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7年前的长江三峡,是我魂牵梦萦的仙境

1995年夏天,我还是个初中生,暑假父母决定带我去游览长江三峡。彼时三峡大坝工程刚刚开始一年,听说大坝建成后,水位上涨,很多美景都将不复存在,于是我们在当年七月底的一天,出发了。

人生第一次坐飞机也在这一次,南航上海飞武汉,先去到武汉姨妈家玩了几天,稍作休整,就买了车票,坐着大巴去宜昌——此次三峡之旅的起始站。

宜昌

90年代的城际长途车,感觉就是公交车的铁皮大巴,玻璃推窗,没有空调,座位是人造革的,因为是夏天,还算贴心地铺了一层麻将席,即便如此,火炉般的高温还是烤得竹质席子坐垫都又热又粘,随着车行驶的晃动,还时不时夹到我大腿的肉,只能不断调整坐姿,汗如雨下地不停扇扇子,在蒸笼一般的车厢里,闻着各种人身上的汗味儿,忍耐着,总算在天黑前到达了宜昌。

时间久了,已经不太记得那时的宜昌长什么样了,只记得在闷热的晚风中,跟着爸妈来到码头,登上了一艘船,也就是接下来几天我们的“家”,它不大,三层甲班,还有些斑驳,一上船就闻到一股船上特有的铁锈味儿。它将带着我们顺着长江逆流而上,穿越三峡。

说实话,当时我的心情十分郁闷,14岁的年纪,觉得自己还是更喜欢逛游乐场,看动画片。在这么炎热的天气,一路颠簸,坐着破破烂烂的车,又上了一艘看着破破烂烂的船,对于三峡,唯一的刻板印象就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听爸爸说我们的船也将经过白帝城,看看到底是不是“两岸猿声啼不住”应该是支撑我的唯一期待了。

船要早上才出发,我已经忘了为什么我们提前一晚就上了船,只记得那个晚上闷热无比,船舱很小,在第二层甲板,进门左右各有两个铁制高低床,跨三大步就到房间尽头了,深红色的地板,到处都是湿漉漉的。船舱外的走道挺宽,此刻船停靠在岸边,外面就是黑漆漆的江面,昏暗的什么都看不清,只有岸边有点点的灯光。

此情此景,真的很难相信接下来的几天,真的会是令人激动的旅程。

第二天一早,还在睡梦中的我被沉闷又响亮的汽笛声吵醒了,终于出发了,这时船上已经满载游客了,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上的船……

游船在宽阔的江面平缓行驶,因为船舱里太热,我几乎一直靠着船舷吹江风,两岸的风景从一马平川, 到渐渐有了山的影子,江面似乎越来越窄,风也越来越凉,到了傍晚,身上竟有了一丝凉意。

葛洲坝

天黑前船行驶到了葛洲坝,这座当时的长江第一水力发电站,伫立在长江中,非常雄伟壮观。

我们从下游逆流而上,过了葛洲坝,就很接近三峡流域了。

船过葛洲坝,也是非常激动人心的过程(至少当时对14岁的我非常有冲击力),船先驶入一个闸口,驶入后闸口即关闭,环望四周,船已被几十米高厚厚的水泥墙围住了。往上看,天空只是一个四四方方大小,自己好像坐井观天一般,巨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慢慢地,船跟着水位缓慢上升,压迫感逐渐消失,当船上升到水位线标志的时候,就表示和闸门另一头上游的水位持平了。

整个过程差不多用了两个小时吧,等到前方闸门一开,凉嗖嗖的江风立刻扑面而来,眼前豁然开朗,宽阔的江面颜色也从黄色变成了深一些的黄绿色,远远地看到两座青色的高山,在即将覆盖江面的沉沉夜色中忽隐忽现。

此时,我们的船直直对着那两座高山,开足马力驶了过去。

等到夜色完全覆盖了下来,我们终于驶到了那两座高山前,山峭壁耸立,巨大无比。这时船的四周都开起了照明灯,江面也忽然泛起了浪。

船有些颠簸,我有点紧张,心里盘算着这船要怎么绕过这么大的山,可不要夜黑风高一头撞上去才好。

仿佛就一秒的时间,船头忽而一转,江面在我眼前忽然变窄,万马奔腾般冲入两座大山中间。我抬头一看,两座高山已经一左一右巨人般站在船的两边,分别延伸出看不到头的延绵山脉,山脉尽头消失在夜色之中。

