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来园区︱硅谷的反思:工作场所的未来 (I)

十一特惠活动现已开启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


编 辑 团 队

原文/ SPUR   翻译/ 钟佩茜

校验/ 陈一叶  文献/ 史晨虹

编辑/ 众山小  排版/ 张琪

城市

交通

译者导读

美国旧金山湾区致力于吸引更多的高科技知识企业前来设立总部。但是他们发现,湾区总部基地的规划设计理念仍然停留在过去,与互联网和新兴科技企业所强调的联系、互通、交融格格不入。为了对旧金山总部基地的规划设计进行反思,本篇选取旧金山湾区十一个以高科技知识行业集聚的就业中心进行分析,了解现有工作就业环境的问题,总结这些工作就业环境的特点,并探讨未来改变湾区企业就业工作环境的新思路。


前言:21世纪的工作,20世纪的工作场所

图一、 旧金山湾区的三星总部基地。


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科技与创新开始成为旧金山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高科技行业催生了该区域几乎全部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旧金山湾区的科技专利也领先全美,大部分科技巨头也从此地发家。


然而讽刺的是,该地区的工作场所环境设计却鲜有创新。高科技知识产业的成功,仍主要依赖於高昂的环境和社会成本基础上形成的土地利用模式。企业园区郊区化依然是当地开发房地产的主要手段(例如苹果、谷歌的新总部)。而这种模型强化了对小汽车的依赖度,例如苹果总部的配建停车场面积已经大于其实质办公面积。这种模式不但导致了旧金山城市更加扁平、摊大饼似的发展,还导致了出现了相互封闭隔离、毫无联系的单一用途建筑,并形成远离公共街道,躲藏于大型停车场后方的自我隔离的堡垒式形态。这与互联网和新兴科技企业所强调的联系、互通、交融格格不入。


这样总部基地环境诞生于空间广阔、地价便宜、小汽车通达性较好的年代,只是那个年代相当久远而且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为了短期利益,再去建设这类相同的环境,就会导致建设成本高昂,并带来严重的常态拥堵。噩梦般的通勤效率与高昂的房价,让湾区牺牲了宝贵的生活品质,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挑战其未来长远的竞争力。我们受够了20世纪落后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城市样貌,但我们又难以摆脱——这常常令人失望。


这种环境的形成并非完全是企业的自主选择。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打赢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战争。因此其实很多企业都希望(或至少感兴趣)给员工提供适宜步行、配套设施丰富、公共交通服务良好的就业工作环境。因为这些都受到高科技员工的广泛青睐,而现实是能达到这些标准要求的工作环境寥寥无几。因为对空间和距离的追求,会使宜人的工作环境愿景泡汤。例如企业扩张需要新的办公和建筑空间,但是这又会与在步行范围内毗邻员工生活区和其它专业配套公司之间,产生矛盾。


美国城市中心区和临近公共交通站的区域,常常被认为是最合适吸纳新增人口的地区,但这些地方通常最难建设。当地的分区规划的细节管理也相当严格,因此这些地区的新建建筑的建设成本就相对更为高昂,同时经常陷入协调沟通的停滞中。因此通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其实都分布在偏远的郊区化的企业园区,并且这些用地功能都相当单一。


郊区化的园区就业中心,往往消耗更多土地,包括建设更多的道路空间,并由此产生更多的小汽车出行需求,使得当地的生态足迹值比紧凑发展的地区更高。这种处于低密度的、摊大饼模式开发出来的郊区化就业中心,会产生更多空气和水体污染,员工们也更依赖开小汽车而非坐公共交通,更不用说走路或骑单车了。不仅健康的生活方式由此愈发的远离这些高科技工作者,而且综合看来,这种环境会带来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会带来严重的气候变化。


图二、 当Box在位于 Palo Alto总部人满为患后,它选择搬到了红木城这个离Caltrain车站仅一步之遥的办公楼里。


但根据已有经验来看,有一类就业中心的表现更为优异,这类中心也会对该地区长期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这类就业中心的特点就是高密度集约开发、混合功能、高公共交通可达并适宜步行的就业区位和环境,鼓励员工减少对小汽车出行的依赖——而这类地区的开发将会是高效可持续的,并未城市未来的竞争力带来巨大优势:


  • 更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有力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韧性;

  • 减少对私人小汽车的通勤出行模式,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交通拥堵;

  •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和城市雨水径流,有利于创造健康环境;

  • 更高效利用地方稀缺的土地资源,抑制城市的扁平化扩张;

  • 能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更具吸引力的地区,凸显企业个性,为高科技员工提供优良生活品质。


《反思企业园区》报告(参考文献1,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索取)分析了现有工作场所的成因,重点解读不同规划设计模式背后的发展规律,通过相关政策和实施手段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 如何让老板意识到高效、可持续工作就业环境的重要性?

