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票二十年赢家金钥匙(二)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第二部分
刚进入股市时,我炒股全凭感觉,偶尔乐翻天,偶尔无语问苍天,大部分时间我的情绪在期望和恐惧之间摇摆。我常常感到希望无穷又觉得惊恐无比,沮丧、悔恨等情绪常相伴随,我筋疲力尽,赚钱却有限。我逐渐意识到,不克服这种情绪落差,我迟早会疲乏,绝对无法成为优秀的操盘手。后来,我体会到,炒股票虽然很难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但人是可以控制情绪波动的,股市虽然残酷,却不是一战决生死的淘汰赛。
第二课 有输才能赢
第二课
有输才能赢
输家不敢赢、不认输,所以赚小钱、赔大钱
赢家拿得起、放得下,所以赚大钱、赔小钱
刚进入股市时,我炒股全凭感觉,偶尔乐翻天,偶尔无语问苍天,大部分时间我的情绪在期望和恐惧之间摇摆。我常常感到希望无穷又觉得惊恐无比,沮丧、悔恨等情绪常相伴随,我筋疲力尽,赚钱却有限。我逐渐意识到,不克服这种情绪落差,我迟早会疲乏,绝对无法成为优秀的操盘手。
后来,我体会到,炒股票虽然很难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但人是可以控制情绪波动的,股市虽然残酷,却不是一战决生死的淘汰赛。
如果我们把炒股票当事业,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探索,把事情想得长远些,提升些格局,就不会那么在意一时的得失。毕竟每一回合的竞技,都只是我们成千上万次比赛中的一场而已。
天人交战 卖出后最怕再涨
华尔街(Wall Street)中的"Wall"被形容是一座忧虑之墙(The wall of worry),攀爬股市的忧虑之墙时,我们常陷入见好就收与继续持有的天人交战。
值得期待的股票,持股者往往因害怕账面由盈转亏,或是无法抗拒获利了结的诱惑,小赚就卖出,落袋为安后,松一口气的感觉就是奖赏;但股票卖出后,如果价格持续攀高,我们又常常懊恼不已,甚至失去理智奋不顾身地再次进场追高。
证券界有种说法:"股市中只有两种情绪,即期待和恐惧。问题就在于,当我们应该恐惧时,却一味地期待;而在应该期待时,却又显露出恐惧。"心理学家阿摩斯?特弗斯基与丹尼尔?卡内曼研究发现,人们的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收益发生时,他们通常不顾危险去追求更大的收益,只想确保眼前确定的收益;而当损失发生时,他们又愿意去赌看能不能翻本,即使这种冒险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
由于追求自尊的偏好和害怕后悔的心理,一般人大多有"损失规避"的心态,想的是如何增加赢的次数,而不是提升赢的品质,倾向于先卖掉赚钱的股票,留住赔钱的股票,逃避了赚钱的风险,而接受了赔钱的风险。
也就是说,一般人不敢赚大钱,所以只能赚小钱;不想赔小钱,结果却赔了大钱。
有位朋友告诉我,他曾在行情没有太大波动的一年当中,用100 万元赚了200 万元,岂知在随后一年的多头市场中,300 万元却赔得只剩200万元,他特别强调自己不会放空。他描述道:"当我资金累积到300 万元,持股总数仍维持不变,但由于每支股票的金额变多了,当每支都跌到止损点,比如说跌个一成,赔钱的金额就会翻倍,我常因此下不了手割肉;同样地,每支股票只要涨个一成,获利也会翻倍,我常满意地获利出局。"
像他这样的情况,就是"逃避了赚钱的风险,而接受了赔钱的风险"。
炒股票最难的两件事,一是处理赔钱的股票,一是处理赚钱的股票,而其最高指导原则是,避风险但不避利润。我这位朋友曾经做得很好,却在操作额度增加之后,因心理因素乱了步调,竟对获利设限,却让亏损不断扩大。
他除了没有严守操作规则外,最大的问题在于格局不够大。或许他潜意识里想的不是如何赚3000 万元或3 亿元,而是如何保住那300 万元,所以他操作这300 万元资金时,还停留在100 万元资金时的思维,这样子怎么能重新分配时间和资源来更上一层楼呢?
