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延展前外侧入路治疗后外侧平台骨折的技术细节和个人体会

「名家谈入路」是KTSG最新推出的、以「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入路」为主题的专辑。本专辑聚焦于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不同入路选择、手术经验及技术要点。我们特地邀请了多位KTSG专家和诸如Karl-Heinz Frosch等国内外知名专家,来与大家探讨分享。

今天将由陈红卫教授对「延展前外侧入路」处理后外侧胫骨平台时的技术要点进行详尽的阐释和点评。

背景资料

胫骨平台后外侧壁的移位较大时,常常需利用直接的后外侧入路Carlson/Frosch入路)来对其进行复位和支撑,但代价是解剖风险和学习成本较高。而临床上不少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其后外侧壁较完好,即便发生骨折,其移位往往也较小。对于这类患者,后外侧关节面的复位才是治疗的重点,此时采用直接的后外侧入路显得费力而不讨好。

反观常规的前外侧入路,因其显露范围偏前,所以对于后外侧观察范围有限,那么是否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延长,从而增加显露至足以操作并监视后外侧关节面。

陈红卫教授提出的前外侧延展入路,即是在前外侧入路上进行改良,使其足以显露后外侧骨折,本文将聚焦该入路的技术细节。

技术细节

切口近端可以进行S形延长(图1),也可以进行单纯的直行延长,进行S形延长时,入路在Gerdy结节前方走行,跨膝时转弯,至股二头肌前缘后再转弯向上延伸。

该入路的延长可以增加皮缘向后的翻转,从而增加后外侧的显露范围,切口形状虽不是关键,但我倾向于S形,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向后翻转皮瓣以增加后方显露。

在手术划皮时,切口不需要延得太长,若术中需要利用股骨髁截骨进行进一步的显露,可以临时再向上延长至股骨外上髁水平。

图1    前外侧S形延展入路

切开皮肤并逐层剥离,显露胫骨外侧骨面(图2)。

图2    显露外侧柱

打开关节囊,牵开半月板,显露平台关节面(图3)。

此时若如果使用骨刀探入后外侧,可以感知到骨刀上下的活动度很大,提示后外侧的塌陷,主刀视角可以直接看到后外侧平台。

该入路于仰卧位实施,判断稳定性和力线都非常方便(视频1)。

图3    显露外侧柱

视频1    不论是新鲜骨折还是畸形愈合,显露关节后往往可以在屈膝30°位发现侧向应力实验( )

接下来在前外侧截骨开窗,暴露塌陷的关节面(图4)。 

显露完成后,要进行操作,往往需要在外侧骨面进行开窗,显露中央 塌陷/后倾增加 的关节面。开窗的范围则与中央关节面的深度和位置有关,当然也可以直接利用已存在的外侧骨折窗。

▲图4    截骨开窗

翘拨复位塌陷的后外侧关节面,如果塌陷比较靠外,肉眼下可直接观察到关节面的抬起(下图右)。

此即本入路的优势所在,开窗后视野较好,对于外侧平台关节面的操作直接。关节面塌陷的位置若较深,其复位往往需要借助透视方可确认。

 图5    翘拨抬起后外侧关节面

抬起塌陷的关节面后,由于该区域以松质骨为主,下方时常较“空虚”,可以视情况进行植骨和/或2.7mm螺钉固定软骨下骨后再关窗。


 图6    2.7mm 螺钉进行第一层rafting固定(Harm Hoekstra 供图)

关窗并放置排钉钢板进行固定(图7)。

选用的钢板近端必须有Rafting设计,注意!胫骨近端的LISS和高尔夫钢板无法对后外侧进行有效有效支撑(图8)。许多病例经常因此而在术后出现后外侧骨性不稳。

延展前外侧入路下的排钉固定(rafting)是该入路的另一优势,Carlson入路不但复位较难,后方钢板对于外侧关节面的固定也成问题。

 图7    放置钢板

 图8    传统的golf(左)与LISS(右)无法把持后外侧关节面,不适合用于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透视确认复位和固定(图9),体检确认骨性稳定性得到恢复。

