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性、瞎玩”之后,他班上的学生高考更加出色,背后的秘诀是…

 

“杨大师”“老杨”“杨三岁”……亦师亦友,潇洒不羁,名士风度,他就像一个手执火把的引路人,带领学生走入一个奇妙的阅读世界。


5月19日,距高考还有18天。早上第二节语文课,江苏省南京市燕子矶中学高三(6)班的学生每人手上捧着一本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安静地读着。


高考已兵临城下,阅读依然按部就班。这样的冒险做法,在学生中引起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听说别的班又做了什么练习,而我们班还在看考试不会考的《老卡》(学生给《卡拉马佐夫兄弟》起的别名)。”宿舍里的夜谈,经常会有学生表现出类似的“着急”。而有些勇敢的学生,早就直截了当给杨赢提意见了,语文课要多做题,减少读书的比重,《美的历程》干脆别读了。


杨赢

杨赢非常明白学生的想法,但他告诉学生,前一段时间我们刚刚看过《让子弹飞》,相信我,高考也是可以“站着把钱挣了”的。


有趣、自由和闲适的课堂


6月9日,高考结束了,胡子牧收拾了一大箱子书回家,爸爸看到他带回崭新的《江海名师》《步步高》等语文复习资料,惊讶地问:“难道你们没用吗?”“没时间用。”他回答。“那你们语文课都干什么了?”爸爸更好奇了。


胡子牧说,我们语文课要做的事太多了,不仅要赶进度,还要读书,课前演讲,读新闻,看电影,逛书店,演话剧……好多语文老师想不到、做不到、不敢做的事,杨赢老师都带着大家做了。


不过,这看似“任性”的“瞎玩”背后,杨赢可是很有原则的——课堂一定是有趣、自由和闲适的,他追求的课堂,就是把各式各样的人物聚在一起自由地交流有趣的事,在悠闲的氛围中获得精神的成长。


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杨赢曾经非常苦恼,他发现学生不喜欢读书,尤其畏惧经典。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整日都在上课和作业无休止的二元循环中度过,教师既没有能力唤醒经典作品的生命力,也没有能力让学生感知到经典作品的有趣。


杨赢努力把自己的课堂变得“有趣”。他教《记念刘和珍君》,不仅仅讲课文,还把网络上历年流传的文章仿写版给学生看,中国现代发生的许多热点时事,都被网友们用《记念刘和珍君》体加以发挥创造,这不正是经典的永恒魅力吗?这样的鲁迅学生会感到无趣吗?他知道学生喜欢玄幻小说,就推荐他们看中国和西方玄幻文学的老祖宗:中国的《山海经》《西游记》《封神榜》《镜花缘》等,西方的古希腊神话、北欧神话《萨迦》《尼伯龙根的指环》《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贝奥武甫》等;学生喜爱玩游戏,他会告诉他们游戏中的许多灵感也来自经典作品,比如《暗黑》《魔兽世界》中的各类种族就取自古希腊和北欧神话。学生恍然,噢,原来游戏也是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


自由的课堂,必然是学生做主的课堂,既然是学生做主,首先要把时间还给他们。杨赢是一个“讲起来纵横古今,滔滔不绝,有无穷表达欲”的人,但在课堂上,除了必要的知识背景交代,他都会设置争议性话题与学生共同交流。就像胡子牧说的,杨赢老师“喜欢让我们自己上课”。


“只要你能讲得下去,我这一整堂课给你讲都可以。”还真有学生讲了一整堂课,大家兴致高昂,一个打瞌睡的都没有。在杨赢的课堂上,不管是上散文课还是诗歌课,学习任务分摊到各个小组,每个小组对作家进行研究,再专门用一节课时间进行成果展示,书本上那些死气沉沉的名字立即变得生动有趣了起来——原来每个人的背后都隐藏了这么多的“爱恨情仇”。


杨赢相信一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靶子瞄得越准,打得越偏。”他试图慢下来,努力瞄得不那么准,因此他的课堂有时看起来有点“不务正业”。他在教室里放电影,然后组织交流讨论,让学生在观影中感受人性的美好与善良;他讲音乐与文学,从舒伯特到普契尼,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文字,由文字体会音乐;他与学生们聊游戏,告诉他们热爱游戏不是罪,游戏中也有大世界、大文化;他带着全班学生演话剧、逛书店,到江边踏青,欣赏美丽的植物;高考前一天晚上,杨赢还给学生们播放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据说,杨赢还要找一天晚自习带学生出去看月亮,但因机缘不巧一直未能成行……


把学生带到人类文化的源头


在课堂上,杨赢做的更多的事还是读书。


高中3年,利用课堂时间,他每个学期带学生读一本书,包括《巨流河》《苏菲的世界》《人类群星闪耀时》《悲惨世界》《卡拉马佐夫兄弟》。


《悲惨世界》是杨赢带领学生啃的第一个大部头。开始时,他抱着尝试的心态,并没有把握学生是否能够读得进去。没想到,一卷一卷读下去,学生们自然而然沉浸在这个奇妙而复杂的世界之中,一直到学期结束,他们把这部长达100多万字的小说通读完毕。有不少学生说,很难相信自己一个学期竟然把一部100多万字的小说读完了。更何况,这部史诗级作品给了他们太多的惊艳。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灵魂的挣扎和成长,体味人世的悲凉和希望,对人性多了许多的理解和同情,一颗人道的种子通过小说悄悄地埋在了学生的心底。更重要的是,《悲惨世界》探讨的诸如灵魂与救赎、革命与暴力、贫穷与愚昧、法律与道德、尽责与宽恕等话题植根于社会的现实之中,对正处于理性思维发展阶段的学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给许多学生带来了比较痛苦的阅读体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性深度和广度的挖掘,挑战了孩子们的心灵。有人说,自己是战栗着读下来的。不过,杨赢觉得他们应该读一些跳出阅读舒适区的作品。作为一次尝试,杨赢觉得还算成功,学生们不仅读完了,还写出了读后感。


