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国工匠:捞纸大师周东红

著名国画大家李可染曾说过:“没有好的宣纸,就做不出传世的好国画。”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100多道工序,其中决定宣纸成败的就是“捞纸”这道工序,周东红就是一名捞纸工,从业30年,每张宣纸误差不超1克。国内不少著名的书画家都点名要他做的宣纸。


        所谓“捞纸”,就是两个人抬着纸帘在水槽中左右晃动,一张湿润的宣纸便有了雏形,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正是这来不及眨眼的十几秒,宣纸的好与坏、厚与薄、纹理和丝络,就全在这一“捞”上。

       周东红说,这叫“一帘水靠身,二帘水破心”。双手要摆到水面上,不要动,像绳子一样吊着,然后整个手抬起来45°角,抬得齐肩那么高。要从正中间下水,用双手舀水往前走大概15厘米左右。做成的每刀宣纸的重量上下不能超过一两的误差,也就是说做成的每张宣纸重量的误差不能超过1克。这样的工作,周东红和他的搭档每天要重复1000多次。他说:“这30年来,我捞的每一刀纸误差都不超过一两,这就是我的手艺。”

        周东红说,宣纸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已经有1500多年了,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需要经历300多天、18个环节、100多道工序。因为工作单调枯燥,还要起早摸黑,愿意学这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他最初从事捞纸行业,是为了生计,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慢慢地爱上了这一张张宣纸。正是这种对工作的爱,他每天都早起一点去做,他的妻子说:“他经常凌晨两点起床就去捞纸了,捞到下午五六点才下班。”冬天把手伸到冰冷刺骨的水里,即便是长了冻疮也要下水捞纸,勤学苦练,就为了找到那种感觉。

       周东红现在是出了名的捞纸大师,每年经他手捞出的纸就超过30万张,没有一张不合格。看着现在周东红捞纸如行云流水般的娴熟手法,其实在刚进厂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这个行业。当时周东红和搭档起早摸黑干了一个月,竟然没完成任务,于是就打了退堂鼓。

        但是,老周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他一想,自己好不容易从一个农民变成了国有企业的技工,在亲戚朋友眼里也算是个有出息的人,如果辞掉工作怎么有脸回去见人。从那以后,他静下心来拜师学艺,勤学苦练。

        捞了一辈子纸的老周,在2015年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虽然在造宣纸这个行当,周东红已经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是无论酷暑严寒,他依然坚持每天都长时间下水捞纸,他说只有这样才能让手的感觉一直在。

       周东红说,师傅教他时就说过,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勤学苦练。也正是带着这个念头,30多年来,他始终如一,坚守着。这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周东红在传统技艺上的精益求精和极致追求,让他不仅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也为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国工匠:捞纸大师——周东红
从业30年,每张宣纸误差不超1克,他是如何做到的
锤墨、捞宣纸“国宝级”传统技艺亮相文博会
云南49岁女子,手工造纸一天200张,10元一张卖到六个国家
好的宣纸总是难寻?你想要的宣纸都在这里!
在古代假装有学问,离不开这四样神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