人性不因时空而改变,早在两千多年前,《论语?阳货》中就有了"患得患失"的说法,说明人往往在还没有得到时,唯恐得不到;一旦得到了,又担心失去的心理。得失心是触发恐惧的导火线,让我们害怕失去机会、恐惧成功、恐惧失败。为了减轻心理压力,我觉得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减轻心理压力的三大招
一、 不要太在乎输赢
炒股票时患得患失的心理压力,不外乎来自于自己和别人。因此,除了不要拿有特殊用途的资金买股票、不羡慕别人赚钱外,我奉行以下三个原则。
1. 不要用消费水准来衡量输赢了多少。
我曾在券商的贵宾室里看到过一位炒家,他在每一回合的交易后,总爱嚷嚷:"又赚(赔)了一部奔驰!"喊盘时他经常提醒旁人:"借过!借过!车子进进出出的,不要被撞到了。"根据我的观察,把钱看得太重或是得失心太重的人,较为赔不起也比较情绪化,且大多会赔钱,即使能赚钱,数量也很有限。优秀的操盘手交易时抱着游戏的心态,并不太在意输赢,对他们而言,钱是用来得分的。
2. 不要告诉别人你买了什么股票。
要做到"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很难,但至少我们可以不张扬自己买了什么股票,这样即使赔钱,也只有营业员知道,不会有人嘲笑你是"市场反向指标"。大投机商维特?倪德厚夫把股票投机比喻成性爱,他说:"贪心和肉欲经常是近亲--性为人生助兴,投机为人生提供养分。这两种活动在私底下做,最能成功。"
要在股市赚钱难度本来就高,如果还想夹带其他非财务方面的目的,例如借着向人推荐股票做公关或证明自己的功力,常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当我向别人推荐的股票失灵时,我恨不得自己有能力护盘,看盘时关注的全是那一支股票,常因此忽略了市场的重大变化。
3. 付出不要有所保留。
一般人限制自己只能付出多少时间、只能在股市中交多少学费,喜欢追逐速食化的消息,不太愿意学习乍看之下枯燥无味的东西,而且连学习上的付出都要计较投资回报率。
通常有人问我:"如果我每天花两个小时,多久可以学好技术分析?"这一类问题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问"最少要花多少时间"。其实更深入的意思是,他们想要确定在付出这段时间后,能不能保证学会。这样一来,在"姑且一试"后,如果该方法不能达到预期中的效果,他们将另辟蹊径。
不管做什么事,很难有人可以跟你保证什么。然而只要方向正确,每一分一秒、每一块钱的付出,虽不能保证马上回收,但一定不会白费;而且,在我们热爱这个工作的大前提下,也可以勉强自己做一些不喜欢的配套事情,正如环法自行车赛常胜军阿姆斯特朗所说:"我不喜欢跑步,但我还是必须坚持跑步,因为不是所有对你有益的事情,都会让你感觉很好。"
二、 挫折越大,离成功越近
我觉得踏进股市,首先要跨越的第一道心理门槛,就是要有愿赌服输的心态,不怕输,因为能输才能赢。台湾马术障碍赛好手陈少曼、陈少乔拿下第四届亚洲杯国际马术锦标赛团体组的桂冠后,电视台记者访问她们:"不怕从马上摔下来吗?"这一对1989 年出生、不怕摔的双胞胎异口同声地说:"多摔几次就不怕了!"
