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传变溯源 · 上

文化传变溯源 · 上 来自奥易精医 23:43

语音 娉婷

文化传变溯源 ·上

----文化寻根系列

导语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汉字,没有断代的民族。

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的仅仅是“汉字”。疆域广阔,民族众多,文化各异,方言语种百里不一。于是,汉字的“读音”,命途多舛,历经变迁。显然,今文的读音和上古古文的读音,是不一样的。

为何要去研究“古文”读音呢?因为,老祖宗在创立文字的时候,读音也是那个时代“思想精髓”的体现。每一个汉字,有独特的意象,更有独特的“读音”。

读音和文字

曾经有很多的段子、故事,来幽默的打趣我国的普通话的“立法”过程。

各地都有方言,各地区的人民,当然希望自己的“母语”成为全国通用的标准话。

于是,在湖北这个地方,尤其是武汉,因为有了几个相声小品的谐星,他们在90年代,就编撰了,“黄陂话”差点成为“普通话”的段子。

在广东,他们更加希望“粤语”成为标准的普通话。其实,粤语的普及程度,是相当大的,在东南亚,国外,你不会粤语,连华人区都进不去。因为,最早远渡重洋的,就是两广地区的人民,是他们在海外打拼,站住脚跟。

但是,立法是一回事,普及是另外一回事。

显然,其他地区的人民可能也有类似的段子或者故事。

那么,如果真的要较劲的探索下,到底汉语读音的传变是怎么样的?到底是依据北方方言为基准,还是南方语调为基准?这个过程到底是“官方和法律”说了算,还是老百姓、地域的力量更加强大?

其实,简单学习《春秋战国》历史,再配合日常的“怪异知识点滴”,就可以破解这个谜团。

必须承认的是,毕竟不是历史学者,考古能力有限,所以,后文在逻辑上,可能没有非常清晰的梳理,但是,整体的思考,大方向上,是没有任何的逻辑谬误的。

唐诗押谁的韵

很多年前,我们学习唐诗的时候,总是发现,明明不押韵啊。

老师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因为确实不押韵。

后来,我们青春年少时,听粤语歌,学广东话,才发现,如果用“粤语”,唐诗才是真正押韵的。

因为歌曲的原因,我们都认识了“王菲背后”的男人,林夕。

林夕为了跟歌曲填词,是专门进修过粤语的。韵律这个是,还是“粤语”比较发达。

《尚书》的韵律

在最近的《冬吴同学会》中,著名主持人,也就是在《根治“痛风”之经方理论解析》中提及的,30岁就有痛风的,梁冬,他说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梁冬说,普通话是4个音。粤语是6-8个音。一般地区的方言,都是5个左右。而“潮洲古音”是12个音。

如果用潮州的古音,去读春秋以前的典籍,比如,《尚书》就全部是“押韵”的。

在五年前,学习和收听《听世界·春秋》的时候,就知道一个细节,我们是以中原为“尊”,以四方为“卑”的。

比如,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基本上,除了中原正统,四方全部都是低劣的。

可是,古代的中原,是指洛阳、长安的河南河北地区。

而如今的正统中央,是在明朝才迁都的燕京---北京。

于是,从历史的角度,从时间的长度,中原正统是,“河南”。

而唐朝的读音,唐诗配合粤语,就一定是“古文字”的读音么?

显然不是,唐诗配粤语,只能表示,这是唐朝时代的读音标准。

几个重要的朝代

最近的王朝:明清六百年

中华民族以北京为中央是从永乐十八年开始。

明朝开国定都在南京。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是在“朱棣”迁都而成的。于是,近代王朝的时间跨度就是1421-2017,600年左右。

较早的朝代:商周时期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大部分都城都在河南境内。在河南的安阳市发现了殷墟,其他地方也发现商朝文化遗存。

安阳的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存在发达的文明。

周朝:诸侯联盟

丰京和镐京一起并称为“丰镐”,是西周王朝的国都,历史上最早称为“京”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期的城市,作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称宗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那么,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我国的中原,其实就是河南。这个跟地理版图,跟黄河流域的文明,是一致的。

版图上的“大国”

在《楚国八百年》中,又有另外一个细节,说当时的中国版图,各个诸侯国,国土面积最大的,就是楚国。楚国还是当时“中华文明”向西的输出国。

可是,在周朝时期,楚国的版图最大,但是楚国是最不受待见的,楚国的文化,只是“地方文化”。所以,楚王才是第一个“问鼎轻重”,然后私自称王的。

血脉上的“嫡亲”

在周朝时期,地位比楚国还要低一等的,是吴越地区。

可是,吴越地区真的低人两等么?刚开始,吴国的后世“帝王”,都是这么认为的。

到了吴侯仲雍十九世孙,寿梦继任吴国国君之位。寿梦继位后,吴国国势日益强大,寿梦便开始称王。吴王寿梦元年(鲁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寿梦亲自到洛邑(今河南洛阳)朝见刚刚登基的周简王 ,并在沿途访问不少国家。这是吴国建国以来第一次朝见周天子,也是第一次出使中原。吴、周本是一脉,寿梦在洛邑认祖归宗,周简王大喜,赐给他特殊礼遇。

吴周,是一家一脉,这是怎么回事?

