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真道

妙真道

Rémy Beijing 2015-03-12 11:06:04
妙真道,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神仙家,中华道教中经典派与修真并重的代表,道教重玄派中庄子思想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奉太乙救苦天尊为主祀天尊,行三台五阶,契三品,贵“无知、无言、无名、无形、无心、无己”,崇尚隐逸,守清朴,恶显达,超然世外,秘密修炼,真正体现了道教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妙真道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神仙家。思想境界天人合一。亦称玄真派。
 


 
基本信息
 
妙真道,又叫玄真派,全名玄妙无上正真道,为道教隐宗,道教众多流派中之奇葩,妙真一词,最早源于《妙真经》,《道教义枢》曰:“尹生所受者,唯《道德》、《妙真》、《西升》等五卷。”。是战国时期神仙家(即方仙道)与庄子学派思想结合的延续,是道教重玄派中庄子思想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奉《道德经》《清静经》《妙真经》《西升经》《南华经》为正典,奉庄子(一说为太乙真人)为开宗祖师,随着中古时期道教的诞生和发展,开始供奉太乙救苦天尊(太乙真人)为本主神,认为庄子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崇尚返璞归真,回归自然,隐居山林,秘密修炼。教义上,强调对“真”和“化”义的参契,主张通过“心斋”“守一”“坐忘”“朝彻”“调息”“凝神”等丹道理论和天然药材的服食,达到延年益寿,天人合一,羽化成仙的目的,这一状态称为“大自如”之妙天、“妙真化境”“自如化境”。同时附以真艺之术,即艺术素养的提升,如“经”“史”“子”“集”的修习,使修真和品性完美结合,被后人称为“雅道”“儒道”。妙真道秉承“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圣训,贵无知、无言、无名、无形、无心、无己,守清朴,恶显达,一向以隐逸清修为本,仙迹漂渺,虽流脉二千年,其传承少为世人所知,被誉为“真道士”,宋朝时期,妙真派出现了著名领袖陈景元,禇伯秀,范应元等,将妙真道和庄子思想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发展,妙真道步入鼎盛期。随着元代全真派的崛起,妙真道周颠、铁冠道人等逐渐消隐于青山绿水间。
 
妙真宗义
 
1、自如化境(本宗最高境界,谓之大自如,不同于自由,是一种清澄的、与天同化境界)
2、亘道交衍(本宗万物起源观,认为道源自“亘”气,亘性舛,道性正,亘生道(即舛生道,道由舛生),亘乱道,道制亘,亘道交衍,派化万物)。亘道二气,相辅相成,推衍万物。
3、福寿损益(本宗认为,人的福寿虽有定份,但可损益,修行能增福寿,作恶等可损折,并主张惜福。但不同于佛教的报应说)
4、奇份际化(本宗认为,万物以及人类的际遇,皆由亘道二气推衍交化而定,这一点不同于佛教的五蕴和合缘分说,邂逅聚散皆谓之造化际份,乃天数推演,或谓之奇份或造份,即生有定份,历有际份)
5、三台五阶(本宗修行途径和几个不同阶段,通过三台五阶,可通达妙真元真的大自如化境)
6、三神化一(本宗认为,玄元太亘天尊与混沌同生是天地始祖,三化分为三清天尊,广化分为太乙救苦天尊)
7、游化清和(是本宗的出世入世立命哲学,诸凡真味,妙在化处,反对“定”,主张“化”。虽然提倡在世游化无形,但与油滑之气迥异。这一点上,完全继承了庄子游化思想)
8、亘变祸福:(妙真的祸福说,认为天地本亘道二气共生交化,其中玄亘之气无常,《玄元太亘经》曰:舛乱无律,皆出意外,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妙道生于斯,祸变生于斯,或幸或灾。”,避祸的方法就是“行真者,厚真德,则亘气微,祸变自少。而世间欲重者,真气亏,亘气补亢,祸变自多。
9、一元二仪:指精气神三品,感应归化经曰:一元者,气也。二仪者,阳仪为神。阴仪为精。阳仪得气,谓之灵,阴仪得气,谓之形,神气附于精气灵形合一,谓之生。气是第一层面的,而精、神是第二层面的,构成品字型。《妙真正清经》曰:道生元气,精合元气成其形,谓之精气。神合元气成其灵,谓之神气。形灵合一成其生。此三气,名之曰:精气神。
10、感应天养:本宗认为 人如果通过斋神厚德,明真洗心,回复童贞,就能自然感应天运,并获得天精的滋润养护。谓之天养。天养的人就可以长寿甚至羽化为仙。《感应归化经》曰:杀心归一,谓之斋,斋后则神器淳如无尘,道气充之;天运感化,人神自应;与道同化,谓之感应。天精润之,谓之天养。
 
