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 | 叹服!30多年坚守乡村,他创造了科学教育的神话


       拥有“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青少年优秀科技辅导员”等众多荣誉与头衔,时不时出入各级各类科学课教学活动、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比赛场所,指导学生创下“15年16个项目获得全国17个奖项”的成绩,与不少小学科学教育界的“大牛”成为“哥们”,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西部教育》的演播大厅,他就是……
       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小编即将说出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科学老师。
       他叫邓从新,来自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
邓从新
       第二次被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评为“优秀会员”后,2015年9月,邓从新再次来到北京。
       这位来自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的科学教师,尽管长期身处乡村,但对北上广等大城市已毫不陌生。在荆州教育信息网、监利科普网等网站上,关于邓从新的消息每隔一阵就要更新一次,而标题不得不频繁使用“再次”,如“邓从新再次走进中央电视台”、“邓从新再次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邓从新再赴京领奖”,等等。
       30多年出色的小学科学教育生涯,让邓从新收获了无数荣誉和奖项。但回过头,他觉得更重要的是在那里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7年前,本报记者曾对邓从新的科学教育进行采访,如今回访时,他的科教之路依旧在继续。
       “是什么信念让你坚持在农村做了30余年的科学教师?”初见邓从新,记者开门见山问道。邓从新若有所思地说:“能与一群有志于科学教育的朋友交流,这才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
       时不时出入各级各类科学课教学活动、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比赛场所,指导学生创下“15年16个项目获得全国17个奖项”的成绩;与不少小学科学教育界的“大牛”成为“哥们”,并长期保持专业的交流;从普通乡村学校一隅,走进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西部教育》的演播大厅……邓从新带领学生看到大千世界的神奇,然后他摘掉光环,钻进学校的一亩三分地,继续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田园、走向丛林,在炊烟与蛙声中做着属于他们的朴素“科学梦”。
“不能让农村孩子落伍”
       今年开学时,邓从新带的五、六年级4个班的科学课变了样。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看几集娱乐节目。”邓从新故作神秘地按下了播放键。
       那是上海电视台制作的一档大型青少年科学梦想真人秀节目《少年爱迪生》,里面记录着全国各地青少年的“发明创造”——通过多功能起身助力装置帮助老年人起身与蹲下,通过电能无线穿墙实现隔墙取电,用特别的清洁配方研制出更安全的清洁剂……这些神奇又好玩的作品都是同龄人发明创造的?学生们大开眼界,更令他们惊奇的是,看着看着,他们发现,本校学生李妍的作品“农膜摇摇乐”也在节目中现身。
       那不是我们学校的师姐吗?这个“彩蛋”让学生们兴奋不已。抑制不住创作的冲动,他们拉着邓从新问,老师,我们也能上电视吗?邓从新趁机说,电视台的大门永远是向你们敞开的。从现在起,你们就留心观察、用心思考,随时给我提供科学发明的小创意吧。
       孩子们马上忙活开了。菠萝外皮有凸起的刺毛,如果发明一把带夹子的小刀,削皮时就直接夹住菠萝旋转一周,是不是会省去许多麻烦?扫地时总会遇到黑暗的角落,如果在扫把上装一盏灯,是不是能清楚地看到角落里的脏东西,然后将它们一扫而尽?孩子们的创意谈不上多么新颖,但都来自生活。
       在《少年爱迪生》这档电视节目里亮相的,大多是来自城市的孩子,他们的创作往往显得“高大上”一些。
       几个与邓从新一起“见过世面”的学生回来后,心里很忐忑:城市里的孩子玩的都是高科技电子产品,我们农村娃折腾的这些玩意儿是不是太土了?黄歇口镇中心小学是一所乡村学校,由于条件限制,当地科技教育的开展总是捉襟见肘。早年间,家长听说学校“折腾”科技教育,也是一脸不以为然。
       但邓从新不这样认为。他告诉学生,科学研究不分城市与农村,无论研究什么,科学研究的方法总是一致的。
       在邓从新看来,引导孩子从好奇到创新是科学教师的使命,哪怕条件再简陋,也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农村落后,但不能让农村孩子落伍,用科技活动安顿好留守儿童,让他们在活动中增添自信”。正是坚守这样的信念,30多年来,邓从新始终扎根黄歇这片不大的农村土地,通过自制教具、自编教材,将家门口的科学教育做出了大名堂。
       在邓从新眼里,农村科学教育大有可为。他经常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沼气是怎么产生的?家乡的萤火虫为什么减少了?太阳一年四季东升西落的轨道一样吗?再如,当地有哪些常见的动植物?它们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是怎样的?这些司空见惯的素材,都成为科技教育活动不竭的源泉。
       正是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一个个鲜活的创意喷薄而出。
       在一次“科学讨论会”上,留守儿童李妍表示,农民早稻育秧使用过的农膜往往被随意处置,经过一年冷热变化,第二年使用时,农膜就会发生褶皱,而且极易破损。这不仅增加农民种田成本投入,而且造成环境污染。李妍提出,能不能搞一个发明,解决这个问题?邓从新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很好的选题,鼓励她去研究。
       李妍利用课余时间走访种田的农民,还跑到农资部门察看原装的农膜。她从中找到灵感,开始制作农膜回收器模型。在邓从新的指导下,李妍先后设计了10多个方案、制作了8个模型,最后制作出由清洗轮、擦干轮、回收轮组成的“农膜摇摇乐”。运用皮带传动、滚动摩擦和轮轴等科学原理,“农膜摇摇乐”能将使用过的农膜经过清洗、擦干等过程,再经过回收轮包装,达到保护农膜、回收农膜的目的。
       这件作品最终荣获第十一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银奖。
       “提到留守儿童,我们总觉得他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阴影,可是通过这件作品,我们看到来自农村的孩子也很阳光。正是孩子看到爷爷奶奶劳动强度大、农村浪费农膜现象很多,才有了这项有爱心的发明。”在“第十一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中,一名评委对这件作品这样评价。
       像李妍这样被邓从新指导过的学生数不胜数,一个个农村娃从田间小路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一件件出自孩子稚嫩的双手、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科技作品,从乡村简陋的教室走进各级各类赛场。