炒股票也一样,如果刚入门时只是小试身手,这样即使受伤,也不会伤及筋骨。但我们的目的不只是要让自己习惯"摔下来"的感觉,还要学习如何减少"摔下来"的次数,并把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就像科斯托兰尼曾说:"经历足够的失败,才不会在惊慌中失去理智。"
减少摔下来的次数,一旦看错,迅速自市场抽回资金。
"要把伤害程度降到最低",有赖风险管理和危机处理。风险管理就是事前规划、事中演练,危机处理就是事后补救。风险管理强调把下注的风险控制在自己可以应付的范围内,或提高对自己有利事件发生的几率,并降低不利事件恶化的几率,但这有时候会让我们畏首畏尾。尤其像我这种看好行情时,总是全力加仓、借足融资往前冲的人,容易把自己暴露于高风险之中,更须借重危机处理来补救。因为一旦误判形势,手中又没有资金可以应变,必须进行危机处理,迅速自市场抽回资金。
除了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未战先怯,我们在失败后如何自处也是一项难题。有的投资人一旦认为自己失败,就会责怪自己,甚至全盘否定自己,不再像先前那么努力,甚至半途而废;也有的人失利时,因为感觉没面子而推卸责任。这些方式都无助于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我们该如何面对失败呢?
2006 年,日本棒球队在第一届棒球经典赛中的表现,帮我们上了最经典的一课。日本棒球队在八强赛中因裁判的误判输给美国棒球队,当媒体大肆批判裁判不公之际,日本棒球队并未抱怨,反而集中精力检讨他们的攻防得失。
日本队在三场比赛中输了两场,能否晋级要看接下来的美墨之战。尽管总教练王贞治认为,日本队99% 无缘晋级,但全队仍奔赴四强赛的比赛地点。当日本队靠着墨西哥队打赢美国队,奇迹般闯进四强的时候,他们正在球场上按时训练。这种战绩失利后不去找台阶下,反而尽其所能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使日本队自助天助,最后赢得经典赛冠军。
人们面对失败时的防卫技巧,除了合理化、自责或推卸责任,不外乎和自己的过去或是拿别人作比较。拿别人作比较的方式,就如"好歹我赔钱的幅度比大盘跌幅小",这种"比下有余"的心理也能让人从中获得安慰;但股票族如果老是爱跟别人相比,永远也比不完,且会干扰自己的操作节奏,甚至因为"比上不足"、"见不得人家好",冲动地跟进涨幅已大的股票。我认为炒股票就像练瑜伽,不必羡慕别人,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步调,凡事只跟自己比较。
研究指出,"跟自己的过去比较"的方式大部分是正面的。比如说,失败时通过回忆自己曾经拥有的风光岁月来维持自我价值感,或以自己发迹前的一无所有来自我打气。就像一位纵横股市30 年,至今仍在市场活跃的名人,每逢巨大失败,总是告诉周遭的人,"我当初是带6 万元来股市的"。
1992 年一度破产
我最大的挫败发生在1992 年中秋节前夕,当我在电视上看到当时的多头总司令翁大铭(1956- ,中国台湾义新企业集团核心人物)被收押时,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时我资产净值200 万元,却举债买进了超过1000 万元的股票,结果一连三天长黑,我破产了,五年来赚的还不够三天赔的。在"三十而立"的那一年,我的财产重新归零,那几天的感觉就像生了一场大病,全身虚弱,大跌第三天,我面临着偿还融资的巨大压力。
还好,我"输"故我在,我从彻底的失败中感受到真实的自我,从巨大的失望中清醒。我突发奇想:"我费尽心机,努力了五年,不过就赚这200 万元。如果我的人生格局只有如此,那这区区200 万元也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我的人生格局不只如此,当有一天我回想起今天的万念俱灰,一定会觉得好笑。"这个念头从模糊到清晰,仿佛有人在身边点醒我,"你并不是真的一无所有!你在股市身经百战,这些经验是无价的!"思想转为正面,贵人就出现了,我做营业员的姐姐愿意借钱帮我偿还融资。
几年后,我认识了一位银行界的高级主管,有一次跟他聊起这段往事。他告诉我,当年何止我一个人破产,整个金融体系也是摇摇欲坠,连当局都担心"蔡辰洲事件" 重演(蔡辰洲,1948-1987,中国台湾国泰塑胶企业集团核心人物之一,蔡正春之子。1985 年,蔡辰洲因以其第十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身份,向合作社、民间超额货款。由于挪用太多合作社资金,遭人检举,入狱服刑,台湾地区最大的合作社--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也被挤兑。此次事件又称为"十信风暴")。
我讲这些话的意思并不是要说,当股市大跌时,我们可以拿"要垮大家一起垮"、"别人伤得更重"来自我安慰;我想强调的是,当我们陷入股市泥潭动弹不得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该做的功课做好,然后放轻松、保持清醒,让其他使得上力的人去操心!
