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美嵩口古镇】之三十二《舂墙》

▲摄影∣岳道璞

舂  墙

文〡许鸿松

“噗笃,噗笃……”,那一阵阵伴随着大师傅、二师傅手中的墙锤交错起落与泥土亲吻所发出的短促而沉闷的,偶尔还夹杂着墙锤与墙斛的撞击声响,是美妙的交响乐曲。俩师傅锤起锤落,鸡啄米似的,动作娴熟、轻盈。这是杂技表演,这是空中舞蹈,这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土墙日渐增高,已到了修尖峰的阶段。随着大师傅的最后一槌落定,东家随即点燃一挂百子鞭炮,噼噼啪啪的响声,宣告这一次的舂墙工程已经完成。新的一座房屋将在大地上诞生。

《劳作》              ▲摄影∣温小毅

  舂墙,就是在不同地域,采集当地的泥土作为主结构材料,再通过舂筑夯实的方式筑成墙。舂墙建筑,是用墙斛、墙锤等工具,将泥土舂筑密实变硬而垒建起来的土木房、庄寨堡。

随着汉族南迁,从唐代开始,福建的舂筑技术逐渐发达。到了明代,福建山区农村建造房屋都以粘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并利用舂筑技术而建造。明清时代,福建的舂墙建筑,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嵩口地区舂筑土墙的技术,也正是在这一大环境中发展起来,所筑之墙薄又坚固,能够达到抗震的要求。

▲摄影∣池建辉

要舂好墙,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舂墙的用料。土墙以土为材料,土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土墙的坚固性。舂墙之土,最忌肥土(脏土),“寸土之墙不可污也”,一定要选用去掉土皮的,洁净的二重土。

可选用黏性较好,含砂质较多的黄土。如果粘性不够,还要掺上“田岬土”(又称田底土,即水田下层未曾耕作过的粘土)。一般净黄土干燥后收缩较大,筑成土墙易开裂。含砂质则可降低缩水率,以减少土墙开裂。掺粘土是为了增加粘性,保证墙体的整体性与足够的硬度,各地方泥土的含砂量千差万别,黄土、粘土、砂土配合比例,这完全靠经验确定。通常不能直接使用生土,而要把生土掺合的田底土等反复翻锄、敲碎、调匀。翻锄越细,堆放的时间越长则越好。这实际是促使土壤中的腐殖质发酵腐熟,这样的泥土舂筑成的土墙,强度高且不易开裂。

▲摄影∣黄文浩

财力雄厚的东家,为了建筑的长久性,舂墙用料更为讲究。他们通常用“三合土”,即黄土、石灰、砂子拌和舂筑。有的土中还掺入红糖和秫米浆,以增加土墙的强度。

其次,舂筑时对泥土中含水量的控制,这也是保证土墙质量的关键。含水量太少,土质粘性差,舂筑的土墙质地松散,不结实。含水量过多,土墙无法舂筑,水分蒸发后墙体容易收缩开裂。施工中,依据经验掌握,熟土捏紧能成团,抛下即散开,就算水分合适。

▲摄影∣池建辉

土墙高度大,又有相当的厚度,再由于自重和上部荷载的作用,以及本身干燥过程的收缩,整个墙体在施工过程中变形是在所难免的。保证墙体变形后仍能保持垂直,这是舂筑土墙施工的一大难点。除施工过程中不断检测之外,从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保持垂直的经验,以指导实践至关重要。日晒风吹,向阳背阳,干燥快慢等外部因素可能对墙体造成的影响,舂墙师傅都要做到了然于胸。

第三,是墙身的构造处理。墙脚用石头干砌,以防雨水浸泡。墙的厚度从底层往上逐渐递减。外皮略有收分,内皮分层退台递收,一般每次减薄二寸,这样在结构上更加稳定,又减轻了墙身的自重。

▲摄影∣池建辉

为增加墙身的整体性,在土墙的内部,还配置“墙骨”。木斛之间,通常用杉木片,或将毛竹劈成一寸多宽的长竹片,作为筋骨架在舂土墙之中。墙的高度方向,每隔3、4寸放一层墙骨。其水平间距6到7寸安放墙骨。在斛与斛之间,可用更长的竹筋拉结。其法是在斛底伸出比墙斛板本身长一、二尺的竹筋,以备前斛充注完成后与后斛的衔接。下斛如法炮制。在高度方面,舂墙过程中,上下斛之间各层均错开铺设墙骨,以避免“通缝”。经过墙骨、拖骨的拉结,土墙的整体性能大大增强。在外墙的转角处,还要特别布筋加固,即用较粗的杉木或长木板交叉固定成L型,埋入墙中。通常每三斛土墙放置一组墙骨拉结。

