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礼记学记讲解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早上好!
昨天《禮記·學記》,探討了四大基本教育要素的,前面兩個要素
大家還記得嗎?
第一個是教育的目標。教育的目標用四個字來概括是:化民成俗;我們也學習了教育的內容。
今天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部份,將是這一篇《禮記·學記》當中,最為重要、也是它的菁華所在。我不知道大家聽了這一句話,有什麼感觸。
我小時候上課,假如有老師講到,今天所講的,是最重要的,考試要考的,那趕快豎著耳朵聽,而且把筆記作的詳詳細細。
所以,今天的課,我們要好好的來學習。
我們一起來讀第七段
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弗。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這一段,還沒有講到教學的方法,但是這一段講的是:
一個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容易犯的一些過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教學弊病。為什麼在講教學方法
以前,先講這一段呢?從這裏面,我們可以感受到,我們老祖宗的慈悲。
因為當一位老師正式上崗以前,正式當一位老師以前,他能夠在他的教學中,去避免教學弊病。他最起碼可以做一個合格的老師,進而再掌握後面所講到的,一些教學方法,他完全可以成為一位優秀的老師。
古人在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處處在替我們後人著想。
我們來看一看這些教學弊病,在我們當下,我們會不會去犯。這裡所說的今之教者,指的是漢代的老師,但我們不能這樣去看經典。
今之教者我們要想,現在我們從事老師(职业的),我們有沒有犯這樣的過失。
第一個過失叫呻其佔畢,呻,就是用嘴巴念,佔用眼睛看;畢通筆,就是古代的書簡,用現在的話就是課本。呻其佔畢,就是照本宣科。老師講課,他是在那裏背誦一些東西,對一些教理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明白,假如我們用這一種方法去教導學生,我們老師就教的很呆,學生學起來也一定會學的很傻。從這裏我們可以看的出,我們的老祖宗在傳統教育當中,絕對不強調強迫式、輸灌式;而是希望,他們的教學能夠引發人的悟性,能够引發人的思考,這是第一點我們不可以犯的錯誤。
第二點,多其訊,這個地方有兩個句讀的方法。
有些地方是多其訊言,我們這裡是多其訊。訊就是問,多其訊,就是這個老師上課很喜歡提問,或者滿堂問。一堂課都問下來,我們國內強調素質教育,強調教學過程當中,要師生互動。所以很多老師上課,就來提問,覺得提問,師生的互動就很好。
但是習慣問一些什麼問題呢?好不好啊?可不可以啊?對不對啊?其實這些問題問下去,學生根本不用動腦筋去思考。他只用回答“好”,“不好”,“可以”,這對他的悟性一點好處都沒有。所以這樣的問,要少問。
孔老夫子教學,他不是這樣的。
他同樣一個問題問出來,他會讓他的學生作回答。回答的時候是一個個進來,然後一個一個出去。
有一次,孔老夫子問他的學生:智者若何?仁者若何?你認為什麼樣的人是智者?什麼樣的人是仁者?結果三個學生回答都不一樣。
最先進來的是誰呢?最先進來的是子路:因為子路比較性急,所以他第一個進來回答老師的問題。他說:智者使人知己,有智慧的人他很會生活,他是生活藝術的大師,所以大家都願意來向他學習,所以他的名聲很容易傳出去,大家都知道;仁者使人愛己,心地很厚道,很仁慈的人,大家都願意來幫助他,都願意聚在他的身邊,跟他一起生活,這是子路的回答。
孔老夫子聽了,點了點頭,稱他為士。
用現代的話說:你是一個合格的知識份子,然後子路就出去了。
第二個進來的是誰呢?第二個進來的是子貢。子貢的回答就跟他有所不同。他說:智者知人,仁者愛人。有智慧的人,知道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仁者愛人,一個有仁厚心的人,看到他表現不好的時候,知道那個不是他的本性,而是他的習性,進而去幫助他去掉習性,恢復本性,他說這個是仁者。
孔老夫子聽完以後,也頻頻點頭,稱他為士。
你也是一個合格的知識份子
最後進來的是顏淵,顔淵的回答,又跟子貢子路的答案不同。
顏淵說:智者自知,仁者自愛。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定知道自己的習氣、毛病,進然要改變習氣毛病;仁者自愛,一個仁慈厚道的人,他一定首先從自己的習氣毛病下手,對自己的習氣毛病,趕盡殺絕,所以這個自愛是自尊自重。
孔老夫子聽完他的話,非常高興,給了他三個字的評價:士君子,也就是說,你是一個優秀的知識份子。
