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门寺

​法门寺佛文化景

在场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法门寺佛文化景区。 法门,意为修行者必入之门。公元前485年,释加牟尼灭度,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为了佛教发扬光大,将佛骨分成八万四千件,分藏于世界各地,并建成八万四千座塔。我国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门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门寺塔和法门寺有“关中塔庙之祖”的称誉。法门寺塔,又名“真身宝塔”,始建于东汉,当时称“阿育王寺”。隋朝时,改天下佛寺为道场,阿育王寺改为“成宝寺”。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它以皇家寺院的显赫身份,以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高祖李渊将这座寺改为“法门寺”,唐太宗重修了一座四级木塔供养佛指舍利,按照佛教礼仪,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唐代诸帝笃信佛法,对舍利虔诚供养,寺院大小乘双弘,显密圆融,使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及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唐代所建的木塔在明隆庆年间时崩毁,在明代万历年间,由法门寺僧人化缘重修了一座8棱13层的砖塔,1985年的时候,政府为重修这座塔,便人工拆除塌了一半的半边残塔,1987年在清理塔基准备重建时意外发现了地宫,出土了四枚释加牟尼佛指舍利和2499件唐代的皇室瑰宝。法门寺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法门寺文化景区依托法门古寺而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景区一期工程斥资25亿元,占地面积1300亩,是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先生主持设计的,景区由山门广场、佛光大道、法门寺寺院、法门寺珍宝馆、合十舍利塔,以及众多艺术佛像、园林雕塑等几部分组成,成为继兵马俑之后的“陕西第二个文化符号”。

请大家听着我的讲述,紧跟我的脚步,看管好您的小孩,带好随身物品,去山门广场参观。

山门广场:位于法门寺文化景区的入口,山门及两侧回廊设计方正简洁,与围合的广场共同体现了佛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海纳百川的胸襟。山门东西两侧,栽植了天数25棵,地数30棵银杏树,棵棵银杏粗壮挺拔。银杏被尊推为我国的国树,在凡人世界中是“活化石”也可表示佛法在中国两千六百年的再次发扬光大。

佛光门: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是佛光门,将佛光门放到第一道大门寓意着以佛光接引我们众生进入佛国清凉胜地,就是运用“有求必应”来接引众生的方便善巧法门。什么是“有求必应”呢?就是按照佛教的教理去行持,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正确的行为。在佛光门的两侧我们还可以欣赏到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楹联。楹联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佛教文化所特有,历朝历代的高僧大德为佛教圣地题写的楹联也是非常的多了。 

静心池:穿过佛光门在这个院中,一泓静水,此为静心池。 在静心池的东西两侧设有圣兽:青狮和白象。狮子为万兽之王,吼声洪亮,震天动地,代表佛教的神威。同时它也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白象:供奉大象,可降伏邪念。摸象牙可以带来吉祥,它也是普贤菩萨的坐骑。通过静心池,人们可以放下世俗间的一切纷纷扰扰,以一颗平静之心走入佛国圣地。静心池中可以放生,所有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可以使您健康长寿。

净水莲花,汉白玉雕成的14朵莲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为佛教圣物,供奉莲花可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白。

般若门:般若二字为梵音音译,代表了知宇宙生命真理的大智慧。咒语“般若波罗蜜”的意思就是依靠智慧到达彼岸。所以佛教不是消极的,而是智慧的学说和教育。“般若”二字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穿过广场走过般若门大家可以发现,之前山门是一个大广场,佛光门前是一个大院落。而在般若门菩提门之间,是一个相对狭窄的过道。这正是利用了建筑艺术上的缩放手段,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控制作用。也表现出了只有以智慧为指导才能到达解脱彼岸这一教义。

第三道门是菩提门,菩提是觉悟的意思,六祖慧能他这样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说在我们世间本身是没有菩提树,这一说的就是因为释迦摩尼佛,在这一颗树下悟道成佛,所以是菩提树,翻译成我们汉语就是觉悟之树。