浴火重生 培养"大赚"胆识
"翁大铭风暴"是我从"小赚"到"大赚"的分水岭,熬过以后,我仿佛给自己注射了一剂预防针,从此不再那么害怕赔钱。在股市失利时,我可以告诉自己:"以前那么惨都熬过来了,现在有什么好怕的?"
当大盘突然大跌,只要我大跌前买进的股票比卖掉的股票表现优异,我就感到欣慰;当跌势逐渐明朗,为了避免和现实脱节,我用"已经从市场抽回了多少资金"来稳定情绪。我觉得保留明天的购买力,比今天股票卖了什么价位重要。毕竟"人是英雄,钱是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即使股价持续大跌,只要资金回收得快,我们好比享有折扣优惠,购买力反而提升了。
一再渡过难关,让我越来越勇于面对更大的风险,赔钱时也越来越不会心疼,因为我有信心再把钱赚回来。我在股市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从1992 年起,在每次大跌之后,我都能在大跌后的下一个反弹中,把前一波大跌时赔的钱赚回来,我的获利持续创新高。
我在股市连战皆捷,走在路上时,我满面春风,不时对周围正忙着工作的人投以好奇的眼光,心想:他们为什么不去买股票?股票钱很好赚啊!这种念头一出现,通常意味着我在股市的好日子即将结束。一再经历股市的凶险,我体会到为什么美国人称股市为"人造峡谷",为什么有句华尔街名言如是说:"股票市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它让骄傲的人全部自叹不如。"
在我的见闻中,凡事多一分感动、少一分抱怨的投资人比较能成功。而且他们成功后对自己的专业总能侃侃而谈,对自己的成就却总是轻描淡写。就像吴宇森谈到好莱坞,他说:"我认识的影星中,越大牌的越谦虚!"
我所做过的最愚蠢的事,就是和别人争辩某支急升股是谁先发现的。我们这些爱争辩的人都认为行情是自己先点火的,就像每一只骄傲的公鸡,都认为太阳是它叫出来的。即使是我率先发现了急升股,我再买也不过那么几张,持有时间又不敢太长,但某些闷不吭声的先知先觉者,可能一买就是一大缸,又耐得住震荡。而且,就在我逞口舌之勇时,或许这些"聪明钱"又已经开始在物色下一支股票了,这正应了一句顺口溜:"别人已经上太空,我们却还在争论该不该杀猪公。"
刚进入股市,我只知道很多人害怕失败,至于害怕成功的人,可能只是极少数极端的例子。后来,我才发现害怕成功的人也大有人在,甚至我自己赚了一点钱后,曾经因为考虑到要节税太麻烦了,认为钱只要够用就好,而放慢脚步。
成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一旦成功了,别人对你的期许也跟着提高了;压力同时也来自于害怕得而复失。我们常听到一些出发点是好的,却有些悲观的建议,比如说"高处不胜寒"、"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等。事实上,赚大钱是一种习惯,当我们攀上财富的高峰,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而且,只要我们保持戒心,不但不会摔下来,反而因为视野变宽了,资源变多了,而会"强者更强"。在累积资本的路上,只要有实力,不管爬得多高,顶多是进三退一或进四退一。就像一支真正有实力的股票,大幅攀升后,可能只拉回个两三成,"休养"一段时间后,再创新高。
我慢慢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我觉得炒股票一定要全力以赴,这样才能赚到钱。既然每天要花同样的工夫,之前也已经投入那么多心血,能多赚点,我何乐不为。我从没想过在什么时候高挂免战牌,只要对股市还有热情,我就会继续走下去。
要在股海大赢就别小鼻子小眼睛
