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荐 | 敬畏儿童:看这位老师如何给低年级孩子上绘本课……



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绘本《逃家小兔》


执教教师: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曹爱卫


1借助阅读策略展开学习


当我把《逃家小兔》的封面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俊杰嚷嚷起来:“这本书我看过!”我知道,这是一本经典之作,孩子们学前阅读过的可能性很大。

我用手势提醒俊杰不要透露故事的内容,然后看着他说:“我知道,这本书肯定会有小朋友读过。但是,我们以前在幼儿园读、在家里和爸爸妈妈读,与现在在教室和曹老师一起读,是不一样的哦。”孩子们看我说得神秘兮兮的,都竖起了小耳朵,期待我的详解。

“想想看,曹老师讲故事,与其他人讲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我不急于解释,而是把话题抛给孩子们。我想,这不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吗?让孩子回顾学习过的阅读策略,能帮助他们更自觉地使用这些策略。

“曹老师让我们自己看图,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很有意思的地方。”

“曹老师有时会在中间停下来,让我们接着讲,看谁讲得和书上一样。”

“曹老师会让每个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听别人说的时候,我就知道得更多了。”

千万别小看孩子!两个月的绘本学习,孩子们虽然说不出具体名称,但推论、图像化等阅读策略已经像丝丝春雨,浸润他们的心田。

“对呀,即便是以前看过的书,我们一起再看时,仍然能发现许多以前没有读出来的东西,是吗?(学生齐答‘是’)那我们就一起阅读今天的故事书吧。今天故事书的书名是——”

“《逃家小兔》!”

“读了书名,你们知道这只小兔子想干什么?”

“想逃家。”

“可是,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待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为什么这只小兔子想逃家呢?我有些不明白哦。”

孩子们对我的“不明白”有些“不屑”,都急急地举起手。“因为这只小兔子很调皮,他就喜欢跑出去”,“也许这是一只爱探险的兔子,想试试看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自己能不能很好地生活”,“也有可能这只小兔子不喜欢妈妈,因为妈妈太啰唆了,他厌烦了”……孩子们每一个答案都透射出思考的光芒,这些答案不正是孩子内心的独白和渴望吗?


2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开始娓娓讲述:“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离家出走。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了!’‘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我让孩子们演兔妈妈,我演小兔子,把上面的情境演了一遍。孩子们为有我这么大的“小宝贝”感到乐不可支,演得十分投入。声音里流露着甜甜的爱意,差点把我融化。看来,教师的“示小”,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保护欲,积极地参与课堂展示。

“小兔子跑走,妈妈去追。”我稍停了一下,继续讲述,“‘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兔妈妈会用什么方法抓小兔子呢?看过书的小朋友先不要说哦。”

“兔妈妈会用渔网捞。”雨琦说。

“小兔子变成小鳟鱼,兔妈妈变成大鳟鱼,去追回来不就行了。”致远一副此事很简单的样子。

“用钓鱼竿把小兔子钓回来!”凌俊没看过这册绘本,却和作者不谋而合。

“你们认为这些方法哪一种最好,要说明理由哦。”我把3种方法写到黑板上。

绝大多数孩子赞成凌俊的,但我估计,不少人是受了先前阅读的影响。但他们的理由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兔子不会游泳,用钓鱼竿钓不用担心被淹死。

“那你们认为另外两种方法不够好的原因是什么?”

“致远的方法好是好,但是小兔子怎么做,兔妈妈就跟着怎么做,一点自己的想法都没有,就不好玩了。”雨琦总是给我惊喜,趣味性不正是故事所追求的目标吗?

“雨琦说得很有道理哦,那对于雨琦提出的用渔网捞的办法,大家觉得好不好?”我问。

“我觉得不太好,鱼游得很快,渔网很难兜住的。钓上来的鱼才能用网兜。”天宇说。

“那书上又是怎么写的呢?看过书的小朋友说说,兔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抓小兔子的呀?”

