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开创建立中国红军正规建制妇女武装的先河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梅州曾有个女红军连,建立在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据目前的史料和研究表明,这支女红军应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建立的一支正规建制的女红军队伍!”日前,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姚意军向记者介绍了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并表示,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成立于1929年12月,比著名的“红色娘子军”即1931年5月1日在乐会县(今海南省琼海市)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还要早一年多。
为何1929年会在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成立女红军连呢?这个女红军连的斗争发展情况怎么样?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怎样一种历史地位呢?本报今日在第7版推出《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开创建立中国红军正规建制妇女武装的先河》专版报道,结合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和记者采访见闻,解密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敬请垂注。(刘晓娟)

核心提示

1927年秋开创的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东江革命的一面旗帜,是粤东北革命的大本营,被誉为“粤东井冈山”。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里曾建立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

这支女红军连是什么时间组建的?斗争发展情况怎么样?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怎样一种历史地位呢?围绕这些问题,2020年,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和中共梅州市梅县区委党史研究室将该女红军连的研究列为2020年党史研究重要课题之一,并组织课题研究小组专门负责。

在近两年时间里,通过综合各类历史文献、田野调查、走访女红军后人等,课题组初步厘清了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的历史。课题组认为,根据现有史料和研究,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应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建立的一支正规建制的女红军队伍,开创了建立中国红军正规建制妇女武装的先河,在党史、军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追寻】

历史档案及历史见证人回忆均有记载

在对粤东北苏区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发现,那一带女烈士人数比粤东北苏区的其他根据地多很多,其中还有1929年曾建立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的记载,这引起了梅州市党史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

“2020年5月,我们到梅州市梅县区档案馆查阅历史档案,以求发现有关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的蛛丝马迹,接着再查阅《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编》等很多有关历史文献,从中便有了不少收获。”课题组负责人、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姚意军向记者介绍说,在形成于1929年12月3日的《施联给东委信——关于西北县联会所讨论的中心问题》、《西北七联会汉章的报告》一文、形成于1929年12月5日《施联给各县委区委支部信——西北七县秋斗的前途及工作布置》等文献中,均有关于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的记载。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历史见证人的回忆文章,也对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有所提及。在1987年版的《梅埔丰苏区史料汇编》一书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曾参加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团的柯传田回忆(1984年8月23日):“红军学校一共办了三期……在梅南星拱楼开办时,其中一期有女学员十八九人,另住一个地方……”1929年参加赤卫队的冯维昌在1984年8月22日回忆说:“军校的地点是星拱楼……第一期有近百人,第二期少一些,大约是八十人左右。第二期还有个女红军连,30人左右,连长朱心,罗田径朱锡山(注:应为朱秋山)的婵女(即女儿),番妹仔,她同时又是教官……”

2010年,女红军连战士、百岁老人叶传(原名叶传娣)向采访者回忆说:“那时,女红军连战士主要是在部队做后勤工作。女红军连成立不久就分散编入红军四十六团各连队。”

△有相关史料记载可以证明,女红军连部分组成人员曾在驻设于梅南水美村星拱楼的东江军事政治学校进行过培训。

“这些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有力印证女红军连的历史。”姚意军说,这些老同志的回忆及相关史料记载可以证明: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成立的时间是1929年底左右;二是在此期间,女红军连部分组成人员在驻设于梅南水美村星拱楼的东江军事政治学校进行了培训。

【调查】

女红军亲属讲述女红军连故事

据载,2010年,中共梅州市梅江区委党史研究室曾组织人员对个别女红军的亲属进行了采访,后来整理成这样一段文字:“近时我们还采访了几个女红军的家属。朱华云解放后曾担任生产队长、公社干部,曾到中、小学校为学生上革命历史传统教育课,1976年逝世,享年76岁。现在还健在的叶传(叶传娣)今年102岁,1927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女红军连分散后她在八乡山根据地古大存部下工作,曾任收发员、通讯员,解放初期曾任生产队队长。”

为了进一步追寻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的历史故事,日前,在课题组成员、中共梅州市梅县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连焕荣的带领下,记者在梅县区梅南镇见到了女红军连连长朱心(朱婉力)的侄孙朱国森。

