见神龛里坐着前后两尊神像,一是硬身,一是坐在交椅上的软身。软身是出巡全境时所抬的神像,白面长须、慈颜星目,头戴龙头冕冠,面向大樟溪,静静地凝视着滔滔溪水。背倚的太师壁上双龙舞动,殿堂的正柱上蟠龙欲飞,无不衬托得林公大使作为水神的威灵。

▲摄影∣池建辉

回到楼下,见到一方碑刻,写着“嘉靖乙酉年林带溪植榕碑”,碑石被人摩挲得油亮。据林氏族谱记载,林带溪,名仕映,字国辉,精通风水,当年就是他倡建德星楼,并沿溪栽种了数十棵小叶红榕,用于遮阴固岸。这些红榕虬枝横斜,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既可作为船只的缆桩,也是人们夏日驱暑补凉的好去处,还可以固岸防浪。可惜这些古榕由于保护不周,已经所剩不多了。根据碑记和族谱记载的内容可以判断,德星楼修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经近400年了。也就是说,在嵩口,将林氏英雄作为水神祭祀的习俗起码已经存在了400年以上!

▲摄影∣池建辉

为了证实两位林先生的说法,我们来到临近的天后宫。进门后,仰头就见礼仪门上方嵌砌着一方名匾,上书“兴安会馆”,落款时间是“嘉庆十六年”,边墙上也镶有一块石匾,匾文也是“兴安会馆”,落款时间则是“光绪丁末年”。查这两个时间,一是1811年,一是1907年,都远远迟于德星楼的始建时间。以“会馆”两字来分析,它的初始作用也主要是莆仙在嵩人士聚会的场所。而从解放初到文革前,这里曾经是嵩口公安派出所等机关单位的驻地。文革破四旧,这里遭受了破坏,到1994年初,有旅台的乡亲捐款增设神龛,重塑了妈祖神像。

▲摄影∣池建辉

我们想,妈祖作为海神,其牺牲自我救助海难的精神无疑是高尚的,是值得人们尊崇、祭祀的。而林公大使抗击异族侵略的事迹也是伟大而感人的,英雄被供奉为当地的水上保护神,接受人们的膜拜也是恰得其分的。这样说来,嵩口的“正职”的地方保护神、水上保护神是林公,是一位“男神”,这难道不是千年古镇独具的风俗民情?

▲摄影∣池建辉

图片提供:永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卢凌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青岛海边妈祖神像,渔民的保护神!
周宁林公宫获批国家级文保单位 (周宁首个哦)
龙的九个儿子!大家知道几个!
西津渡曾有座“晏公庙” :“救生会”,镇江绵延数百年的水上平安神!
2019年5月13日于高静园
油来油往(25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