原来,我们已经进入举世闻名的三峡的地界,这两座大山就是三峡尾端的大门,这时的我 ,就像一脚滑入兔子洞的爱丽丝,看到了从未看过的奇幻场景。

西陵峡

如果那时候已经有智能手机,我一定已经开始百度了,那我就会知道,三峡中从宜昌逆流而上经过的第一峡,叫做西陵峡。

西陵峡全长120公里,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而我当时目光所及之处,的确是符合百度百科这段描述的,自从船进了西陵峡,我就只能双手紧紧握住船舷栏杆凭栏眺望了。

因为峡谷内风大浪高,我们这艘不大的游船随着波浪高低起伏,几盏雪亮的照明灯的光柱从各个方向打在江面上,峭壁上,我的眼睛跟着光线,抬头看到的是悬崖峭壁上的树,怪石,山洞,甚至有一两次看到了房子。低头看到的是湍急的江流,翻涌的波浪,偶尔一两个大浪,船身还会微微倾向一侧,着实觉得惊心动魄。

往下看有点头晕,真怕自己手一松掉下去喂鱼,于是抬头看天,却看到了更魔幻的景象。

两岸笔直的山峰,将天空挤压成狭窄的一线天,一轮孤月挂在天上,不时掩映在山崖上伸出的张牙舞爪的树枝后面。此情此景,如梦如幻,忽然理解几百年前,古代文人面对这些野山野水时,是如何会激情迸发,吟诗作对了。

那一晚,在左摇右晃的船舱里,不知道是怎么睡着的,我只记得第二天一大清早,我被爸妈叫醒去看风景的时候,外面已经仿佛换了一个世界。

巫峡

经过西陵峡一夜的“蹂躏”,我们的游船在第二天清晨,驶入了三峡中的第二峡——巫峡。

如果说西陵峡是个八块腹肌的猛男,那西陵峡就是个二八妙龄的漂亮小姐姐。

而我们也从湖北,进入了广义的重庆地界。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

巫峡绮丽幽深,以俊秀著称天下。它峡长谷深,奇峰林立,层峦叠嶂,云腾雾绕,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

那天早晨,船行驶在巫峡地界,江水平缓了许多,也清澈了许多,两岸的山峰虽然还是陡峭高耸,但山头薄雾环绕,朝阳的金光将云雾披上一层半透明的金纱,山间不时有炊烟袅袅升起,能隐隐约约听到公鸡打鸣的声音。

眼前的美景,在那个没有摄影手机的年代,仍然像一帧帧高精度照片一样,透过我的眼睛,保存在我的大脑里,至今仍清晰可见。

这时,“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古今梦幻联动也出现了,随着其他游客的惊呼声,我真的看到了几只猿猴抓着山顶荡下的藤蔓,在悬崖峭壁间追逐嬉戏,猿猴的叫声是动物园里的猴子所没有的,一声声婉转悠长,在山体间产生着共鸣,一时间青山秀水,鸟飞猿啼的美景让我目不暇接,脑子里有句话在翻来覆去“李白果然没骗我!”

游船晃晃悠悠在巫峡里走,此时有一些当地居民的小船也出现在我们的大船边,当船靠岸江边小镇休息的时候,小船会靠上来,向游客兜售他们自己种的水果,手工制作的小吃。

下面这张照片是爸爸当时抓拍的,穿上那位穿粉色衣服的小姐姐,白皙的皮肤,乌黑的秀发,水灵灵的眼睛,非常好看,记得当时很多游客感叹,好山好水养人呐。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小姐姐应该也是中年人了,不知道是不是仍然这么漂亮。

船停靠岸边的时候,我们都跑去滩涂上捡好看的小鹅卵石,也有当地居民用小石头做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三块五块的售卖,下图中这两个小摆设就是当时买的,保存至今,时不时把玩,还是觉得相当有趣。

巫峡中还有个奇妙的景点——小三峡。

小三峡位于长江在巫峡中的支流大宁河,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在峡口,江水和河水自动分为黄绿色和翠绿色,边界分明,仿佛井水不犯河水一般。

小三峡风景秀丽,如果说巫峡是大家闺秀,那小三峡就是小家碧玉。它一池碧水,奇峰壁立,竹木葱茏,有人认为它有六奇,即山奇雄、水奇清、峰奇秀、滩奇险、景奇幽、石奇美,可称为“天下奇峡”。

我们是坐着冲锋艇游览小三峡的,至今记得小三峡的水特别清,特别凉,让我忍不住把手伸出快艇,触摸河水,但想起妈妈在船上说的一个故事,又把我吓得把手缩回来了。

传说三峡的水里有水怪,来往船只都会在船上备好几只鸡鸭,几只蹄膀,水怪会把爪子伸出水面搭在船上,渔民看到,便会将鸡鸭或蹄膀扔进水里,水怪有了吃食,便隐入水底,不会害人。如果船上没有吃的,水怪便会打翻船只,将人拖到水底吃掉。

现在想来,所谓的水怪,会不会是扬子鳄之类的大型动物呢?