圆融门:它只有门柱,似乎有点奇怪。这是因为佛教以观察诸法空性为入道的法门,故称“空门”。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佛光大道,佛光大道,总长是1230米,一代表的是独一无二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二是两座塔,一座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双手合十舍利塔,另一所是法门寺寺院的法门寺真身宝塔。三是佛法僧三宝,佛是释迦摩尼佛,法是经文,僧是僧人,这是佛教三宝。零是一切万物归为一体,所以是1230米,也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宽是108米,代表了108种烦恼,您看上的人脖子上挂的珠子是108颗数过一颗等于去除一种烦恼,数到一百零八烦恼就没有了,所以人和人的相处之道也是一样的,当心烦意乱,想吵架的时候可以从108往回说数,数到一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心静的过程就吵不起来了。

佛光大道上有十个菩萨分为五组,十代表的是十全十美,也就是说佛和菩萨教化众生,分别是: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等等

在佛光大道两侧景观绿化广场上,东边设有佛陀胜迹雕塑,详细再现了从太子诞生,出游感苦直到普度众生、双林灭度的成长历程,让众生感受到佛法不离世间法,体验佛教文化。西边展示了佛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发展历程。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六度台阶之下,每上一级台阶,净化一次心灵,境界提升更高的一个层次,让我们更明确到,感受到佛家修行的六种方法,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条途径。从山门到此,须经过六度桥,这也是众生由山门到踏上彼岸,拜见佛祖真身的必经之路。只有洗涤芸芸众生的贪嗔痴慢,放下世间的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做到清净平等慈悲,才可以同登佛的彼岸世界。从下往上依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每上一级台阶净化一次心灵。

我们将山门比喻为“此岸”,而佛光大道则为接引众生通过“此岸”到达“彼岸”,证得佛果这一解脱之道。“众生皆有佛性”在这条大道上愿大家都能发掘出属于自己的“自性三宝”。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人广场,名字取决于八方来朝万佛归宗之意,意思是说欢迎各个国家的佛教信徒来这里参拜佛祖,佛指舍利虽然在法门寺这里,但是舍利不仅仅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同样也是世界的。当在这举行大型法事活动时可以容纳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佛祖的慈悲之心。万人广场中间有三个水池名为三净池,分别是,净身净口净意,这里的净身,不单单是指去除身上的污垢,而指的是行为准则,用理性约束自己的一切行动。净口是指说话时注意自己的言语,净心是最难的,因为人的思想会随着外界环境而不断变化,所以时时提醒自己,不要产生坏的念头一旦出现,不要理会让其自生自灭。

眼前我们看到的是双手合十舍利塔,双手合十是世界文化保护的遗产标志,而佛的舍利又是举世仅存的,所以也做了这样一个造型,他高是一百四十八米,一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四和八是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所以取的这个数字,外面双手合十是一个现代化建筑,中间的塔是一个古代建筑,这是现代和古代艺术融合的杰作。

登高舍利塔 :当我们站在合十舍利塔上54米处可以俯视整个佛文化景区。它分为佛、法、僧三区,融天、地、人为一体,汇众生万物于法门。东看旭日,西观夕阳。收山川田野于胸内,置名利万物于法外,实为妙乐之事。你若仔细感悟、辨认,你可明白我刚才所说的。整个文化景区仿佛一尊坐佛之型。左侧的法门寺地宫恰好处于佛心位置。望前方山门渺渺,佛光大道上芸芸众生,熙熙攘攘,众生众相。在这些芸芸众生之间,有朝拜者,有观望者,有游览者,也不乏有名利之徒,人人都在奔波,人人都想超越。但只要人们朝前看,就会看到佛光普照,就会看到前途光明。所以,在这条佛光大道上,朝前看,朝后看,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

现在我们转向身后,看看唐代地宫的主体部分。唐代地宫主体四门四室,长21.12m,面积约31.48平方米,分别从隧道、前室、中室、后室、密龕中出土了两重碑文、四号、二号、一号和三号舍利及2499件供奉舍利的大唐珍宝。两重碑文,左边为志文碑,记载了真身舍利的样子、唐代迎取舍利的盛况以及法门寺的发展历史;物帐碑,记载了供奉舍利的器物的名称、数量、质量及供奉人的姓名。根据此碑,我们发现出土的文物与记载完全吻合,这就说明了从唐僖宗封闭地宫到现在的一千多年间,保存的十分完好。这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现在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大唐王朝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精神财富。它自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吴邦国、贾庆林、吴官正、赵朴初、班禅大师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驻华大使及诸多佛教团体前来瞻仰礼拜。影响极为深远。