孔老夫子教學,他提出來的問題,他的學生,都會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又給與他的學生不同的鼓勵。所以孔老夫子教學,他懂得因材施教,他的教學活活
潑潑,從這裏面我們學習聖賢的教誨,學《弟子規》,我們也一定,要把這樣好的精神和方法,運用到我們的教學當中去。
當我們上課,都是問的太多,或者是一言堂,根本學生連插一句話,回答問題的時間都沒有。那我們要反省自己,如果我們教的太多,我們講課,就是控制那個發言權,學生會覺得,學的很蒙。我的總結是,老師講的太多,學生會聽蒙。
這是第二個老師容易犯的過失。
第三個叫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
就是老師講課,不管學生心裏的感受,也不管當下的學習狀况,反正我就是要把我的課講完。有的在學校裡,開學時覺得這個學期還很長,所以上起課來是悠悠放任,一篇課文可能講好幾個星期,到了要期末考試了,自己的教學內容還沒有講完,這個時候就拼命的趕進度,也不管學生的接受狀况怎麽樣。
這種狀况很麻煩,我們教的這麼急,學生也一定會學的很累。所以我們做老師的,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去備學生。要看學生的根性,學生當下的接受狀況。不能說,我反正把我要講的東西講出來就好,這不契機。
所以孔老夫子講: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語上(这里解经会好一些)。所以我們要看學生的狀況,特別是我們從事推展《弟子規》,教孩子讀誦古聖先賢經
典的過程當中,也千萬不可以去趕進度。我們曾經碰到一些團體,他們教孩子學經典,這個學期要把《弟子規》學完,下個學期要學《常禮舉要》,
明年要學《孝經》,後年要學《論語》他像趕進度的在趕。學《弟子規》能不能趕進度,絕對不可以。
因為一個孩子的根基的奠定,紮孩子的根不是一日之功。我們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心急,不會有什麽樣好的效果,而且當我們很急的時候,
我們的內心並不平靜,我們的心不靜下來。老師講課也不會有智慧,這一點我們應該注意,這是第三個方面。
第四個方面,使人不由其誠。
就是老師教書沒有誠意,他不是把教育當作一份事業,而是把它當作是一份職業。上班就上班,然後領一個月薪水,下班以後你不要管我。我們古代的老祖宗,從事老師工作的人,從來沒有把教育當作是職業,都是把教育工作當作是事業,當作是終身奉獻的事業。
假如我們是抱著一顆,我是爲了謀生,我是爲了每個月的薪水去工作,那學生能不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心境?可以。學生覺得老師有什麽了不起,不就是爲了那一點薪水嗎?所以當我們這樣去教書,學生都不見得能夠瞧得起我們。
有一些老師,自己課堂的內容,他不完全教完,
他在外面辦班,然後你必須上我的補習班,你的學習成績才能好。你只上課堂的,你只能够考六七十分,你上了我的補習課,你可以考八九十分,其實這樣的心態都不好。
所以假如老師教書沒有誠意,我們的學生,他學習起來,他也不會有誠心,他也不會發至誠心,昨天蔡老師講到,至誠乃得有經綸。當一個孩子對學習沒有至誠心的時候,他的道德學問沒有辦法成就,他的誠心須要我們老師,用愛心、用耐心,用我們那一份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去喚醒他。
假如老師教書,使人不由其誠,總覺得很虛,我們老師講課講的很虛。當我們的學生,跟我們一起生活,他們一定會很怨恨我們老師。覺得這個老師,不把我們當一回事,下了課趕快跑了,我們想請教他的問題都問不到。這是第四個方面。
第五個方面是:教人不盡其材,就是教育一刀切。
根本不考慮每個孩子的根性,有什麼不一樣,沒有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這樣去教書,可能有一個狀況,希望孩子能夠整齊化一。如果要求整齊化一,可能有一些能力很好的孩子,有一些能力很差的孩子,他們就會對老師很反感,明明我的能力還可以多寫一點,多學一點,但是就是到此為止。有些孩子能力不夠,你硬要求他這樣的,他也覺得學的很辛苦。
所以老祖宗講,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
你教育他一定要根據他的狀況,根據他的能力。給他合適的目標,這是第五個方面。
第六個方面: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施之也悖就是,這個老師,根本不懂得教育的規律,違背教育的正道,然後對學生的要求也是非常的空泛,非常的空疏,這個佛是虛空的意思,所以最後流于形式流于空泛,學生學的不得要領。假如我們教學生都是歪的,沒有讓他走正道,學生學起來,他也會你這一套,他也應付你這一套,他也學的很假。