而且,强大的正统的皇室的周,竟然在后面。偏僻的落后的吴国竟然在前。

在《史记》中的“世家”中,吴,竟然排名第一。这是为何?

  • 史记·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 史记·世家是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

  • 世家目录:吴太伯世家第一,齐太公世家第二,鲁周公世家第三。

按照《史记》的体例,帝王为“本纪”,诸侯为“世家”。

而“世家”排第一位的不是辈分最高的姜太公的齐国,也不是地位最高的周公的鲁国,也不是爵位最高的商人后裔宋国,而是吴国。

为什么是“吴国”?

因为,论资排辈,子孙世袭的角度,翻开族谱,吴国的泰伯、仲雍,确实是周朝始祖季历的哥哥。

周朝和吴国的故事,需要从“周家”的家室开始说起。

从“周家”开始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周人的祖先是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周人早期居于陕西武功一带,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bīn,今陕西旬邑)。

由游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戎”侵袭逼迫,不得不远徙。他们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

古公亶(dǎn)父之时,周部落已颇具规模。古公亶父有三子,偏爱小儿季历。其实是古公亶父喜欢自己的孙子,也就是季历的儿子。看准了这孙子是个“君王之才”。但是,周部落是严苛执行“嫡长子”继承的。于是,长子太伯及次子仲雍为顺父意传位与季历,自身逃亡荆蛮,与当地本土氏族结合,后为吴国。

这个故事,至圣先师孔子曾经在《论语·泰伯》篇中评价泰伯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故事分两头

当初,泰伯和仲雍流浪到吴国的境地的时候,那边的原住民,就是“三无青年”:无文化,无制度,无衣服。

《论衡》:吴为裸国,断发纹身。

《列子》:南国之人,祝发而裸。

《孔丛子》中孔子曰:夫吴越之俗,男女无别,同川而浴。

而泰伯仲雍,可是“诸侯大国的贵族”。于是,他们就在吴国的地界,教授他们中原的农业文明。

两个外地人,到了吴的野蛮地区,竟然一不小心就“称王”了。这一段,《史记》并没有记载。但是,通过合理的推理和想象,我们都可以知道,泰伯仲雍,这两个“文化人”,绝不是武力征服而称王。

除了利用江南水乡的便利----打鱼维持生计,泰伯和仲雍开始种地。当地有水稻,但是当地人对于种水稻并不热衷。兄弟两个来自周国,是种麦子的高手,种水稻自然不在话下。江南一带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很好,兄弟两个的水稻也越种越好。短短几年,兄弟两个成了当地富豪,而且他们非常慷慨,总是周济周围的人们。周济周济,就是从周国来的两个人救济大家。基本上,兄弟两个生活越来越幸福,从初级阶段奔向小康了。摘选自《说春秋》

所以,泰伯和仲雍,在吴国的地界,自己发家致富,然后让当地居民,也发家致富。

从而,王,是实行了“王道”,也就是让“百姓富足”,而称王。

那么,当泰伯和仲雍,成为了“吴国”地区的“帝王”,自然就会极大的影响当地的语音。

故事的另外一头

季历的儿子,也就是姬昌。也就是《周易》的作者。姬昌继位后,国力不足与殷对抗,继续臣服于殷,为殷西伯。但殷商对周并不放心。商纣一度囚禁姬昌于羑里,并杀其子作为肉汤、迫文王喝下。

西伯侯姬昌困于羑里而作易的故事。后来,周人以宝马、美女贿赂商纣,求得释放文王。文王归国后,谋商之心并无松懈。

但是,真正讨伐和灭亡殷商的,是姬昌的儿子,姬发。也就是周武王。

那个时候,周家,是一个部落。是殷商的诸侯国。

而在周家正式成为“周朝”的时候,吴国早就建立了。只不过,当时的殷商,后来的周朝,都不太重视这一块的荒蛮之地。

为何要引述这个故事?