虽然已年逾80,但朱国森精神矍铄,表达逻辑清晰。他告诉记者,朱心原名叫朱婉力,于1912年在毛里求斯出生。其父亲叫朱秋山(朱氏族谱上名为朱报恩),生母是朱秋山的第二位妻子(毛里求斯人)。大约在朱心三四岁的时候,她跟随父亲回到家乡梅县梅南水美村罗田径村(即如今的罗田下村),后来就读梅县广益女子师范学校。因混血关系,朱心皮肤黝黑,生性开朗活泼,村里人给她起了个叫“乌肉鸡”的外号。她在1928年参加赤卫队,带领姐妹们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表现出色,在女红军连成立后被任命为连长,带领女红军战士开展军事训练,还参加了几场战斗。到了1930年,她在一次回家拿衣服的时候被敌人抓走,在押送到新塘圩的路上抵抗敌人,被当场杀害,年仅19岁。朱心的父亲朱秋山也参加了革命,公开身份是三堡主席,后来在梅城朱家祠开展革命联络宣传时被敌人抓去杀害。当时的国民党报纸刊载的消息说他“潜入城中共匪,宣传恐怖市面”。朱国森说:“据我母亲说,我家曾有一张我父亲与朱心的合影,当时她才十六七岁,可惜如今这张照片已经遗失。”

随后,在梅南镇罗田下村村支部书记朱汉奎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朱心的故居“衍庆堂”。这座老屋因年久失修,如今已经破败不堪。“朱心一家曾住在这座老屋的右下堂,这两间房间就是她家的。”朱汉奎指着已经倾倒了一角的老屋说。

△女红军连连长朱心故居“衍庆堂”。

在罗田下村,距离“衍庆堂”不远处还有一座老屋——“瑞光庐”。连焕荣告诉记者,2020年11月6日,课题组第一次到梅县区梅南镇进行田野调查和实地采访,在瑞光庐与朱国森等相关人员进行座谈采访,还在瑞光庐的墙上发现了以前没有掌握的多条革命标语。记者在瑞光庐看到,这些标语稍显模糊,经仔细辨认,可以看出的内容主要有:“响应朱毛红军,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红军万岁”“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屠杀工人农民的刽子手陈△△(注:△表示文字模糊不清)”“世界革命成功万岁”“扩大红军,实行△村△△军事化”“促成全省全国总暴动”等等。

△位于梅南镇罗田下村的瑞光庐。1929年10月红四军游击东江前后,在当地开展革命宣传时曾驻扎于此。

连焕荣说:“结合标语内容和相关革命历史记载,这些标语应是1929年10月红四军游击东江前后,在当地开展革命宣传时所写,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革命斗争。”正是因为当时革命宣传声势浩大,为群众提供了直接参加革命活动的环境和机会,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才得以孕育、成熟。

结论】

在中共领导下建立最早的正规建制女红军队伍

通过综合各类历史文献、田野调查、走访女红军后人等,课题组认为: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应该是孕育于1928年前后,成熟于1929年10月红四军挺进东江前后,正式组建于1929年12月2日梅南区苏维埃代表会议决议之后,解散于1930年上半年。主要组成人员以参加革命的梅南、畲坑的客家妇女为主。

那么,为什么会在此时此地建立女子红军连,它的基本架构是什么?党史、军史专家如何界定其历史地位呢?

课题组研究认为,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的组建是受当时一定社会条件影响和推动而形成的,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方面:一是客家妇女的特质丰富了妇女社会活动;二是旧社会客家妇女受压迫最重,渴望翻身解放的愿望也最强烈;三是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妇女的觉醒,工农运动的开展激发了妇女的革命热情;四是九龙嶂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当地妇女提供了直接参加革命活动的环境和机会;五是上级党组织对妇女参加革命活动的重视和指导。

连焕荣告诉记者,有了较为清晰的史料依据和基本认识之后,他们邀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姜廷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正师职研究员陈力担任课题指导,对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的历史地位进行讨论、总结,最终认为: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成立时间早,系开创建立中国红军正规建制妇女武装的先河。

