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刷屏朋友圈的心理测试,并看不透你的心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微信时刻」(公众号ID:WechatMoments)

不少人上学时最热衷的一项课间活动蜘蛛池出租

就是做杂志上的心理测试

「想知道你值多少钱吗?」「你最爱吃的点心暗示着你的人缘」

「从扔垃圾的方式看你的成功指数」……

一翻开就会引来一堆同学,大家聚在一起查看测试结果

如果自己恰巧是最好的那个,往往能够沾沾自喜个小半天

当网络成为娱乐活动的主场后,这项消遣并没有消失

反而改头换面,在朋友圈里卷土重来

比如这样的:

这类测试的题量一般比较充分

题目的设置也会与学科沾边,让人惊叹「好科学」

结果是一份详尽的报告,并且会告诉你

像你这样独特的人,地球上只有1%

和这样的:

这类测试走意识流路线

题目涉及到的学科可能与气质并无联系

比如音乐、美术或早上几点起床

你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取向选择,就能得到答案

还有这样的:

只要输入一个词语就可以得到结果的成分测试

答案由随机的词组汇集而成

深究其科学性,这类测试的靠谱程度

和根据扔垃圾方式猜测成功概率的测试并无差别

但为何人们总愿买单?

/好话说的就是我/

「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

这段话是不是感觉在说你本人?

这是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

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

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在心理测试中,模棱两可的语言是标准配置

现在又有大量赞美性语句的堆叠,没人不爱听好话

大部分人都会找到「感觉是我」的部分,并愉快地自我代入

/验证预设自我/

表面上,人们是为了在测试结果中寻找真实的自我

实际上,是在验证预设的自我,这类想象极度需要第三方的证明

小时候做测试,如果答案说得太离谱

我们会「切」的一声离开

但如果恰巧出现了心里的声音

我们就会惊呼「好准!」并推荐给周围的其他同学

有一些人也会为了得出那个想要的结果

而将同一个测试做上多遍

没人在乎这样是否科学,只要测试的结果

能反映出心底的声音就好

/社交形象强化/

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特质,是一种社交需要

社交网络中,人们热爱给自己贴标签

这是我们与他人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

这类测试就为打造朋友圈形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描述性词语的排列组合多达百种结果

与他人结果雷同的几率并不高

大多数人都能感觉到「万里挑一」的独特

论自恋程度,一张全是夸奖的测试结果

比自己精心编辑的九宫格自拍更不露声色

把测试结果发到朋友圈,也是在昭告天下:

这可不是我在自夸,而是测试说的

一个个的心理测试在朋友圈来了又走

如果现在让你答出很久以前

做过的「左右脑测试」中的分数

估计没多少人记得

这些测试为娱乐而生,结局终究昙花一现

但在那短短的几天中

成为了一项令人愉快的谈资

也算功劳一件。毕竟生活里浓郁的苦

需要这些小小的愉悦来稀释

但如果想要真实客观地了解自己

不如和身边最亲近的人多聊几句来得实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测试:朋友暗地里会怎么评价你?
心理测试:有四个女生在笑 你认为谁是真笑 测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心理测试小游戏】那个人到底在屋内还是屋外?
心理测试:选一款你最想扔掉的假发,测出你身边的朋友是否虚伪!
心理测试:挑出你最喜欢的秀禾服,测你未来老公是贫穷or富贵!
【心理测试】测测他真的喜欢你么?看你是否该主动出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