  • 如何打造高效、可持续的工作就业空间?


好消息是,如今传统的企业园区规划设计模式受到各方压力,人们正在不断地探索新的解决手段,需求新的开发模式。而这些模式和手段的目标都是减少交通拥堵和碳排放,提升地区竞争力和生活品质,并最终形成一套区域性新开发模式。我们希望阐述这些新的解决手段,并将其应用到更多地区。


要改变湾区就业工作环境并非易事,这需要我们勇于挑战现已根深蒂固的政策、行业规范和市场期盼。这需要新的空间、制度和文化等综合一体的解决手段。如果旧金山的湾区希望继续维持其文化影响力、推动实施与创新,并继续保持全球创新行业中心地位,就到了必须采用以上手段,进行自我变革,以同样创新的姿态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图三、同样是两百万平方英呎的办公空间,摊饼式建设与垂直建设的差异。


湾区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能够开发出更高效且可持续的城市模式。因此我们希望: 


1)成长中的企业在选址入驻时,越来越意识到适宜步行的社区、便利的公共交通以及推动交往的活力设计会帮助吸引高科技创新型员工,并最终促进企业发展。


2)有活力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的市中心地区,相比郊区化地区更让湾区独角兽企业群星璀璨,而这样的每一个地区,未来都会是信息、资金、人才和能力的交流集聚地,并提供居住、工作和娱乐三合一的社会环境。


3)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与企业能在湾区找到乘风破浪的动力而不惧失败。


4)现有居民在湾区经济的发展中,仍能分一杯羹占一席地,并惠泽后代。


5)工作日,员工可以不依赖私家车出行的情况下,仍能方便的进行诸如强身健体、照顾家人、以及参加朋友聚会等活动。


6)过去和未来的交通类伟大发明,包括电车、人行道、高铁和自动驾驶小巴,都将必不可少,并城市提供未来交通服务。


7)硅谷的理念是创造硅谷特色,使之兼具美丽、吸引力、活力和多元性。


8)将创新能力与生态领导力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包容、低碳、繁荣的全美示范区。




这份报告重点在指导发展美国最有活力的行业,以形成高效可持续的工作就业中心。但未说明地区内不同部门和工作类型的总体平衡,尤其是:


1、该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和其他工业行业,为创新企业降低了成本,否则这些新兴行业难以承担土地和劳动力成本;

2、新经济条件下,对社会公平性和包容度的影响,因为新兴科技行业的就业岗位更多需要高学历人才,从而可能排斥未受过高等教育的求职者;

3、知科技行业面对的是全球性高强度竞争,技术的快速变化,可能对湾区的未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很多行政管辖区,存量的工业用地和就业保护,都已被确定为当地重要的优先事项。为知识产业主导的企业选择合适的入驻地区,鼓励企业提高就业密度,我们希望能够减少周边地区的行业压力。


这些重要的问题值得思考。SPUR发表了许多关于湾区经济性质的报告,以及为低收入人群设立包括经济繁荣战略(2014)在内的发展中行业战略。


图四、高科技行业引领湾区就业增长




这份报告针对地区内就业分布和通勤情况调研了湾区内的九个郡。报告考虑了非军事就业分布与通勤模式和该地区公共交通的联系,分析了数个就业中心的用地、密度和空间形态,并提供了一套效率和可持续性的指标评估。由于湾区新的就业增长主要由高科技知识行业引领(包括高科技、专业和技术服务、设计与管理),这份报告重点放在这些行业的就业形式和分布,这类行业形成并维持当地特色,但也限制了当地的发展。本报告分析方式也可以应用到有关地点、通勤模式、就业中心形态等更广泛的讨论内容。


1、旧金山湾区哪个就业中心做的最好?