所谓:"眼界决定境界,定位决定地位。"只想在股市谋取生计或只想赚点钱贴补家用的人,注定要"陪公子读书",成就一定有限。我想,如果一个人连对自己的未来都缺乏想象力,那对股价怎么会有想象力呢!反之,那些替自己设立很高标准,大胆挑战自己极限的人,虽不一定会达到目标,但总能取得相当的成就。
就我所认识的股票一族,他们在股市的斩获,大致上呈现M 型分配,不是赚很多钱,就是没赚什么钱或赔钱。对于后者而言,他们常是因为机会来临时,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甚至害怕得而复失,因此该大赚而未赚。在《新金融怪杰》一书中,罗伯?克劳西建议投资人,"潜意识心灵必须只相信一件事:赚钱是应该的"。我想,如果我们有方法、够努力,更可以让意识心灵和潜意识心灵一致地认为:我们值得赚很多钱。然后找机会通过实战,渐进地让自己适应更大额的输赢,提升自己的格局。
股市是一个竞技场,好在这里既没有肢体冲突,也不必跟竞争者照面,甚至不用知道跟我们交手的人是何方神圣;而且股市永远都开张,除非碰到罕见的暴涨或暴跌,只要我们够狠,可以在一天内出清或买进我们想要买卖的股票。因此,不管赚赔,我们都可以过得自在一些。
失败了,我们不必怕对手讪笑,不必找台阶下,不必拉不下脸,痛定思痛后可以卷土重来;胜利了,我们不必对输家感到抱歉,不必洋洋得意,不必担心下次交易好运无以为继,在短暂的欢欣鼓舞后再接再厉。对有追求的投资人来说,他们屡创新高的人生高峰,都不是人生的巅峰。
第三课
有恐惧才值得期待
输家只想做"保险的"选择
赢家不认为有什么选择是"保险的"
美国GE 公司前执行官韦尔奇曾指出,杰出领袖必须具备4E+1P 的特质,4E 代表的是活力(Energy)、鼓舞(Energize)、胆识(Edge)与执行力(Execute),P 代表热情(Passion)。就股市这一行来说,我认为除了鼓舞这个特质对投资界的意见领袖非并不可或缺外,其余特质都是股市赢家必须拥有的。
我从进入股市至今,对股市永远有用不完的热情和活力,充满了操作的欲望,一度欠缺的只是胆识。还好,我并不是无可救药地不敢下注,我相当具有执行力,只是市场上一有风吹草动,我的回应总是略显慌张。1989 年退伍后,我回到台北的交易场所看盘,那种感觉就像和老朋友久别重逢。
那是一个全民炒股的年代,也是一个要看营业员脸色的年代。价格剧烈波动的显示板,令我血脉贲张,但看着自己填妥的委托单上进出的张数只有一张,不禁自惭形秽,有时拿不定主意,递单时手还会发抖。还好,我很快适应,在抢进杀出的喘息之际,还能拉高嗓门向旁边素昧平生的股民,发表我对某支股票的看法。初试啼声的我,渴望让全世界听见我的声音。
终于,我的机会来了。1990 年初,《工商时报》的《投资情报》周刊,举办了名为"股市金马奖"的全国性纸上投资组合竞赛,用重赏来吸引参赛者。
由于初赛采用淘汰制,为了增加入围的几率,我以家人的名义多报了一个名额,全都重押当时我最看好的封闭型基金。果然,我这两个名额联袂进入决赛,最后一举拿下第二名和第三名,共赢得了二十两黄金,更因此得到了在《产经新闻报》写稿的机会。
但在现实的操作上,我虽然在低价位就已买进这些封闭型基金,却在涨了五六成后脱手,然后眼睁睁看着它们一路狂飙了五六倍。我自虐地算计着自己少赚了多少钱,也自渎地幻想,如果当时全部的钱都押宝基金,而且都卖在高价位,岂不是赚翻了?在那段基金狂飙的日子,我讨厌看到有关基金的报道。
没有专家 只有赢家
后来,《投资情报》周刊开了一个名为"高手过招"的专栏,我应邀与其他三位名分析师作纸上竞技。我先后和四组不同的专家比赛,最大的感触是,名家不见得有多高明,股市里没有专家,只有赢家和输家。但我的困扰仍在继续,我在真实世界的获利常不如纸上竞赛的获利。因为缺乏安全感,我即使抓到了急升股,也只能浅尝辄止;而纸上竞赛,每周六才能调整持股,所以相对沉得住气。