因为,周朝的制度,典籍,文化,深刻的影响了后世2000多年。

从殷商到西周时期,才是我国真正的“封土建侯”的时期。

周朝的开国元勋,从周文王姬昌,到周武王姬发,到成康之治的周公旦,都是“周家”的优秀人才。而姬昌的大伯二伯,更加是大德于天下。

换句话说,熟悉殷商以及上古时期“中华精髓文化”典籍的人,比如周家的三兄弟,一个在周朝产生着影响。两个在“吴国”留下了种子。

舍近求远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

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800年。

遥远的周朝800年和近代的明清600年,哪个对中华民族的生活、社会、经济、文化影响大?

最直接的答案,可能是明清。

最合适的答案,就是周朝。

古代的教育

 周朝虽然遥远,但是从周朝开始建立的周礼制度,从周朝开始的《周易》,是中国“帝制”时代的文化之根。在周朝后,我国经历了春秋战国和统一天下的秦帝国。

于是,我国的多元化,没有被帝王糟践的文化精髓,文化根源,就是在这段时间产生的。

后世奉为“五经”的五本著作,他们都是西周时期的产物。

五经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

这些都是中国古人,尤其是贵族,必须学习的内容。

那么,在造字后,下一步就是成书。

在造字后,自然会有他们的读音。

但是,仓颉造字毕竟是一个“神话”,远古时期的读音,甚至是殷商时期的汉字读音,谁都不清楚。我们只能口口相传。

古代的教育,都是皇族教育,没有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是孔子发起的。

于是,血统高贵的皇族,学习上古典籍的时候,必然会有“方言”。比如,西周的始祖有他们的方言,西迁到陕西就会融合和变化,再迁到西岐,也会有变化。

于是,在经典的学习过程中,文字的变化纵使再大,但是可以考证的。而读音的变化,就无法考证了。

而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对文字读音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典籍的撰写者和统治者。

非常有趣的是,我们后世奉为经典的“五经”,除了《尚书》其余四本,都是周代的。

那么,周家的“家话”或者“方言”,基本上,就是这些典籍的“正确发音”。

在陕西地区把中华文化推向顶点的是周朝的“五经”。而五经是文字。历经多少朝代,文字不变,语音一直在变化。

在吴越地区把中华文化发音部分留下星星之火的,是“方言”。

所以,学习“五经”,用现代汉语是不行的,应该用“小篆”及更早的汉字,进行“象形”研究。

学习“五经”,用现代语音也是不行的,用汉朝、唐朝、明清时期的“官方字典”发音,也是不行的,应该用“吴越”地区的方言,进行匹配。

本文比较零散,因为都是一些细节拼凑。

但是,内生的逻辑比较清晰:

1.文字和读音,创立时必然一体。那么,今文和古文的读音,最真实的,应该是古代。但是,中国古代那么多朝代,应该以哪一个为准?

2.影响文字书写和读音的因素,当然是各个王朝时期的法律法规。而对王朝影响最大的,就是后世的帝王,或者殷商周朝时期的“诸侯”。

3.汉,唐,宋,明,清,显然每家的帝王都“参与”了汉字和读音的“传承和变迁”。但是,他们并没有涉及“文化之根”。

4.中华文化的发源时期,是“商周”。

5.中华文化的集大成,影响后世最大最多的,是“周”。

6.甲骨文造字时期是远于周朝的。但是,周朝的典籍和制度,影响后世。所以,汉字、读音和文化,三者综合,就只能是“周”。

7.那么,我们必须“舍近求远”,看看“周”的变迁。

8.“周家”的迁徙和发达分为两支:一支是正统的“周朝”,推翻殷商,建立周朝,并且有“周礼制度”。这个制度,一直绵延2000多年,影响后世的各个朝代。另一支是“叔伯”辈的蛮夷,“吴国”。它的影响力显然是地域性质的。

9.周以后,各家王朝变迁。所以,文字、读音,自然会更改。而偏远地区的吴国,他们的读音,反而因为“远”,而得以保全。

10.现实中,潮汕地区的读音,广东地区的发音,恰好匹配了古代汉语的“押韵”。

结论,如果要学习“周朝”时期的典籍,比如,五经。文字和读音匹配度最好的,应该就是“吴国”地区的方言和周朝时期的文字。

为何要学习“周朝”时期的典籍呢?那个所谓的“五经”,究竟如何影响中华民族的?

下周一继续文化寻根之《文化传变溯源  · 下》。

汉字变迁是一条线;读音迁徙是另一条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吴越大地上的千古奇城阖闾城,伍子胥究竟留下了什么?
放下仇恨,周人方得国祚绵长
太伯奔吴非是让国义举,而是受戎狄威胁后自立门户
细说之——吴文化起源(泰伯奔吴)
论语讲案|第三篇八佾之第9第14章
历代吴氏君王先祖像!吴家人必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