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摄影:走进“天下第一名山”

齐云山天下第一名山石牌坊

走进“天下第一名山”——齐云山

在皖南的名山大川中,有这样一座低调却不失清雅的道教名山,日出云海一年多达260天,常年云雾缭绕。丹霞胜景摩崖石刻号称“江南第一”,丹霞地貌徽州独有;祈福圣地梦真桥拜学,太素宫求子,寿字崖添寿,皇家道场,祈福圣地;道家仙山取法天地的道家仙山,横江、登封桥、八卦田构成一幅天然太极图,这就是齐云山。

齐云山太极

似人间仙境之齐云山

齐云山,古称白岳,因遥观山顶与云平齐得名。齐云山坐落于安徽休宁县城西十五公里处。与武当山、龙虎山、青城山并称中国道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五大仙山之一,历史上就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美誉。齐云山海拔585米,境内有36奇峰,72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百鸟衔泥塑真武,灵应昭著闻天下。清乾隆皇帝曾赞誉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山环水曲的地形,造就了一个藏风纳气的格局,使得它的云海非常稳定的停留在离地面七八十米的高度。另外,齐云山的云海持续的时间极长,游齐云山如同在云海穿行。齐云山风光奇丽动人,有各种奇峰、怪岩幽洞,以及诸多湖潭泉瀑。

登封桥

登封桥坐落在休宁县齐云山北麓岩前镇的横江之上,为登齐云山的必经之地。桥亦因此成为吉祥之地,俗谚称“登封桥上望一眼,高瞻远瞩福不浅;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

横江美景

该桥八墩九孔,桥墩船形,拱孔间距14米,桥长147米,宽8米,高9.5米,两端引桥各长16米,全以青石砌成。桥面平铺条石,两边立有0.9米高的石栏杆,拱圈为半圆形固端拱。桥上昔有亭、庙,今已毁。桥南端有二柱冲天式石牌坊,上书“登封桥”三个大字。桥北端竖有清代徽州府正堂“峻示”禁碑一块,全文为:“严禁推车晒打,毋许煨曝秽污,栏石不许磨刀,桥脚禁止戳鱼,倘敢故违有犯,定行拿究不饶。”

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奇观

云岩湖,湖体狭长,碧波如镜,水光潋滟,就似一位清秀静逸的少女令人神迷心醉。峰奇水秀,岩奇石怪,景致多娇,湖东岸有灯笼、仙人指迷诸峰,灯笼峰为湖中奇景,几盏“灯笼”依崖悬列,令人叹为观止;北岸有棋盘石、大小龙井;西岸有石桥岩、石门寺和天泉书院、詹东图读书台等遗址。在齐云山的东侧,湖体狭长,水光潋滟。湖面弯曲错杂,形同一个参天古树,泛舟湖上所见之处,皆是峰奇水秀,岩奇石怪,景致多娇。湖的尽头有石梁横跨,下部中空的就是世界第三丹霞第一的天生桥——天桥岩,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至于此,曾发出“止一石架两山间较天台石梁更灵幻矣”的感叹。

休宁横江美景

横江景区状若太极,四周青山环抱,中间碧水蜿蜒,两岸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粉黛村落,村落之间是村民耕种千年的田园。随着季节和农作物种类的变化,田园呈现出不同的色块,春天菜花金黄、夏季秧苗透绿、秋天稻浪金黄、冬季白雪皑皑,这些四季田园美景和徽派村落一起融汇成一幅浓郁的乡愁画卷。

齐云山摩涯石刻与碑林

走进 “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

相对于黄山来说,齐云山不仅人少还十分有趣。它就存在于皖南的名山大川之中,是那样的低调而又不失清雅,道教名山就是它的头衔。齐云山仙气十足,它不仅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还是江南地区的第一皇家道场,有这许多珍贵的宫观建筑和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摩崖石刻。齐云山与黄山两两相望。传说,明嘉靖皇帝曾经一度为求子而驾临白岳齐云山。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道教文化非常深厚,丹霞地貌十分独特,虽然海拔不高只有600米左右,却也不妨碍人们追求美的心境。

齐云山月华天街上的游客们

齐云山主要分为3个景区:月华街景区、楼上楼景区和云岩湖景区。从齐云山管委会开始就是上山路了,旁边就有个索道,是直达飞云亭的,也是齐云山唯一的一条索道。别看齐云山表面上很小,深入其中后从怕你才能知道它的魅力。如果想走遍整个齐云山景区,最少得2-3天时间,景点众多,奇景云集。平时前往齐云山的游人,最多也就走到太素宫就开启了返程之路,谁还能想到后面还有三分二的美景是从未踏进的。如果你只有一天的游玩时间,齐云山的大众景点就够你看的了。游人大多数爬山都是早上7、8点钟上山,但是云海也只能在清晨的时候能看得到。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午后上山,晚上夜宿山上,第二天一大早前行,既能看到日出、日落,还能看到清晨齐云山最美仙境的一面。

齐云山香炉峰

齐云山最具代表性景点就是香炉峰,它位于月华街的太素宫门前的一座小山峰,独树一帜。香炉峰的帝座虽小却十分稳健,中部炉身部分却非常粗壮,而顶峰却与底座差不多大小,因此人们称它为“香炉峰”。传说香炉峰顶上的那个铁亭和香炉曾是朱元璋赐予的,在当时哪个年代,古人是如何将爬上这香炉峰的呢,周围也没有什么道路可走。每当齐云山雨后初晴之际,香炉就会被云雾所包围,若隐若现的却十分引人新奇。香炉峰上的香炉也常年没有信徒上香,也算是齐云山的一个标志吧。