图9    透视确认

视频2    术后和术中的稳定性对比,可见稳定性得到恢复

图10    缝合切口(缝合方式可根据个人习惯)


扩大显露的选项

常规的前外侧切口位于Gerdy结节前方,是处理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常用入路。其延展方式较多。

1. 股骨外上髁截骨

延展前外侧入路基础上,结合股骨外上髁截骨,可以进一步扩大显露范围。

图11    股骨外上髁截骨示意图   

 视频3    股骨外上髁截骨后,术中显露范围进一步增加

 图12    手术后钉回股骨髁截骨块

2. 腓骨头上方间隙剥离

张世民和胡孙君医生则想到,可利用腓骨头上LCL与平台外侧骨面的间隙,进一步将钢板向后放,这样可以让排钉覆盖更多的后外侧平台关节面,该方法在后续会有详细介绍。

图13    利用腓骨头上方间隙,将钢板更加后置

3. 腓骨颈截骨

此前已经介绍,在仰卧位下也有腓骨颈截骨的做法,切口稍偏后,沿腓骨长轴和股二头肌走形。这种做法在侧卧位下早已有之,只是腓骨颈截骨这项操作在仰卧位下的一种应用。该做法需要完全游离上胫腓关节,虽然显露范围可观,但损伤较大。

图14    仰卧位下腓骨颈截骨的做法(图来自Gavaskar #2016研究)

4. 半月板前根切断

该做法在前文已有介绍,是Kfuri医生所提出的一种极端做法,在股骨外上髁截骨的基础上切断外侧半月板前根,如此几乎可以显露整个外侧平台。他本人同时也明确指出,切断后一定要在手术结束时将其缝回修复,是一种非常极端的做法,仅在少数情况下使用,此处同样仅做介绍而不做常规推荐。

 图15le:股骨外上髁,lm:外侧半月板,ltp:外侧胫骨平台

优缺点和适应症

优势

前外侧入路为多数医生所熟悉,在此基础上进行延长,不难掌握。该入路在仰卧位下实施,方便体位摆放和术中力线判断。该入路无需剥离血管神经,操作安全,取出内固定轻松。良好的术野范围可以很好地观察后外侧平台关节面,外侧排钉钢板可以撑住后外侧关节面,还有诸多进一步扩大显露的选项。

此外,许多涉及到后外侧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考虑后外侧骨块的复位时,俯卧位和漂浮位不再是必选项,延展的前外侧入路大大简化许多复杂骨折的处理。

缺点

后外侧壁移位较多时,该入路无法复位并实施buttress固定。

对于一些位置特别靠后的关节面骨块,硬要从前外侧开窗复位的话,开窗需要很深,复位困难。对此,Hoekstra医生认为,若位于色区域,则可以采用延展前外侧入路进行处理;如果关节面骨块位于色区域,则需要借助后方入路,除非骨块从蓝区延伸至紫区,此时仍可借助延展前外侧入路复位。

▲ 图16    以 平台中心 至 腓骨头后缘 为界,蓝色区域的骨折可以认为是:外侧骨折的向后延伸(后续会有详细解读)

适应症

由此,延展前外侧入路的适应症就呼之欲出了——后外侧壁相对完整或移位较小的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移位多少算小虽然存在争议,但理论上应以不影响膝关节稳定性为准。

应用实例

1. 外侧劈裂 塌陷

对于外侧劈裂 塌陷骨折,用延展膝关节前外侧入路及前后螺钉固定技术,可用一个切口一块钢板同时固定两处骨折,使手术明显简化,缩短手术时间。


图17    劈裂 塌陷平台骨折

▲ 图18    延展膝关节前外侧入路及前后螺钉固定技术,可用一个切口一块钢板同时固定两处骨折,使手术明显简化

2. 后内 后外 ACL撕脱骨折

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伴发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概率较高,而此时若再合并后外侧的塌陷,ACL的撕脱骨块多移位明显。若采取仰卧位,则难以对后方骨折进行固定,现多采取漂浮体位下的倒L入路,但ACL撕脱的显露和固定则需要术中变回仰卧位实施。