妙真玄典
《老子说常清静经》、《南华真经》 、《妙真正清经》、《玄元太亘经》、《感应归化经》等,除《道德真经》、《南华真经》外,其他各篇玄典称为内经,由历代宗师一脉秘承,仅在宗内传化,世人少知。
 
妙真奉祀
玄元太亘天尊、三清天尊、太乙救苦天尊
 
妙真玄旨
万千皆一,大道唯真,玄不可知,妙不可言,谓之玄真,谓之妙真。即临即正,即正即真,体道契真,通达顶真。
 
妙真十洞
经、师、祝、斋、丹、药、符、咒、镇、律
 
妙真三品
清品,妙品,自如品
清品为元,气之所化,谓之真道。如品为生,精之所养,谓之和善。妙品为至,神之所达,谓之美德。
 
妙真禁律
道天经师律,谓之五敬;其中律,包括三律;
上律:又名天杀禁,一、疑天疑神;二、疑道疑经;
中律:又名地杀禁,一、疑师;二、叛师;三、乱纲;
下律:又名恶禁,一、定言;二、好知;三、多语;四、是非(事辨);五、彰显(见异);六、诋毁同道;凡弟子入宗,须奉知、讽诵、谨遵。
 
文道妙真,武道武当
 
武当与妙真,文武双奇星。武当彰仙风,妙真隐士清。是李道然天师对道教两大宗派,武当和妙真派的赞誉,武当亦武亦彰,妙真亦文亦隐,虽道术达顶门径三千,各有其妙。
 
妙真派祖庭
秦汉之际,神仙家太乙真人云游至终南山支脉翠华山,发现此山幽险奇峻、山灵水秀,是难得的福地,於是在此开宗立派,传太乙周天功,史称妙真道太乙门,今翠华山道教太乙宫曾是妙真道祖庭。又说早期的妙真道大宗师,如孙登和竹林七贤等在云台山(河南省焦作市)隐居多年,体契老庄,玄学由此诞生,被妙真道视为祖庭之一。
 
妙真三宝
三宝 【真道】、【和善】、【美德】
【真道】以道为至真,尊重自然,回归自然(注:科学人生)
【和善】以和为大本,做到宽容,悲悯,仁爱,与天地生灵和谐相处(注:仁善人生)
【美德】以艺术为养性之要法,提高人生品味。(注:艺术人生)
 
人生九气
1、闲时多读书,博览凝才气;
2、众前慎言行,低调养清气;
3、交友重情义,慷慨有人气;
4、困中善负重,忍辱蓄志气;
5、处事宜平易,不争添和气;
6、对己讲原则,坚持守底气;
7、淡薄且致远,修身立正气;
8、居低少卑怯,坦然见骨气;
9、卓而能合群,品高养浩气。
 
人生九局
1、宠辱之局:宠辱不惊。
2、得失之局:有小失才能有大得。
3、利害之局:见利必先思害。
4、祸福之局:福祸相倚。
5、贫富之局:贫而有志,富而不骄。
6、贵贱之局:贵贱皆人定。
7、苦乐之局:苦乐两相依。
8、生死之局:明生死,重大义。
9、成败之局:胜不骄,败不馁。
 