有些类型的就业中心明显要比其他的要好,这从若干个维度可以看出来:包括交通通达性、空间使用效率、独自驾车的员工比例等。这部分展现了11个位于湾区的就业中心的分析,分析了他们的空间形式、效率、性能和可持续性相关指标。所选的地区为湾区一系列就业中心的典型代表,但目的并非是做全盘区域分析。


我们在每个案例中,围绕中心点(通常是车站或就业集中区)定义了0.75英尺为变长的正方形区域。就业数、公交站数和独自驾车的员工数均基于接近地理范围的人口普查数据获得。基于中心点和一系列相关要素(包括道路交叉口密度,每处到配套设施与服务的距离),应用Walk Score28数据来快速生成步行适宜性指标。虽然Transit Score也有类似判断公交可达性的工具,但其并不提供所有地方的数据,因此未采用。


图五、11个就业中心案例的分析结果


结果在意料之中:密度更高、步行适宜性更好的就业地区,其驾驶出行率比大街区、配套少的低密度郊区少很多。这份报告建议广泛推广并鼓励更高效的工作环境,这有利于维持当地长期的宜居性和竞争力。


2.工作空间类型

图六、市内的砖木结构建筑


自20世纪以来,重新利用的早期的旧金山工业建筑释放了许多为高科技公司而设置的办公空间。由于空间开放灵活,相对可用空间多,相对于硅谷低矮的立墙平浇建筑,室内的砖木结构建筑给了另一个选择。爱彼迎公司选择了后者作为办公地点。


图七、城内的共用工作空间/孵化器


共用工作空间(如WeWork)的出现,是为了迎合自由职业渐趋普遍的现象,但对于初创公司也很重要。相比传统的车库和骇客青旅起步发家,共用工作空间较优的一点是能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如今已有部分共用工作空间作为孵化器,支持未能租用独立空间的新企业的案例。这些空间多倾向于设置在配套设施充裕的城市范围内,常设置首层咖啡屋和聚会空间。


图八、市中心塔楼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认为高科技企业不会入驻传统的办公塔楼,因为这类企业不需要很大的工作空间,而且与其他行业的文化联系比较紧密。然而近期一些知名企业开始在三番市中心租用或建设塔楼供办公使用,其中60层的Salesforce塔楼非常有名(见上图)。位于New Montgomery的Yelp公司和在圣何塞市中心的Adobe公司也都入驻了高层办公楼。

图九、次中心的公交导向发展模式


许多企业都在车站周边建设或租用空间,沿着加州火车沿线和其他区域。这其中包括Meadows湾区(SurveyMonkey公司所在地),Redwood市中心(Box公司所在地),San Leandro市中心(ISOsoft公司所在地)。这些案例的共同特点是,开发商在邻近公交区域进行房地产开发,以满足一些创新公司的需求。

图十、郊区优质园区


近年来,数个由著名建筑师设计的企业园区拔地而起。这些园区放弃了大部分科技园区所拥有的灵活性,转而寻求永久性和个性化。这其中包括苹果公司的“太空飞船“(由Norman Foster设计),脸书西部园区(由Frank Gehry设计),还有圣塔克拉的英伟达总部(由Gensler事务所设计)。这些模式反映了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早期郊区园区和“企业地产”(见24页)。


图十一、郊区一次性/模块化发展


其他一些大园区用模块化的建筑、停车和景观设计,营造不断重复的空间形态——这方便园区分块出售或出租。知名案例有Cisco的北圣何塞园区。


图十二、郊区改造


在一些地方,创新部门与当地规划师或发展商合作,将依赖汽车的郊区转变成城市中心。由NBBJ设计的位于圣何塞的三星半导体总部应用了城市交通走廊,面向街道建造了十层高的塔楼,并为公众提供了地下零售和开放空间。


图十三、郊区混合利用


越来越多已在城市郊区立足的公司正在寻找创建混合公共/私人用途的土地混合模式,并优先考虑对环境栖息地敏感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进行混合使用。一些公司,比如谷歌(由BIG和Thomas Heatherwick Studios设计的查尔斯顿东校区的设计如上图)甚至正在探索如何将住房纳入混合体系。



未完,待续

一览众山小●为本文提供

资料

下载


索取请电邮 Daizongliu@qq.com 

或微信号 SustainableCity 后台留言


1、《反思企业园区:下一代湾区就业工作场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荐筑】首个'工业上楼' 示范项目 | 梁溪区 融腾智造园
施道红:从产业园区到产业创新区(中国开发区协会分享)
姑苏古城区多处老厂房蝶变迎新生
工装设计 港式茶餐厅设计实景 胭脂设计
【设计欣赏】Nexeo北京办公设计欣赏
宁波江北云谷产办综合体-TOD新模式下的产业园设计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