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闻名遐迩的驳壳枪为什么解放后退出历史舞台了?它们都去哪了?

毛瑟军用手枪于1895年由德国毛瑟军工厂设计生产,它具有单发、连发两种射击方式,最大弹容量为20发,并且毛瑟军用手枪的枪管长达140毫米,这使它的射击精度与射程远远大于一般手枪,如果在战场上连发使用它,它超大的弹容量使它完全可以比拟冲锋枪,非常适合近距离作战。

毛瑟军用手枪在上世纪的40年间共生产了大约100万把,约70万把是出口到中国,为什么当时的民国买了这么多,是因为当时中国正处于军事禁运的10年,而毛瑟军用手枪是唯一没有在禁运之列的强火力武器。

这么多的毛瑟进入中国,再加上民国兵工厂仿制的,当时此枪的配备非常普遍。它的连发功能及强火力大大弥补了中国军队近火力武器不足的缺点。所以毛瑟军用手枪倍受中国军队的青睐。它在中国有许多称呼“镜面匣子”“快慢机”“二十响”等等,当然最响亮的称呼是“驳壳枪”。

抗战时期,驳壳枪在中国大展神威,中国军队的便衣队普遍使用驳壳枪,在遇到日军时经常一梭子子弹过去,给敌人造成巨大伤亡,这在近距离作战上引起日军巨大的恐慌。

建国以后,因为驳壳枪的火力,射击精度,射程都比不上开始大量配备的冲锋枪,比如波波沙冲锋枪,所以在朝鲜战争后期,驳壳枪就慢慢的退出了军队。这么多的驳壳枪都去哪了,当时除了少量破损老旧的手枪被销毁,大部分都被作为一个用途,那就是配备给警察,作为警用手枪使用,因为建国初期,中国还没有适合警用的手枪,正好用大量退役驳壳枪替代,当时也不止只有驳壳枪还有勃朗宁手枪等等各种手枪,种类比较多,后来随着五四手枪的设计及大量生产配备,这种现象才慢慢改变,驳壳枪也才真正的离开了它的舞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制造的驳壳枪为什么被淘汰了 凌晨一度瑞桂
盒子炮的中国传奇
什么叫驳壳枪?
百年老枪——驳壳枪
从长苗大肚匣子到二十响快慢机,谈谈盒子炮的真正进化之路
“快慢机”做PDW,不香吗?说说能连发的毛瑟712冲锋手枪适不适合做PDW(驳壳枪之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