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匠人的故事,就是中国“非遗”的点点滴滴……


央视科教 央视科教 昨天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只是工艺与风俗。它蕴含着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的发展记忆指尖上的艺术,凝聚着传统手艺人对自然的尊敬,对生命与世界的思考。

湖口草龙·历史

湖口草龙

一条路七拐八拐,喻远莉终于回到了江西省湖口县流泗镇的家⾥。父亲喻芳泽把她叫回来,是要教她编一条她从未见过的草龙。

父亲喻芳泽是湖口的一位草龙匠人。几十年来,他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草龙上。编扎草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是喻芳泽这样的老艺人,编一条长28米的草龙,也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相传,草龙起源于隋唐。每年秋收之后,农民都会用稻草扎一个5到21节的草把,用木棍擢住,草绳串起来,编成草把龙的样子,以此表达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景。

随着时间的延续,草把龙经过不断改进,工艺越发精巧细致。每一年,当熟悉的鼓点响起时,流泗镇的舞龙队就带着湖口人的记忆和希望,穿梭在街头巷尾和山林田野。

滩头年画·传承 

隆回滩头年画

器物需要打磨,心思需要沉淀。

在一切求快的时代,要沉静下来做事是很难的。对年轻人来讲,更是如此。

出生在滩头年画世家的钟星琳,从小便在年画的世界里长大。爷爷钟海仙、奶奶高腊梅、父亲钟建桐都是滩头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对年画的感情之深,不言而喻。

然而近年来,滩头年画的市场急剧萎缩,传统艺人也纷纷改行。老一辈手艺人的相继去世,更是给滩头年画带来了致命一击。这让钟星琳感到十分着急:滩头年画,是她爷爷奶奶做了一辈子的事情……

身为“90后”的钟星琳知道,年画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年轻人的关注。于是她另辟蹊径,学习营销知识,借助新媒体推广渠道,开发以年画为基础的各类文创产品:文化衫、宫灯、挎包、红包、对联等等,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也让滩头年画散发出新的活力。

指尖上的“非遗”     与自己的对话

非遗传承人们,大部分都已年过半百。但他们依然每一天早早起床,伏在自己的工作台上,静静地继续着指尖上的这件事。

常年来与手艺对话,让每一位匠人身上都有了岁月打磨后的沉静。

东阳木雕匠人

年近九旬的老河口木板年画艺人

安义匾额雕刻匠人

四川绵竹年画艺人

四川绵竹年画

尼木雕刻匠人

尼木雕刻作品

福建南靖手工艺人制作漳州窑

福建南靖漳州窑

新沂剪纸艺人教孩子们剪纸

新沂剪纸作品

在时间的长河里,有些手艺得到继承,有些则可能被埋没。想要长久留存下来,除了依靠匠人们日复⼀日的坚持,还需要我们的关注。他们替我们守着的手艺,是属于整个民族的财富。

探索·发现

《千城百匠》

播出时间:5月30日-6月5日  21:30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张兰 李思齐 彭筱雅(实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了不起的匠人:不负生活不负时间
非遗文化里的“虎”年味
了不起的匠人(上)
200余位高手集聚雨花非遗馆 他们都身怀什么绝技?
日本人出2亿高价,他拒绝了,独自行走35年,只为了抢救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
剪纸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