杨赢还带他们接触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20世纪的现代派文学,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加缪的《局外人》、卡夫卡的《变形记》。


只要教师带着学生去读,给学生机会,学生是会认真去读的。只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提供展现的平台,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提问交流,其中激起的火花令人目眩。因为这些作品是极具思辨性的伟大著作,它让学生受到了思维的挑战,学生的解读和作品的文本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高中之始,杨赢曾经写给学生几句话:认认真真读几本好书,老老实实背几篇经典,稳扎稳打积累词语素材,有序有法做一些题目,不急不躁想清楚问题。这就是他对语文学习的理解。


许多学生比较迷信做题,而不重视平时的思考和表达。但杨赢坚信,真正的语文学习不是做题,而是在与文本的对话、思考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提升、阅读习惯的改善和对文本敏锐度的加强。即便是到了高三,仍需要在基本的阅读能力上下功夫,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


杨赢并不排斥分数,在真正的语文学习中求得分数,是杨赢孜孜以求的,他称之为一条“精神的活路”。


大学毕业时,杨赢的老师对他们讲过一句话:“有人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更重要的问题是,要指给他们一条河。”他至今牢牢记着。杨赢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不是教科书知识的贩卖员,而是人类文化的摆渡员,他要做的是将学生经由教科书摆渡到人类最伟大的文化中去,最终送他们登上人类文化的方舟。


备的是人生之课


教师要想有此担当,只能亲炙书本,而非教科书。


杨赢备课从不拘泥于教科书,而是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读书渐多,积累日厚,你才能清楚你讲的每一课可以镶嵌在人类广袤文化谱系中的什么位置,便可以以全新的视野观照教育。”


教师的劳动和创造过程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只有不断地通过学习和读书补充它的水量,才能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杨赢读的书很杂,不仅读文史哲等社科类书籍,物理等学科也有所涉猎。正是这些“闲书”,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杨赢的办公桌总是太拥挤。桌上桌下都是书,文艺史哲,并存不悖,古今中外,共处一室,他自己则被埋在书的海洋里。学生找他谈话,他往往会随手抽出一本相关的书籍。有学生和他说起王鼎钧的《桃花流水杳然去》,他立刻就问有没有读过齐邦媛的《巨流河》;遇到爱看历史的学生,杨赢与他们一起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遇上喜欢科幻小说的学生,他就与他们一起聊刘慈欣的《三体》。


以前,杨赢总觉得学生不喜欢读书,后来他发现,是环境让学生无法喜欢——要读书,手边总要有书,有足够的书供他们自由选择才行。因为负责学校文学社工作,杨赢有机会获得了一间大教室作为活动场地。于是,他拿出800本自己的藏书放在这间教室里,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让学生自由阅读。目前,这间教室书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每个毕业的学生手上都会有杨赢送的书,也许是过生日时送的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也许是参加辩论赛时送的鲁迅的《花边文学》,也可能是读书报告会抢到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杨赢说,与学生分享图书让他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学就是共享,只要我们放开手,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平时,你可能看不到杨赢备课,他读的每一本书,也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其实,他的备课是大备课,是用一生时间准备的,备的是人生之课。也只有这样的备课,才能赋予教书行为以灵魂,使其上升为教育;也只有这样的备课,可以让他从芜杂的细屑事务中超脱出来,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胸襟。


持微火者


杨赢的学生很有特点。他们转到其他班级时,以善辩和渊博而著称,每当赢得同学们敬佩的掌声时,他们总是谦虚而自豪地来一句:“噢,这些都是以前杨赢教我的!”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学生很温和。


犹记得高三开始,杨赢让学生写随笔。没想到,随笔变成了垃圾桶,学生的各种吐槽接踵而来。但杨赢始终十分宽和,他告诉学生写文章要温和、理性、多元。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们的随笔开始渐渐发生变化,有的在写战争和爱情的小说,有的在写科幻小说,有的甚至将杨赢看做一个笔友,向他吐露生活中一些让人渴望又让人烦恼的事。杨赢也是一如既往温和、理性、多元地接受。


“语文课成为这个荒诞世界里一丝最真实的温情。”学生甘馨说。


2014届毕业生奚邦荣曾模仿雨果造了一句格言——“要么成为老杨,要么一事无成”。上了大学之后回望,他更是把老师看作自己的思想启蒙者。他说,在了无光明的道路上,杨赢手持微火,既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而对学生而言,那几步路走对了,剩下的路便好走了。


在努力让教育远离功利的过程中,杨赢时常会用“好处”劝说学生——读书吧,读书会帮助你考出好成绩。“每次看到一张张疲惫的面庞,看到有的学生看电影都能睡着,我在想,这样做究竟能有多大裨益?”他也时常怀疑自己。


一届一届的学生中,毕业时能真正爱上读书的其实为数不多,寥寥无几。这时,杨赢也不免有些黯然,但随即觉得自己这样想是否又陷入了功利之中,他坚信,这些阅读和学习经历的作用会在他们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地显现出来,而且会越来越明显。


“那美好的仗没有打完,所走的路没有走尽,我希望带着学生去共读一本又一本伟大的经典著作。”杨赢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盼:尊重不同 不同尊重 ———兼评《摇曳的亚菊》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原创】说了白说也要说:散谈两节创意语文课
语文到底应该怎么教?专家呼吁语文课教学“消肿”
浅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语文老师有空的时候要好好读读细细想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