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荷花雅集】贺知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userphoto

2022.09.09 河南

关注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

贺知章少时以诗文知名,兼善书法。唐武后证圣元年(695年)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其诗文绝句见长,写景抒怀,风格独特,清新潇洒。

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晚年更是清淡风流,吴中四士、酒中八仙、仙宗十友皆有席位,可见其声名显赫,造诣匪浅。


科举状元默无闻,老来得志受重用


公元659年,贺知章出生于越州。祖上是会稽贺氏,当地名门。

少年时期的贺知章勤而好学,以诗文知名。

公元695年,恢复科举,时年36岁的贺知章进京赶考。

不仅顺利考上进士,还高中状元,成为浙江省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位状元。

唐朝进士科录取极少,难于考中,素有“五十少进士”之说。

贺知章36岁就登顶进士科,实属凤毛麟角。


初登官场的贺知章担任国子四门博士,继而升为太常博士。

在七八品的卑微文职上,贺知章默默无闻待了二十年。

命运,总会眷顾才华横溢的人。

沉浮多年的贺知章,遇到生命中的贵人——张说。

当时,张说率军征讨突厥叛军大胜,朝野上下赋诗祝贺。

贺知章奉旨写的边塞诗,深得张说欣赏。

公元722年,贺知章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

不久,擢升为正四品上的太常少卿

公元725年,贺知章升为礼部侍郎,兼任集贤院学士。

贺知章老来得志,扶摇直上。一时之间两受皇恩,可谓风光无限!

后又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元738年,他再度升为正三品的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人称“贺监”。

这一年,贺知章已八十高龄。

书法与造化相争,笔墨非人工所到


贺知章晚年不仅仕途平坦,书法造诣也极高。草隶书法,笔力遒健,风尚高远。

四十岁时,就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并称“吴中四士”。

窦氏兄弟善评名家书法,多为讥讽贬低,惟独推崇贺知章“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

贺知章晚年更加豪纵潇洒,不拘礼法,自号“四明狂客”。

闲游于里巷之中,醉后书诗写作,下笔成文,一气呵成,文不加点,卓然可观。

贺知章性情豪放,谈笑自若,贤人达士都很倾慕。

时人供其笺翰,每篇不过数十个字,却相互流传,视为珍宝。


吴郡人“草圣”张旭,与贺知章互为墨友。

张旭好饮美酒,每常于醉后呼喊狂奔,索笔挥洒,笔致变化无穷,有如神助。

二人经常共饮月下,酒后挥毫泼墨,切磋书法,潇洒狂放。

贺知章墨迹留传很少,据记载,御府所藏贺知章草书十二幅,惜已佚失。

其传世书法作品中,尚有流传到日本的《孝经》等。

《孝经》草书一挥而就,笔走龙蛇,神采奕奕;略取隶意,融入章草。

既有魏晋严谨风骨,又有唐人浪漫神韵,对后代书风影响深远。

玄宗作序又写诗,太子百官皆送行


公元744年,86岁的贺知章因病恍惚,上疏请为道士,告老还乡。

唐玄宗诏令准许,赐鉴湖一曲,以给渔樵;封其子为会稽郡司马,赐绯鱼。

同时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

京城显贵,一朝云集。东门盛宴,更胜兰亭集会。

一时之间,传为文坛佳话。


与会者写诗赠别,集结为卷,玄宗亲为作序,御制诗赠之,极尽殊荣:

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赋诗赠行。

《送贺知章归四明》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

似乎意犹未尽,玄宗又写了第二首:

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
仙记题金箓,朝章拔羽衣。
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皇恩浩荡,白发苍苍的贺知章满含热泪,带着深宫美酒的醉意,挥手作别。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公元744年,贺知章到达萧山县城老家,越州官员列队相迎。

二月早春,镜湖水岸,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

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


看着眼前美景,当即写下流传后世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优美灵动,独具匠心,脍炙人口,历来广为流传。

甚至有名家评说,贺知章的《咏柳》是千百年来最好的咏柳诗。 

高高的柳树如同碧玉堆成,柔美的枝条好似千万条随风飘垂的绿丝带。

全诗巧用比喻,咏唱柳树,诗人心情极佳,赞美春天,也热爱春天。

如果不说,你或许想不到。

这首活泼生动、浑然天成的佳作,居然是诗人在86岁高龄时创作的。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沧桑,竟然还能有着如孩童般天真烂漫的视角,着实令人惊讶。

诗人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时年八十六岁的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年。

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无限感慨,书下《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此作一气浑成,不假雕琢,兴之偶至,举笔疾书者。情景宛然,纯乎天籁。

《其一》在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弦外之音犹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

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


自三十六岁高中状元作别故土,到如今荣归故里,贺知章离乡五十余载。

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乡音未改,鬓毛已衰。

诗人立于镜湖,物是人非,兴致所至,赋诗留笔。

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

那么到家以后,诗人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的变迁,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

家乡的世事变迁,惟有门前那镜湖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年前一模一样。
 
贺知章也没想到,回乡的路,竟那样漫长,一走就是一生。

纵观贺知章一生,
 少有诗名,中年及第,晚年得志,
 身居高位,且以善终,
可谓盛唐最好命的诗人。
 其书风名垂千古,其绝句传唱万年,
 其人,如一潭镜湖碧水,
波澜不惊而又澄澈清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狂贺知章:门前镜湖水,四明山下人
状元诗人贺知章:为官50年平安无事,85岁辞官出家,86岁病逝家中!
戏说贺知章:人格健全的人,一生能有多顺利!
贺知章:唐朝最长寿的诗人,官场50年,顺风顺水,归来仍是少年
贺知章: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两首》贺知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