为此,我和贱卖基金时一样有挫折感,但这时我已较能释怀,不过也只是消极地安慰自己:"在跌势市场能赚点打工费已不容易",或自我调侃:"我是纸上谈兵的专家,赚到的是纸上富贵",我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当然不能找出无知的所在。
我得过且过,直到《产经新闻报》的一次作者联谊会,才给了我当头棒喝。
欠缺胆识 大梦初醒
当时我非常乐于在《产经新闻报》推荐个股,报社不但让我把"寻宝游戏"的心得和读者分享,还付我稿费贴补家用。当看到自己推荐的个股逆势收红,感受到投资人用我的眼光在看市场,那种感觉令人飘飘然。1991 年9 月,指数已由1990 年的12682 点,跌至4500 点左右。在例行的作者联谊会上,报社突然宣布即将停业。当我得知竟然有作者想接手经营报社,更是感到震撼。我想不通,在那个股市哀鸿遍野的惨烈年代,这位年纪30 出头的年轻同仁,怎么玩到这么大,竟敢逆势烧钱办证券报纸?
我再三地反思,突然大彻大悟到我退伍后只能在股市赚些蝇头小利的真正原因:我欠缺胆识,而且将自己的胆小合理化。
我领悟到之前的"股市金马奖"、"高手过招"等纸上投资组合竞赛,纯属玩票性质,不像现实操作的输赢压力那么大,就像篮球运动员在锦标赛和友谊赛时的投篮,完全是两回事。
我在报上撰文时用的是笔名,就是不想承受误判个股的压力,替自己预留一条日后可以改名重新出发的后路;而在实际操作上,我也抱着"能赚最好,没赚也无所谓"的心态,表面上不在意输赢,实际上是赔不起。
技术分析 提升视野
在诊断出自己抗压性不足,以致沦为打工一族后,我相当沮丧,以阅读名家论述来进行自我调整。
所谓"取法于上,仅得乎中",我最先观摩的对象是股市中的百年经典人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大师伯纳德?巴鲁克。1897 年刚出道不久,巴鲁克根据自己的判断,以300 美元买进美国炼糖公司的股票,并借由当时制度允许的十倍信用交易扩大交易规模;他在股价不断攀升的过程中频繁地进出,把实现的利润再辅以融资,"疯狂地"买进该股票;等到他预期的赢利一一实现,在市场最疯狂的那一天,他反而清醒地将全部的股票抛出。
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他净赚了200 倍!
直到参加了技术分析研习课程,眼界大开了以后,我才真正明白像巴鲁克这样的事例,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也才知道我的胆小在于缺乏可以壮胆的核心技术。
我重整旗鼓,孜孜不倦地学习技术分析。大约秣马厉兵了一年半,我碰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大考:电子股长达七年的大行情。
疑惑:曾经,我在股市频繁进出,为自己的绩效不佳寻找各种借口。
解答:后来,我发现问题出在自己缺乏一套炒股票的核心技术,以致看问题时只看到表面和眼前,看不到事情的内涵和前景。
学习了技术分析,我惊讶地发现,我更能驾驭基本分析了。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双剑合璧,让我看问题时有了更深更高的眼光,预测力越来越准确,而不只是胆小地在抢短线差价上打转。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音画图文
 职场技巧
 感悟哲理
星座运情
生活智慧
史海钩沉
健康智慧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利用好恐惧控制好风险?怎样利用贪婪放大炒股收益
炒股票之前,不做好这些准备就惨了
炒股票最高境界为啥是心态的博弈?
股市百战心经
我是如何看待股市输赢的?
炒股要有胆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