经大量查阅中共历史、军史等史料后,课题组发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前段,在人民武装建立发展历程中,先后建立了多支成建制女红军队伍,一支是粤东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梅南区苏维埃代表会议于1929年12月2日作出决定而成立的女红军连,组织上直属东江特委领导,由东江红军总指挥部指挥;另一支是1931年5月1日在乐会县(今海南省琼海市)第四区赤赤乡内园村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据广东省人民武装斗争史编纂委员会编《广东人民武装斗争史》<第二卷>),这就是著名的“红色娘子军”;还有一支是1933年3月在四川通江县组建的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据中共通江县委党史研究室编《通江苏维埃志》)。从上述三支女红军武装队伍的成立时间看,课题组认为,根据现有史料和研究,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应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最早的一支正规建制的女红军队伍,开创了建立中国红军正规建制妇女武装的先河,在党史、军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1982年编印的梅县烈士册中,一行行文字清楚地记载着革命烈士的英名、籍贯、职务、牺牲地等。统计结果发现,九龙嶂革命根据地范围女烈士人数比粤东北苏区的其他地方多很多,仅梅南、长沙、水车、畲江四镇的女烈士就有60多名。这些有记载的以及许多没有留下名字的女红军、女烈士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巾帼英雄壮歌。

课题组建议,梅州市、梅县区有关部门要加强研究和宣传,下大力气做好有关女红军连的革命遗址、文物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提升红色教育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使之成为梅州、广东乃至人民军队发展史的一张亮丽的红色文化名片。

【史料钩沉】

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女红军连的组建和战斗经过

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妇女运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广大农村妇女在革命思想熏陶下,纷纷投身革命,成为当地土地革命的一支生力军。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区域的广大农村妇女热情高涨,踊跃加入扛枪打仗的赤卫队和红军队伍。她们在军事训练中个个十分认真,摸爬滚打毫不含糊,没有一个叫苦。1929年10月,东江军事政治学校在梅南水美村的星拱楼开班时,有二三十位女红军参加学习训练。军校每天进行“三操两讲”,三操分别在早晨、下午和晚上进行,政治课的内容是讲苏维埃,宣传红军主张和如何做瓦解敌军的工作等。通过学习训练,女红军的政治和军事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她们灵活机智地在根据地开展活动,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2010年,女红军叶传老人在回忆起当年参加红军官塘战斗时,还异常兴奋,这是一个让她骄傲的经历:1929年11月15日,西北七联会发出致西北各县指示信,提出以秋收斗争为中心任务,发动斗争,扩大红军,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16日,在西北七联会和东江革命委员会指挥下,红四十六团、四十七团、女红军战士和梅南赤卫队数百人,以特务连为主力,夜袭驻梅南官塘圩的国民党特务营,全歼这营敌人。敌营长张徐光负重伤,由士兵用竹箩抬着狼狈逃跑,抬至离官塘几十华里外的梅城黄塘德济医院抢救,不治身亡。嚣张一时,扬言要限期“剿灭”梅南、畲江一带革命力量的敌营长张徐光被打死的消息传开后,根据地人民拍手称快,扬眉吐气。

当时在梅县团委宣传部工作的卜杏华以这场战斗为题材,与杨华共同创作了一首歌谣,交付油印,由交通员带到各地散发,因此传唱开来。女红军叶传老人讲述这场战斗后还轻声哼起了歌谣,大意是:

月光光,白如霜,骑着马,张徐光,进犯苏区到官塘,遇到红军打一仗,身上连中两三枪,马上跌落箩来扛, 一扛扛到上黄塘, 呜呼哀哉见阎王。

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1927年后,九龙嶂根据地区域就陆续有妇女参加到各种革命组织中来,经过党的培养教育和革命斗争的考验,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也积累了一定的斗争经验。因此,梅南苏维埃政府认为将分散在政府、农会、赤卫队和红军中的妇女组建一支武装队伍的条件已经成熟。1929年12月2日,梅南区苏维埃代表会议召开,会议作出了成立女红军一连的决定。女红军连由东江红军总指挥部直接指挥,连长朱心,指导员黄涛,有熊进娣、朱华云、叶传(叶传娣)、丘仅妹等女红军战士100人左右。西北七联会对梅南区苏维埃会议通过成立女红军一连的提案给予了充分肯定,称其足以证明:唯有革命的深入,群众斗争的激烈化,加紧宣传鼓动工作,使群众知道武装组织之重要,扩大武装才有办法。

文章来源:掌上梅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过没,梅州梅南有个“女红军连”
广东红色文化村
赖岳元II山歌九首(山歌)
五一节到梅南避暑,参观东江红军九龙嶂根据地旧址,欣赏山村美景
梁德新、胡焕元║华侨民居绍安庐
陈正人:他曾是毛主席的副手,参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妻子是最早的女红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