人生九品
 
下三品:
自信,自信能成就一切但不傲慢;
谦虚,自知要学无止境但不自卑;
认错,自省有缺点缺陷知错能改。
  
中三品:  
感恩,感恩得到的一切;
知足,满足享受的一切;
无为,安住现成的一切。
 
上三品:
舍得,给予大众分享所得;
包容,容纳自他一切生命;
觉醒,觉悟宇宙人生真相。
 
真艺九雅
1、琴:弦底松风诉古今,红尘里,难觅一知音。
2、棋:颠倒苍生亦是奇,黑白子,何必论高低。
3、书:沉醉东风月下读,柴门闭,莫管客来无。
4、画:纤手松烟染素纱,盈盈写,茅舍两三家。
5、诗:漱玉含芳锦绣辞,堪吟咏,佳句费寻思。
6、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杯斟满,莫教泪空流。
7、花:驿外桥边萼绿华,随风起,飘舞向天涯。
8、茶:香喉提气人神闲,捏指间,悠然沁心田。
9、玉:玲珑透剔纯贵雅,载万道,滋神润心扉。
 
 
妙真派历代大宗师
 
一、庄子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鲁迅先生对庄子文章的评价极高,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真人,代表作《庄子》受封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二、孙登
孙登(约220年~280年),字公和,号苏门先生,妙真道大宗师。本籍魏国汲郡(今中国河南卫辉)。长年隐居云台山,博才多识,熟读《易经》《老子》《庄子》之书,会弹一弦琴,尤擅长啸。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于他。
 
三、郭象
中国西晋时期玄学家。字子玄,河南洛阳人。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好老庄,善清谈。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调和二者,认为名教合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他以此论证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认为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事,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有哪样能力的人就做哪一种事业,这样的安排既是出乎自然,也合乎人的本性。著有《庄子注》。
 
四、向秀
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
 
五、嵇康
嵇康(224—263),字叔夜,谯国铚县(现安徽宿州境内)人。嵇康在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释私论》),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在整个魏晋文艺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嵇康是著名的琴艺家和哲学家。他精通音律,“广陵散绝”体现的是嵇康作为一个伟大音乐家的悲剧。
 
六、成玄英
唐代初期道士。字子实。陕州(今河南陕县)人。通儒学经典,尤重文字训诂学。贞观五年(631),召至京师,帝重之,赐号“西华法师”。后隐居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之云台山。对老庄之学颇有研究,致力于文理的注疏,继承和发挥了“重玄”思想,使重玄之道成为唐朝初年道教哲学思想的一大主流。同时,又吸取了佛教的三业六根说,以及双遣执法,使道教哲理及道教修炼思想更加升华。著述有《道德真经义疏》、《庄子注》(又名《南华真经注疏》)、《老子道德经注》、《开题序诀义疏》等。
 
七、孙思邈
孙思邈,出生于西魏时代,生于581年,而卒于682年,是个百岁家,被人称为“药王”老人。(孙思邈的年龄现今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第四种说法是141岁,第五种说法是165岁,甚至还有168岁的说法。不过反正年龄不小。)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他是药师佛的化身。
 
八、陈景元
陈景元(1024-1094)字太初(一说字太虚),号碧虚子。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北宋高道,著名道教学者。宋神宗曾赐号“真靖大师”。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飞升。 陈景元曾大父知逊,大父令忱,皆养高不仕。父正,擢进士第,解朐山令,寓居高邮,以疾终。母贫不能归。有子四人,陈景元为季。陈景元少年丧父,兄弟四人却二兄相继夭折,乃有方外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拜高邮天庆观道士崇道大师韩知止为师。三年试经,度为道士。后负笈游名山,于天台山遇鸿蒙先生张无梦,遂得其《老》、《庄》微旨。乃隐逸于江淮间,以琴书自娱。
 
九、褚伯秀
妙真派大宗师,南宋咸淳年间钱塘(今属浙江省)人。字雪巘。杭州天庆观道士。师事范应元,感师恩,遂纂集《南华真经义海纂微》一零六卷,刊于咸淳中。褚氏《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后序云:“淳祐丙午岁,幸遇西蜀无隐范先生游京,获侍讲席,几二载。”又云:“师讳应元,字善甫,蜀之顺庆人。学通内外,识究天人,静重端方,动必中礼。”可知范应元确为褚伯秀之师,且学识渊博,修道有方。入元,宣抚尤平章闻名欲见之,不与交接。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四、《武林玄妙观志》卷二。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902805.htm#2_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道家亚圣著述的《南华真经》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
庄子 | 南华真经 | 道家
南华真经全文及译文-道以养德-《庄子》
庄子.南华真经.狐白.下
推荐《重刻庄子南华真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