一号影骨舍利出土于87年5月5号,也就是农历4月初8,佛旦日,因此我们将他供奉在真身宝塔一层,聚集灵气,镇压风水。此塔是本寺的第三代真身宝塔,依据明塔的形式一比一修建。八楞八角十三级,融合了中国密檐式殿堂建筑风格和道教佛教文化特色。塔身四面四面分别有“浮屠耀日”“舍利飞霞”“真身宝塔”等字样,均是明代真品,另外还有乾坤巽艮表示其他四方。

好了,我们现在就到了法门寺的大雄宝殿,它建于1992年,仿唐式建筑,大气古朴而雄浑。其中供奉的是密宗五方世界五方佛。“大雄”即大英雄之意,人们称赞释迦牟尼功德圆满,有无量智慧,发大慈悲降伏诸魔、普度众生。“宝”即佛法僧三宝,佛宝即洞悉世间一切真理的释迦摩尼佛,法宝即佛教经典和法器,僧宝即引导众人修习佛法的僧人。“殿“指尊贵身份地位和高尚德行之人的居所。大雄宝殿在有一定规模的寺院都有的,为本寺的主殿。大殿中央供奉的是释迦牟尼法身像毗卢遮那佛,意为大日遍照,也称大日如来,代表理智不二和法界体性智。

法门寺博物馆是是为了保护法门寺地宫出土的2499件文物而专门修建的。 我们看这幅大唐迎佛图:图中显示迎接场面非常壮观,人群中间是迎奉舍利的主队伍,他们是由僧人和御林军组成的,队伍总长300余里,也就是说队伍前面已经到了西安的大雁塔,后面的队伍才刚出法门寺,队伍的两边民众跪拜,因为在唐代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是特别的信奉佛教的,因此迎奉场面声势浩大。

锡杖:锡杖也叫禅杖,是年老的僧人用来防身之用的。这枚锡杖长1.96米,纯银打造师镀金的,共2390克(四斤八两),杖首的条形的叫股,每个股上面带有三个环,股和环的多少就代表了这枚锡杖的级别,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四股十二环,如果从它的级别来算,它是属于释迦摩尼所拥有的,是世界上现在所发现的级别最高的一枚锡杖,所以它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世界锡杖之王”。

三重宝函: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装有第四号舍利的容器,大家看我的左手边门,门可以自由的打开,打开以后我们在里面发现鎏金的纹银棺,一枚舍利放在这里,它是一重套一重的,我们叫它三重宝函。

物账碑:相当于现在的账单,它上面记载着我们地宫珍品的数量重量和尺寸。

秘色瓷:它因材料特殊、制作方法秘不宣称而得名。展厅里是没有水的,但是在灯光的照射下它就像铺了一层水一样,质地细腻。根据专家的考证这批秘色瓷出土于浙江的窑场,在唐代,它是皇家官窑,上品献给皇室,次品砸碎沉埋湖底。现在,全世界只有14件秘色瓷,它们全出土于法门寺。

茶具:唐代人们吃茶,是把茶叶末全部吃下去的。怎么吃的,我们通过它的展板来了解,这套茶具是世界上目前为止最早最完整的一套茶具,是唐僖宗供奉的一套茶具也是国宝级的文物。

蹙金绣:在显微镜下人们发现,这5件蹙金绣的金线是用黄金拉成的,它们平均只有0,1毫米,最细的地方仅有0,06毫米,比头发丝还要细,就是现代的高科技手段也很难达到这样的工艺水平。好了,我们今天的旅程就要给大家说再见了,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梦回大唐
【问禅】顶礼法门古寺 膜拜法身舍利
“大脸猫”旅游随笔漫记《国内》〖255〗201304陕西(14) (宝鸡扶风法门寺)
宝鸡法门寺(下)——西行散记(47)
佛指舍利将永久供奉于法门寺合十舍利塔中
走进法门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