邓从新带领李妍(中)等学生参加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颁奖仪式

邓从新的“五步教学法”
       今年初,邓从新收到了来自湖北省教育厅的信函,邀请他对《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
       邓从新认真思考一周后,用两天时间写下近4000字的意见,其中包括增加课堂以外的“拓展”与“应用”的实施建议。邓从新认为,重视拓展与应用,可以真正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甚至创造性地使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0多年的科学教育经验积累,让邓从新在这门学问上日渐精深,也让学生对他喜爱有加。
       但邓从新说,自己并没有独家的秘诀,只要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教好这门课就“轻而易举”。
       邓从新常常对学生说“科学自观察始”。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邓从新经常带学生一起走出课堂,走进市场,走进超市,走进田野,走进森林……总爱问他们:“这是什么?”“这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优点?”“还有哪些不足?”“你能想出改进的方法来吗?”
       因为科学教育而闻名的黄歇口镇中心小学被选为太空种子种植试点学校,邓从新抓住机会,与学生一边种植太空种子,一边引导学生从育苗、定植、开花、挂果等环节进行观察记录,并定期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整理,与学生们交流讨论,看有什么新发现。为此,他设计了“病虫对太空种子和地面种子生长的影响”“温度、水分对太空种子和地面种子萌发的影响”“太空种子楼顶种植和地面种植的研究”等10多项对比实验,满足不同学生对种植太空种子的探究欲望。
       邓从新很少会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现象是怎么回事,那个原理是什么——他会把更多的问题带到“科学讨论会”上,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去年,在讲到《框架结构》一课时,邓从新带领学生来到当地的四湖河畔观察高压电线铁塔。学生们发现,铁塔上的小格子都是三角形,为什么设计成三角形?学生争论不已,邓从新便让他们回去各自拿出证据,在科学讨论会上一辩究竟。
       讨论会上,有学生提出三角形更节约材料,有学生说三角形更好看,还有学生认为三角形能增加稳定性。孰是孰非?邓从新让学生用相同材料分别做成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模型,然后进行承重测试,实践证明三角形的抗压能力最强,学生也恍然大悟。
       “教师的作用关键是引导,只要引导得当,孩子们的思维会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邓从新说。
       这是他十几年前就悟到的“真理”。
       1999年3月,邓从新组织学生在课外调查中发现,当地卫生院内生长着一棵杜仲树,枝繁叶茂,生长旺盛。种植杜仲,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能为海底电缆绝缘材料提供原料。这一下就激发了学生探究在当地种植杜仲的热情。邓从新便在校园开辟了一块200平米的试验基地用来种植杜仲,他带领学生播种、催苗,并定期来到田间观察、除草、施肥,经历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中,每个学生都写下了厚厚的一本观察日记。
        “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影响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第二年,学校租赁农民5亩土地培育杜仲苗10000余株,全部销售给当地农民。经过5年种植和销售,农民的房前屋后、田边地头都种上了杜仲树,在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家的帮助下,他们还专门研制出杜仲茶。
       这一次成功的经历让邓从新感悟尤深,“选择学生身边的问题开展科技活动,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果我们像种杜仲那样引导他们去经历,把种杜仲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学生所获取的就不仅仅是种杜仲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经历了一次种杜仲的科学之旅。”邓从新说。
       在邓从新看来,只要引导得当,每个孩子都有成为科学家的潜质。如今,学生们成立了种植兴趣组、养殖兴趣组、发明创造兴趣组等10多个科技活动小组,学校将每年的5月和10月定为科技活动月,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活动节,每学期评选表彰100名“明天小小科学家”。这些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20年。