小三峡内还修有人工栈道,可以走到栈道上欣赏峡内旖旎风光,当年爸爸带的胶卷有限,不过还是忍不住在小三峡多摁了很多下快门。

瞿塘峡

挥别巫峡,进入三峡中历史人文景观最多的瞿塘峡。瞿塘峡的名胜古迹,多而又集中,奉节古城白帝城,古栈道,神秘的悬棺,神秘莫测的风箱峡,都在瞿塘峡内。

进入奉节,首先经过的是瞿塘关,又名夔门,是古代东入蜀道的重要关隘,自秦汉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俗话说,蜀道难于上青天,瞿塘关两岸高山凌江夹峙,水势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

古栈道

古栈道是何人建造的一直是个谜,也有传说是诸葛亮为穿越蜀道而建。只见悬崖峭壁上,现世已经只剩下一个个四方形的孔洞,而原本应该是有一根根枕木插入其中,两根木头和山壁形成稳固的三角形,上铺木板,形成一条险峻的悬崖上的道路。

几百年的风霜雪雨,木头栈道已经消失不见,我们只看到一排排延绵的方孔,让人对建造古栈道的人心生敬佩。

悬棺

在瞿塘峡两边的悬崖上,我还看到了清晰的悬棺,但当时的相机还拍不清高处的细节,我只能在网上找了悬棺的图片,跟我当时看到的基本一致。

我们在船上,能肉眼看到山体上人工凿出的一个个山洞,有的山壁上这样的山洞有十多个,远远看去就像一件破了洞的衣服的后背,山洞中有的是空的,有的能看到已经腐朽的木片。

很难想象古人为何要花如此的人力物力,将棺木以这样的形式存放,难道是为了在百年后,也能依山傍水,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白帝城

我们那次行程的最后,到了我心心念念的白帝城,记得登上白帝城,要爬几百级台阶。

一路上山,山阶旁是白帝镇本地居民摆的各种小摊,吃的喝的玩的,琳琅满目,一路吃吃玩玩,倒也不觉得累了。

山顶有座白帝庙,里面有刘备托孤的雕像。根据史料记载,章武二年(222年)8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东吴,兵退夔门之外。从此刘备一病不起,于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重庆奉节县的夔州城)永安宫托孤于诸葛亮。

我记得我站在白帝城顶,俯瞰瞿塘峡,心里把“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默念了好几遍,用尽全力体会着诗仙当时的心境。身临其境中,对这首诗竟有了别样的情感,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对每一个字都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们一家那次三峡之旅,到白帝城就告一段落了。之后我们原路返回,用了比去的时候快很多的速度,顺流而下,回到了宜昌。

在归途中,在夜色里经过当时正在建造的三峡大坝,那宏伟的气势,辉煌的灯火,至今都让人印象深刻。

现在,许多年过去了,三峡大坝工程早已完工,三峡移民也已经在新的家园落地生根,三峡游到现在都还是热门的国内旅游线路。只是听说现在的三峡,已经鲜有猿猴出没,白帝城的几百级台阶,也已经沉睡在水下,不免有些惋惜。不知道现在的三峡,是否还有当年的震撼,同时也很庆幸自己见过三峡还比较原生态时候的瑰丽景色。

少年时的这次三峡游,一直在我心里排名top1,这是第一次让我对大江大河大山的自然风景着迷,也一直影响着我之后的旅行偏好,不爱游览城市,而喜欢原生态山水和自然人文景观。

长大以后,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国,国内游反而少了。看来在今后的日子,应该重新将目光回归国内,带着家人,带着最好的相机,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峡大坝没建成的罕见照片,简直是人间仙境
图配诗 | 绝版三峡原貌照片,每一张都会美哭你
头条文章
三峡三日(五月二十七日)
三峡大坝还没建成时的罕见照片,简直是人间仙境
1994-18 长江三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