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春走基层 | 从一个气象观测站窥见华北大气风云



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两个多小时,再爬15分钟的山路,记者终于来到中国第一个百年气象站——距北京城区150多公里的上甸子大气本底观测站。




观测站坐落在密云区高岭镇上甸子村一个小山坡上,周围山势平缓,地形开阔。站点主体是座二层小楼,楼顶观测平台上密布着各种各样的精密观测仪器。

   

PM2.5、二氧化碳、气温……这些人们关心的天气基础数据,都从这里走出。“所谓本底,指的是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条件下大气各成分的自然含量。因此,大气本底观测站一般选择在远离人类活动和污染源的地区,以最大限度‘还原’大气原貌。”京津冀环境气象中心副主任、正研级高工权维俊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在观测站北边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座80多米高的铁塔,分为5层,用以观测不同高度(18米、30米、45米、80米)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数据以及63米高度的二氧化碳和水汽通量数据。

   

“为减少人为影响,挂在铁塔上的10多个探头在高空中采集空气样本,并通过管道传输到监测站内的仪器中进行分析检测。”权维俊说。

   

同样是为了减少污染,上甸子站由工作区和生活区两部分组成,两处相距750米。迎着大风,走在这750米的水泥路上,有同行说:“怎么这么长,真的只有750米吗?”

   

是的,750米,我们只是走了一次。周怀刚,上甸子观测站副站长,这个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似乎还透着点红的中年汉子,一走就是34年。

   

“现在好多了,上世纪80年代,站里的水是从村里提上来的,粮食要用小推车推上来。在室外观测时,四周都是坟地,夜里漆黑一片,下雨后泥泞不堪,鞋陷在里面半天都拔不出来。”周怀刚说。

   

改善的不只是生活条件。周怀刚回忆,在2003年实现自动观测以前,都是采取的肉眼读数、用算盘计算,在早上八点、下午两点、凌晨两点人工测量、分析、记录数据等“原始”的工作方式。而现在,地面综合观测实现了自动化,打开计算机上的气象观测平台,就可以看到实时滚动更新的气温、气压、湿度、能见度等多种观测数据。


徐晓斌是这里的常客,有时一个月要来好几次。作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副所长,他之前从事的区域性酸雨、臭氧浓度态势研究等项目都是基于上甸子站的基础数据。

   

有数据显示,利用上甸子站60年的气候数据分析表明,上甸子地区在变暖和“变干”,同时大气的水平运动趋于越来越稳定;上甸子地区的酸雨有加强的趋势,酸雨的类型也从硫酸性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

   

的确,上甸子站如今已经实现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气溶胶特性以及太阳辐射等6大类100余种要素的观测,能够获取华北区域长期、连续的本底观测资料,为区域气候变化和环境气象研究等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我们都知道,长时间序列的观测数据弥足珍贵,希望能将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的历史数据整编出来,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环境气象业务科研提供基础数据集。”权维俊说。

   

“今年终于可以陪家人好好过个年,在这个岗位上,我有20多个春节都是在值班中度过。”周怀刚说。

   

北京市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监测站全体工作人员给全国读者拜年


尽管深知数据观测、采集、上传工作的简单枯燥,尽管总觉得愧对家人,但要让他重新选择:“我还是会从事这项工作,虽然默默无闻,但却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3全国乙卷夏威夷岛二氧化碳观测站题解析及命题素材
再见了,地面气象观测人工时代!
综合气象观测与信息网络科技创新
【气象控】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航空气象”这座金矿如何开采?
深入平流层“听诊”,为气象“搭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