邓从新带领学生走向田野

科学世界里的“幸福人生”
       邓从新科学教育的魅力,近来频频吸引各大媒体前往一探究竟。
       光环之下,他却很不自在,连连摆手表示自己“实在没做出什么成绩”。
       今年56岁的邓从新,除了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青少年优秀科技辅导员等众多荣誉与头衔之外,他常提起的还有另一个朴素的身份:农民。前些年,村里人还常常看见他挽起裤腿下地种田。
       平常连走路都轻声轻步,你很难一眼从人群中认出他来;但要问学生们邓从新是谁,学生们一定会带你找到他,说:喏,那个带领我们走进科学的人,就是邓老师!
       在黄歇口小镇教书30多年,邓从新与孩子们亲如家人,他对当地的地形地貌、风土气候等信息也如数家珍,但除了这些,他简直像个外地来的陌生人。一次,一群朋友邀他去镇上吃夜宵,数了好些当地知名的小吃店,问他想去哪家,他却表示,这些地方全然没听说过。
       熟悉他的一名司机对记者说,邓从新从来不参与打麻将、打扑克等娱乐活动。只要有时间就在琢磨科学教育的事儿。
       邓从新的书柜里有2000多册关于科学教育的书籍,从30年前第一次接触《科学启蒙教育》这本杂志开始,他便与之结下不解之缘。这本杂志几经更名,邓从新也从杂志的读者变成了作者,与杂志社编辑成了共同践行科学教育的好朋友。
       早些年,身为科学教师的他一度很尴尬。走在大街上,学生根本不叫他“邓老师”,而是在背后笑着大喊“自然老师”。
       “每当听到‘王老师好’‘李老师好’的招呼时,我就会莫名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想到自己也曾经是教语文、数学的老师,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邓从新说。
       但邓从新就是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琢磨劲,在反复锤炼与一步步前进中,他渐渐感受到了人生的乐趣。
       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再盲从,不再自卑。这让邓从新感觉很温暖。
       家长对科技教育的态度渐渐转变,认识到科学教育对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有重要作用。前几天,邓从新与一位家长沟通带孩子去武汉参加第31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审答辩,家长二话不说表示同意,还要亲自开车带孩子与他一起上武汉。
       朋友遍布天下,让邓从新感觉在农村研究科学教育并不孤独。“在武汉,我对去湖北教育报刊社、湖北省环保厅、湖北省教研室、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的路都可熟了。”邓从新笑着说,“有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行走,让我充满了前行的力量。”
       如今的邓从新,已有了专门的“科学教室”。看了北京市中关村三小教师李虹霞写的《创造一间幸福教室》一书后,他也在畅想:在教室里养殖河蚌、田螺等动物,在周围摆列一排喜阴的蕨类植物、盆景等,还要建一排书架,将家里的科普书籍都贡献出来,让孩子们自由阅读……
       “我的儿子从国外学成归来已成家立业,女儿也拥有了一份心仪的工作,我没什么负担了。如今,我没有太多别的追求,就想好好回顾一下这些年的工作。”在婉推了许多大城市的工作邀请后,邓从新依然愿意坚守在农村,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探索科学教育的奥秘,继续他的“幸福人生”。


内容来源: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项自我修炼
任小艾名言
施一公为什么让儿女“吃苦教育”?劳动和艰苦,更能体现教育意义
推荐文章|国外父母怎么和青春期孩子谈性?
从中国人大的高材生到二嫁贫农、生育六子,她的脱轨人生告诉了我们什么?
坚持是有力量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