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书推介丨如烟往事画中寻——《画说老上海》

上海是一座传奇的城市,从开埠到上海解放这一百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年后的今天,昔日上海的旧影在逐渐离我们远去,回味那些岁月,仿佛发生在昨天。

——范生福

作者介绍

范生福,字森茀,1939年生于江苏无锡。著名中国画、连环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连博书画院院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传承人、《连博》杂志主编、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艺术顾问、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高级顾问。

2017年,《画说老上海》荣获首届“东升杯”全国连环画征稿大赛创作类二等奖

范生福先生自幼就喜爱连环画、临摹连环画,曾先后向连坛名家赵宏本、贺友直、顾炳鑫、华三川等前辈求教。绘画技巧突飞猛进,他对连环画情有独钟,在范生福的作品大都采用线描的形式,线条潇洒流畅,刚劲有力,环境景物描绘严谨细致,人物刻画贴近时代,具有典型的性格特征,设色明快秀丽、清雅质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内容介绍

范生福先生的这套组画自有其个体视角,《画说老上海(彩色工笔组画)》以严谨细致的景物描绘,贴近时代的人物勾画,清雅质朴的敷色技艺,诠释着他或亲睹或存储于记忆中的上海滩往昔的民风民俗、百姓生活及都市场景的种种体悟。

元宵兔子灯

范生福六十余年一直生活在上海静安、南市一带,对上海各个阶层的生活有着极为细致的观察,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充满着老上海上流社会的生活状态,也有底层老百姓的生活画面。

范生福的“老上海风情”系列作品,所画的都是他所见到的上海弄堂缩影,画家用画笔记录了老上海的点点滴滴,带领读者穿越历史,共同体味原汁原味的老上海风情。

画说老上海

卖棉花糖

旧时街头常见做棉花糖的摊贩,孩子们看着小贩把白砂糖放进制棉花糖机芯,脚踏皮带轮,瞬间就有棉絮的糖丝喷出,小贩用竹签缠绕,即成又香又甜的棉花糖。

西瓜摊 

夏天,西瓜上市,在热闹路口就出现西瓜摊,整只的西瓜堆成小山似的。摊主挑些好的,用刀切成船形,大小一样的块,一块一块排在圆板上,有的还罩上纱罩,手拿蒲扇,一边吆喝,一边赶苍蝇。

大饼油条脆麻花 

上海人的早点,多半是大饼油条。清晨,还有一些小孩或老妪手挽竹篮,篮里除大饼油条外,还有脆麻花,上面盖一块白布,走街穿巷叫喊“大饼油条脆麻花”,给那些忙家务的主妇和赶上班的打工者带来方便。

说书先生 

说书先生旧时以说书为职业的艺人,上海人指的说书先生乃苏州评弹。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总称,艺人们在茶楼、书场演出,艺人们百听不厌的书目,吸引大批书迷。苏州说书先生最早是在上海老城隍登场。

黄包车 

黄包车是1874年从日本引进的,上海人叫它东洋车。黄包车夫靠双脚奔跑拉车的苦力,他们风霜雨雪,严寒酷署,天天拉,十分劳累。为了养家糊口,这些生活在底层的黄包车夫还要受地痞流氓欺诈凌辱。

缝穷婆

 “缝穷婆”是一些穷苦的年轻妇女或老妪,她们每天从早到晚,手挽藤篮,在工厂码头区、马路旁为穷苦劳工缝补破衣裤和袜子。她们是越缝越穷,逃不掉贫苦的命运。

小仆欧 

“小仆欧”是音译,指的就是小勤杂工。老上海的大饭店、旅馆、舞厅门口,毕恭毕敬站着一个头戴橄榄帽,上身红制服,红条白裤,脚穿一双黑皮鞋的拉门小郎,小仆欧每天站10小时,有客人进出要拉几十斤重的玻璃大门。

报童 

望平街,是近代上海著名的“报馆街”,也是报纸的批发中心,当年上海的各大报馆如《申报》《新闻报》《神州日报》《时报》等均曾开设于此。每天凌晨和下午二点钟左右,许多报贩或报童都来这里批发各种报纸,然后穿梭在大街小巷一路叫卖。报贩很辛苦而所得微乎其微,少拿报纸怕不够卖,多拿了怕卖不掉,退报难,还白费力气

马路音乐家 

新店开张或生意清淡时,老板就从“军乐队”请来乐师,在店门前,一个吹喇叭,一个敲铜鼓。吹吹打打招徕顾客。这支两人乐队,吹奏的是二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有时还吹奏周璇唱的歌。

小瘪三 

上海人叫“小瘪三”,又称“小叫化子”,是社会最低层的一群流浪儿,他们受冻挨饿,无家可归,以乞讨求生。

老上海摩登女 

旧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和传奇,欧美时尚之风的劲吹,赋予上海女性得天独厚的优势,她们最早接纳并吸收了西式服饰的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海派服装。这件上身收腰、宽下摆、肩上缀有花朵的西式晚礼服,典雅精美,雍容华贵,晚会上一定能引起不小轰动。

旗袍高跟鞋 

旗袍因“旗人之装”而得名。上海女性最早将清人宽大的旗袍改良得紧身修长,高开叉,尽显女性优美曲线,再配上玻璃丝袜高跟鞋,将女人的千娇百媚演绎得风情万种。当年阮玲玉、蝴蝶、周璇等电影明星,无不以旗袍作为着装首选。海派旗袍已列入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搓麻将 

麻将牌又称骨牌。旧时,搓麻将是有钱又有闲的太太小姐聚在一起最好的消遣方式。搓麻将很讲究,牌桌上铺白布,四角用带缚牢,不会移动;牌桌对角摆两只茶几,盒子里有去皮切成小块的水果,上插牙签,还有香烟打火机;四周不能有镜子等。

对于每一副画作范生福先生都深有体会。如《元宵兔子灯》他说:“做兔子灯不难,我小时候就自己做过兔子灯,我做的最大的一个兔子灯有半人高,拉着大兔子灯在弄堂里玩,得意扬扬特别神气。”

《小瘪三》中他说:“我小时候亲眼目睹,小瘪三严寒中冻死在公馆马路(现金陵东路)廊柱式骑楼廊下,这种惨状现在回忆起来还很清晰。”

范生福先生的画作来源于他自幼殷实生活的体味,童年游戏的情趣,加之成年以后耳闻目睹沪上的各种民风民俗,以及对各类行当的切身感受和近距离接触。久而久之,这些市井生活成为了他挥之不去的老上海情结。

图文来源于公众号“连趣网”《著名连环画家范生福和他笔下的<画说老上海>和连环画<卖饼>》,本文进行了编辑与删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范生福•老上海风情画 范生福(1939
范生福【画说老上海】(上)
范生福的老上海风情作品欣赏
怀旧 | 范生福笔下的老上海风情画!
一组画家笔下的老上海风情画
范生福笔下的老上海风情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