“用萝卜钓。”

“用萝卜当鱼饵把小兔子钓上来的,是吧?”我出示了绘本的彩色跨页——兔妈妈一副渔夫装扮,左手执网兜,右手执钓鱼竿,鱼饵竟然是一个红艳艳的胡萝卜!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那只,不是,那条“兔子小鳟鱼”急吼吼地向胡萝卜游去——小兔子再怎么变成小鳟鱼,爱吃萝卜的本性没有改变!

不管看过还是没看过绘本的小朋友,都哈哈大笑起来。作者的创意构思,点中了孩子们的笑穴。

我问孩子们:“你们笑什么呀?”

“那只小兔子还说自己要游得远远的,兔妈妈一个胡萝卜就把他骗回来了,哈哈哈……”王可说着,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兔妈妈知道小兔子最喜欢吃胡萝卜了,她用胡萝卜钓小兔子,太聪明了。”典易从兔妈妈的角度来分析。正如典易所说,兔妈妈“知道”小兔子的特点,说明兔妈妈对小兔子非常了解。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不正是自己的妈妈吗?她能想到用胡萝卜钓这种方式追小兔子,是源于对孩子的爱,因为爱,所以深知。

兔妈妈和小兔子就这样,一个逃,一个追,在爱的语言游戏里玩得不亦乐乎。我给孩子们一边讲,一边推测,在故事的语境里玩得不亦乐乎。


3每一种观点都值得尊重


故事讲完了,我问孩子们喜欢兔妈妈吗?孩子们都点头表示喜欢。潘岩说,兔妈妈非常爱自己的小宝贝,不管小兔子怎么调皮淘气,她都很耐心;志豪说,兔妈妈很会照顾小兔子,小兔子稀奇古怪的想法,她都能理解;寓甜说,兔妈妈不抛弃小兔子,不管怎样都会想办法把小兔子追回来……

可是对于这只小兔子,孩子们的观点不一样了。有说喜欢的,也有说不喜欢的。

有的小朋友说,这只小兔子非常活泼、可爱,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逃离妈妈,很聪明机灵。也有的小朋友说,这只小兔子太淘气了,小兔子就应该乖乖地待在家里,待在妈妈身边。我心想,做一个“乖孩子”,在现在的环境下还是很有市场的。

对于孩子们的观点,我不参与评判,但我希望引发他们讨论,在讨论中让他们明白,原来还有和他们不一样的观点存在,而且这样的观点也有理由作支撑。至于赞同哪个,选择权在孩子们的手上。

当寓甜说出“小兔子就应该乖乖地待在家里”的观点后,我问其他小朋友,对这个观点怎么看。

书珩说:“我反对,小孩子淘气很正常。小孩子若只是乖乖地待着,会傻掉的。”

致远说:“男兔子可以淘气,女兔子是女孩子,应该乖一点。”

呵呵,我心想,小小人儿还是很大男子主义的嘛。我忍不住发问:“你从哪里看出这只兔子是女孩子?”

“书上有许多装饰,女孩子喜欢装饰。还有,她说要变成‘男孩子回家’,也说明她是女孩子啊。”书珩从图画中找依据。

“不对,这只兔子是男兔子。故事开始的开头就用了‘他’,老师说了,‘他’是用在男人身上的。”梓轩对文字很敏感,“男孩子是比女孩子调皮一点,但女孩子也可以调皮呀!”

我真为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感到欣喜。我想,或许作者本人也没有想过,小兔子一定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们对图画的观察,对文字的敏察,对故事的理解,难道不是我们期望教导他们的吗?

敬畏孩子!敬畏孩子的智慧!


曹爱卫,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现场评比一等奖得主。尽管是副校长,但曹爱卫一直深耕在教学一线。她所研发的绘本创意读写教学体系,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上了学习。



|内容来源: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曹爱卫

|微信编辑:波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逃家小兔》教学案例
经典绘本阅读《逃家小兔》
深沉的母爱——《逃家小兔》导读
也许,每个人都是一只逃家小兔
幼儿园小班绘本故事及教案《逃家小兔》
《逃家小兔》读后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