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宝出现的这9个瞬间,哪个最让你崩溃?

喜乐、疑惑、冷漠、害怕、恐惧等情绪几乎会出现在宝宝成长的每一天中。

最令妈妈们措手不及的,大概就是宝宝突然表现出的恐惧吧。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物。在某些成长阶段,简单的事物也可能引起宝宝的恐惧情绪。

当宝宝行动或语言表达“妈妈,我好怕”时,妈妈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下面这9个场景,相信不少妈妈都亲身体会过!

1 一看到陌生人就大哭

来自@妞妞妈

“妞妞才5个多月大,春节带她去做客,别人一抱她就瘪嘴,然后瞬间止不住的哇哇大哭,非得要我抱。”

婴儿看到陌生面孔时,会因为感到害怕而开始哭。有时妈妈离开一小会儿,他更是会感到心慌,进而崩溃大哭。万能试验机

其实,这是婴儿的正常成长阶段,是认生的一种表现。这个阶段的宝宝对妈妈的依赖性非常高。

妈妈该怎么做呢?

☞及时回应,要给到宝宝足够的抚慰;

☞不要强迫宝宝去接触他不愿意接触的人和事;

☞多带宝宝出门,可以从接触同龄小朋友开始,让宝宝适应人多的环境;

这种对于陌生人的焦虑在婴儿9个月左右出现,大多数孩子在2岁左右能够克服。所以,顺其自然就可以了。万能试验机

2 一岁多了还频繁夜醒

来自@家有三只小猪

“最近晚上宝宝很难睡安稳觉,夜醒次数太多了,都一岁多了,还是每次都要哄好久。”

10-18个月的婴儿常常会在半夜醒来,可能是出现了分离焦虑的症状。压力试验机

这时的宝宝会由于不想跟妈妈“分开”而不愿意睡着、睡不踏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压力试验机

妈妈该怎么做?

☞宝宝夜醒时检查是否需要换尿布;

☞处理完后,将宝宝静静地放在床上,安抚,直到他平静下来;

☞正确引导宝宝,让他明白,妈妈与宝宝只是短暂的分开,睡醒了又可以见到妈妈了。

这样的状况会持续几个星期,甚至是几个月,还是需要妈妈们付诸耐心哦。液压试验机

3 胆子变得很小

来自@变身辣妈改昵称

“宝宝最近胆子好像倒退了,听见雷声的时候害怕得不行,小时候也没这么害怕呀。”

学龄前宝宝对日常事物表现出莫大的恐惧时(如听到打雷的声音、机器发出的大噪音等),都属于正常的行为反应。

需要妈妈注意的一点是:这种恐惧也是会随着时间而消失的。

在宝宝逐渐“勇敢”起来的过程中,妈妈可以给予正确的引导。液压试验机

可以做些什么努力呢?

☞在雷声发生时,及时给予陪伴与拥抱;

☞与宝宝交流,突出自己的镇定,告诉宝宝,这只是自然现象;

☞不适合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可以更大方地跟宝宝“介绍”这件物品,告诉宝宝它发出的噪音不会对他造成伤害。

☞可以要求宝宝给予回应,让宝宝自己告诉妈妈,它们是无害的,不需要害怕。

经历几次之后你会发现,宝宝也不再表现出恐惧。

4 不敢待在马桶、浴缸上

来自@我的angel

“刚开始如厕训练的时候,宝宝一坐马桶上就怕得不行,抱上去了他都直接跳下来。后来换了坐便器后才慢慢好点了。”

别不信,宝宝可能认为“我就要掉进下水道去了”!

这种情况有时还出现在宝宝接触大大的浴缸、浴盆或水坑时。

学龄前的宝宝对事物大小和力量的感觉还在发展中,这个阶段最需要妈妈正确的引导与解释。

学习能力本就很棒的宝宝,会渐渐不感到那么害怕了。

妈妈可以试试这么做:

☞不要强迫宝宝;

☞让他使用儿童坐便器先适应,增强他的自信感;

☞花更多的时间向宝宝解释:抽水马桶是不会把他“吸进下水道”的;

☞适时鼓励宝宝,适时给予他尝试的机会。

5 不肯睡觉、怕黑怕分离

来自@大布丁

“小布丁不肯睡觉,一到睡觉的时间点就乱发脾气,愁死我这个老母亲了。还不能凶,凶了更闹腾......”