所以這六個方面,都是我們為人老師者,應該相當警惕的。
所以我們學了以後,要反省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有沒有犯,這樣的過失和問題,假如有的話,我們要趕快調整。因為身為老師者,掌握著孩子的慧命,乃至于掌握著他往後這個家庭,乃至于這個家族的慧命,所以我們教書,不可不謹慎。從這裡我也能感受到,古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古人百分之百的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所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和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和家長。這一點現在西方也是認可的。所以儒家心法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假如我們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去教學,存在著這樣的教學弊病,教學的效果是反效果,所以這裏面把效果講出來,“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很不願意
學習,很厭學,都不願意跟老師見面。
所以一個老師有沒有把書教好,我們可以看哪一點,就是我們走在大街上,我們的學生看到我們遠遠的向我們打招呼,向我們鞠躬問好,那我們的教書成功了(从某个方面看成功了,但不全面)。
假如我們走在大街上,我們的學生看到我們,趕快繞道而行,都不願意見我們,那我們要好好反省自己,為什麼會這個樣子?
然後又講到,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他覺得學習很苦,所以我們跟一些學生講,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怎麼‘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
他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痛苦,很辛苦,很難受的事情。
為什麼?因爲他不知道學了這一套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到底能不能對他的生活、對他的生命,有所改善;他不知道,所以這是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
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
雖然畢業了,老師教他的知識技能,他馬上就拋到九宵雲外去,甚至于高考一考完,中考一考完,他那個東西就馬上還給老師,他學的目的是爲了考試,只爲了一個分數,所以他忘的會很快,所以古人提醒我們,教之不刑,
這個刑,通型,就是典型,就是教育沒有辦法出現好的效果,達成好的典範,其此之由乎,就是由這些方面所造成的。
在座的很多位都是老師,有沒有還在學習師範,還沒有走上工作崗位的,有沒有?有!那麽你們學了這一段,你們很幸運,為什麼呢?因為我知道我這樣去教學生,我就可以少走彎路。這是當老師應該避免犯的一些過失,因為教兒教女先教己。
我們要把學生教好,首先自己要把自己教好。
我們再來看下一段,第八段。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這一段很短,但是這一段的幾句話,卻是這一篇文章當中的菁華所在,所以這一段我會用很長的時間,來跟大家詳細分享。
講到這個教學方法,其實,這個方法的運用,通通在《弟子規》當中,
所以《弟子規》很好,你真正把《弟子規》學通、學透了,
你來看這一段,你會很有悟處。
25:27
讓我們首先來看,第一法。我把它叫做預防法,什麼叫禁於未發呢?
就是當孩子的習染,還沒有形成以前,當這些不好的念頭,還沒有在他的心裏面,落下印象的時候,我們就幫他去除掉。這個叫預防法,我們可以來思考一下。
大家剛剛讀誦了《弟子規》,《弟子規》裏面有沒有講到預防法?哪幾句講到預防法。事雖小,勿擅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曆久彌新的生活教育》主講:蔡禮旭老師 二
《孔子故事系列》
优势教育之因材施教--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孩子需要用不同的回复
穿越時空專訪孔子
刘余莉教授主讲《论语治要》第七集
學生的父母幹不正當工作,很多壞習慣,如何教育孩子孝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