最后,在舂筑施工中,有一套科学的方法。每斛土墙分三重筑就,也就是一斛土墙分三次倒土舂筑完成。而每倒一次土,又分三阶段舂就:首先把墙的边缘重锤舂筑,然后在中间每隔3∽5寸舂一锤,俗称“花锤”,最后按步骤把整斛土筑实。如果无规则的乱舂一通,墙体很难舂得均匀结实,且最易降低舂墙的效率。      

▲摄影∣池建辉

舂墙分阶段有序进行。房屋层高约3.6米,通常分两阶段舂筑。第一阶段舂筑八斛,停歇个把月,待墙体干燥到一定程度时,再舂第九斛,直至一层的高度。随即在墙体上挖好搁置“楼拱”的凹槽。深度按楼拱的大小形状有所变化,重点是保证楼面的水平。铺好楼拱不久,即可重复以上两个阶段的舂筑法,舂出第2层楼的八斛,依次直到顶层。

一阵鞭炮声过后,大师傅指令挑土工把舂墙时特意留下的一袋泥土,从顶层挑回到地面,挑到厨房中,以备做灶之需。这样做成的灶,俗称“扇下灶”。房屋乃万年宝盖,灶为五祀之一。一担泥土衔接利用,寄托着东家对财、丁、贵的追求,对瓜瓞绵延的企盼,昭示着社会长存,而我家族之永续。

▲摄影∣池建辉

千年的薪火相传,嵩口地区的新郑炮台、祭头铳楼,各姓氏的宗祠,垅口厝、下新厝、耀秋厝、下车碓、下坂厝,以及万安堡、宁远庄等古建筑,它们的版筑土墙的技术无不达到巅峰水准,是本地区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版筑土墙,需要舂筑、挑土、挖掘硬碎土块等施工人员的团结协作,同样需要配套的施工工具。工具有墙斛、斛头、斛头批、墙棰(夯杵)、墙括(拍板)、铁铲、锄头仔。

墙斛由夹墙板、斛头、斛枷、斛坠组成。两寸多厚的夹墙板长度为6尺8寸。斛头的高度厚度与夹墙板同,宽度通常有1.2尺、1.4尺、1.6尺等不同型号,由所筑土墙的宽度决定。

▲摄影∣池建辉

夹墙板与斛头可根据不同需求随时组装或拆卸。在斛头板外面的正中心,弹上一条垂直的斛头绳。其上方钉上铁钉。铁钉上挂着一个锡坠。这个装置起到水平尺的作用,用已校正版筑土墙的垂直。夹墙板与斛头由结实的杉木板打造。斛枷成“井”状。下面的一长横,系一结实的厚杉木板制作。其凿空的部位,可调节为1.2尺、1.4尺、1.6尺的宽度。上面一短横“斛顶”及两边羊角状的两个配件,由硬木制成。斛枷起固定墙斛的作用。斛头批一副。由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杉木板制成,用绳子连接。用以装饰转角、墙头之用。

墙棰(夯杵)两把。高过人头,状若哑铃。用石楠、青冈、水团花等硬木制作。尤为水团花制作的最佳。水团花因其生长在水边,开小圆球状的绒花而得名。水团花本地俗称“金青柴”,树皮有青黄夹杂的斑纹。去皮后呈象牙的颜色。质地坚硬如铁,纹理细腻似玉。其硬度与柔韧度达到黄金组合。木工师傅常用金青柴制作斧头柄。据说,作业时若斧头柄不慎击中软韧,有不致受伤的功效。

▲摄影∣胡伟生

斛箸两副,纯硬木制作。横架在墙基或土墙上,以承重墙斛。墙括(拍板)一把。用以拍打土墙表面,使之光滑,结实。铁铲一把。类似花和尚的铁铲,以削补土墙表面凹凸不平处。锄头仔一把。安放斛箸,填补斛箸眼,以及装卸斛头斛枷之用。

但愿流传千年的版筑土墙的技术,能得以挖掘与传承,俾以传之久远。

▲摄影∣胡伟生

图片提供:永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卢凌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渐行渐远的传统营造技艺——筑夯土墙
东叶土墙屋
徽州旧事|打土墙,记忆深处的碎片
任卫中的夯土生态住宅建造技术
乡村建筑,“土”的复兴
【三线岁月】-- 第二篇章 泥土筑新居(1)《 干打垒》周得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