本来应该是个“睡宝宝”,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熊孩子”。

分离焦虑、怕黑、疲惫、过度刺激等常常是其背后的原因。

妈妈该拿孩子怎么办?

☞每天保持一定的睡前程序,不要轻易变化;

☞让家里其他人保持安静,给宝宝一个适合入睡的氛围;

☞可以给宝宝一个小夜灯,不伤害眼睛也引导宝宝克服怕黑的情绪;

☞当情况持续过长时间的情况下,建议妈妈们还是请教儿科医生为好。

6 夜醒尖叫,持续夜惊

来自@滚滚正牌妈咪

“昨晚小滚滚睡着1小时左右吧,突然醒来,还发出了尖叫。不过我安抚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反应,慢慢地也就又睡着了。”

学龄前宝宝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夜惊的表现。夜惊会持续半小时或以上。

宝宝夜惊的正确处理方式:

☞轻声安抚是必须的;

☞不要期待宝宝对妈妈的安抚做出回应,因为宝宝不是清醒着的;

☞等到宝宝能够平静下来,就让他继续睡觉吧。

☞持续观察几周,如果有致残倾向,要及时就医。

一般,夜惊宝宝第二天早晨醒来,会忘记夜里发生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待孩子神经生理发育成熟后,或排除了主要的心理因素,夜惊就会逐渐消失了。

7 噩梦后的恐惧

来自@养猪人

“宝宝半夜醒来很害怕,又哭个不停,说‘妈妈你怎么不要我了’,实在是被吓了一大跳。”

对于学龄前宝宝来说,分清现实和梦境是很难的。

所以当他半夜醒来,噩梦还在他们的脑海中重复着,会给他带来恐惧。

妈妈可以尝试:

☞先陪着宝宝,直到他平静下来;

☞让宝宝讲讲自己所做的梦,告诉妈妈,为什么会感到害怕;

☞帮助宝宝将现实和梦境区别开来。

8 上学哭得撕心裂肺

来自@壮壮妈

“这不,该开学了。可壮壮一听说上学就嚷嚷着肚子疼。早上硬拉到幼儿园门口,哭得撕心裂肺,感觉都要喘不来气了!”

学校恐惧症在我们的身边明显也挺常见的。

到底是生理原因还是学习障碍导致的?又或者是宝宝在学校有什么不好的体验呢?

这种现象也发生在宝宝对去医院显得十分抗拒,到了医院门口滚在地上不肯前进时。

最重要的,还是得分析原因。

妈妈可以这样做:

☞跟宝宝的老师进行交流,找出原因;

☞坚持让宝宝去上学,且和家人的目标保持一致;

☞对宝宝做出的小改变给予回应和支持;

☞实在无计可施,可以找找儿科心理医生哦。

9 看到可爱的猫狗也崩溃

来自@大宝二宝都是宝

“自从有一次放学路上,宝宝被路边拴着的小狗吠了吓到了之后,宝宝一看到狗狗,甚至是猫,眼里都充满了恐惧,甚至崩溃大哭。”

这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这种情况下比较难改变。

被狗狗吠、被流浪猫抓伤、目睹汽车撞人、被漏电的电器电到......

这些情况发生时,承受能力不够强大的宝宝都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如果妈妈做了努力后情况不理想,建议还是得找心理医生做诊断。

大多数情况下,面对宝宝的恐惧这一情绪,妈妈不需要过于担心。找出原因,帮助引导宝宝克服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宝宝的恐惧表现过于强烈、长期存在,妈妈就要重视起来。

什么时候,需要医生插手帮忙呢?

当宝宝的恐惧有以下影响时:

☞1.干扰了家庭活动;

☞2.对宝宝结交新朋友造成困扰;

☞3.宝宝的恐惧成为他的借口;

☞4.长时间扰乱正常的睡眠习惯;

☞5.引起了强迫行为(感觉需要一直重复地去做某件事,即使这样做没有任何好处或奖励)

当宝宝产生恐惧的情绪时,妈妈知道该怎么做吗?你的宝宝也有其他十分害怕的瞬间吗?

参考资料:《美国儿科学会·健康育儿指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离焦虑
每天5分钟小游戏,成就孩子超强记忆力!
婴幼儿的分离焦虑症(附图)
老人育儿的四大典型禁忌,你家中几条?
你知道孩子胆小害怕的表现么?
引导宝宝勇敢面对“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