这时,我们可以换种思路,如果后外侧壁完好或移位不明显,完全可以采用延展前外侧入路处理后外侧关节面,在同一体位下(仰卧位),取常规后内侧切口完成内侧胫骨平台骨折固定,膝关节前内侧小切口治疗ACL撕脱骨折,避免了更换体位,使手术明显简化,缩短手术时间。

▲ 图19    一例后内劈裂 后外塌陷的骨折,可在仰卧位下,采用后内 延展前外侧入路完成固定

3. 内侧劈裂 后外塌陷 前外骨折

该类骨折按经典的三柱固定,需要漂浮体位下运用三块钢板进行固定。而如果此时后外侧壁相对完好,我们可在同一体位下(平卧位)取后内侧切口完成内侧固定,并运用延展前外侧入路同时处理前外侧 后外侧,一个体位解决三个问题,避免了漂浮体位手术更换体位,同时使手术明显简单化,缩短了手术时间

图20    一例三柱骨折,按经典的三柱固定,需要漂浮体位下三块钢板固定

图21    另一例三柱骨折,可见内侧劈裂,外侧显著的劈裂 塌陷

图22    通过仰卧位下的后内侧入路和延展前外侧入路即可完成三处固定

针对后方骨折的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种类型,上面展示的病例即为下图中的IV型和V型。

▲ 图23    我平时应用的后侧胫骨平台骨折分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参考文献2详细了解)

结语

  • 延展前外侧入路对常规的前外侧入路进行改良,使切口偏后偏上,可以大大增加后方的显露;

  • 正如宋李军此前总结到:若经前外侧入路能够处理的后外侧平台骨折,可优先考虑前外侧入路,省时、省力、风险低,还利于术中透视和力线判断;

  • 延展后外侧入路可以使得后外侧胫骨平台的处理更为灵活,大大简化许多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例如同时累及后内 后外乃至前外的平台骨折,若后方若无特别处理——后外侧复位固定、PCL固定等,手术完全可在仰卧位下实施,利于ACL处理,还大大简化了手术难度。再如,外侧劈裂 后外塌陷的骨折,后外侧壁若无特别处理,延展前外侧入路可以在一个入路一块钢板同时固定两处骨折,简化手术难度并缩短手术时间

  • 延展前外侧入路是我处理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时应用最多的入路。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1. Chen HW, Zhou SH, Liu GD, et al. An extended anterolateral approach for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SSKA. September 2014. doi:10.1007/s00167-014-3304-y

2. Chen H-W, Liu G-D, Ou S, Zhao G-S, Pan J, Wu L-J.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Through Fibula Osteotomy–Free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2014;28(9):513-517. doi:10.1097/BOT.0000000000000047

3. Hoekstra H, Kempenaers K, Nijs S. A revised 3-column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for the surgical planning of extended 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Eur J Trauma Emerg Surg. June 2016. doi:10.1007/s00068-016-0696-z

4. Reul M, Johnscher F, Nijs S, Hoekstra 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with free subchondral 2.7 mm screws]. Operative Orthopadie und Traumatologie. June 2017. doi:10.1007/s00064-017-0502-z

5. Hu SJ, Chang SM, Zhang YQ, Ma Z, Du SC, Zhang K. The anterolateral supra-fibular-head approach for plating posterolater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A novel surgical technique. Injury. 2016;47:502-507. doi:10.1016/j.injury.2015.11.0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治疗进展
无腓骨头截骨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10 分钟速览: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与手术治疗进展
「文献」创伤:胫骨平台骨折的诊疗进展
3种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方法及手术操作要点!
手术技巧:延长后外侧入路治疗劈裂压缩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