夕照玉虚宫

玉虚宫坐落在紫霄崖下,由三个石坊组成。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是由养素真人汪泰元耗费了10年时间建设而成。就连玉虚宫周围的关隘、凉亭、登山道,都是当时一并建起的。养素真人的这一举动不仅为齐云山发扬道教打下了结实的基础,还造福了后人。随后他有不断发扬教义,像信徒们展示了许多异能,才真正的将道教发扬起来。宫观内展示的是真武大帝一生三分之二的过程,如今早已成为了善男信女上香祈福的神圣之地。玉虚宫依石崖而建,一般在崖壁渗出的岩石,一般则是木质建筑。坊高17米,如同一座5层高的楼房,古典且又朴素,香火更是十分旺盛。

寿字崖

来到寿字崖,这个直径达2.3米巨大的“寿”字,据说是出自朱熹之手。来过齐云山的人应该都听过这句话吧“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寿字地下摸一摸,定能活到一百多”。这句话中的“寿”字,讲的就是这寿字崖。寿字崖就在栖真岩旁边,站在这里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到山脚下的风景。山脚下还有一块田野,田野中的种作物被排成了一个巨大的八卦图,超级逼真,人称“八卦田”。即便是丰收季,依旧能清晰的看到八卦的纹理。由于很多人都在这里摸过,寿字的下半部分都已经被摸到失去了颜色的底部,看着眼前的寿字,还挺壮观的。

齐云山日出美景

真令人神怡心醉的齐云山

清晨的齐云山空气特别清新,而且也特别安静,第一次可以这么静下心来听鸟语花香。从小壶天返回主路,再上去游客就越来越少了,跟团基本不会走这么深。穿过桃花涧,走过梦真桥,再上上下下一段路,经过永乐古道,就是洞天福地。这里有栖真岩、忠烈岩景观。唐乾元年齐云山道教开山鼻祖龚栖霞在此崖下结庐修炼,而后得道飞升。继续沿石阶上上下下,远远看到另一座山崖顶有一个山洞,这就是一天门。一天门是一个通道式山洞,光从对面洞口透射过来,使山洞内显得金光闪闪。这是一座天然的天门,它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岩石滑坡崩塌加上水流冲击自然形成的长13米,宽3米,高6米的洞门。但道家的说法很神奇,说是当年真武大帝初上齐云,到此无路,被他运神力,一脚踹出来的。

游览齐云山的游人们

在山洞内侧两边就是齐云山著名的白岳碑林了。齐云山石刻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据悉,齐云山现保存摩崖石刻和碑刻587块,主要分布在一天门内外、紫霄崖和石桥岩一带,年代最早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这些都是历代文人雅士相继留下笔墨。其内容有赞颂齐云胜景的,有褒扬开山有功者的,有记述游山观感的,这些碑林集中了全山碑刻的精华。

太极拳

穿过一天门,从洞口另一边出来:当离开一天门较远时,我们再回头看,整个山崖形状好象一只大象的象鼻,所以又称为象鼻岩。从一天门过来,就是真仙洞府。它集丹霞地貌、摩崖石刻、道教文化为一体。崖壁上砾岩和砂岩层次清晰可辨,它们在展示着不同的地质水流时期的不同搬运作用。水流大时沉积的是砾岩,水流平缓时沉积的是砂岩。看了这些,结合听介绍,长了点地质知识。它的地形是三面崖壁包围,是道家们推崇的风水宝地。历代有许多有名的道长在此开洞府。有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等。崖洞很窄小,洞府内供奉各路神仙,也是道士修行居住的地方,可以想象,道士们的生活是多么艰苦。

人间仙境齐云山云海深处有人家

继续向前走,爬上黑虎岭,进入二天门,古时的门坊的已毁得只剩下右边立柱。走过登天梯,就到三天门。三道天门是三种风格:一天门是全自然形成,二天门是依山势而建,半自然半人工,而三天门是全人工建筑。

美丽的齐云山月华天街鸟瞰

过了三天门就到齐云山月华街道心村,这里是中国道教第一村。这个村落建在高高的悬崖边,小街形状弯曲如月牙,所以叫“月华天街”。据介绍村中共有居民28户、150多人;这里道教不禁婚娶,道士和凡人混居,道观与民居相邻;香火和炊烟互绕,道教修行和民俗生活相融。在月华天街中段,红墙碧瓦的是太素宫,此宫殿原址本是天谷子余道元创立的佑圣真武祠,里面的玄帝像原说是百鸟衔泥而成。太素宫是齐云山最大的宫观。

齐云山太素宫

图为:坐落在安徽省休宁县境内的“天下第一名山”—齐云山美丽的景色等。

沈福 / 文并摄影


投稿咨询微信:zxm5497503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名山——齐云山
皖休宁齐云山
休宁齐云山
好消息!安徽即将新增一5A景区,这个不输黄山的美景地要火
【游记】“道教圣地”齐云山
与黄山齐名,堪称江南之最,曾得到乾隆皇帝钦点,这座不出名的山美到超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