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小日子│告别“蜗居”年代

大家看到的这些真实的镜头拍摄于1981年,在上海南京路这条最著名、最繁华的商业街背后,有着这样一处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角落。

1984年,为了向中央汇报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的思路和举措,上海城市规划局特邀科影厂秘密拍摄了这部被视为保密材料的纪录片,片中显示了一幢十户人家的楼房:楼梯夹层是房间,二层阁楼上搭了三层阁楼,楼中搭楼,屋中搭阁,一家挨着一家,几乎没有空地。7个平方米的房间里要住6口人,这事在现在看来是不可思义的,可是在当时却是很普通的事情。

周明摄影作品:《曾经的上海蜗居》

走进居民家中,房间的地板踏上去软塌塌的,缝隙很大,小点的东西都可以从缝里落下去,一拖地板水就会漏到下面去。当年沿街面的一户人家楼下就是三阳南货店,当年的老师傅对这栋危楼印象深刻:“以前上面地板是一塌糊涂,像弹簧地板一样,七高八低的,上面一拖地板,我们下面水就嗒嗒滴。”水滴到糕点上就不好吃了,所以店员们只得在店里再搭一个房顶来防漏。

狭小的走廊既是过道又是公共厨房

繁华的大上海,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危棚简屋。就在这部内部纪录片拍摄后没多久,这个地块就动迁了。居住在里面的居民搬进了浦东梅园新村,独门独户煤卫独用,他们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后,上海最早通过动迁解决住房困境的居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旧区改造局面十分严峻。自1949年至1990年的这41年中,新增旧宅面积是拆除旧宅面积的3.45倍,上海的住宅长期处于负增长的状态中。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是历史上的欠账,二是上海人口的增长——大批知青回沪,使得上海原本已经困难的住房显得更为困难,而回城知青大多已进入结婚年龄,结婚用房被提上了日程。

家门口的“灶间”

当年上海把住房问题立足为整个上海最大的问题。首先解决家庭人均居住面积2平方米以下的特别困难户,同时对众多的危棚简屋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并且为无房结婚的大龄青年急事急办,建造结婚过渡房,老百姓称之为鸳鸯楼,还鼓励各企事业单位筹措资金多造住房。

盼拆迁、盼改造,这是当时生活在棚户区居民最为迫切的心声。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上海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重点就是为住房特别困难的家庭解困。苏州河畔的潭子湾、潘家湾、朱家湾和药水弄简称为“三湾一弄”,是当年上海最大的成片棚户区之一。1980年代,药水弄率先进行了改造,这让棚户区里的居民看到了动迁的希望。

潘家湾里曾经的“路”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起,浦东的开发开放使上海进入了大建设大变样的黄金发展期,上海第一轮大规模的旧区改造也随之启动。1998年,在离新世纪的到来还有两年之际,潭子湾、潘家湾和王家宅被称为“两湾一宅”的动迁改造终于启动了,等了五十多年、盼了半个世纪的潭子湾人家终于迎来告别旧屋乔迁新居的那一天。

居民们庆祝即将到来的动迁

近年来上海正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而经济适用房的推出,让许多没有能力购买商品房的家庭有了改善住房的可能。

改善民生,安居为先,如今上海的人均居住面积已从1979年的4.3平方米发展到超过17个平方米。上海住房难的那一页历史已经翻过去了,“居者有其屋”这个曾经的上海之梦,如今已是梦想成真了。

在“两湾一宅”原址上建造起来的中远两湾城

—本周故事讲完了 下期再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上海蜗居》成往事,新上海人、本地人、外国人以照片反映变迁
当年上海人“蜗居”的真实画面,都被他记录了下来!所幸,这一页早已被翻过…
【建筑可阅读】“中远两湾城”老房子和那些老故事(三)
本市七成市民“居有其屋” 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4m2 A06
十年,从打浦桥棚户区到田子坊。
抗疫与旧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