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务必读懂命题者常用的九种设错方式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破解之策:只要看清命题者的设误项,就能准确无误地选到正确答案。
通过研读考纲和观察以往题型,可以发现,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题型基本稳定:三道选择题,四选一。
其中选项有时候要求找错误的,有时要求选出正确的。
如何解答此类试题,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简单的,因为有章法可循,技术的成分比较多,思想和艺术的成分比较少。
此类题最佳破解之策就是看清其常规常用的设误法。而常规常用的设误法,也就是以下几种。学的明白,在解题中花合理的时间,读透了材料,将无往而不利。

一、偷梁换柱

本来是这个意思,设题者却故意换成那个意思,也可以叫偷换概念、以假乱真、混水摸鱼、混淆是非、顾左右而言他等解法。如:

例 1,1917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2016·全国卷Ⅰ第1题D
我们先看原文:
“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将原文与选项比对一下,立即发现命题者偷换了概念,将“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偷换成了“内容的真实性”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不可替代。
如此就可选出D项,为该选的不正确项。

二、范围失当

任意缩小或者扩大范围,故意把部分当整体,或将整体当部分;或混淆数量多寡等,这也是常用的设误手段。如: 

例 2,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2016·全国卷Ⅰ第2题B项)
此项就犯了范围扩大化的错误。原文只是说“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并没有泛指旧史学。

三、无中生有

原文根本没有的东西,命题者却说有,也是命题者常用的设误法之一。如: 

例3,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2016·全国卷Ⅰ第3题B项)
此项的错误是,原文已指出“《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也不是向壁虚构的”,并未讲“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这就是无中生有之设误法。看清其伎俩,解题不难也。

四、颠倒是非

把对的说成不对;或反之,把不对的说成对的。这就是颠倒是非。常以此手法设题。如:

例4,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2016·全国卷Ⅱ第3题B项)
该项“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的表述是合乎原文意旨的,“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与原文“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的表述相关,也可合理推出。
但“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的推论与原文第4自然段“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的表述不符。
从该句可知,现代小说并非不要虚构了,而是虚构的功能指向发生了变化,从故事之中挪到了故事之外。
因此,该说法与原文不符,颠倒是非,是错误的。

五、逻辑混乱

事物之间是有逻辑性的,不能违背。命题者常设置一些逻辑混乱项来测试考生。如: 

例5,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2016·全国卷Ⅱ第1题B项)
此项中关于“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的相关信息,可见于原文第2自然段“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一句。
该句阐明: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不大,都以经历见闻为主,其主要区别在于流传形式。
因此,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流传形式”。该项引导出的两相比照部分,未着眼于“流传形式”,形成一个逻辑完整的表述:虽然前半句的“口耳相传”讲的是流传形式,但后半句的“游历见闻”,则没有继续从“流传形式”(如记录和阅读)的角度来讲。
关于两者“本质差异”的表述,逻辑混乱,与原文不等值,是错误的。

六、肯否失当

“肯否失当”,即肯定与否定失当的简称。把肯定的说成否定的,或者,把否定的说成肯定的。这跟颠倒是非有些类似。如:

例6,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2016·全国卷Ⅱ第2题C项)
此项开头说的“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与原文不符,看原文第 4 自然段相关语句,如“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等等,可以确证,现代小说的特点,恰恰是看重“如何讲故事”的。
看重,是肯定;不看重,是否定。这就是肯定与否定失当。

七、张冠李戴

混淆人物或事物,把这个人、这件事,说成是那个人、那件事。这就是张冠李戴。如: 

例7,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2016·全国卷Ⅲ第1题C项)
根据原文,第2自然段说“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命题者的解说项认为,“疑古”的过错在于一并怀疑尧、舜、禹,而原文则认为,怀疑精神与态度有可取之处,“疑古”的过错在于没充分研究史料。
把“没充分研究史料”说成“一并怀疑尧、舜、禹”,即把这件事,说成是那件事,张冠李戴也。

八、说法绝对

很多命题者都非常喜欢用一些绝对化的概念来叙述选项、设计选项,什么 “最佳”、“一定”、“完全”、“不能”、“第一”……这些都是绝对化词语,看到这些词时,一定要谨慎判断。如:

例8,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2016·全国卷Ⅲ第2题D项)
我们仔细看原文,原文最后1个自然段,第一句说“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这里明明是说 “也能”,而解说项中的“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的“不能”说法绝对化而错误。

九、强加因果

原因结果颠倒,叫颠倒因果;或者把两者之间无因果,却强加因果关系,这就是强加因果。如: 

例9,“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2016·全国卷Ⅲ第3题B项)
根据原文第1自然段“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可知,上面所说“之所以……是因为……”,是命题者强加的因果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说的命题与发展
高考真题: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2016年高考语文答案解析与2017年备考建议(一)
读史札记第四:《周本纪》
冲刺技巧: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解题方略
16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故事材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